菊之态作文
发表时间:2025-06-04菊之态作文(汇集7篇)。
菊之态作文 篇1
水一直在奔赴,为了海洋的灵动;鸟儿一直在飞翔,为了这天际的广博;花儿一直在开放,为了这世界的芬芳;我们一直在努力,为了感恩。感恩是不分季节的,即使再寒冷的冬季也有那感恩带了的暖意。这是母亲告诉我的一个真实故事。
十年前,他是一个附近工地上的工人。整天除了在工地挣钱就是在工地门口看书,因为自己的身份卑微,所以他很少去热闹的地方,害怕别人瞧不起他,这个城市的繁华仿佛只是这个城市的,装不进他兜里一点点。他的工友问过他为什么没事时会看上,他却总是笑笑不回答。是的,曾经迷蒙幽邃的天空,慢慢的被灯光照亮;曾经清新沁心的空气,慢慢纷扬上了尘土,曾经静谧安宁的世间,慢慢被噪音不留空隙的填满。只有读书才能净化心灵吧!
那是一个冬季,天下着鹅毛小雨。雨是寂寥的伊人,撩动着纤细的步子。这是冬天的雨,寒风不停的往骨头里钻。他蹲在工地门口看书,因为雨太大,于是他倚在一个饭店屋檐下躲雨。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又冷又硬的馒头吃了起来。很巧,那个饭店是我母亲开的。
冷。他双手环抱着,侧过脸透过玻璃看见饭店里除了温暖还是温暖,他心里颤抖了一下,要是自己能在这样的饭店吃饭就好了。就在这时饭店门开了,母亲告诉我是她打开了饭店的门,她直径向他走来,告诉他:“先生,里边请。”他结结巴巴的吐出了几个字,示意母亲自己不是来吃饭的,是来躲雨的。母亲说外面雨大让他里面去躲雨。他无法拒绝那般的温暖便跟了进去。这时,母亲给他端了一杯热水,于是他便又拿起他那又冷又硬的馒头开始吃了起来。
再后来,雨停了。他以为母亲会来收他钱。等了一会,母亲没有来,母亲依旧在低头算账。他终于忍不住了便问了母亲为什么不来收钱,母亲笑着告诉他开水不收钱,于是他默默离开了……
十年后,也就是今年3月份。再一次下雨天,我与母亲到一个外表富丽堂皇的餐馆躲雨。忽然,饭店的门开了,一位服务员微笑的的对我们说请进,我和母亲面面相觑,但最后我们还是进去了,服务员给我们端了两杯水,喝完后母亲问多少钱,服务员说他们老板说凡是在饭店外躲雨的人都要请他们进来坐一坐并且喝一杯开水,他说他就是想感谢十年前的那个人,母亲没想过他竟然会开了一个饭店,母亲没有说什们,只是留了一张纸条“十年前,你感恩我;十年后,我感恩你”。
同样的季节,同样的地点,只是时间不同……每每我想起这件事眼睛里都会升起一片感恩的雾。再寒冷的冬天,只要有感恩。心。都会是。温暖的。
菊之态作文 篇2
又到一年金秋时,蟹肥菊黄惹人怜。我喜爱秋天,全是因为菊花。是菊花的种类繁多,是菊花的形态各异,把秋天打扮得分外妖娆,令人陶醉。
无意间听叔叔说要去看菊花展,我这样爱菊之人,怎么能不去呢?于是我便撒娇地央求道:“我也要去,你带我去么!”叔叔见我也喜欢菊花,自然高兴地满口答应。
到了菊花展,我仿佛掉进了菊花的海洋,这里的菊花真的是铺天盖地,数不胜数。很多菊花都是我不认识的。红的似火,黄的像金,白的如玉,紫的赛绸,一朵朵傲霜吐艳,竞相开放,让人眼花缭乱。我努力地辨认着它们的名字,它们的名字也都饱含诗意,恰如其分。“菊花瀑布”,由一朵朵黄色的小花组成,从一米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直泻到地上,恰如一道散发出浓香的瀑布;“绿牡丹”,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绿中透黄,光彩夺目,让人在赏菊之时,联想到牡丹,大呼过瘾;“残雪惊鸿”,多有诗意的名字,在我看来,更象是天上的白云,而我,似云中仙子般穿梭其间……
赏花之余,我“过马路要注意看车哦,上课要认真听课,不准开小差哦。”正因为有了它们的叮咛,上课的时候总是加倍了努力。每当我不开心的时候,我都会来都花坛中菊花的身边,看着它们感觉在询问我:“怎么啦?有人欠你钱不还?还是有人欺负你?告诉我们,我们帮你教训他。”每次看到它们这样,我都会很开心地笑,因为我拥有全世界好的朋友,它们会永远陪着我。
秋天,是菊花盛开的季节,秋风吹过,传来阵阵幽香。盛开中的菊花美得那么优雅,那么朴实,那么自然。在百花凋谢的冬季,菊花的花季却延续了,在冬天里盛开的菊花显得如此纯洁,就如一位在风中起舞的翩翩仙女。菊花,你是秋冬里的一道风景。
菊花还有一个妙处,就是可以药用,它清热去火,清肝明目。记得有,因为我肝火热引起眼睛不舒服,妈妈就用晒干的菊花花辨泡水给我喝,喝了不用几次,我的眼睛就慢慢好了。
菊花,你有冰清玉洁的品性,有超凡脱俗的品质,有高尚独立的品格。菊花,你那艳丽多彩,迎风傲立的风采,高雅清脱,坚贞不屈的气节得到人们的赞美,秋来谁作韵花主,撑住残秋是此花。而辛劳的老师们不也和你一样吗?在寒冷的冬天,人们都在家里懒洋洋地睡大觉,可老师却顶住寒风,来为学生上课。
菊花,我喜欢你。我喜欢你无私奉献、顽强不屈的精神,我更喜欢具有这种品质的人。
菊之态作文 篇3
惜黄花慢·菊
吴文英〔宋代〕
粉靥金裳。映绣屏认得,旧日萧娘。翠微高处,故人帽底,一年好,偏是重阳。避春祗怕春不远,望幽径、偷理秋妆。殢醉乡。寸心似翦,飘荡愁觞。
潮腮笑入清霜。斗万花样巧,深染蜂黄。露痕千点,自怜旧色,寒泉半掬,百感幽香。雁声不到东篱畔,满城但、风雨凄凉。断肠。夜深怨蝶飞狂。
鉴赏
《惜黄花慢》,词牌名,双调,一百零八字,上片十二句六平韵,下片十一句六平韵。
“粉靥”三句,以人拟菊。“萧娘”是唐宋人对女子的泛称。元稹诗:“揄挪陶令缘求酒,结托萧娘只在诗。”杨巨源《崔娘》诗:“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等句,皆是此意。此言菊花粉红色的花蕊恰如佳人脸颊上的酒涡;菊的花瓣又似美人身上金黄色的衣裙。盛开的菊花与女郎绣架上刺绣的花样是非常相似。“翠微”四句。言一年之中迷人的是重阳佳节。词人说:那时我与友人同登高山,采下鲜艳的菊花,互相斜插在帽下发间,应景助兴。“避春”两句是说:菊花原想避开繁花似锦的春天,所以等到秋季才一枝独秀而盛开的;然而偏是天生丽质,在秋天开得千姿百态,与春日的繁花斗艳不差毫厘,甚至我在山间小径漫步时,也可以发现路两旁也悄悄地盛放着黄花。“殢醉乡”三句是说:眼前菊花虽美,却依然难解我心中的愁思,所以举杯销愁惟有杜康。但“举杯销愁愁更愁”,我潦倒醉乡仍是心似刀绞,那无穷的愁思,剪不断,理还乱。上片重在写菊之形神,兼述自己的心情。
“潮腮”三句,言菊的花瓣沾着清霜好像人湿润的笑靥。深黄色的菊花,虽是同一个名字,但品种繁多,拥有一花竞开,百品争艳之势。“露痕”四句。言词人清晨漫步菊丛,见菊花上露珠点点,更使人百看不厌。词人且捧起清泉灌浇黄 菊,菊花也“投桃报李”发出阵阵幽香浸人肺腑。“雁声”四句,点出词人忧愁的原因,与上片结句遥向呼应。言词人虽能在田园中栽菊自娱,但可恨的是远方亲人并无片字只语传来音信。而且城中又开始风雨交加,深夜里词人忧思难眠,担心园中的菊丛是不是会被这一夜风雨吹打得枝断、叶落、花零乱。下片强调好景不常。全词系咏本调。
菊之态作文 篇4
蝶恋花·黄 菊开时伤聚散
晏几道〔宋代〕
黄 菊开时伤聚散。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重见金英人未见。相思一夜天涯远。
罗带同心闲结遍。带易成双,人恨成双晚。欲写彩笺书别怨。泪痕早已先书满。
鉴赏
这是一首感秋怀人的离别相思之词。黄 菊开时,是双方离别之时,也是相约重逢之时,故而黄 菊成为了他们离合聚散的标志,每见黄 菊,格外动情。前三句描写一年之前的离别情景,那是“黄 菊开时”,彼此都为离别而悲伤,并且“共说深深愿”,许下心愿,立下誓言,其内容当包括下文所说的“重见金英”时节必定回来团聚。可是,等待了一年,菊花又开了,人却没回来,于是,“相思一夜天涯远”。这一句,非常真实,非常细致,也非常深刻。“相思”二字显然是点题之笔,但在此前,女主人并没有把这个两个字放在心上,因为她虽然身处相思之境地,而她的心却只是等候在企盼之中。屈指记日,待到菊花重开,离人便可团聚,因为这是约定好的,发过愿、立过誓的,故而她对团聚重逢深信不疑,这之前,只不过是等待罢了。然而,期限到了,意外的情况出现了,以前的期待竟然化作了泡影。于是,女主人一下子陷入了相思的痛苦之中,一夜之间才感觉到了离人是在遥远的天涯。相见有期一下子变成了相见无期,希望一下子变成了失望,这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女主人能承受得住,已经很不简单了。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了真正的相思之苦和离别之怨,词的下片写的就是此苦此怨无法排除的情况了。“罗带同心闲结遍”,“闲”字,只能是故作轻松的口头话,而女主人的心何曾闲过?说这里面还寄托着她内心深处的一线希望和竭诚祝愿,倒是符合实情的。后两句,“别怨”二字又是点题,泪洒彩笺而写不成书信,也是相思和别怨无法排除的一种表示。
菊之态作文 篇5
有人喜欢花姿典雅,鲜艳富丽的牡丹;有人喜欢花瓣丰满,色彩绚丽的月季花;有人喜欢盈如珠,幽香袭人的茉莉花;可我却喜欢被中华民族称为“四君子”之一的菊花。
菊花适应力强,不畏寒冬。她秀丽多姿,赏心悦目,自古被看作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她与梅兰竹并称为“四君子”。菊花的茎是绿色的很直又细又长,向一根小小的树枝,叶子是嫩绿色的,呈小鸭掌形,边缘长满了尖尖的“小刺,看起来非常新鲜,菊花还是花骨朵儿的时候,就用许多片花瓣把花心包住,看起来像个还未睡醒的小姑娘。整株菊花如同一位娇小的姑娘,亭亭玉立地站在湛蓝的天空下,沐浴着暖和的阳光。菊花盛开就像绽放的焰火绚丽多彩,显露出无比的美。它的花瓣是卷起来的,像一位爱美的小姑娘的卷发。远看它们,仿佛是一群美丽的仙女,在微风中翩翩起舞。
菊花不仅是很好的观赏植物,而且还能制药,泡茶,具有清心明目、提神醒脑的功效。
千姿百态的菊花,傲霜斗雪、独立寒秋、不畏严寒的性格给我们以坚强。我喜欢菊花,因为她是秋天的使者。
瓣儿弯弯像卷皮,寒风冷雨它不怕。百花凋谢它开花,中秋时节到万家。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这就是菊花。
秋天,我来到花园,看到了菊花的海洋。走进一看,它的茎又细又长,长的直挺挺,像是武警战士守卫我们的花园。茎上面还有凹凸不平的东西,摸上去像是长满了鸡皮疙瘩。
菊花的叶子是绿色的,叶子大小不一,参差不齐。那叶子形状奇特,有的像扇子,有的像羽毛,还有的像鹅掌,有趣极了。
菊花的花瓣又细又长,向里卷曲,就像外国女孩的卷发。花的大小也不同,盛开的像一个炸开的烟花,没有盛开的像一盏花灯。菊花的颜色可多了,红的似火、白的像雪、粉的如霞,黄的赛金,五颜六色。我用鼻子闻一闻,那种感觉像是走进了菊花的世界。
我之所以喜欢菊花是因为菊花不怕困难,勇往直前。而且秋天里,其它的花都沉睡了,而只有它独自装点着秋天。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菊之态作文 篇6
且恁以诗作画,写意一段千年风雅。——题记
流光来去,云过无痕,四季流转,那些鲜活的容颜,任往来看客如何苍颜白发,活在诗篇里的他们,一如当年,少年轻狂,言笑如初。
在那个叫做诗经的年代,那些佳人少年无意间惊艳了谁的时光?撩拨了谁的心弦?他们被封存在一册古老的书简里,历经尘世变迁,岁月颠簸。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身若纤柳,颜如二月春花的少女,在青草河畔,绿水池上,采摘荇菜的她,映入了俊郎青年的眼里,纷乱了如诗的艳阳天。美丽温柔的少女垂首低眉,她可知自己的美惊扰了一个意气风发少年郎的心绪?
还有那位在水一方顾盼生姿的伊人,蒹葭苍苍的霜天里,佳人宛在水中央,奈何道阻且长,油溯流阻挡,任对姑娘心生爱慕的公子在对岸远观,秋水望穿,寻寻觅觅,只盼能与佳人倾诉衷肠。
那是一个诗三百的年代,诗中的他们是遥远年月里一线清浅古老的风景。
隔了数千年的风雨时空,邂逅屈子笔下那位腰束女萝的山鬼,采一株幽兰,说几句情话。在悱恻多情的楚辞里体会湘夫人的幽怨,感受山鬼的绝望。佳期如梦,相逢有时,在汀州上采芳香的杜若,在云海痴情地训找神女的倩影,在古老的辞卷中沉沦。
曾常被三国里金戈铁马的沙场争霸所震撼,也曾被三国时期那个风流倜傥的公子俘获芳心。愿做那位仙袂飘逸的洛水神女,在梦里与子健公子相逢,看他低眉敛神为我题一段“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曾惊叹于卓文君当垆卖酒的勇气,失望于司马相如的初心相负;也曾为宋玉面对倾城女子不为所动,对妻子忠贞不渝的深情所感动,也为班婕妤隆恩见消,盛宠不再的命运所悲哀。临一篇汉赋,描摹一段情衷。
看过春秋时静水长空的苍茫,听过楚辞山水里神女缥缈的歌谣,闻过汉赋诗篇里的酒香。且待我在梦回大唐,漫步宋道,踏过元时长街,看才子佳人眉目如画,入纸成殇。
在丝竹仙乐声声起中杨贵妃舞一曲霓裳惊鸿,面如芙蓉眉如柳,至此君王不早朝,白居易赞她“回眸一笑百媚生”,亦怜她玉颜空死无处见。在桃花灼灼中与面若桃花倚着柴门的女子紧紧相拥,再不辜负。
宋时的婉约是衣上的酒痕,诗里的字;宋时的天空雨潺潺,春意阑珊;宋时的清风含满岭梅花香,行云带雨,不负东篱黄花。在元时的豪放间存一丝细腻,在“翠帘估酒家”,看“画桥吹柳花”,看“小舟如画”,听“渔歌吹入芦花”。
寻山寻水寻诗意,画山画水画诗情。诗词千百,结一束墨香文化。
李白在琴酒草木间找寻诗意,柳永在烟花巷陌里找寻诗意,王维在山水字画间找寻诗意。我观他们眉目如画,吟他们的诗赋词句。如今霓虹闪烁,车水人流,希冀他们的诗情让我在赞叹美景时,有说出“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的才情;在赞美三月桃花时,有说出“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风雅;面对挫折时,也有“手可摘星辰”的壮志,身处困顿时,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淡然。
静水流深,迢遥岁月,吟一曲千古风雅,执笔填一段纸上蒹葭。
眉目自成诗三百,鬓如春风裁。
我在苍茫霜秋里溯溪远去……
菊之态作文 篇7
鹧鸪天·寻菊花无有戏作
辛弃疾〔宋代〕
掩鼻人间臭腐场,古来惟有酒偏香。自从来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
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处避重阳?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西风一夜霜。
赏析
稼轩词,大多都借景抒情、以物言志,这首词也不例外。自从南归之后,他本希望能得到南宋政权的重用,报效国家,恢复中原,展露才干,但没想到他的这些志向不仅未能实现,反而遭*臣谗害,落得被迫过上闲居生活。他虽寄情山水,但仍时常流露出一股愤愤不平之气。此词虽题为《寻菊花无有,戏作》,但整个上片都未直接接触题目,只是愤世嫉俗之情的抒发;就是下片,对题目说来,也只是点到而已。
此词上片开头两句:“掩鼻人间臭腐场,古今惟有酒偏香。”仿佛凭空而来,却又发自心灵深处,是饱经风霜,到过了庙堂官 场、都会边疆,目睹了官 场丑恶之后的十分痛苦的总结和极端厌恶的心态。在辛弃疾的仕途生涯中,他看惯了当时投降派掌权,正人君子遭受打击,狗苟蝇营的小人气焰嚣张,故斥官 场为“臭腐场”,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掩鼻”二字,本于《孟子。离娄下》的“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充分展示了词人自己品格的高洁和对丑恶的厌恶。正因为面对的是“臭腐场”,所以“惟有酒偏香”。“酒”之“偏香”,不在于它的味,而在于它能“解忧”。“惟有酒偏香”,言外之意是说除酒以外,一切都是“臭腐”的。“人间”与“古今”连用,即空间与时间结合,横与纵交织,意谓不仅眼前的“人间”是“臭腐场”,“惟有酒偏香”,而且从古到今,莫不如此。接着“自从来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两句,情调一转,由对“人间”深深的厌恶,变为对山林隐居生活的由衷的喜悦,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云烟畔”,指词人闲居的铅山乡间别墅。这里依山临水,云烟缥缈,如世外桃源。“歌舞忙”,写词人闲适潇洒的生活和志得意满的情愫。他在闲居铅山时所作的词,多有类似语句。
上片叙写人间是“臭腐场”,词人欲远务之,从而为下片“寻菊花”作了铺垫。下片“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处避重阳?”转入正题。前两句点“寻菊花”,后一句明“不见”。“老伴”,据另一阕《鹧鸪天》(翰墨诸公久擅场)的题目可知,当为“吴子似诸友”。“共秋光”,共享秋光。古人多用“秋光”来表现菊花。如杜甫《课伐木》诗说:“秋光近青岑,季月当泛菊。”张孝祥《鹧鸪天》词说:“一种浓华别样妆,留连春色到秋光。解将天上千年艳,翻作人间九月黄。”因而“共秋光”,即隐含了“寻菊花”之意。“黄花”,即菊花。“重阳”,即农历九月初九,古人常在这天登高赏菊。结尾两句:“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秋风一夜霜。”是说菊花的开放,还得等待刮一阵秋风,落一夜严霜。这只是字面意思,实际是赞美菊花不趋炎附势而傲霜凌寒的品格。赞美菊花的这一品格,也是表明作者的品格。
通观全篇,这首词虽写法不合常规,但作者本意不在按题作文,而在借题发挥,表现他愤世的情怀和如菊的品格。
-
经典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菊之态作文专题,欢迎访问:菊之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