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作文网 > 教案 > 导航

小班音乐小青蛙捉害虫活动教案反思

发表时间:2023-07-09

小班音乐小青蛙捉害虫活动教案反思。

经历了风雨,才知道您的可贵。撰写一份合格的教案是老师的基本教学任务之一。教案要基于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来制定。一篇教案怎么样写才算得上高质量?小编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小班音乐小青蛙捉害虫活动教案反思,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音乐小青蛙捉害虫活动教案反思

教案反思示例如下:

活动目标:

1. 感受音乐节奏,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

2. 学习小青蛙捉害虫的动作,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性。

3. 初步感受音乐与动作的密切关系,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青蛙模型、音乐挂历、小青蛙图片、鼓、小青蛙捉害虫的动作视频。

2. 经验准备:幼儿生活中已有一定经验,知道小青蛙捉害虫。

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播放小青蛙捉害虫的音乐,幼儿跟着音乐做动作,并说出小青蛙捉害虫的动作。

2. 基本部分:

a. 听辨节奏,感知音乐,幼儿跟着音乐做小青蛙捉害虫的动作。

b. 幼儿用鼓敲打小青蛙模型,教师指导幼儿做小青蛙捉害虫的动作。

c. 幼儿展示做小青蛙捉害虫的动作,教师评价幼儿动作是否准确。

3. 拓展活动:教师播放音乐挂历,带领幼儿观看小青蛙捉害虫的动作,并引导幼儿模仿小青蛙的动作。

4. 结束部分:教师小结:小青蛙捉害虫的动作是为了配合音乐节奏做的,我们要学会根据音乐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

活动延伸:

1. 家园共育:教师可在家里带领幼儿模仿小青蛙捉害虫的动作,并鼓励幼儿把动作带到幼儿园来展示。

2. 活动延伸:教师可带领幼儿进行小青蛙捉害虫的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感受音乐与动作的密切关系。

编辑推荐

幼儿园小班音乐猫捉老鼠教案反思


彩云好听的声音来源于优美的教案,在上课之前准备好一份完整的教案,是每位老师的基本职业道德素养。教案有助于教师掌握教学内容,您知道富有创意的教案都有哪些特点呢?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音乐猫捉老鼠教案反思》,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幼儿园小班音乐猫捉老鼠教案反思

幼儿园小班的音乐教案反思可以参考下述示例:

1. 音乐教育应该是一种创造性的教育,注重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因此,在设计教案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兴趣和特点,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2. 教案应该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可以通过游戏、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方式,让孩子们在互动中学习音乐。同时,还应该注重让孩子们参与决策,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作用。

3. 教案应该具有启发性和创造性。可以通过启发孩子们思考、创新的方式来教授音乐。例如,可以设计一个音乐游戏或者一个创意音乐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音乐。

4. 教案应该注重孩子们的情感体验。音乐是一种情感教育,注重让孩子们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情感共鸣。因此,在设计教案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情感需求,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总结起来,幼儿园小班的音乐教案应该注重创造性、趣味性、互动性、启发性和情感体验,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

小班健康教案小青蛙学本领精选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当中的一部分,因此就需要我们老师写好属于自己教学课件。只有教案课件写的越好,需要的时间当然也会越长,你不是否正为教案课件而苦恼呢?小编特别编辑了“小班健康教案小青蛙学本领”,让我们都努力变得更加优秀吧!

小班健康教案小青蛙学本领【篇1】

活动目标:

1、练习从高处往下跳,发展腿部的力量,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

2、在学习青蛙跳的活动中,体验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

3、培养自信心,勇敢及关心他人的品质。

4、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练习从高处往下跳。

活动难点:通过游戏练习双脚并拢、膝盖弯曲从(2030厘米)往下跳。

活动准备:

青蛙妈妈、小青蛙胸饰每人一个,用不同高度的椅子装饰成池塘若干,即时剪贴成的小蝌蚪、荷叶若干,背景及舞蹈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热身运动)

A、师:(音乐伴起)暖和的春天来到了,天气真好。小蝌蚪们,来,跟妈妈在池塘里学游泳吧。呀,你们怎么长出了后腿了,让我们动动后腿、蹲一蹲吧前腿也长出来了,让我们伸伸前腿,往上伸,往旁伸摸摸尾巴不见了,你们变成了小青蛙了,呱、呱、呱,让我们跳上岸玩玩吧!(幼儿跟着老师跳上岸)

B、师:宝贝们做的真好!你们知道吗?你们都有一个很棒的本领,那就是我们都会跳,可是,今天妈妈想教宝贝们一个更棒的本领,那就是从不同的高度岸跳进池塘。你们敢吗?

二、基本活动

1、幼儿尝试从不同的高度岸跳进池塘。

师:池塘里的水真清呀,我们一起跳下去游泳吧(教师带领幼儿往下跳),呱,游泳喽

2、请能力强的幼儿尝试跳给大家看,教师再讲解、示范。

A、请能力强的幼儿尝试跳给大家看,要求幼儿注意看他的两只脚和膝盖是怎么做的。

B、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最后幼儿一起学习。

3、引导幼儿尝试从不同高度的池塘岸往下跳水。

A、要求幼儿说出动作要领。然后练习跳两次,

B、向幼儿提出高要求(跳的最远)。

4、游戏消灭害虫

师:嗡嗡嗡你们看,前面飞来了什么?数数有几只害虫?一、二、三快跳起来把害虫抓住,呱,(幼儿跳起抓害虫)

5、游戏跳荷叶探索不同跳的动作。

师:你们看,池塘里有这么多荷叶,我们可以怎么玩呢?跳荷叶时要注意什么?(要注意安全、不要撞在一起。)

6、集体休息:做喝水、睡觉、接电话状。

7、游戏:营救小蝌蚪挑战从更高的高度往下跳。

A、师:刚才,小蝌蚪打来求救电话,我们请一只小青蛙先去营救,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B、幼儿集体练习从更高的高度往下跳。(幼儿跳进池塘救小蝌蚪,每次只救一只,并对小蝌蚪说一句好听的话。)

三、放松活动随音乐伴起,青蛙妈妈带领小青蛙跳《我是一只小青蛙》舞,做放松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这节课是我以青蛙学本领的情境进行教学,幼儿对事物充满好奇且善于模仿,有较强的表现欲望,以趣味性和灵活多样的运动形式,来调动、培养和保持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我先以呼啦圈作为池塘,以蝌蚪变青蛙的方式展开热身运动,幼儿兴趣点很高,接下来让幼儿自己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跳出池塘,老师并总结出几种方法如:转身跳、直线跳、变换方向跳、连续跳,引导幼儿自己尝试,教师再请跳得好的幼儿进行示范,同伴之间的榜样作用能很好的激发幼儿更好的练习,但老师没有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有效的总结和适时的引导,老师也没有做示范动作,怕老师的示范动作影响幼儿的创新能力,这样可能会导致幼儿并没有很标准的掌握新动作。

小班健康教案小青蛙学本领【篇2】

活动目标:

1、练习从高处往下跳,发展腿部肌肉的力量.

2、在学青蛙跳的过程中,体验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

活动过程

1、小青蛙头饰卡每人一个。

2、装饰成池塘岸的椅子若干(不同高度),荷叶(旧报纸)若干,活动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谈话,小朋友春天来了,天气慢慢变暖和了,小青蛙也开始从地底下出来了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小青蛙学本领的游戏,引出课题。

二、基本部分:1、出示不同高度的椅子做成的池塘岸和用旧报纸做成的荷叶,引起幼儿的兴趣。

2、教师讲解幼儿的玩法。

幼儿做小青蛙依次从池塘岸跳到池塘里

规则,必须一个跟着一个跳不能拥不能挤,注意安全。

3、让幼儿讨论,跳荷叶的不同跳法。

4、教师将荷叶散落在池塘中幼儿模仿小青蛙在荷叶间跳来跳去。

5、请一名能力强的幼儿示范。

6、 幼儿进行游戏。

小班健康教案小青蛙学本领【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身体平稳的双脚连续向前跳的动作。

2.能遵守游戏规则。

3.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并在游戏中感受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相对数量多的荷叶、害虫图片;音乐:小青蛙、走路、班得瑞轻音乐;小青蛙头饰。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

小朋友,今天来到这里和老师一起游戏,你们高兴吗?(高兴)让我们用一曲欢快的舞蹈来表达一下我们快乐的心情。

热身律动《走路》。

刚才歌曲中唱了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么走路的?

你还听到了谁,它是怎样走路的?

2.学习双脚连续向前跳的动作

师:今天我们这里也来了一个小动物,它穿着绿色的外衣,露着白色的肚皮,唱起歌来呱呱呱,它是谁呀?(青蛙)

(戴头饰)我是一只大青蛙妈妈,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当我的青蛙宝宝和我一起去池塘边做游戏吗?

师:那你们知道青蛙是怎么走路的吗?谁愿意到前面学一学。

(请你看一看青蛙妈妈是怎样跳的又轻又稳的。)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双脚并拢,膝盖微曲,跳的时候双腿用力蹬,落地时脚尖先着地,这样跳的又轻又稳。

幼儿和老师一起学跳,教师指导

3.体育游戏

小青蛙。练习双脚连续向前跳的动作。

师:小青蛙们你,真棒,快看池塘里有许多的荷叶,咱们到荷叶上去玩游戏好吗?找到一片你喜欢的小荷叶,站好。

游戏一:小青蛙跳荷叶

游戏开始,听妈妈的口令:小荷叶真漂亮,小青蛙们跳一下。(跳两下,跳三下。)小青蛙在自己的小荷叶上原地跳。

注意增加难度喽,从一片荷叶上跳到令一片荷叶上。

你们跳的太棒了,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听音乐跳。音乐响起时小青蛙们可以在荷叶上跳来跳去,音乐停止,我们也要停。在跳的时候要看一下,注意不要撞到别人。

你们跳的太棒了,真是一群勤劳的小青蛙!累了吧,和妈妈一起跳到池塘边休息一下。

游戏二:小青蛙捉害虫

刚才农民伯伯给我打电话说他的庄稼地里有许多的害虫在吃庄稼,他知道我们小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想请你们帮忙捉害虫,你们愿意帮助他吗?看害虫就在池塘的对岸,用我们新练好的本领跳过去捉害虫,好吗?

青蛙妈妈和小青蛙们一起跳过去。

孩子们快看,这么多害虫,快把它们抓住。放到我的筐里,一会和青蛙爸爸一起分享。

孩子们,帮助农民伯伯捉害虫开心吗?原来帮助别人是一件这么快乐的事情。

4.放松活动

师:小青蛙们都累了,快到荷叶上休息一下吧,在荷叶上放松一下。(班得瑞音乐)

5.结束活动

师:小青蛙们今天开心吗?好!让我们带着荷叶朋友去另一个池塘继续做游戏吧!

小班数学《大和小》教案反思


老师上课前有教案课件是工作负责的一种表现,但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完整的教案有助于促进教师的创新和探索精神,教案教案会包含哪些部分?优秀的“小班数学《大和小》教案反思”是经典范文网的编辑对您的承诺,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小班数学《大和小》教案反思(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能正确区分上下。

2、在操作中尝试使用方位词表达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

3、愿意参加操作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并使用方位词表达。

1、玩玩“上面与下面”游戏,咕噜咕噜上(双手上举),咕噜咕噜下(双手下放)

2、师:“我知道我们小三班的小朋友都很喜欢去公园里玩,今天高老师也带你们去公园看一看好不好?”

出示教具:哇,春天的公园里好热闹呀!看一看、说一说都有些什么?

3、师:“哇,你们真厉害,都说出来了,接下来我要考考你们!我说一样东西,你们告诉我它在哪里好不好?”

在幼儿能说出位置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表达完整,如XX在XX的上面(下面)

二、使用幼儿操作材料。

1、师:“刚才高老师带你们逛了一圈公园,现在要请你们自己去公园里玩逛一圈。”

观察操作纸,教师逐个引导幼儿观察公园里的场景,把在上面的圈出来。

2、教师巡视各组幼儿的操作活动,帮助幼儿理清活动的操作规则,观察幼儿的操作水平,因人而异适时提供指导。

引导幼儿先用嘴巴说,再动手操作。

三、交流评价。

1、验证幼儿的.操作结果。教师带着幼儿一起再看一看,说一说,加深印象。

1、出示货架。

师:小超市明天就要开张了,可是货物架上的货物还没有整理好,你们想来做理货员吗?”

介绍游戏:请你帮我拿一下XX上面(下面)的东西,请你帮我把这个东西放在XX的上面(下面)。

2、活动结束后,将货架放在区域中,幼儿区域活动时可继续探索。

通过游戏情景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游戏重复多次,帮助幼儿理解上下关系。

请幼儿观察公园里的事物,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幼儿独立操作,个别能力弱的幼儿教师个别指导。

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观察该幼儿操作的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话改正,正确的话引导幼儿用句式来表达“XX在XX的上面,XX在XX的下面”,鼓励幼儿敢于用语言表达。

教学反思:

整节课下来,我通过自己反思和指导老师给我的意见,我总结了几点不足的地方:

1、第一环节在梳理知识点的时候,讲的实在太多,因为第一遍讲下来的时候,绝大部分幼儿都能够比较顺利地说出句式:小猫在哪里?小猫在凳子的上面。然后第二遍请个别不积极、反应比较慢的幼儿再来强调一下其实就可以了,说的太多反倒把幼儿搞混了,也使很多幼儿失去了原有的兴趣;

2、老师没有示范操作,导致幼儿操作的时候不知道到底要做些什么,表现得非常茫然;

3、在幼儿激动的时候,我应该采取一些措施使他们安静下来,我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高了音量,可能导致幼儿更加激动,这是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需要注意的。体会、反思,我觉得作为青年教师一定要会反思,只有学会了反思你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在不足中有所进步。

小班数学《大和小》教案反思(篇2)

一、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大'小'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2、让幼儿初步学习按物体的大小进行排列,并学说从小到大,从大到小。

3、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二、 活动准备

1动物卡片一套(请大、中、小、小小)幼儿,幼儿操作材料

2,图片,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比较猫和老鼠哪个大?哪个小。

3画两颗苹果树一大,一个小,树上画大苹果,和小苹果。

三、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能初步学习按物体大小进行排列。

四、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比较猫和老鼠哪个大?哪个小?清小朋友们比较哪个大?哪个小?

2今天,老师请来了小客人,你们西哪个知道他们是谁吗?(请出幼儿)

3、现在老师就把他们请出来,是谁啊?是大班、中班的哥哥姐姐,后面两个是小班和小小班的弟弟妹妹,客人们来了,我们先请他们坐一下,那你们看看这里谁最大了?谁最小了?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橘子,请几个小朋友来分一分,看看哪个小朋友分的最好了。

4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棵树,小朋友们看一看那是什么树?哪个树是大?哪个树,是小?树上有什么水果?老师也给你们到来了两个大篮子,大苹果放在大篮子里,小苹果放在小篮子里,并学说大篮子放进了大苹果,小篮子里放进来小苹果。

结束部分

玩游戏

4、刚才有动物宝宝们打来电话想来我们班做客,我们把他们请出来,是一群动物宝宝们,你们看到他们发现了什么啊?他们是排着队伍来的,是从最小的到最大的是吗?先在他们口渴了老师这儿有牛奶你们说怎么分好?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小班数学《大和小》教案反思(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2.比较小数的大小,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

3.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教学难点:

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1.一位小数表示()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分之几。

2.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或()。

3.小数点后面的第二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或()。

4.0.307的3在()位上,表示 ;7在()位上,示()。

5. 1米=()分米,1分米=()米;1千克=()克,1克=()千克。

二、合作探究。

1.谁跳的高。

在一次调高比赛中,先出场的两位选手的得分如图所示。两人的得分哪一个高?你是怎么想的?在小组内交流。

2.谁跳的远?

三位出场的选手的得分评委也打出来了。你能说说谁跳的远吗?说说你的方法,小组合作。

3.我们来总结。

(1)根据上面我们比较的过程,你能说明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吗?在小组内试一试,看谁说得好。

(2)结合在小组成员的比较方法,完成下面的填空。

(3)比较小数的大小,先比较 部分的大小, 部分大的这个数就大;如果 部分相同,就从 部分的 位比起, 位上大的数就大;如果 位也相同,就从下一位比起。

三、当堂训练。

1.比较9.8和10.1的大小。

4.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的数。

5.根据要求,写出三个小数。

1.□<□ 2 □

□ < 1.□

0.□1 > 0.1□

四、作业布置。

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小班数学《大和小》教案反思(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三次分类。

2、尝试独立探索新游戏的玩法。

3、继续巩固良好的游戏常规。

活动准备:

1、三次分类游戏的学具:小动物图片8张、题板、小筐1份),示范学具一套。

2、循环游戏材料:二次分类,找影子,数立方体,10以内组成作业单,填算式,藏宝,看钟面填数字。

(1)拍手数数:一个一个数到50、两个两个数到50、五个数到100。

(2)打电话(顺数倒数):教师:“叮铃铃,12345”,幼儿:“叮铃铃321”……(可请幼儿出题)

2、新授游戏三次分类:

(1)提问引起幼儿兴趣:我们班来了很多小动物,你们知道是(出示范例,小猴子。)

(2)介绍游戏情景,幼儿动脑筋初步解决问题。教师:有些小是得很伤心,因为找不着家了,我们来帮帮它们,好吗?幼儿反复讨论如何送小猴子回到自己家。(学会看标记)

(3)讲解游戏的步骤:每只小猴子都有自己的家,但它应该各自回家呢?就要仔细看标记,进行三次分类,最后才能送它们回自己的家。

(5)二次分类:看长尾巴、短尾巴标记,请幼儿针对哭脸猴子进行分类。

(6)三次分类:看大、小标记,请幼儿只为哭脸长尾巴猴子分,有两只猴子顺利到家)

(7)介绍新游戏。教师:还有猴子没回到家呢,别着急,这就是今天的新游戏《三次分类》。循环游戏时,每个小朋友都要玩,把每只猴子都送回家。

(8)介绍其他组游戏。教师:另外还有6组游戏,都是我们玩。放在第八组的游戏是从末玩过的,如果你七组游戏都玩好可以去第八组,动脑筋想想怎么玩,然后试一试。

3、循环游戏,教师重点指导新游戏。

4、小结评价。

(1)针对游戏中幼儿的表现,及时纠正和鼓励幼儿。

(2)小结第八组情况。举手表决有多少人玩过,请个别幼儿{说玩法。(如有对的,表扬幼儿;如没有,则下次公布正确玩法。)

效果分析:

把这个新授活动设计游戏的形式,请幼儿选择正确的路送葫子回家,形象生动、情节有趣,深得幼儿的喜爱。示范讲解时,并且把所有猴子都送回家,那样幼儿对后面的活动就没多大兴趣了恰恰相反,只送了两只猴子回家,但所有的标记都会看了,后面之间活动,幼儿会认为自己的使命未完成,依然兴致很高。实践证明幼儿快速接受了新游戏,玩的正确率很高,达到教学目标。

专家点评:

本活动设计是让幼儿进行分类活动,但巧妙的是教师把分类的要求呈现为动物的某些特点,每次分类以不同的特点为标记,上把标记和分类活动寓于游戏中,幼儿很感兴趣。在幼儿熟悉了以上分类活动的基础上,可以尝试让幼儿自己提出分类的标记并进行分类活动,相信幼儿会有兴趣。

小班数学《大和小》教案反思(篇5)

活动目标:

1、能够比较物体的大小。

2、能将10以内的物体按大小顺序进行正逆排序。

3、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小动物排队。

2、数字卡片1—10。

3、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操作卡若干(同颜色组和不同颜色组)。

活动过程:

一、给数字宝宝排队。

1、口头数数:从1数到10。

2、出示数字卡片,让孩子从1—10排队,并让孩子找出从小到大的排列规律。

3、教师随意抽出一张数字卡片,让孩子按照同样的规律从这个数字宝宝开始往后排至10。

4、口头数数:从10数到1。

5、出示数字卡片,让孩子从10—1排队,并让孩子找出从大到小的排列规律。

6、教师随意抽出一张卡片,让孩子按照同样的规律从这个数字宝宝开始往前排至1。

二、出示课件:小动物排队。

1、出示图片一:小猪排队。

A、师:春天来了,草地上来了许多小动物,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快乐的跳舞,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根据什么规律来排队的,好吗?

B、请幼儿说出小猪的排列规律:从小到大或从矮到高。

2、出示图片二:小鸡排队。

A、师:我们再来看看,还会有什么小动物来跳舞,他们是根据什么规律来排队的呢?

B、请幼儿说出小鸡的排列规律:从大到小或从高到矮。

三、给图形宝宝排队。

1、同颜色组。

A、师出示大小不同的三角形纸若干,请幼儿从小到大排队。

B、同样请幼儿从大到小排队。

2、不同颜色组。

A、出示不同颜色的三角形纸若干,请幼儿从小到大排队。

B、同样请幼儿从大到小排队。

C、帮助幼儿不受颜色干扰排序。

四、操作活动:给树排队。

1、比较大小:找找不干胶上哪棵树大?哪棵树小?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大小的?

2、请幼儿将不同大小的树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粘贴到相应的位置,完成排序。

活动反思

数学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期重要的学习内容。数学以其自身知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的特点成为促进幼儿发展、尤其是逻辑思维发展的有效工具。在操作性的学习方式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数学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整个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并非采用灌输、传授、说教的方法让幼儿理解排序这一概念,而是采用多种有趣的形式让幼儿理解并迁移排序的经验。活动中,教师处处把幼儿放在主体地位,让幼儿大胆尝试、学习、比较运用各种经验进行排列,体验与同伴交流的快乐。

不足之处:

每个环节结束后,没能有效地运用小结语帮助幼儿疏理经验。

教师只有在活动中做到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注重经验的提升、关注方法的习得,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活动的功效。

小班数学《大和小》教案反思(篇6)

教学目标:

1.乐与参加数学活动

2.能发现物体的特征并进行分类排序

3.学会根据物体特征做标记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教学准备:

1.教具:彩色鱼9条(由3种颜色组成,大中小各3条)

鱼缸图片3张,红、黄、蓝三色标签各一份

2.学具:幼儿用彩色鱼,人手9条,形状颜色同教具相同

教学过程:

一、念儿歌进教室

边念儿歌(附后)边做动作进教室,为下面的活动做铺垫。

二、出示教具(集体活动)

1. 出示彩色鱼,无规律排放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位小客人来到我们苗9班,小朋友们想知道是谁吗?”

2.引导幼儿发现彩色鱼的特点

“我们来看看这些小鱼好看吗?它们都有些什么颜色?它们的颜色都是一样的吗?我们来看看它们还有什么不同啊?”

三、 出示学具(个别活动)

“小鱼们今天遇到一个难题,想请我们聪明的小朋友帮帮它们,好吗?刚刚小鱼们看到我们小朋友进教室的时候排队排的很整齐,它们也想排个队,请小朋友们帮它们也排个队好吗?”

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为彩色鱼排列,教师巡回指导。活动结束后收学具,放回学具袋并且放回椅子下面。

四、交流小结

师“刚刚我发现有很多的小朋友都用了很多的方法来为我们的小鱼排队,那我想请几位小朋友上来将你的方法排给其他小朋友看看”

请2—3位幼儿示范。

小结:彩色鱼的排列可以是按照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相同颜色放一排,花纹相同的放一排等方法进行不同的序列。

五、学习制作标记

活动反思:

在此基础上,我决定了让家长帮助孩子在生活中寻找小游戏,让孩子们从生活中慢慢的去理解。我也设置了一些小游戏,比如说用积木、珠子…等幼儿园常见的玩具来让幼儿分。就这样,孩子们慢慢地学会了如何来按特征来分类了。

小班数学《大和小》教案反思(篇7)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学生年龄偏小认知能力较差,对于集合和分类没有概念。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初步了解集合的特性。

2.学习按事物的特性和属性进行分类。

3.训练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按事物的特性和属性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三种形状(圆柱、正方体、长方体)、不同颜色(红、黄、蓝3种的积木,每人一份。)3盛放积木的小筐,每组3个。(小筐的颜色与积木的3种颜色相同。)活动过程:

1.通过观察,初步了解集合的特性。

教师出示筐里的积木给小朋友们(出示一筐红色的积木)。学生答完后教师小结:这些都是红色的,所有的红色积木都放在这里。

同样出示黄色、蓝色的积木,步骤同上。

2.学习按颜色进行分类。

(1)出示不同颜色的6块积木给小朋友,(2)把相同颜色的一堆一堆分开放好,并说出颜色的名称。

(3)分别把一堆一堆的积木分别放入相应颜色的小筐里。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观察会按照事物的特征和属性(积木的颜色和形状)对物品进行分类。小朋友们都表现的很好希望以后继续努力!

教学反思:

1.材料投放的环境可以在室外的一定空间,利用区域活动时间充分进行操作,不必拘泥于教室,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

2.在学生进行积木分类是可以问一问他们分类的理由。

3分类游戏可以反复进行,来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加强。

小班音乐小动物的叫声教案反思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老师应该尽心尽力写好一份教案。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教案如何编写快速又保证质量呢?或许你需要"小班音乐小动物的叫声教案反思"这样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音乐小动物的叫声教案反思

小班音乐《小动物的叫声》教案反思如下:

1. 教学内容和目标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小班音乐《小动物的叫声》,目标为:通过听、唱、模仿的方式,学习小动物的叫声,感受音乐的情感。

2. 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节课采用直观、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图片、动作演示、小组合作等。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小动物的图片和动作,引导幼儿了解小动物的叫声,并通过幼儿自己的模仿,进一步加深对小动物的叫声的认识。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小动物的叫声,难点是能够模仿和表演小动物的叫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实践等方式,掌握小动物的叫声,并能够进行表演。

4. 教学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评价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包括活动记录、观察报告、课堂表现、作品展示等。教师可以根据活动记录和观察报告,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并根据课堂表现和作品展示,对幼儿的学习给予评价。

5.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幼儿的学习情况和表现进行反思,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进行探究和思考,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