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作文网 > 心得体会 > 导航

中国航天启动仪式观后感心得感悟

发表时间:2023-05-21

中国航天启动仪式观后感心得感悟。

或许,我们会从很多事情中受到很多启发,为了不遗忘这种感悟,我们应该将其写进心得体会里。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写好心得体会都有哪些实用的小技巧呢?小编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中国航天启动仪式观后感心得感悟,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中国航天启动仪式观后感心得感悟【篇1】

十几年的光阴,有过几次的记忆都是轰隆隆的喷火声和激奋人心的倒数。小的时候,自然不懂这是什么大事,只觉得热闹,单纯的想挤在大人的怀中痴痴的笑;现在大了一些,也是自然知道了这是中国的航天梦。看过英姿飒爽的女航天员,更是对渺渺浩瀚的宇宙产生了好奇与探知。我的航天梦,是关于求知探索,也是关于内心渴望。

在宇宙中间,我们只是一粒小小的沙粒。而对于我们来说,宇宙的秘密有太多,是我们可以奋不顾身去研究,去探索的新世界。多年来,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技术人员,都积极的投入到这项困难而艰巨的任务中。当然,航天员在这项任务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他们经过了超乎常人的训练,为的就是有一天能站在中国的航天飞船上,带着中国人的满满希望与憧憬,飞向月球,飞向太空,给所有蔑视中国的人迎头痛击!

第一次关于航天的记忆,是隐隐约约记得20xx年神舟七号升空,我八岁,一家人聚在沙发上,也不说什么,瞪着电视,凝聚在空气中一种令人期待和窒息的感觉:既期待着飞船能快点到达太空,一展中国雄姿,又害怕着出现什么意外。当火箭真正飞上天空的那一瞬间,我才感觉到了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如释重负。这种感觉,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有所感触。

航天梦,也是我的梦。谁不梦想飞上天空?谁不梦想为国争光?看见刘洋和王亚平的出色表现,我的心也蠢蠢欲动。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踏上飞船,只有具备勇敢,坚韧,毅力的品质,才能克服重重困难,去帮助每一个有航天梦的人,完成他们对于祖国的爱,对于大家的爱。

关于太空,我了解不多,却有着无比的热爱:爱它的飘渺,爱它的虚无,爱它的神秘。它永远都带着一层像雾一般的面纱,而这层雾,却需要我们的智慧来揭开。我的航天梦,既然不能用身体去实现,那么,就让我用对于国家的热爱,对于这个大家庭的热爱,以及我的努力向上和奋斗来帮助祖国实现!

中国航天启动仪式观后感心得感悟【篇2】

在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有着无数颗充满了雄心壮志的中国心。而我也有那么一颗壮志凌云的心。

每当我有烦恼的时候,我就会安静地欣赏天空,这样,我就会感到空前的平静,忘乎所以,融入这美好而又静谧的天空,而它呢,总能平复我内心起伏的情感波澜,让我重新振作起来,为了明天,为了未来,为了梦想而努力奋斗。因此,我对天空有着一种独特的感觉和幻想。

仰望星空,一颗颗美丽的星球挂在蓝莹莹的夜空中,闪耀着迷人的光芒,天真无邪地眨着眼睛,似乎能把人的心灵变得空明、纯洁。天空,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似乎那里才是我真正的归宿,是我能够吐露真心的天地,更是我美好的愿望和幻想。我相信你们已经猜出来了——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宇航员。

假如我成为了一名宇航员,我就能在宇宙中尽情地遨游,飞过一颗颗美丽的星球,飞过一片片漂亮的星云,尽情地去领略那洋溢着神秘气息的宇宙的无限风采。我就能为祖国完成一些伟大的科学天文实验,去探索宇宙无穷的奥秘。我还能去探索一些至今都没能解开的谜团:宇宙真的没尽头吗?外星人真的存在吗?黑洞里存在着另一个世界吗?这些都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去探索,去更深入地了解宇宙。

在举行升旗仪式时,每每听到国歌在我耳边缓缓地响起,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同学们肃立在操场上,对着国旗致敬,我的心就像那红五星的熊熊烈火,燃起那颗充满雄心壮志的报国之心。我就会付出比上次更多的努力,向梦想迈出坚定的一步,为了梦想,勇往直前。

其实我们都是那茫茫宇宙中小小的星辰,虽然渺小,但是经过不懈努力,终究能散发出绚丽的光彩。

宇宙,星空,等着我,总有一天我会来见你,实现我的中国航天梦!

历史点滴如浩瀚星空里的点点繁星,我悄悄拂过,伫望着绚烂而又宝贵的财富,时而抬头注目那最亮的一颗星,默默许愿,静静放飞。中国梦,徜徉在我的心中。

璀璨银河流淌着巍巍中华五千年。从盘古开天地到科技发达的今天,我读到了许多,听到了许多,也看到了许多,每个中国人都拥有着同样的中国梦。中国梦流淌过每个日日夜夜、每个中国人的内心。

“中国梦,强国梦!”也始终萦绕在我耳边。

科技让梦想走进现实。经过几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神_”升空接“天宫”,“嫦娥”飞天探索月球,“蛟龙”深海寻找龙宫,航母服役尽显国威。当一阵阵掌声雷鸣般响起,当全世界举目投足于中国时,我知道:中国的光芒已散发在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中国梦还在继续,我们的祖国将再结出累累硕果。

这是一个梦,一个中国梦,一个被每一个中国人所关注的梦。我怀着崇敬的心仰视科技界每一个奋斗的身影,倾听每一声临近中国梦的足音,扬手敬礼,情不自禁地高喊我的中国梦。

阳光明媚,我站在蓝天白云之下,看着眼前正逐步富强的祖国。心中怀着一份坚强,一份荣耀,一份铭记,手握胸前,勉励自己:心怀中国梦,努力学习为中国创造美好的未来而默默献上自己微薄的力量!

中国航天启动仪式观后感心得感悟【篇3】

从小,我就有一个梦想,飞入宇宙,飞上月球,看嫦娥,观五兔,赏月桂。

有时候,我在睡梦中发现我当上了宇航员,穿着宇航服,慢悠悠地走进火箭,看着那些令常人眼花缭乱的按键,和众人一起倒计时,五四三二一。火箭底部喷出火苗,火箭像箭离弦一样,飞快地冲上天去。我坐在驾驶位上,熟练地操纵着火箭,冲出大气层,飞向月球,上面并没有嫦娥,玉兔和月桂,死气沉沉的,一片荒凉。但我还是很喜欢这,四处研究,观察。之后,便返回地球,做研究,成了万众瞩目的人,那里,我十分快乐,十分自豪。

从小到大,我一直很崇拜杨利伟,我崇拜他的勇敢,他的英雄气概,他穿上了宇航服,自从神舟七号飞入太空那一刻起,我就有一个愿望,去瞧一瞧杨利伟的宇航服,更希望自己能穿上这件宇航服。

妈妈知道后,说我白日做梦,别人知道后,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我知道,他们心里一定与我妈妈同感。但我却不那么认为,我认为,一个人,不管天分有多高,只要肯为自己的梦想努力拼搏,就一定可以成功。

我有一个美好的航天梦,我会为这个梦想努力拼搏,争取有一天,我能飞上太空,参观月球。现在科技发达了,这一定能成功!

中国航天启动仪式观后感心得感悟【篇4】

飞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特别的梦想、特别的精神,不可能有特别的业绩。在载人航天工程建设实践过程中,中国航天人所展现出来的精神特质,是一首史无前例的赞歌,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铭记。xx年1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及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指出:“我们注重传承优良传统,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和困难的条件下起步的。茫茫戈壁、浩瀚海洋,自然环境恶劣的驻训场;白手起家、晚他国30多年起步,需要持续数十年的昼夜攻关;承受8倍于自身体重的重力、在与外界隔绝的狭小空间,独自一人72小时不休息的抗疲劳抗寂寞训练……然而,中国航天人没有被吓倒,他们咬紧牙关,一次次向艰难险阻发起进攻,一次次向生理和心理极限发起挑战。承担载人航天大地测量任务的单位,他们的足迹甚至遍布“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魔鬼城”罗布泊和海拔5000米以上的“生命禁区”。对他们而言,只要任务有需要,就没有抵达不了的地方,“一切为了任务,一切为了胜利”是他们吃苦受累、向死而生的唯一目的。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继“两弹一星”后中国航天领域迄今为止规模最庞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可靠性要求最严和风险挑战最大的重点工程。中国航天人无数次以战斗的状态和战斗员的雄姿,创造奇迹。2000年12月,神舟二号发射的前10天,火箭意外被撞。年过六旬的总指挥黄春平、总师刘竹生亲自爬上11层平台,一层一层仔细查看,20多个小时没有合眼,嗓子已经讲不出话来,但经过严密诊断后,凭着过硬的本领,他们斩钉截铁地作出了抉择:“按计划1月10日组织发射!”4天之后,一份长达50余页的报告《碰撞后火箭受损结果分析及处理措施》有理有据地给出了“可以正常发射”的结论。于是,火箭又重新耸立在发射塔架旁,并于xx年1月10日把神舟二号飞船如期、成功地送上太空。像这类的“特别”战斗和“特别”战斗员,在中国载人航天的队伍里不胜枚举,王永志、戚发韧、袁家军等,他们每一个人都能讲出无数个生动的战斗故事。

中国载人航天之路是一条建立在完全独立自主基础上的自主创新道路。为了确保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后发优势,我们在飞船设计、火箭改进、轨道控制、空间应用、测控通信、航天员训练、发射场和着陆场等方案论证设计中,一开始就瞄准世界一流,努力实现关键技术重大突破,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面对众多全新领域和尖端课题,广大科技工作者知难而进、锲而不舍,勤于探索、勇于创新,攻克了飞船研制、运载火箭的高可靠性、轨道控制、飞船返回等国际宇航界公认的尖端课题,不仅获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而且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要求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展示了中国航天人卓越的攻关能力和创新能力。

载人航天是用生命去探险、用躯体去铺路的神圣事业。从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来看,航天员从选择这份使命那一刻开始,就始终与巨大风险、考验为伴。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共有540多名航天员,其中27人在执行任务或训练时罹难。xx年2月1日,正值中国航天员大队选拔首飞梯队的关键时刻,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重返地面过程中突然解体,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当时,大家都为中国航天员的心理承受能力感到担心,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航天员大队党支部收到了全部参训的14名备选宇航员递交的请战书,他们表达了一个共同心声:“再大的风险也动摇不了我们征服太空的决心。”一致要求争当首飞第一人。最后,杨利伟脱颖而出,于xx年10月15日英勇出征,在神舟五号飞船上他经历了“惊魂26秒”的生死考验。xx年9月,景海鹏与战友在太空执行神舟七号飞行任务时,曾经连续出现过两个意外情况。xx年11月11日凌晨零时10分,景海鹏在执行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任务时,险情再次发生。但每一次,他们都能坦然面对、沉着处置。在“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主持人直率地问景海鹏:“你们在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时,有没有想过有可能回不来?”景海鹏回答:“对于我们航天员来说,使命重于生命。即使我们回不来,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正是由于在航天人心中祖国的分量最重、人民的利益最大,他们才能始终以报效祖国、成就航天事业为最高荣誉,中国的载人航天之路,才能铸就辉煌、创造奇迹。

中国航天启动仪式观后感心得感悟【篇5】

每个人都曾经想过自己在天空中飞行,看到洁白无暇的云,火辣辣的太阳和世界风貌,我的航天梦。每个人都曾经幻想过自己可以飞离地球,遨游在太空里去探究。我也有一个航天梦,时时想起。我很想这个梦实现,可总实现不了。

经常幻想自己坐上自制的火箭,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xnz”系统,可以在火箭底部喷射“qnz”气体使火箭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由着设定好的轨道,我来到了最重要的阶段——利用磁石系统来勘测各个星球的状况。我先把“xnz”系统转换成磁石系统,安全地勘测好了附近的火星、金星等星球,提取相应的数据输送回地球的控制中心,对科学研究,对拯救人们的地球有很大的帮助。我还看见了我们的地球,它是那么美丽。泛蓝的海水围绕着陆地,沙漠也有生机勃勃的点点迹象。南北极那亿年不融的冰有着各种不同的形状。· 接着,我又来到了月球。没有了地球的引力,还真有点不习惯。果然啊!慢慢地,被我找到了水源,科学家勘测的真准啊!月球上一坑一块被小行星撞击的疤痕,虽然有些难看,但月球看起来有些像地球,假如有条件允许,人类也可以搬到月球住。我在月球上勘测,突然间从空中飞来一个不明飞行物——ufo。我吓得撒腿就跑,可惜没有了引力,跑不了。

一个外星人走了下来,看起来等于地球上的乞丐——长脖子,大眼睛,没穿衣服,没穿裤子,没头发,头是扁的,手指像骷髅骨。他还和我挥手。我的脚软得都站不起来了,双眼放大,毛孔扩张,头发都竖起来了,手抖得抽筋。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我安下心来和那个不三不四、不男不女、不伦不类的畸形动物说话,但心中有些害怕。“你……是……谁?”“你好, 我叫查尔斯。”它用一种纯正的中国话和我交谈。“干……干嘛?没……没事……我……我先走了!”正准备返航,那查尔斯说:“等等!是这样的,我们et家族正准备与人类合作研究科学之谜。”听到这句话,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嗯!好!合作!合作!有空再聊!一直研究!嗯!嗯!”立马跳进舱里返航,吓死我了。

通过轨道返回地球了。· 我的航天梦还未结束。当地球末日的时候,我要把一个个人乘我的火箭,飞到科学家所说的那个银河系的一个和地球一样有水源、有空气、有大气层和引力的星球,用我的航天技术拯救人们。我想到太空中探究各种奇珍异宝、惊世宝物;我想到太空中寻找在地球附近适合我们生存的星球;我想到太空中自由自在地、无拘无束地遨游……

我的航天梦,和任何人的都不一样。我不是为了自己可以探究太空,而去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也不是为了自己可以增长知识,增长见闻,为的是我们这个世界,为的是我们这个地球。我的航天梦,永远在我脑海里刻了一个印,似乎抹不去,也忘不了。

我的航天梦,我美丽的航天梦,我最难忘的航天梦,永远都是我的愿望与有希望,永远都是我的一个目标。我要向着这个目标进发,努力地去追求这个梦的实现,那就表明——我成功了!

中国航天启动仪式观后感心得感悟【篇6】

我有两个家,一个在地球,另一个在雪球上。雪球上并不都是雪,相反,这是一个鸟语花香的小星球。给这个小星球命名为雪球,是为了纪念它的发现者——夏雪仪。

雪球距离地球三千万光年,气候地质条件和地球差不多,可生活环境和地球大不一样。这里气候温暖,水资源丰富,空气清新,植物、动物都用一种语言交流,交通工具和信息传递工具都是风,所以这里没有污染。

能发现雪球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夏雪仪和她的万能精灵鸡驾驶着航天飞船航行。突然不明气流使飞船偏离了航向,随着气流的漩涡,飞船着陆在不知名的星球。夏雪仪被这里的景色迷住了,就给这里起了名字——“雪球”。

在雪球上的生活快乐无比,尤其是和各种动物都是好朋友。夏雪仪把地球上的小朋友带到了雪球上,小朋友们都迷上了雪球,很快,发生在雪球上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校园,雪球成了全瑞金北村小学的课外活动基地,万能精灵鸡成了这粒种子种在瑞金北村小学的围墙边,很快,种子成了参天大树,瑞金北村小学变成了城市中的森林。

夏雪仪不是别人,正是我,我的航天梦想就是能发现一个美丽的小星球。

小编推荐

八一勋章颁奖仪式观后感感悟11篇


我们在参加一些重要的活动或者仪式的时候。都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感受和体会,平时生活中我们要多重视点感言,如何写好个人感言?为满足你的需求,经典范文网特地编辑了“八一勋章颁奖仪式观后感感悟”,希望您分享本页内容与您朋友!

八一勋章颁奖仪式观后感感悟(篇1)

以生命和青春组成着旋律,军人以牺牲和奉献击打着节奏。日出日落,潮涨潮退;理解与误解,崇敬与嘲笑,都无法改变军人的忠诚和信仰。军人毕竟是军人,变化的是岁月,不变的是英雄本色!他们是最可爱的人!--题记

核心价值观是一盏明灯,指引着当代军人前进的方向,军人的忠诚,是一种惊天动地的形势,是一部彪炳千秋的史诗,是一个国家不朽的魂魄,是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

忘不了舟曲之子王伟,他是砥柱,用自己的脊梁撑起了那个大雨磅礴漆黑的夜晚,留给我们一种力量,却留给他自己一个永远也不能接起的电话;忘不了山崩地裂之时,他一身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他竖起了旗帜,自己却悄然倒下的武文斌;他义无反顾,用纵身一跃放大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留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示,他是孟祥斌,一位为救落水者牺牲的年轻军人;忘不了从深山导弹阵地走来的军人杨业功,因他的使命、奉献、崇高,感动了全中国,将军的身影虽然远去,但英雄的精神已经烙印在人民的心中,他是理想信念与我军神圣使命完美结合的典范,是全军官兵永远学习的榜样;忘不了勇立时代潮头的忠诚卫士丁晓兵,他牢记使命,献身国防,以伤残之躯续写人生辉煌篇章;忘不了新时期英雄战士李向群,他用血肉之躯在洪水中筑成新的时代长城……

中国军人,从南昌起义的硝烟中走来,84年的风雨历程,谱写了一篇又一篇光辉的篇章。

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是每一个军人的职责,更是每个中国军人的使命,而每一次困难降临的时候,他们总是冲在人民的最前面,他们不畏千难万险,为了国家和人民利益敢于和死亡做抗争 。这也是军人精神,军人永远是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绿色,生命的绿色。仿佛有了这抹绿色就永远不会害怕。蓝天上、碧海中、边疆岛到处是英姿飒爽的身影,他们是绿色的钢铁长城,扛起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

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涌动一腔青春的热血,如今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跨入军营走上各自岗位,脱掉了学生服,穿上了绿军装,人活着就要有信念,自觉把个人的人生追求融入党的事业之中,立足本职,不断提高履行使命、英勇善战的本领。

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献身异国,8位中国英烈。献身神圣使命维护 世界和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革命军人。为了圆满完成维和任务英勇献身。沉重悼念八位中国英雄,铸造了不朽的军魂。为抗震救灾献身,为军队荣誉而献身,为维护和平而献身……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军人,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人。有危险和困难的地方就是军人的战场,军人愿血打战场就是为了使军魂增添血色之光,血染的军魂是军人们甘撒热血的。

八一勋章颁奖仪式观后感感悟(篇2)

什么是军魂? 燃烧弹在我身边爆炸,大火就在我身边燃烧起来了,我喜欢吃烤鸡腿,但害怕烤到自己,面临着自己被火烤时,我不能随便移动哪怕几公分的距离!为什么?这是上级的命令,这是我的职责! 前面碉堡里机枪很是凶猛,很多战士中弹身亡,后面的战士们又冲上去,为了避免更大的伤亡,我只能堵住机枪眼,难道我不想躲过子弹硬向子弹上撞吗?我也想活者看到胜利的曙光,但这是我必须去做,这是我的使命! 即使四面被围,弹尽粮绝,我们也要跟敌人撕杀最后一次, 不惜与敌人同归与尽,因为在我们部队的传统里面没有后退一词,没有投降一词!

这就是我们中国军魂!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当兵的一岔接着一岔,他们手中的旗帜没有变,他们部队的传统没有变,他们的荣誉没有变,他们的使命没有变!即使面临新的战争,他们也一样打赢敌人没有二话 !

是匹野马,就应该驰骋大地;

是只雄鹰,就能够搏击蓝天!

让我们肩负起新的使命,昂首阔步于世界大国里,我们永远不会输给别人的!

每一个大学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化,它包括每一个大学生的道德风范,精神风貌与求学理念.

曾经有一个学生高考成绩特别好,山东大学里的一个招生老师跟他联系说,只要他愿意以第一志愿报考山大,四年学费全免.在这样的利益或诱惑下,很多人也许会当即答应的,毕竟山大也错名牌了嘛,但是这位考生却说我想上北大,我上学不仅是为了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这个大学的文化.

课本上的知识相对来说是死的,但一个大学的文化却是活的,它就在你的 身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你,比如一个大学里的人都乱仍垃圾,你难道会很自觉的找垃圾桶吗?一个大学里打架的很多,当他们欺负到你的头上,你能不还手吗?一个大学里说话粗鲁,讲话很不文明,在这种环境下,你会不受影响吗? 不用想也知道,上一级学生的言行举止,办事作风都无时不在影响着下一级的学生们.这种风气将传的很久很久.

改变一个大学落后的文化,的的确确是很难的,因为这已经成了风气,但并不是没有办法,它需要几代学生们的努力.我们的确不如别人,但我们同样拥有拼搏,只要我们时刻不忘追赶他们,学习他们,我们就会有机会,每一届前进那怕一点点,几年 的时间,我们的理念就会大大 的不一样,我们的理念从原来的松弛和懒惰变成了拼搏和追赶,这种精神就会留给我们的师弟师妹们,他们同样会接过这面精神旗帜继续前进,这就是我们的大学魂。

八一勋章颁奖仪式观后感感悟(篇3)

“一人当兵,全家光荣。”我的哥哥在众多的选择面前毅然选择了当兵,他把这份光荣带给了自己,也带给了我们全家,我很高兴,也很自豪,我很喜欢当兵,所以我更喜欢当兵的人。

转眼哥哥已经当兵两年了,今年过年他终于回来探亲了,我非常高兴,哥哥也很高兴见到我,晚上还要和我一起睡呢。

“咚咚”有人敲门,一定是哥哥来了。我放下作业跑去开门。果真是哥哥!哥哥皮肤黑了,头发短了变成了平头,个子也长高了,显得更壮实了。我兴奋不已,跳起来,一个劲地往哥哥身上扑。哥哥见了我也是特别的高兴。见我拉着他臂膀,说声:“抓紧了!”他侧过身子,一下将我提了起来。要知道我也不轻了,接近90斤的身体就这么被他拎了起来。

我俩一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我跟着哥哥问这问那,对哥哥在部队的生活直想探个究竟。

“听说你们当兵每天都要训练,都练了啥?除了训练平时都干些啥?你们平时都吃些什么?当兵时辛不辛苦?” 我一口气问了许多问题。哥哥不急不慢的,回答我说:“我当兵啊,开始三个月每天跑步啊,跳远啊,爬山啊,压腿啊,演习啊等等,也不怎么辛苦。”哥哥说得轻描淡写,但婶婶曾告诉我,哥哥刚开始训练时,脚上手上都起了很多泡,脸上都发红脱了层皮。哥哥以前在家可是公子哥,虽然18、9岁,但婶婶从不要他干什么。

哥哥见我垃圾一样的房间,皱了一下眉,随手收拾起来,书、衣服,玩具逐一归位,房间一下整洁了很多。这就是我以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哥哥吗?

“好了!”哥哥收拾完,就和我挤在一张床上翻看手机网页,第一当然看部队战士的微信群。哥哥在济南当兵,济南的气候环境还是蛮适宜的,群里的那些兵哥哥们,相互问候 ,还发了很多的照片,视频,他们端着饭盆向哥哥示意,躺在上下铺上向哥哥问候,同样的小平头,同样灿烂的笑容。哥哥还给我看了手指上的茧,说是打靶留下的,哥哥自豪地告诉我他打靶的成绩还不错呢!

哥哥还告诉我,他们在济南当兵的,无论是气候条件还是部队的条件都还是蛮好的,如果到新疆,甘肃,我们这些南方人还真的不适应。

哥哥是个好兵,他也鼓励我好好学习,我们一起进步!看着哥哥一脸的自信,浑身散发的坚毅与阳光,更坚定了我当兵的愿望,锻炼身体,磨炼意志可以更好地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八一勋章颁奖仪式观后感感悟(篇4)

请允许我向全国的军人说声:“辛苦了!”

军人造就了军魂,军魂造就了名族魂。有多少军人冒着枪林弹雨为革命胜利而奋斗;有多少军人为今天的胜利而牺牲自己;有多少军人为明天的光明而前赴后继……虽然壮烈牺牲了,但是他们的魂魄还在守住祖国的万里疆土,精神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烈士们安息吧,让你们魂归故土吧。

海军选择了大海,因为辽阔无垠的大海给予了他博大胸襟,海鸥相伴,惊涛拍岸是美妙乐曲,为共和国谱写出浩瀚的.乐章;

陆军选择了土地,因为脚上踏着这片热土,原是荒地,军民家一亲相爱的劳作开垦荒凉,为共和国耕种出万里的沃土;

空军选择了蓝天,因为天空娇子在蓝天翱翔,拥抱蓝天。雄鹰相依,为共和国描绘出伟大的蓝图。

曾记否,60甲子大庆时,海陆空三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过天安门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同志们辛苦了,气势恢宏的场面,无不使人为之振奋。让我们共同撰写祖国的复兴梦,饮华夏盛世酒吧!

伟大的军人,为了这面旗帜,迈出了多少个步伐;伟大的军人,为了人民康泰,走过了多少个山川;伟大的军人,为了繁荣富强,经历了多少个风雨……人民军人永垂不朽!

留下那壮烈的军魂;留下那鲜红的旗帜;留下那宝贵的精神……

我们不会忘记冒着枪林弹雨的军人为国家打下的万里江山;

我们不会忘记顶着严寒风雪的军人为祖国守卫着边防疆土;

我们不会忘记撑着滚滚洪涝的军人为家园筑起了钢铁长城;

我们不会忘记沿着悬崖峭壁的军人为灾区送来了温暖物资。

八一勋章颁奖仪式观后感感悟(篇5)

一直怀着绿军装的梦,如同五月的石榴那样的火,今天我最终能进部队啦。许久不见兵哥哥带我进了部队,那里最让人感慨的是那份威严,最让人难忘的便是那绿军装。

我借了哥哥的军装,穿在营房里沾沾自喜,即使很不合身,但还是那般陶醉,五一部队休假,战士们都偷乐着,放松着他们被装上发条的神经。

在兵哥哥的营房里,有着那难忘的南腔北调,战士都同哥哥一样可爱,他们还让我手握钢枪,我想,这该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候了,什么天伦之乐,和那绿军装与钢枪根本无与伦比,虽然我演绎“小将军”的角色惟独短短几十分钟,但却另人终身难忘。这身绿军装,仔细品味,宛如在与依赖与稚嫩告辞,一时之间,自己宛如长大了许多,懂事了许多,成熟了不少。但绿军装,让我陶醉的,似乎只是表面,令我们所崇拜的威严,背后是艰苦的练习。部队里都说:“比鸡起得早,比猪吃得差,比牛干得多,比狗还听话。日子天天好难过,当兵为了保祖国,再苦再累也得过,坚毅就是伤自我。我不禁感慨,原来这才是军营的生活,但更令我感慨的还是那绿军装,之所以穿着它有份超然,就是因为连我们都不清晰,有多少责任扛在肩上。

有人说:“一次不小心,误当两年兵。”“那时满腔热血投身部队,如今穿着军装受苦受累,摸爬滚打终日劳苦,急难险重必须到位。即使战士们口头有些埋怨,但他们还是无怨无悔。他们都“傻”,傻得忠诚,傻得可爱。因此,每次看见身着军装的兵哥哥,我都兴奋不已。熟悉了它的内涵,我才发明原来我还穿不起。

“军人”,一个光荣而神圣的称号,即使你知道当兵苦,当兵累,又为何满腔热血呢?也许这就是你们的阳刚之美,也许是你们不想让祖国边患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也许是你们不想让枪声惊扰我们甜蜜的梦乡,你们,穿着这绿军装,是为了让我们拥有天天24小时的国防。

难忘那绿军装,难忘战士们的笑脸,更难忘的是他们的忠诚。青青绿军装,让人陶醉的是那份温暖,另人震撼的是那份威严。

八一勋章颁奖仪式观后感感悟(篇6)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每个人的理想也都不一样。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就是这样,我的理想则是成为一名军人。

军人,顾名思义,就是行军打仗的人;并且军人是神圣的,他们为国家而战;为人民的利益而战;为人民的光明前途而战。

军人的宗旨是保家卫国,而且每一个军人必须要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体质,和不畏牺牲的精神。因为在战场上,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军人在战前要做好死亡的准备,要做好为国捐躯的准备。并且每一位军人都应该誓死保卫我们的国家,绝不屈服。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中国古时候一位文学家司马迁的说的。军人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所以他们的死就是比泰山还重,就是死得其所。

不过,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军人的话,必须要从小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能一贯的依靠父母和长辈,要知道依靠别人还不如依靠自己。并且还要加强锻炼,这样才配当一名军人。

有了这个理想,就有了一个奋斗的目标,我的生活变得美好了。我会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前进,我相信,总有一天,我的理想会变成现实的。

八一勋章颁奖仪式观后感感悟(篇7)

“前进像狂风,冲击着铁长城。”这首歌充分体现了中国解放军的英勇无畏,而邵排长那一句句洪亮的口令声中,聆听到的是雄浑的音色,那内心中的坚定,充满杀气的眼神,正最好的诠释了这首歌索要表达的——军魂。

曾几何时,邵排长和我们一样,初入军营,只是一个新兵,单薄的背影略显消瘦,白净的脸庞更是流露出青涩。就是这样的一个真男儿,保家卫国,义不容辞,在青春中弥足珍贵的岁月,踏上了人生的修行。而那军绿色的点缀将会是他生命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命中注定,他成为一名军人,但是否成功则取决于自己。是的,他从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第一次站岗,五个小时,他纹丝未动,军姿挺拔,眼神坚定。总是最后两脚累得瘫软,麻木不能行走,骨子里也没有透露出一丝抱怨。那是一段流血流汗不流泪的日子,才铸就了那军魂。

而今,他早已褪去了青涩稚嫩,形体如刀刻,性格如钢铸,不动声色中,威慑敌心,虽赤手空拳,却招招寸劲。那成熟中昭显的稳重自然,成竹在胸中,才有了一览众山小的豪迈。那是高山流水,那是悬崖顶峰,那是军魂的神圣,不可亵渎。

邵排长,将那份军魂,以军训为介质,传递到了每个人的心底。

军人魂魄,舍生忘我,民之所倚,国之所托。

军人魂魄,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家国忠诚。我们中国,纵有千古,横有八荒。有上古三代之郅治,有秦皇汉武之雄杰,有唐诗宋词之璀璨,有康乾时代之隆盛。有“入世”的儒家,追寻人与社会和谐,有“出世”的道家,探求人与自然和谐,有“遁世”的佛家,构筑人与内心和谐。我们生于斯、长于斯,血脉相传,不绝如缕。她既是我们的国,也是我们的家。她有许多不尽如我意的地方,我可以骂,可以怨,但却绝不容任何外人染指。对于敢来犯者,军人必以一往无前的胆气与豪气,追杀到底。

军人魂魄,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男儿气节。金戈铁马,大漠孤烟,边关冷月。真正的男人,都有从军报国志向。“男儿何不带吴钩”,“功名只从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都有驰骋疆场梦想。“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更有一个舍生取义的准备。“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即使老去,也常会“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军人魂魄,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战友情怀。军人的内心世界冷峻却丰富、孤独又艳丽。对待敌手,果敢亮剑,剑锋所指,所向披靡,天宇因震,风雷为惊。但对待战友,则如手如足,如兄如弟。不仅于一饮一炊间见友谊,更可在战场上以命相托。“兄弟一心,其利断金”,“于生死间,交情乃见”,这种战友真情可撼天动地,能光照日月。

这就是军人魂魄。将永远长河流响,贯索古今!

八一勋章颁奖仪式观后感感悟(篇8)

虽然我是个天真活泼的女孩,但男孩能做的事我也能做。

我是个假小子,整天和男孩子混在一起。一个周末,我和几个男孩子在一起玩,忽然,一个男孩用手指着一棵大树说:“嘿,朋友们,那棵树上有一个鸟窝,窝里还有鸟蛋呢!我们派一个人去把鸟蛋掏下来玩玩吧!”我听后,大声说:“我!我!我去!”那个男孩看了我一眼,见我是女孩,说:“你?一个小姑娘凑什么热闹,君君,你去!”他刚说完,我旁边被点名起立的君君就爬树去了。我小声嘟囔:“哼!我也能爬树嘛!上次妈妈晒的衣服被吹到大树上不是我爬上树拿的吗?”

有一次体检,最后一项是打针,同学们都不敢去打,因为我们听说这种针打起来好痛好痛的。这时,我自告奋勇的走到打针的地方,对医生说:“医生,我先来!”医生疑惑的看了我一眼:“你?小姑娘,还是别人先来吧,要不然你肯定第一个哭。”我不服气:“你尽管打嘛!”医生在我的胳膊上扎了一针,呀,好痛呀!但我没哭,也没叫痛,只是暗暗说痛。医生给我打完了针后用不相信的眼光看着我说:“嘿,你比男孩还勇敢呀!”我用绵签按住伤口,对医生露出胜利的微笑,回到教室。后来我听同学说,除了我,其他同学(包括男同学)都哭了呢!

怎么样,我够男子汉的吧!?但我这个“男子汉”也有惭愧的时候呢!

那次,我们家新买的电饭煲坏了,妈妈放到维修站去修了。当妈妈正好有事时,维修站打电话叫我们去拿。唉,没办法,只好由我这个“男子汉”去拿了。我来到维修站,搬着电饭煲想:“呼,电脑可真重呀!”回去时,我打算坐公交车。刚到车站,公交车就驶了过来。我走了上去,哈,有空位!我坐了上去。开了几站后,一位老奶奶上车了。司机问大家:“请问谁愿意让座?”我本想站起来让座的,但我突然想:“站着的滋味可不好受,何况我还抱着这么重的东西呢!反正别人也会让的,我才不让呢!”于是,我故意把头偏向一边,看窗外的风景。“老,老奶奶,您坐这儿吧!”一个声音从我身后传来。我情不自禁的回头一看,一个和我差不多年龄的男孩子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站起来。“谢谢你啦,小伙子。”老奶奶走了过来。我又把头转过去看窗外。我想,此时我的脸一定红得像个苹果。还男子汉呢,连座位也不让。

这时,我才明白什么叫真正的男子汉。

八一勋章颁奖仪式观后感感悟(篇9)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这首歌的歌词令我们记忆深刻,祖国就像我们的母亲一样,给了我们美好平安的生活。

我觉得,对这句歌词的意义,体会最深的是军人 。军人是十分神圣的,他们都是普通人,可他们身体里流的却是和普通人“不一样”的血液,他们的血液是更热的,是滚烫的,他们努力训练、不怕牺牲、甘于奉献,从未想个人利益,全是为了保家卫国。

我的爸爸曾是一名军人。他说在我还是婴儿的时候,哄我睡觉的歌,最多的就是军歌。现在我和爸爸常在周末一起出去散步,我们常常谈起他当兵时候的事情。他说他小时候最喜欢听评书,是听着《岳飞传》《杨家将》长大的。那时候,他觉得这些将军都是国家的大英雄,常常幻想着要当这样的英雄。

爸爸在去军校前,他只觉得当兵一定很辛苦,自己也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真正到了部队才发现,那可比想象中的还要苦多了,一天跑10公里,耐力不好的他,得咬着牙豁出命去,才能坚持下来。他说军营生活虽然辛苦,但学会了很多东西,他说做人就要像站军姿、走队列一样,要脚踏实地,堂堂正正;就要像电视剧里的“许三多”一样,要光明磊落,不抛弃、不放弃。

我问他:“你为什么要去当兵呢?”他说:“军人就像教师、医生一样,是最光荣的职业。一个人的生命就像一滴水,大海越宽广,这滴水就越有价值,越不会干涸,军人的生命,就是彻底融入了国家和人民!”

听着他的话,我又想起了那首歌的歌词“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

八一勋章颁奖仪式观后感感悟(篇10)

当兵的男人,不喝酒,谁信?

二十年前他是喝酒的,每次来我家,被八十岁的外婆当成酒友,外婆一杯,一口一口慢慢地抿。而他却被外婆笑着吩咐,一杯饮尽再来一杯。哥哥姐姐们在家的时候,更是常常喝得酒气熏人。

后来得了三高,再加上痛风,只得戒酒。

当兵的男人还有什么不一样的?说出来也许你会好笑,穿上制服的他站在军列中,即便我仔细找,也找不出。他们脸上的表情完全一致,大盖帽盖着的头颅完全一致,藏在军服里的身躯只是胖瘦略有区别。一群军官下班的时候,站在家里,从窗台往外望。分不清楚谁是谁,摘了军帽,放大了嗓门,走进了各自的家里,当兵的男人才会成为自己的夫。

他是体贴的,团常委当中,也许只有他会帮老婆洗碗吧。家里厨房的窗子,正对着大路,从团部宿舍出去的官兵都要经过窗前,一眼望见参谋长在洗碗。兵们暗笑着走过去,军官们熟识的,远远地就开始调侃:参座真是模范。其他的常委们,则愤愤不平:别丢人现眼了,害我们回家被老婆骂!可他却笑呵呵地说:不丢人,你们的家属可都羡慕我家属呢。

每天的衣服都是他叠,只要他在家,总是把衣裳叠得方方正正,他的所有的东西都是整齐的。冬天到了,他会帮你把棉被晒好,然后套上被套,给你放在床头。夏天到了,他会早早地洗好竹凉席,在某一个闷热的清晨,帮你换上。

我会做饭是他教的,针线活也是他比我更利索。家里缝被子之类的活都是以他为主,我打下手。

当兵的男人什么都会做,除了不会生孩子。

当兵的男人习惯了照顾自己,也习惯了季节的更替。

当然会有许多他不在家的日子,比如海训,比如拉练,比如光缆施工,比如抗洪抢险。

儿子出生那年,本来说好要陪着在医院等待孩子的降生,结果休假仅一周,就被召回。儿子出生的时候,他却赶不回。

儿子小时候扁桃体经常发炎,一发烧就是一夜,碰上他没在家的日子,只好母子俩一直煎熬到白天,才能去看医生。

当兵的男人,出了门就只有工作和战友,有时一连好几天也没有电话和音信。但只要有机会回家,则会毫不犹豫地去争取。也许在他看来,什么甜言蜜语也不如,让身躯筑成一道挡风的墙,将妻儿护住。

当兵的男人会有许多惊险,在事过后被他们眉飞色舞,将每一个细节,反复回忆。

当兵的男人会有许多故事,在烟雾缭绕中,被他们轻轻挥去。

当兵的男人不论走到哪里,找的只有战友。聊的也只有部队大院的那些事儿。

八一勋章颁奖仪式观后感感悟(篇11)

有军人的地方就有希望。

到昭通支队水富中队当兵锻炼的时间虽然不长,总共也就那么短短的十几天,可在中队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感受也非常深刻。

到中队报道后,和中队的官兵生活在一起,学习在一起,训练在一起。了解了很多在学校没接触过的东西。熟悉了中队官兵的日常生活和基层单位的日常工作。对一个兵,一个真正的军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学校,我们的训练就是那简单的队列和一般的体能,那时,我以为只要搞好队列动作,搞好体能,就可以做一个合格的兵,一个优秀的军人。但在看来,我错了,那时的想法真的太单纯了,太想当然了。要做一个合格的兵不容易,做个优秀的军人更难。军人,就是一种责任,我们是肩上扛有神圣使命的人。在中队做得最多的就是训练和执勤。有时间也组织娱乐活动。训练规划得很科学,短短的几天训练,我的个项军事素质便有了明显的提高。刚来的几天,好多训练的项目根本就没有听说过,班长耐心地给我讲解动作要领,一遍遍给我做示范动作,我都认真的记在心上,没过多久,我就掌握了动作要领,学会了新的训练内容,这就是当兵锻炼心得体会范文。

执勤就是最好的战斗,哨位就是最好的战场。站岗执勤是中队里的一项重要的`任务。特别是在奥运安保这个特殊的时期,执勤就显得尤为重要。到我站哨的时候,我也是集中所有精力,不敢松懈一秒钟。每次都认真圆满的完成了任务,我明白在那个时候自己肩上的责任到底有多重。站好岗,执好勤,就是为奥运做的最大贡献。所有的官兵都很认真,敌情观念很强,坚决做到了上哨一分钟,安全60秒。

通过这段时间谦虚,谨慎的学习,虽然我还没上过前线,没参加过一次抢险救灾,但对未来的生活我已经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将来的生活中一定要树立尊干爱兵,爱警习武的思想,努力培养武警部队战斗精神:听党指挥、爱警习武、不怕牺牲、敢打头阵、护法守纪、不辱使命、意志坚强、处变不惊、攻坚克难、合力制胜。坚定政治信念,培育战斗精神,练就过硬素质,赶好本职工作,守住安全底线。用最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立志做一个忠于党和人民的合格军人。

结合这次下基层单位学习的感受,我认为基层的工作要做到以下几点:抓好军事训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工作;落实战备工作;严格行政管理;密切内外联系;搞好后勤保障;管好武器装备;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组织建设。基层建设一定要确立几个重要的观念:科学统筹的观念;坚持把政治、军事、作风、纪律、保障各项建设作为一个整体来抓,实现基层建设全面协调发展;围绕中心抓建设,抓好建设保中心的观念;把完成以执勤为中心的各项任务作为按纲抓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建设的高质量保证中心任务的完成;以人为本的观念;充分尊重基层官兵主体地位和创新精神,维护官兵权益,促进官兵全面发展,激发建设基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信息主导的观念;积极探索用信息化牵引基层建设的路子,以信息化建设成果提升基层建设的起点和层次;长期打基础,反复抓落实的观念;做到打基础不放松,抓三项经常性工作落实不松动;揭露矛盾求发展的观念;始终盯着薄弱环节做工作,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推进基层建设创新发展。

我始终相信做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就能把一个先进的基层单位建设好。

八一勋章颁奖仪式观后感心得精选


感言包括自我总结、感谢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在学习工作及生活中,总有要写感言的时候,如何才能将感言清晰而有条理呢?为使用时更加方便,下面是经典范文网的编辑整理的“八一勋章颁奖仪式观后感心得”,敬请您收藏本网页网址以免遗忘!

八一勋章颁奖仪式观后感心得(篇1)

请允许我向全国的军人说声:“辛苦了!”

军人造就了军魂,军魂造就了名族魂。有多少军人冒着枪林弹雨为革命胜利而奋斗;有多少军人为今天的胜利而牺牲自己;有多少军人为明天的光明而前赴后继……虽然壮烈牺牲了,但是他们的魂魄还在守住祖国的万里疆土,精神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烈士们安息吧,让你们魂归故土吧。

海军选择了大海,因为辽阔无垠的大海给予了他博大胸襟,海鸥相伴,惊涛拍岸是美妙乐曲,为共和国谱写出浩瀚的.乐章;

陆军选择了土地,因为脚上踏着这片热土,原是荒地,军民家一亲相爱的劳作开垦荒凉,为共和国耕种出万里的沃土;

空军选择了蓝天,因为天空娇子在蓝天翱翔,拥抱蓝天。雄鹰相依,为共和国描绘出伟大的蓝图。

曾记否,60甲子大庆时,海陆空三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过天安门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同志们辛苦了,气势恢宏的场面,无不使人为之振奋。让我们共同撰写祖国的复兴梦,饮华夏盛世酒吧!

伟大的军人,为了这面旗帜,迈出了多少个步伐;伟大的军人,为了人民康泰,走过了多少个山川;伟大的军人,为了繁荣富强,经历了多少个风雨……人民军人永垂不朽!

留下那壮烈的军魂;留下那鲜红的旗帜;留下那宝贵的精神……

我们不会忘记冒着枪林弹雨的军人为国家打下的万里江山;

我们不会忘记顶着严寒风雪的军人为祖国守卫着边防疆土;

我们不会忘记撑着滚滚洪涝的军人为家园筑起了钢铁长城;

我们不会忘记沿着悬崖峭壁的军人为灾区送来了温暖物资。

八一勋章颁奖仪式观后感心得(篇2)

理想像星星一样,在黑暗和混沌中指明前进的方向;理想就像蜂蜜,在你难过失意的时候带来一丝甜蜜;理想就像一艘帆船,在你精疲力竭的时候,把你带到梦想的彼岸。人因为理想可以直立行走;蛹可以因为理想而碎成蝴蝶;因为理想,水可以淌过。从古至今,所有成就伟业的人都是理性思考的,因为理想支撑着他们一步一步走向人生的巅峰,因为理想的坚持,他们终究是成功的,是辉煌的!

居里夫人有理想吗?答案是肯定的。正是因为造福人类的理想,她才不厌其烦地提炼出一堆金属。冬天,寒风瑟瑟,衣服一丝不挂,但她坚持下来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居里夫人从未放弃。努力是有回报的,最后她从中提取了放射性元素镭,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居里夫人的理想是伟大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她成为了伟大的女科学家,为科学的空间增添了一颗闪亮的星星。

鲁迅有理想吗?是的。鲁迅看到封建社会的黑暗,心中就有一个理想:救国。起初,鲁迅认为拯救中国名人就是拯救人民的苦难。于是他向着学医的理想前进,但当他看到中国人的精神麻木时,他知道拯救中国名人的本质是治病求根,于是他弃医从文,用笔抗争,唤醒人民的良知。“俯视千人,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是一个理想。鲁迅犹豫了一下,喊着让人民清醒过来。最后,他的理想实现了,他自己也为此感到欣慰。

我也有一个理想。我的理想很小很微妙,但也不容忽视。我希望我能在学习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永远活着,永远学习是我的座右铭。我想学以致用,回馈社会。虽然我的理想很小,但我相信在它的激励下,我会勇敢前进,实现它!

流沙河曾在《理想》中说“理想的人是资本中的人”。没错,理想的人是走的正直的人,理想的人是资本中的人。没有理想,人生毫无意义,没有理想的人更是游手好闲。

载着理想,开着理想的车,攀上人生的巅峰,是“一旦攀上顶峰,一眼望去,其他的山都显得矮矮的天空下”的骄傲。。有理想的人会成就大事!

八一勋章颁奖仪式观后感心得(篇3)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每个人的理想也都不一样。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就是这样,我的理想则是成为一名军人。

军人,顾名思义,就是行军打仗的人;并且军人是神圣的,他们为国家而战;为人民的利益而战;为人民的光明前途而战。

军人的宗旨是保家卫国,而且每一个军人必须要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体质,和不畏牺牲的精神。因为在战场上,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军人在战前要做好死亡的准备,要做好为国捐躯的准备。并且每一位军人都应该誓死保卫我们的国家,绝不屈服。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中国古时候一位文学家司马迁的说的。军人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所以他们的死就是比泰山还重,就是死得其所。

不过,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军人的话,必须要从小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能一贯的依靠父母和长辈,要知道依靠别人还不如依靠自己。并且还要加强锻炼,这样才配当一名军人。

有了这个理想,就有了一个奋斗的目标,我的生活变得美好了。我会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前进,我相信,总有一天,我的理想会变成现实的。

八一勋章颁奖仪式观后感心得(篇4)

“一人当兵,全家光荣。”我的哥哥在众多的选择面前毅然选择了当兵,他把这份光荣带给了自己,也带给了我们全家,我很高兴,也很自豪,我很喜欢当兵,所以我更喜欢当兵的人。

转眼哥哥已经当兵两年了,今年过年他终于回来探亲了,我非常高兴,哥哥也很高兴见到我,晚上还要和我一起睡呢。

“咚咚”有人敲门,一定是哥哥来了。我放下作业跑去开门。果真是哥哥!哥哥皮肤黑了,头发短了变成了平头,个子也长高了,显得更壮实了。我兴奋不已,跳起来,一个劲地往哥哥身上扑。哥哥见了我也是特别的高兴。见我拉着他臂膀,说声:“抓紧了!”他侧过身子,一下将我提了起来。要知道我也不轻了,接近90斤的身体就这么被他拎了起来。

我俩一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我跟着哥哥问这问那,对哥哥在部队的生活直想探个究竟。

“听说你们当兵每天都要训练,都练了啥?除了训练平时都干些啥?你们平时都吃些什么?当兵时辛不辛苦?” 我一口气问了许多问题。哥哥不急不慢的,回答我说:“我当兵啊,开始三个月每天跑步啊,跳远啊,爬山啊,压腿啊,演习啊等等,也不怎么辛苦。”哥哥说得轻描淡写,但婶婶曾告诉我,哥哥刚开始训练时,脚上手上都起了很多泡,脸上都发红脱了层皮。哥哥以前在家可是公子哥,虽然18、9岁,但婶婶从不要他干什么。

哥哥见我垃圾一样的房间,皱了一下眉,随手收拾起来,书、衣服,玩具逐一归位,房间一下整洁了很多。这就是我以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哥哥吗?

“好了!”哥哥收拾完,就和我挤在一张床上翻看手机网页,第一当然看部队战士的微信群。哥哥在济南当兵,济南的气候环境还是蛮适宜的,群里的那些兵哥哥们,相互问候 ,还发了很多的照片,视频,他们端着饭盆向哥哥示意,躺在上下铺上向哥哥问候,同样的小平头,同样灿烂的笑容。哥哥还给我看了手指上的茧,说是打靶留下的,哥哥自豪地告诉我他打靶的成绩还不错呢!

哥哥还告诉我,他们在济南当兵的,无论是气候条件还是部队的条件都还是蛮好的,如果到新疆,甘肃,我们这些南方人还真的不适应。

哥哥是个好兵,他也鼓励我好好学习,我们一起进步!看着哥哥一脸的自信,浑身散发的坚毅与阳光,更坚定了我当兵的愿望,锻炼身体,磨炼意志可以更好地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八一勋章颁奖仪式观后感心得(篇5)

什么是军魂? 燃烧弹在我身边爆炸,大火就在我身边燃烧起来了,我喜欢吃烤鸡腿,但害怕烤到自己,面临着自己被火烤时,我不能随便移动哪怕几公分的距离!为什么?这是上级的命令,这是我的职责! 前面碉堡里机枪很是凶猛,很多战士中弹身亡,后面的战士们又冲上去,为了避免更大的伤亡,我只能堵住机枪眼,难道我不想躲过子弹硬向子弹上撞吗?我也想活者看到胜利的曙光,但这是我必须去做,这是我的使命! 即使四面被围,弹尽粮绝,我们也要跟敌人撕杀最后一次, 不惜与敌人同归与尽,因为在我们部队的传统里面没有后退一词,没有投降一词!

这就是我们中国军魂!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当兵的一岔接着一岔,他们手中的旗帜没有变,他们部队的传统没有变,他们的荣誉没有变,他们的使命没有变!即使面临新的战争,他们也一样打赢敌人没有二话 !

是匹野马,就应该驰骋大地;

是只雄鹰,就能够搏击蓝天!

让我们肩负起新的使命,昂首阔步于世界大国里,我们永远不会输给别人的!

每一个大学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化,它包括每一个大学生的道德风范,精神风貌与求学理念.

曾经有一个学生高考成绩特别好,山东大学里的一个招生老师跟他联系说,只要他愿意以第一志愿报考山大,四年学费全免.在这样的利益或诱惑下,很多人也许会当即答应的,毕竟山大也错名牌了嘛,但是这位考生却说我想上北大,我上学不仅是为了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这个大学的文化.

课本上的知识相对来说是死的,但一个大学的文化却是活的,它就在你的 身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你,比如一个大学里的人都乱仍垃圾,你难道会很自觉的找垃圾桶吗?一个大学里打架的很多,当他们欺负到你的头上,你能不还手吗?一个大学里说话粗鲁,讲话很不文明,在这种环境下,你会不受影响吗? 不用想也知道,上一级学生的言行举止,办事作风都无时不在影响着下一级的学生们.这种风气将传的很久很久.

改变一个大学落后的文化,的的确确是很难的,因为这已经成了风气,但并不是没有办法,它需要几代学生们的努力.我们的确不如别人,但我们同样拥有拼搏,只要我们时刻不忘追赶他们,学习他们,我们就会有机会,每一届前进那怕一点点,几年 的时间,我们的理念就会大大 的不一样,我们的理念从原来的松弛和懒惰变成了拼搏和追赶,这种精神就会留给我们的师弟师妹们,他们同样会接过这面精神旗帜继续前进,这就是我们的大学魂。

八一勋章颁奖仪式观后感心得(篇6)

虽然我是个天真活泼的女孩,但男孩能做的事我也能做。

我是个假小子,整天和男孩子混在一起。一个周末,我和几个男孩子在一起玩,忽然,一个男孩用手指着一棵大树说:“嘿,朋友们,那棵树上有一个鸟窝,窝里还有鸟蛋呢!我们派一个人去把鸟蛋掏下来玩玩吧!”我听后,大声说:“我!我!我去!”那个男孩看了我一眼,见我是女孩,说:“你?一个小姑娘凑什么热闹,君君,你去!”他刚说完,我旁边被点名起立的君君就爬树去了。我小声嘟囔:“哼!我也能爬树嘛!上次妈妈晒的衣服被吹到大树上不是我爬上树拿的吗?”

有一次体检,最后一项是打针,同学们都不敢去打,因为我们听说这种针打起来好痛好痛的。这时,我自告奋勇的走到打针的地方,对医生说:“医生,我先来!”医生疑惑的看了我一眼:“你?小姑娘,还是别人先来吧,要不然你肯定第一个哭。”我不服气:“你尽管打嘛!”医生在我的胳膊上扎了一针,呀,好痛呀!但我没哭,也没叫痛,只是暗暗说痛。医生给我打完了针后用不相信的眼光看着我说:“嘿,你比男孩还勇敢呀!”我用绵签按住伤口,对医生露出胜利的微笑,回到教室。后来我听同学说,除了我,其他同学(包括男同学)都哭了呢!

怎么样,我够男子汉的吧!?但我这个“男子汉”也有惭愧的时候呢!

那次,我们家新买的电饭煲坏了,妈妈放到维修站去修了。当妈妈正好有事时,维修站打电话叫我们去拿。唉,没办法,只好由我这个“男子汉”去拿了。我来到维修站,搬着电饭煲想:“呼,电脑可真重呀!”回去时,我打算坐公交车。刚到车站,公交车就驶了过来。我走了上去,哈,有空位!我坐了上去。开了几站后,一位老奶奶上车了。司机问大家:“请问谁愿意让座?”我本想站起来让座的,但我突然想:“站着的滋味可不好受,何况我还抱着这么重的东西呢!反正别人也会让的,我才不让呢!”于是,我故意把头偏向一边,看窗外的风景。“老,老奶奶,您坐这儿吧!”一个声音从我身后传来。我情不自禁的回头一看,一个和我差不多年龄的男孩子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站起来。“谢谢你啦,小伙子。”老奶奶走了过来。我又把头转过去看窗外。我想,此时我的脸一定红得像个苹果。还男子汉呢,连座位也不让。

这时,我才明白什么叫真正的男子汉。

八一勋章颁奖仪式观后感心得(篇7)

一直怀着绿军装的梦,如同五月的石榴那样的火,今天我最终能进部队啦。许久不见兵哥哥带我进了部队,那里最让人感慨的是那份威严,最让人难忘的便是那绿军装。

我借了哥哥的军装,穿在营房里沾沾自喜,即使很不合身,但还是那般陶醉,五一部队休假,战士们都偷乐着,放松着他们被装上发条的神经。

在兵哥哥的营房里,有着那难忘的南腔北调,战士都同哥哥一样可爱,他们还让我手握钢枪,我想,这该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候了,什么天伦之乐,和那绿军装与钢枪根本无与伦比,虽然我演绎“小将军”的角色惟独短短几十分钟,但却另人终身难忘。这身绿军装,仔细品味,宛如在与依赖与稚嫩告辞,一时之间,自己宛如长大了许多,懂事了许多,成熟了不少。但绿军装,让我陶醉的,似乎只是表面,令我们所崇拜的威严,背后是艰苦的练习。部队里都说:“比鸡起得早,比猪吃得差,比牛干得多,比狗还听话。日子天天好难过,当兵为了保祖国,再苦再累也得过,坚毅就是伤自我。我不禁感慨,原来这才是军营的生活,但更令我感慨的还是那绿军装,之所以穿着它有份超然,就是因为连我们都不清晰,有多少责任扛在肩上。

有人说:“一次不小心,误当两年兵。”“那时满腔热血投身部队,如今穿着军装受苦受累,摸爬滚打终日劳苦,急难险重必须到位。即使战士们口头有些埋怨,但他们还是无怨无悔。他们都“傻”,傻得忠诚,傻得可爱。因此,每次看见身着军装的兵哥哥,我都兴奋不已。熟悉了它的内涵,我才发明原来我还穿不起。

“军人”,一个光荣而神圣的称号,即使你知道当兵苦,当兵累,又为何满腔热血呢?也许这就是你们的阳刚之美,也许是你们不想让祖国边患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也许是你们不想让枪声惊扰我们甜蜜的梦乡,你们,穿着这绿军装,是为了让我们拥有天天24小时的国防。

难忘那绿军装,难忘战士们的笑脸,更难忘的是他们的忠诚。青青绿军装,让人陶醉的是那份温暖,另人震撼的是那份威严。

八一勋章颁奖仪式观后感心得(篇8)

在我年纪很小的时候,我的内心深处就有一个梦:长大以后,我要去当兵!

说起这个梦,还得从我的父亲说起。

我的父亲是个退伍军人。每当闲暇时,父亲就跟我讲起他以前在部队的生活,让我看他在部队时拍的相片。相片中的父亲,身穿绿军装,脚穿铮亮的皮鞋,腰扎武装带,好威风啊!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为自己有个当过兵的父亲而感到格外自豪。自小我就喜欢听父亲讲军事题材的故事,和他在一起观看战争影片。父亲的言传身教,让我心里充满了向往:长大了以后,我也要去当兵!

但是,这个梦想,差点就让我的表姐给打破了。

那是去年暑假的一天,考上高中的表姐来到我家。看见她,我竟大吃了一惊:原来白白胖胖的表姐,怎么变得又黑又瘦了呢?她看我一脸愕然,就问:“怎么?不认识表姐了?”一问,才知道表姐刚参加完学校的军训回来,她苦着脸对我说:“这还不是拜军训所赐!我原来也以为当兵是很威风的,但军训过后,才知道,当兵原来是很辛苦的。每天要起早摸黑不说,而且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都要坚持训练;只要你有一点点违纪,就会被教官责罚;执行任务的时候,甚至还可能有生命危险……”表姐一口气说了很多,最后,还不忘问我:“你不是一直想当兵吗?看看我现在这个样子,我劝你还是趁早死了这条心吧!”女孩子嘛,哪个不喜欢白白净净,漂漂亮亮的?听表姐这样说,如果要晒得黑黑瘦瘦的,我还真有点怕去当兵了呢。第一次,我对想去当兵的这个念头,产生了动摇。

但是,今年暑假,我在家接连看了《亮剑》,《我是特种兵》,《麻辣女兵》,《潜伏》等一系列军事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剧中一个个英勇的军人形象,在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我心中那个想去当兵的梦想又被唤醒了,而且感觉比以前更强烈了。我想:无论怎样,我都要给自己一个机会,去体验一下军旅生活,实现自己年少时的梦想。我不想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尽管知道当兵很辛苦,部队的要求也很严格,但不经历风雨磨难,怎么能成大事?所以,我想去当兵,这个念头,再一次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根!

现在,逐渐长大的我,想去当兵的梦想依然不变。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会从现在开始,好好磨练自己,提升自己的各项技能,认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让自己一步步朝当兵的梦想迈进!

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只要我不放弃,当兵这个梦想,一定会离我越来越近!

八一勋章颁奖仪式观后感心得(篇9)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这首歌的歌词令我们记忆深刻,祖国就像我们的母亲一样,给了我们美好平安的生活。

我觉得,对这句歌词的意义,体会最深的是军人 。军人是十分神圣的,他们都是普通人,可他们身体里流的却是和普通人“不一样”的血液,他们的血液是更热的,是滚烫的,他们努力训练、不怕牺牲、甘于奉献,从未想个人利益,全是为了保家卫国。

我的爸爸曾是一名军人。他说在我还是婴儿的时候,哄我睡觉的歌,最多的就是军歌。现在我和爸爸常在周末一起出去散步,我们常常谈起他当兵时候的事情。他说他小时候最喜欢听评书,是听着《岳飞传》《杨家将》长大的。那时候,他觉得这些将军都是国家的大英雄,常常幻想着要当这样的英雄。

爸爸在去军校前,他只觉得当兵一定很辛苦,自己也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真正到了部队才发现,那可比想象中的还要苦多了,一天跑10公里,耐力不好的他,得咬着牙豁出命去,才能坚持下来。他说军营生活虽然辛苦,但学会了很多东西,他说做人就要像站军姿、走队列一样,要脚踏实地,堂堂正正;就要像电视剧里的“许三多”一样,要光明磊落,不抛弃、不放弃。

我问他:“你为什么要去当兵呢?”他说:“军人就像教师、医生一样,是最光荣的职业。一个人的生命就像一滴水,大海越宽广,这滴水就越有价值,越不会干涸,军人的生命,就是彻底融入了国家和人民!”

听着他的话,我又想起了那首歌的歌词“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

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合集


当我们对所掌握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时,写好一篇简单的心得体会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心得体会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表达。有没有曾对撰写心得体会感到迷茫不知所措呢?小编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合集,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

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篇1)

“共产党处处都是为人民办事的,为国家昌盛办事的。只有跟着共产党,进一步受党的教育,使自己为党、为人民做点工作。”今年95岁的老革命、老党员、老干部张富清,这样讲述着自己的入党初心。近日在新闻上,看见张富清老人的先进事迹,张富清老人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5年,在看不见硝烟的建设和改革年代,张富清老人公忠体国,响应组织号召,脱下军装,收起奖章,直奔当时湖北最艰苦、最边远的恩施来凤,一干就是三十年。60年来张富清老人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都不知道,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作为同样一名退役军人,我为他感到自豪骄傲,这是一名军人的本色,这是一名老兵的担当。

从老人身上我不仅看到了赫赫战功,更看到的是老一代革命的牺牲奉献,这样的人,这样的事,这样的精神,实为我辈追寻之楷模。作为一名退役士兵,使我更加坚定了扎根基层的信念,我们是青年一代,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我们都是追梦人,从一名刚刚从部队转业回来的退役士兵,来到基层,为群众办事,学到了很多,我们这代人有属于我们的使命和担当,不忘初心,服务人民,老一辈用青春血汗创造的环境需要我们继续努力,他们为人民不懈奋斗,崇高的精神,我们要继承和发扬。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张富清老人的伟岸,不止在少年从戎时屡立战功,也在中年转业后恪尽职守,还在晚年离休间奋进不息。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积极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接续奋斗,奋勇向前,书写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篇章。

近日,央视新闻频道播放战斗英雄张富清的英雄事迹,观看后,让我们万分敬佩和感动,他一直以来默默的深藏功与名在来凤县工作,默默无名与普通退休干部一样,连他的家人都不清楚,他曾获得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团一等功一次,并被授予军战斗英雄称号和师战斗英雄称号。

民族英雄,时代楷模!老英雄张富清用自己的人生经历,诠释了什么是坚守初心,拼搏向上。95岁人生,71年党龄,深藏战功63年,每一个数字,都是不平凡的岁月刻度,都是实实在在的寒来暑往,风雨阴晴。张富清选择扎根苦境,艰苦奋斗,始终以突出队员的姿态,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树立起一段让普通人无法企及的英雄高度。“藏”起来的是功名,“露”出来的是初心。张富清的坚强党性和光辉品质,正是新时代“绝对忠诚”的鲜活教材,引导并教育我们,在走向民族复兴的光辉征程时,攻坚克难、甘于淡泊、克己奉公,任然是一名共产党员应当坚守的党性本色、精神底色和境界特色。

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篇2)

1月26日,农历壬寅年春节前夕,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军,省委副书记、省长信长星,一同登门看望慰问老干部桑结加和我省“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向他们致以新春祝福和诚挚问候。

来到桑结加家中,王建军和信长星关切地询问他的健康和生活情况,通报刚刚闭幕的省两会有关情况,感谢他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王建军、信长星说,去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青海考察,擘画了新时代青海发展的美好蓝图,全省上下牢记“国之大者”,在历届省委省政府打下的基础上迎喜事、抓大事、解难事、办实事,生态“高地”开局良好,产业“四地”扎实推进,各项事业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其中饱含着老领导老同志的心血和智慧。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希望老同志保重身体,继续关心支持帮助省委省政府工作,共同把新青海建设得更好。王建军、信长星叮嘱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要用心用情做好新时代老干部工作,让老领导老同志安度晚年、颐养天年、益寿延年。

受党中央、中央组织部委托,王建军、信长星专程到“七一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家中看望慰问,与他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颁授“七一勋章”的幸福时光,代表省委省政府和全省600万各族人民送上祝福、表达敬意。王建军、信长星赞誉他,党在心中,根在高原,以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医学的情怀,为青海争得了无上荣光,是民族的英雄、时代的楷模、社会的榜样、青海的骄傲;赞扬他70多年如一日,投身医学研究,造福各族人民,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笔耕不辍、著作等身,教书育人、桃李众多,是高原医学的一面旗帜、青海医疗卫生战线的一面旗帜、青海共产党员的一面旗帜,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吴天一即将迎来88岁米寿,王建军、信长星衷心祝愿他健康长寿、幸福安康。

桑结加、吴天一感恩党中央关怀,感谢省委省政府关心,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表示一定全力支持省委省政府工作,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篇3)

一个人,些许故事,可能看似平凡简单,但却能点燃心中的激情与理想。持久性地做着平常的事,用心中的信念支持着自己去奉献与坚持,这伟大而又不凡的人叫榜样。榜样就像久违的甘霖,点点滴滴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榜样好似无华的丰碑,时时刻刻指引着我们的方向,这是榜样的无穷力量,这是共产党员的本质色彩!

伟大的时代呼唤着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山里的花谢了又开,当年幼小的竹林现在已长的郁郁葱葱,而我们身边的榜样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之上,像当初那样恪守初心,不负使命。信念、奉献、坚守、作为……这些都是榜样赋予我们新一代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要把榜样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岗,让榜样的力量激励我们砥砺前行,相信到那时处处都是创新、处处都是进步。

我直到今天才知道这个名字——王海,他是空军上将,原空军司令员,一等功臣。1950年,战火烧至鸭绿江,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决然踏上了保卫祖国边界的任务,王海当年年仅25岁,在美国狂妄自大的以为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根本没有空军,肆无忌惮的轰炸着祖国疆界,但就是像王海这样可爱的人,身怀家国大义,抛儿弃女奔赴地狱。

我不曾奔赴过战场,但我对《拯救大兵瑞恩》开头那一幕抢滩登陆仍历历在目,我深知战场如炼狱,真实的战场更可见一斑。更何况据当时数据显示,当时美军空军参战飞机1100多架,中国志愿军才只有不足200多架,这么悬殊的军力,但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边学边打边建,每个人在努力用最短的时间掌握技术。我们面对强敌,王海回忆道“老子不怕死,我带的那一个队没有一个孬种”,我很感慨中国志愿军的毅力,勇气。

站在的里程上看过去,我们远离战争也有70多个年头了,我们中国解放军却从不曾丢失当年的气节,不怕苦,不怕死,我的身后是祖国,我即界碑,决不后退半步。在战争中,王海共击落击伤9架敌机,今天王海驾驶的战机依然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机身上耀眼的红星,也永远提醒我们后人精神。我们现在也远离战火了,也不愿再看到战争,但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些像王海一样可爱的人,永远将精神延续下去。

结合最近报道的中印冲突中牺牲的英雄们,我感慨万千,我们总说中国这一代人是垮掉的一代,但当初的毗邻朝鲜边界,正如今天的毗邻印度边界,我们不敢忘,也不能忘,中国人民的责任和担当,我们不是垮掉的一代,我们会继续传承老一辈革命者的意志,保护我们疆界,犯我中华者,定斩不饶!

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篇4)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这次让我印象最深的要数吴锦泉老人了,2010年8月9日,吴锦泉收听广播时得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将磨刀挣来的硬币凑上1000元钱送给红十字会捐给灾区。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吴锦泉得知此消息后,将两年来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挣下的1966.2元辛苦钱,通过红十字会捐给灾区。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累计捐款37000多元钱。吴锦泉,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过八旬,仅靠磨刀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老两口还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里,但他关心社会,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将自己的辛苦钱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

社会需要这份“坚守”,需要这种正能量,这些中国好人来自生活,他们鲜活的故事就在我们身边每天发生,我们每个人都能在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他们的精神品质向我们传递着正能量。看完这次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份爱心和热心,把一个年过八旬的老人和社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们应该加强对好人的表彰和宣传,这也是在更大程度上激发人们内心深处“善”的信念,用好人精神去感染其他人,指引大家跟随内心的善念,做一个存善念、有善心、做善事的好人。

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篇5)

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年病逝。

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俊德的中学和大学都是靠政府助学金完成的。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从事核试验研究。由于核爆炸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测量仪器研制一直存在很大难度。林俊德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独立创新制作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在之后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先后获得30多项科技成果。

2012年5月4日,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林俊德住院期间,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多次打电话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5月31日上午,已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

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

临终前,林俊德交待:把我埋在马兰。马兰,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

陈斌强,38岁,浙江磐安县冷水镇中心学校初中语文教师。

陈斌强9岁时父亲车祸去世,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20,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

一天,陈斌强的姐姐在无意中提到,妈妈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儿子住在一起。陈斌强回忆起多年来妈妈对自己的付出,他决定再困难也不会丢下妈妈。

那时,陈斌强的儿子不到两岁,妻子建议他把妈妈送到养老院去,他说:“一个连儿子都不认识的老人,送到养老院,被欺负了怎么办?”为了照顾妈妈,他硬是把儿子提前一年送进幼儿园。

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开始同事们都不太理解,说:“这样带在身边照顾,一两天倒可以,一年两年怎么吃的消?”可陈斌强做到了,一连五年,风雨无阻带着妈妈上班。

照顾母亲的生活异常辛苦。陈斌强一天到晚连轴转:晚上9时,服侍母亲睡下;凌晨1时,准时起床抱母亲上厕所;清晨5时,闹钟响起,他要赶在师生之前起床,将母亲房间打扫干净,处理好母亲的大小便;早上7时喂过母亲吃饭后,开始学校一天的工作。

尽管生活上的事儿很多,可是陈斌强的教学任务却一点也没落下,他教着两个班语文,负责教初一学生广播体操,总管学校体艺2+1活动。他总说:“我是跑着走的。”

何h,女,12岁,广西桂林人,小学生。

2012年4月,何h即将小学毕业,却被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住院进行了第一次手术。9月初,病情突然复发二次入院,肿瘤已扩散至脑部组织。当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三个月时,她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11月17日,小何h脑死亡,父亲根据她的遗愿将她的两个肾和一个肝捐给了三个人。

在亲人眼里,何h是个爱学习、有爱心的孩子。今年4月,做完手术第三天,她就回到学校上课了。她的家里满满一面墙都贴着她的“三好学生”之类的荣誉奖状。汶川地震时,她硬逼着父母捐出了一个月的工钱。她被查出脑瘤后,学校为她捐钱,她要父亲捐给更需要的人。

9月中旬,爸爸从广东打工回来,她第一句话就说:“爸爸,我想把自己的器官捐出去,行不行?”她说,她只剩下三个月的生命,她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给别人生的希望。由于是何h最后的心愿,爸爸妈妈奶奶叔叔婶婶最终同意了孩子的想法,决定帮助她完成遗愿。

11月17日凌晨零点10分,小何h在医院里走完了自己短短12年的生命历程。凌晨4点,她的两个肾被送到解放军第181医院捐给了两名患者,其中一名是身患尿毒症的18岁藏族小伙索朗旺青。

何h因捐献器官被称为“最美女孩”,她死前的这个愿望被称为“最美遗愿”。

陈家顺,54岁,男。云南省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沾益县驻浙江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

云南沾益县是劳务输出大县,陈家顺担任副局长后,积极组织家乡农民到浙江义乌等地务工,并关注他们的切身利益,为他们排忧解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为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摸清农民工工作、吃住、工资待遇、劳动时间等情况,陈家顺从年9月起先后深入5家用工企业,以农民工的身份应聘到企业“卧底”打工。和农民工兄弟同吃同住同劳动,当过操作员、仓库保管员,养过猪,干过装卸工,当过民办学校教师。几年来,他“卧底”考察了义乌市及周边县市的许多家企业,为农民工提供了180多家用工情况良好的企业信息。

在调解各类用工纠纷时,他总是挺身而出,为农民工利益据理力争。4年来,共为农民工调解各类纠纷780余起,挽回损失180万余元。(事迹材料 )在农民工遇到困难时,他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多次协调企业垫付农民工车费、伙食费、医药费等共7万多元。

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当地民工和社会各界的称赞,陈家顺被人们誉为“卧底局长”、“民工局长”。

高淑珍,56岁,河北滦南县司各庄镇洼里村普通农村妇女。

高淑珍的儿子王利国4岁那年得了类风湿,落下了残疾。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不能上学。高淑珍心疼儿子,想在家里办个小课堂。后来她发现,附近村庄也有一些因肢残不能上学的孩子,他们都对读书充满渴望。她想让不幸的孩子都能读书,于是在家里办起了学校。

年4月,她的“炕头课堂”开讲了,老师是女儿王国光。5个孩子、4张课桌、2块小黑板和借来的旧课本……高淑珍的家里响起了读书声。

这个学校一开就是。14年间,她接收了近百名残疾孩子,却从未收过一分钱。高淑珍和女儿每天用自行车接送孩子,中午就在她家一起吃大锅饭。渐渐的,自行车已经接不过来,她一咬牙,买了辆旧面包车。有两个肢残严重的孩子,路上她怕颠坏了,就一直抱在怀里。后来,为了让孩子少受罪,她索性让孩子都住在家里,免费吃住读书。

慕名而来的孩子越来越多,但是高淑珍精力有限,家里地方有限,还债务累累,但是“不”字她始终说不出口。无论多么艰难,她总是尽最大努力,让孩子们的生活过得好一些。高淑珍家承包了20多亩水田,稻谷就是孩子们的口粮。但是歉收的时候,让每个孩子吃饱并不轻松。为了多挣几个钱,她每天天不亮就骑着自行车,驮着批发来的一些日用品去赶集,一骑就是100多里地。有的时候下大雪没有集,高淑珍就走街串户地卖,“我一天出去挣十块二十块,给孩子们买点好吃的,我心里头欢喜,骑着车子都有劲。”她说。

高淑珍爱心小院的故事见诸媒体后,引起强烈反响。爱心小院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捐助,还有不少志愿者从各地赶来实行爱心接力。有的志愿者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三年多时间,上海一家医院为小院的10个孩子实行了治疗手术。

[NextPage]

张丽莉,女,28岁。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初三(3)班班主任。

张丽莉出生在一个教育世家,,她从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任教。

2012年5月8日,放学时分,张丽莉在路旁疏导学生。一辆停在路旁的客车,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时刻,张丽莉向前一扑,将车前的学生用力推到一边,自己却被撞倒了。

车轮从张丽莉的大腿辗压过去,肉都翻卷起来,路面满是鲜血,惨不忍睹。被轧伤后她有时清醒有时昏迷,在送医院的途中,还对大家说:要先救学生。昏迷多天后,张丽莉醒来的第一句话是:“那几个孩子没事吧!”

经过抢救,张丽莉被迫高位截肢。她的亲人和医护人员都不敢想象她知道真相的后果会是怎样,但张丽莉很快接受了事实,还反过来安慰父亲说:“当时车祸的场景我还记得,很幸运,如果车轮从我的头碾过去,你们就看不到我了,我救了学生,也保住了命,今后一定会幸福的。”

有人问张丽莉,“你后悔吗?”她回答:“不后悔。这样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经28岁了,我已和父母度过28年的快乐时光。那些孩子还小,他们的快乐人生刚刚开始。”

李文波,男,48岁,山东平度人,中国海军南海守礁士兵。

李文波21岁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当年入伍,三年后赴南沙永暑礁守礁。

20多年来,他先后29次赴南沙执行守礁任务,累计守礁97个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军内外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数据140多万组,创造了国内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的纪录,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

长期恶劣环境下的生活,李文波的身体大不如从前,风湿病越来越重,但他仍然坚持一次不落地守礁,还经常顶替战友。除了坚守岗位,李文波还不断创新,为守礁工作总结经验,编写教材。他设计出了南沙第一套水文气象月报表程序,还编撰完成了《海洋水文气象观测教材》。

为了守礁,李文波亏欠家里太多。他新婚5天后回到南沙,20多年来,与妻子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到3年。204月,李文波第一次回到老家,才知道母亲已经卧病在床3年,年9月,母亲病危,李文波回到老家陪伴母亲仅十天,就接到执行南沙守礁的命令,在前往南沙的舰艇上他接到了母亲病逝的消息,一个人长跪在甲板上向北方失声痛哭。

李文波说:“南沙守礁是我一生的荣耀,就算下辈子坐轮椅,也没什么后悔的!”

高秉涵,台湾律师,老兵。1936年出生于山东菏泽。

高秉涵的一生,凝聚了所有台湾老兵经历的坎坷和艰辛,同时也见证海峡两岸从隔绝到沟通的一段特殊历史。

高秉涵生于山东菏泽,13岁已经成为“小学兵”,在“南逃”路上几乎丢掉半条命,辗转抵达台湾之后,他又成了孤儿流落于台北街头。他流过浪,做过小贩,几经周折考上了台湾“国防学院”法律系,毕业后成为金门驻军军事法庭的法官。

他审的第一个案子是金门逃兵案,一个士兵在值岗时冒险抱一只轮胎穿越金门海峡想游回厦门的家,但是没能成功,被判处死刑。一个想要回家孝敬母亲的人怎么会有死罪?为什么一段浅浅的海峡会让骨肉同胞分为两个世界?身为法官的高秉涵无能为力,但他的内心受到极大的触动。

1973年,高秉涵退出军界,成为一名挂牌律师。1979年,离家31年后,高秉涵写的第一封家书,由台湾至欧洲、经美国寄到中国,又经北京、广州、辽源,历时三个多月,于母亲葬礼的当天抵达亲人的手中。

两岸开放后,他开始奔波于大陆和台湾之间,义务为台湾老兵寻亲提供支持,20多年间,先后抱回了54个老兵的骨灰罐,帮助他们完成遗愿,回归故乡的.怀抱。

周月华,女,43岁,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西河村乡村医生,艾起是她的丈夫。

周月华出生后8个月被诊断为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左腿残疾,这一切并没有摧垮她生活的意志。凭着自己的执着,周月华完成了中学学业并成功从卫校毕业。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周月华因身体残疾而四处碰壁。后来,看到乡亲们每次都要步行几个小时才能到镇上医院看病,她就动了行医的心思。

周月华将平时省吃俭用下来的200元加上家中仅有的600元储蓄作为开诊所的启动资金,又把家里堂屋修整了出来做场地,药品采购则靠两个弟弟用小竹筐一筐筐往回背,1990年11月,周月华的“柳荫镇西河村卫生室”终于正式挂牌营业了。

“我喜欢我的工作,喜欢我现在所做的一切。”周月华说道,“住在偏远地方,农民看病要走上好几小时。所以我现在做多一点,让乡亲们少跑一点,少花一点,自己会感到很开心。”

最开始行医时,周月华右肩挎的是药箱,左肩杵着拐杖在山间艰难行走,这种行医方式直到她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条左腿DD她的丈夫,艾起。

周月华和艾起结婚之后,无论上山涉水,刮风下雨,只要有出诊,艾起便会揽起周月华的手,用宽阔的后背将她背到病人家里。“背你一辈子,我无怨无悔!”这个男人用20年的行动,默默支持着妻子的事业。

二十多年来,她硬是靠着拐杖和丈夫的后背,“爬”遍了方圆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岭,为辖区近5000村民带去了医疗服务。

“没有他,这么多年,我做不到的。”周月华说道,“他是我这辈子的第二条左腿。”“我背着她走了。我说过要背她一辈子,就要实现这个诺言,永远都不放弃。”周月华的丈夫艾起说。

罗阳,男,51岁,辽宁沈阳人。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罗阳所在的沈飞集团是中国重要的歼击机研制生产基地,他本人也是飞机设计专家,2012年11月25日上午,随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参与舰载机起降训练的罗阳,在大连执行任务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经抢救无效,于12时48分在工作岗位上殉职。

罗阳1982年毕业于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高空设计专业。他担任中航工业沈飞董事长、总经理的5年,是沈飞新型号飞机任务最多、最重的5年。难关难度,难题难点,好像排着队一样。罗阳善于解决问题,采取多种措施推动研制进度,创造了新机研制提前18天总装下线,从设计发图到成功首飞仅用10个半月的奇迹。

2012年1月,罗阳担任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舰载机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没有经验,也没有现成的关键技术可以借鉴,航空制造大国对技术的封锁,逼着航空人只有自主创新一条路可以走。在航母上,罗阳坚持亲力亲为,与科研人员一起整理试验数据,观看每次起降过程,记录和分析飞机状态,出现身体不适,也没有中途下舰,甚至都没有去找医护人员检查。

难度高,任务重,时间短。重重考验摆在罗阳面前,可是他就有这么一股不服输、不懈怠的劲头。他曾说,外国人能干成的事情,中国人同样能干成,而且还能干得更好。

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里,他不知疲倦,劳心劳力,没有一刻休息,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篇6)

在最新出席江苏排球成立60周年的纪念活动之时,中国女排功勋教练袁伟民,和五连冠时期率领中国队称霸世界的中国女排最强二传手孙晋芳亮相,引起了球迷们的热烈追捧。64岁的孙晋芳比郎平还大了5岁,是当时那支老女排的队长也是,世界排坛最顶尖的二传手。

袁伟民和孙晋芳的亮相引发了球迷们的热烈追捧,其中孙晋芳仍然留了一头干练的短发,看起来精神相当矍铄,而在接受采访之时,孙晋芳也是谈到了中国女排精神的传承,孙丽芳表示,女排精神并不是代表某一个人,而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延续,女排队员作为亲历者,不仅要维护这种精神,更希望这种精神能够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不管外部环境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种精神是不会消失的。

孙晋芳还表示,现在中国女排已经拿了10个世界冠军头衔,这是一代代人努力的结果,即便是低潮时期,全国排球界仍然对女排给予巨大的支持,不是哪一个人,而是整个集体得到的荣耀,女排的魂就是集体主义,如果没有集体没有全国的支持,就没有中国女排的今天。

毫无疑问,孙晋芳的说法也和郎平此前的说法不谋而合,在今年中国女排赢得世界杯冠军期间,当时郎平就对女排精神给予了全新的诠释。郎平表示中国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的时候明知道不会赢,也要竭尽全力去打好比赛,哪怕一路上走的跌跌撞撞,但是站起来抖掉身上的尘土,眼中依旧坚定,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

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篇7)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爱国”二字是神圣的。爱国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是民族精神财富中最珍贵的,它具有很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爱国的感情在一切感情之上,它是一种纽带,一种号令。没爱有国,国家也就不存在了;不讲爱国,国家将是一盘散沙;没有爱国主义,就不可能抵御外侮,一击就破。

在我眼中,爱国,就意味着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就意味着无条件地服从国家的召唤。当我们在巨大的个人利益诱惑面前,当我们通过自身努力学有所成之时,当国家面临生死存亡关头时,我们千万别忘了我们的国家。我们要用生命和汗水捍卫我们国家的尊严。如果因为一已私利而损害了国家利益,其人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永远遭人唾弃。

在许多人看来,屈原对一个昏君忠心耿耿,似乎有些愚忠,但屈原所忠心的并不是楚怀王,而是他所生存的楚国,对自己并不富裕的故土充满热爱并为其发展而努力奔波,这是屈原身上最值得我们推崇的地方,这也是当代许多人应该深思的。愚忠与爱国、赤子不嫌国贫。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面就是网小编特意收集整理的观看2022年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心得体会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篇8)

30条鲜活的生命,因一场大火而牺牲,其中包括森林消防队员27人、地方干部群众3人。据《新京报》报道,牺牲的27名森林消防员,平均年龄23岁。最年长的,是消防凉山支队西昌大队政治教导员赵万昆,生于1980年,今年39岁;年龄最小的,是凉山支队西昌大队四中队二班的消防员王佛军,刚刚19岁,离生日还差3个月。

我们转发他们朋友圈的内容,除了追思和悼念之外,也在感喟生命的脆弱、现实的残酷,他们实在太年轻了,生命之花才刚刚开始绽放,就这么匆忙地凋零了。平均23岁,这个许多人还是在享受着父母宠溺的年龄,他们却已经负重前行、勇往直前,献上了自己的生命。如此,怎能不令人惋惜无比沉痛。

他们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平凡人的故事:29岁的凉山支队西昌大队三中队中队长蒋飞飞,去年结了婚,但还没来得及在老家办酒,原本计划今年9月举行婚礼;22岁的凉山支队西昌大队三中队一班消防员赵耀东,原本打算退役后回到校园念大学;19岁的王佛军似乎还有一点孩子气,他发了一条救火的朋友圈,背后是熊熊山火,他说:“来,赌命”;未曾想,一语成谶。

英雄已逝,如今我们在他们的朋友圈里看到他们生前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这些文字,看起来就让人泪下。我们从中看到了乐观、坚毅、负责、敬业和勇气。英雄之所以可敬,正因为他们在平凡之躯、平凡之情外,也有一往无前的精神。英雄之所以为英雄,并不是因为他们牺牲在了这场大火里,而是因为每一天的工作中,他们都在以极高的职业素养对待自己的工作,每一次森林火起,他们都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地冲上去,直面灾情。

我们大概是无法感受大火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的。那部还原美国亚利桑那州内尔山森林火灾的电影《勇往直前》中,同样被风向突转后爆燃吞噬的19位消防员的遭遇,或许能让我们略知一二。这些活蹦乱跳的人上一秒还侃侃而谈,下一秒就被烧成了灰烬。现实生活中大概也是如此,生命在熊熊烈火面前就像鸡蛋一般脆弱,纵然有防火罩也无济于事。

可以说,消防员是和平年代牺牲最多的职业,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太多:灭火救援、车祸被困、跳楼救援、蜂窝扰民,寒来暑往、雨雪风霜、守护生命,他们一直都在。可是,英雄之外,我们又有多少人真正关注过这个群体背后的付出和艰辛呢?

如果,我们的装备再精良些,能够更好地抵御大火的侵袭;如果,我们的预测科技再先进些,能够提前发现风向变化;如果,我们有更多的救火直升机,能够从高空洒水控制火势……可是,现实不允许有那么多的如果。

被大火肆虐过的土地,总会再一次绿意盎然;幸存的人,总会开始新的生活。时间,会让一切都好像没有发生过。但其实,我们都知道,曾经有一群人永远沉睡在了这里,我们应该记住他们每一个人。只是,纪念的价值不该只停留于此,而应有更多的反思和警醒:如何让英雄少一些牺牲。灾难无情,生命无价,别等英雄离去,才开始刷屏感喟。

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篇9)

程不时是新中国航空事业的见证者,他参与了新中国第一批飞机工厂及航空发动机工厂的建厂设计,后担任中国设计的第一架大型喷气式客机“运-10”的总体设计及副总设计师。

70年代的工作、生活条件是极其艰苦的,但程不时和同事们所运用的方法和技术,在当时也是世界一流的。他和他的同时代人,秉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作风,使当时中国的民用航空器的研制水平,接近了世界航空巨头美、苏、欧洲的高度,填补了中国大型客机研制的空白。虽然“运-10”项目中途下马,但在之后,“运-10”的科研成果成为中国自主研发商用大飞机的基础。

,中国商用大飞机C919成功首飞,在欢呼庆祝的人群中,人们看到87岁的程不时泪湿双眼。

从1970年我国自主研制的“运-10”飞机立项到C919成功首飞,中国人的大飞机之梦穿越了47个春秋,作为“运-10”和C919飞机的设计师,程不时亲历了这一梦想艰辛的历程。

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篇10)

,以郎平为主教练的中国女排,时隔后又带领女排取得里约奥运会冠军,再次将女排精神展示给国人,展示给世界。郎平为中国女排带来了更加科学的训练方式和先进的理念,但是能把中国女排从低谷带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不仅仅是靠这些。

郎平本人就是“女排精神”的最好代言人,浑身伤痛的郎平,做什么事情都拼尽全力。中国女排队员朱婷就曾说过,进入国家队以来,学到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吃苦耐劳的“女排精神”。有时候训练很辛苦,她就会想到,打排球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还是集体荣誉的一部分,就会咬牙坚持下去。

郎平曾说:“每一次训练,我都是这样要求,要求她们努力,要求她们拼尽全力,要求她们团结,正因为平时训练是这样要求的,所以在场上比赛的时候,她们就可以做到。而不是说,平时训练很松懈,然后去到赛场上就一个劲儿喊口号,这是不行的。”比赛时积极向上,遇到困难时团结一致,这不就是“女排精神”吗?

在里约奥运会开始之前,中国女排并不被人们看好。在小组赛上也仅仅获得了三胜两负的成绩,最终却夺得了冠军。赛后,主教练郎平在微博里写道:“今天,姑娘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让我们再次荣耀地站在了最高的领奖台上。每天的付出和汗水,都是人生赋予我们的金牌,感谢奋斗拼搏的日子,感谢代代相传的女排精神!”

中国女排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女排精神”不是口号,不是精神胜利法,而是行动、力量和能力。

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取得佳绩的重要精神动力保障,同时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种正能量,学习传承女排精神意义重大。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女排精神始终需要继承发扬。然而,女排精神该怎么发展,怎么打造,怎么传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地去探索努力,而不能故步自封,甚至抛诸脑后。

首先,女排精神是为国争光。中国女排作为一个运动项目的国家队,它的存在到底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数十年如一日,背负着祖国和人民的期望,把为国争光视为己任。只要入选中国女排,为国家争光每一名运动员的重要使命。中国女排队员要有远大的理想,要有这种责任,这是女排精神最重要的一个点。没有远大的理想,没有为国争光的责任、志气,就没有中国女排精神。

其次,女排精神是永不放弃。中国女排精神,不仅仅体现在站上最高领奖台的那一刻,更重要的是看似她们被打趴下了,伤痕累累,她们还能不能站起来,还能不能继续往上冲。几十年来,中国女排的队员们始终都会站起来。站起来并不是一个常态,有的时候站起来又倒下了,倒下了还能再站起来,这才是女排精神之灵魂。我可以失败,但我不能放弃,我可以达不到目标,但是我不能没有追求。

最后,中国女排精神就是团队协作。对于中国女排这个集体来讲,团结、奉献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生活当中的团结、训练当中的团结、参赛当中的团结、荣誉面前的团结、困难面前的团结等等。在球队遇到困难的时候,需要有人敢于站出来勇挑重担,敢于冲锋陷阵挑大梁。在痛苦中去求得团结,追求和谐,手挽手,一条心,一股劲,用团队的力量去战胜一切。

中国女排一路走来,数次绝地反击,上演惊天逆转。比的是实力,拼的是意志,搏的是勇气,奋勇拼搏,决不放弃。这是女排精神,是激励中国前行的力量。我们相信,“女排精神”必将继续传承下去,一代又一代中国女排的教练员、运动员夺取冠军、为国争光的前进脚步永不停歇。

观看感动中国年度观后感心得7篇


我们人生最宝贵的莫过于经历风雨后的经验和阅历,读完之后又该写心得体会了。日常生活中的心得体会可以让你的思想变得更加成熟,在众多阅读资料中我觉得这篇“观看感动中国年度观后感心得”特别有用,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观看感动中国年度观后感心得(篇1)

很荣幸“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最美快递员”汪勇给我们分享他的抗疫日记,让我非常感动。在武汉封城的日子里,为了帮助医护人员解难题、化烦忧。汪勇自大年三十始一直义务接送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上下班,还解决了7800名医护人员的供餐问题。大到医疗物资、出行、用餐,小到理发、洗衣、眼镜腿坏了、手机屏碎了,只要是医护人员提出的需要,他都想方设法去解决。他怕家人担心,瞒着家里人在路途中奔波,把公司捐助的口罩一并交给了医护人员。汪勇以“聚拢温暖守护英雄”的义举,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为医护人员编制出了一张大网,维系着每个人。

最让我感动的是汪勇同志描述医护人员下班的情景“我看着她们终于像二十多岁的小姑娘一样下班棒棒跳跳的跑出来,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让我觉得,那些医护人员的眼中 那个在凛冽的寒风中瑟瑟发抖都站得挺直的汪勇,才是医护人员心中的一道光吧。正因为有汪勇同志这样的奉献,才让千万万投入抗击疫情的人民心中鼓足了士气,正是因为每一个普通人的付出,让我们看到了战疫必胜的信心。

为认真学习汪勇同志先进事迹和可贵精神,弘扬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行业正能量,学校举办了“最美快递员与我校师生面对面”视频直播活动,我在学校通过抖音平台学习了汪勇“聚拢微光守护英雄”的感人事迹,快递小哥汪勇,为了节省医务人员的时间以便抢救更多的感染者,主动发起了志愿者团队。

汪勇有一段话朴实又感人:“人这一辈子碰不到这么大的事情,不管做什么,尽全力做,不后海。其实想想,我开始做这件事的初衷很简单,每天接送一个医护人员可以节省4个小时,接送100个就是400小时,400个小时,医护人员能救多少人,怎么算我都是赚的。”

汪勇以自己的行为告诉我们:只要力所能及地为别人、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奉献,一个普通劳动者也可以在平凡岗位成为顶天立地的英雄!

观看感动中国年度观后感心得(篇2)

在“感动中国”中体悟中国奋进的“伟力”

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名单出炉了,身患绝症坚守抗疫一线的人民英雄张定宇等当选。画面中那一幕幕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感人至深的熟悉背影,那一个个激动人心、励志人心的身边故事,就是当下中国奋进时最鲜明、最真实的写照。铿锵稳健的奋进脚步,真情满怀的人间烟火,在这背后是永远让我们走向胜利的“伟大力量”。

这力量是“历久弥坚”的信仰。信仰是灵魂,是支柱。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自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历经流血牺牲,艰苦实践、探索、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创举,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真理力量。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开放的理论,指引着我们前行,取得了让世人赞叹的伟大成就。也正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才涌现出了一批批时刻感动着我们的人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百年峥嵘,历久弥坚。有信仰就有情怀,就有担当,就有力量。信仰越是执着,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征程中越是能无我、忘我,越是能冲得出、豁得出,越是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形成众志成城的强大能量。

这力量是“坚若磐石”的信念。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志向是克服艰难险阻、抵御腐蚀诱惑的“法宝”。志向远大者,能登高望远,站在时代发展潮流最前沿,不畏浮云,脚踏实地,经受住任何考验和磨难。我们正是有了共产主义这样的远大理想和信念,才铸就了无数响彻在中华大地上的“感动”,同时不断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建设共产主义需要一棒接着一棒地接续奋斗。只要是“向上”,就要去战胜“阻碍”,就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挑战,未来,还会遇到更多更大的战斗,我们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信念是灯塔,需要凝心聚力,一心一意地朝着它驶近。我们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任何风雨面前安然如山,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

这力量是“更加美好”的信心。一切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民。人民群众越来越幸福,就是我们拼搏的最大底气。人民群众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拼搏的唯一目标,“感动中国”的榜样们用行动践行的正是这样的信心和责任。其实,还有无数党员干部正用辛勤和汗水把人民群众心中的“美好憧憬”耕耘成人民群众现实的“美好生活”。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再也没有什么比让人民群众满意更鼓舞人心的了,我们要把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化为不懈的行动力、执行力、创造力,不断去跨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让人民群众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让人民群众的信心始终成为我们的力量之源。我们还要通过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保持纯洁性、先进性和时代性,使党带领人民攀登的脚步更加豪迈。

体悟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只要我们始终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激发信仰信念信心的“伟力”,就能书写出更多感人故事,就能答出更好的时代答卷,就能实现伟大梦想!

观看感动中国年度观后感心得(篇3)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昨晚落下了帷幕。这十位平凡人的不平凡之事,让我感动,令我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我的心灵,发出动人之声。

陈陆,36岁,安徽省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2020年夏天,安徽庐江县遭受百年一遇洪灾,陈陆带领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辗转5个乡镇,连续奋战,成功转移群众2665人。在营救过程中,决口突然扩大,救援队员所乘橡皮艇被卷入激流漩涡侧翻,陈陆英勇牺牲。

张定宇,57岁,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最早接诊新冠患者的定点医院,收治病人全部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是抗击疫情的最前沿。身为院长的张定宇日夜坚守,果断决策,处理得当,带领全体医护人员,为抗击疫情做出重要贡献。张定宇自己还是一位病人, 2018年10月他被确诊为患有渐冻症,在新冠袭击武汉时,张定宇隐瞒了病情,也无法照顾已感染新冠的妻子,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

俞贺楠,36岁,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赵家沟乡薛牛坊村第一书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驻村干部),获得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2018年俞贺楠主动请缨扶贫,到山西贫困村薛牛坊村任第一书记,他充分发挥人社部门优势,在党建引领、消费扶贫、产业扶贫以及乡村振兴等方面大胆探索创新,使薛牛坊村贫困发生率由70%下降至0.47%,实现整村脱贫。俞贺楠父亲患脑梗塞长达14年,2020年初母亲又被确诊为晚期肺癌脑转移,为了更好地照顾父母,他把父母从沈阳接到山西大同天镇县一块居住。

……

得到殊荣的人,大都是些普普通通的人,没有什么稀奇之处。可,他们是怎样变得这么伟大的呢?

是的,他们都是普通人,可他们拥有我们没有的东西,那就是——豁出生命去爱国。

观看感动中国年度观后感心得(篇4)

讲真,我一年只自己主动看两次电视:一次春晚,一次感动中国颁奖礼。

一年又一年,这场仪式跟春晚一样准时,又到了这天,已经数不清感动中国感动我多少年了,我还记得当年语文老师打印的感动中国的颁奖词给我们当模板学习。从前,主持人永远是雷打不动的白岩松和敬一丹,如今,白岩松老了不少,已生华发,敬一丹也史无前例的换成了王宁,我依然怀念敬一丹那种岁月积淀了很久的娓娓讲述的温柔中透着刚强的语调,另外,准备一张纸巾观看是很有必要的。每次看完这场颁奖典礼,内心都会生出一种冲击心灵的震荡,难以置信这些经天纬地的事情是怎么做到的,有人敬畏神明,有人膜拜明星,我为这些大大小小的实实在在的人物喝彩,他们就是我心中最值得仰望的圣人,之所以称圣人也许在于他们不但拥有健康的体魄,过人的智力,更有顽强的精神,三者缺了哪个都是不完整的,而观看感动中国的大小人物你会发现一个极为残酷的现实,这些人靠精神支撑身体,靠拼命赢得时间,人人都是拼命三郎不断的燃烧,当然,没有人愿意无端的耗损自己,只因为上天给他们的时间也许不多了,而他们还有太多要做的。

感动我们的,是人间的冰冷碰上了暖暖的滋味。幸亏,发愁怎么从医院回家这十公里路的武汉医务人员遇到了志愿者汪勇的勇气,幸亏,那些大山里本来要嫁人的女孩子遇上了张桂梅的坚持,幸亏,那些身患癌症的病人家属在最需要炉灶做饭时遇上了万佐成和熊庚香的善良。每当看见步履蹒跚的张定宇我都不自觉的提着一口气,怕他的腿支撑不住,今天他没有到现场,他说状态比一年前好一些了,用了中医的针灸治疗,还可以骑车了,今天,张桂梅缓缓上台,我一直觉得她走路轻飘飘的,她说早上要吃十几种药,中午五种加中药,白岩松和她约定十年二十年后继续相约,张校长笑说,我能等到这天么,白岩松说,一定能,离场时她已经不能从椅子上自如的起来了。

感动我们的,是他们做到了普通人的不可能。我们不可能有机会踏入无人区搞测绘,歼灭敌机这件事对我们是神话,在绝壁中凿出八公里的路同样传奇,不过,在三联书店恰好看到了叶嘉莹的《古诗词课》,虽然慧根达不到贯通中西,尝试去理解大师的感发还是值得去做的一个功课。不是有句话,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有一天,我也许因自己而感动。

观看感动中国年度观后感心得(篇5)

“生命于你不止一次,士兵于你不只是经历。没有屈服长津湖的冰雪,也没有向困苦低头。与自己抗争,向贫穷宣战,一直在战斗,一生都在坚守。人的生命应当像你这样度过。”这是2021年度“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给予朱彦夫的颁奖词。

“父亲在我眼中是一位自立自强的勇士,他一辈子就像一个军人一样。在战场上打仗就豁上命去打,当村支书就豁上命去干,写书的时候就豁上命去写。”朱彦夫的女儿朱__这样形容他。

朱彦夫的事迹并不是第一次进入《感动中国》的视线。“在朱彦夫老人身上,几乎具备了中华民族全部的美德。在每一个阶段,他都是一种传奇,可以说早就应该登上感动中国舞台了。”《感动中国》制片人朱_告诉记者,虽然栏目组在很早以前就把朱彦夫列入了候选名单,然而《感动中国》毕竟是一个年度的节目,很多时候要有年度新闻性的考量。“但今年《长津湖》的上映让观众对那段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我们也就借这个契机把老人推上了这个舞台。”朱_说。

观看感动中国年度观后感心得(篇6)

张然,今日年轻人大多不熟悉。正是他,培养了袁伟民、孙晋芳、张洁云、殷勤等名将。

89岁高龄的张然,接受记者采访,居然聊了一个下午,滔滔不绝,思维缜密。一生献给排球的他,似乎有说不完的故事,也有着永远不老的排球情怀。

张然年轻时曾是八一男排队员、国家男排二传。1957年,张然退役,组织上安排他转业到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体育教研室工作,由此开启了他与江苏排球、与中国排球结缘的人生历程。

“1958年江苏组建排球队,为的是备战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当时,江苏排球一片空白,主教练人选最后选中了我。我有在国家队效力的经历,又是大学体育老师,会打球也会教球。”张老对于这段过往记忆犹新,“就这样,我成了江苏男排教练兼队员,在我首批选中的5名队员中,一个是后来的中国女排主教练袁伟民,一个是后来的中国男排主教练邹志华,两人都曾入选国家队。”

1973年起,张然担任江苏女排主教练,向国家队输送了孙晋芳、张洁云、殷勤等球员。1981年,张然执教中国青年女排,队伍中有十几人入选中国女排,其中包括杨锡兰。

今年3月,张然出版专著《新编排球训练纵谈》。袁伟民在该书序言中写道:“张然是新中国排球发展史上所剩无几的先行者、实践者和见证者。”

“尽管文章发表的时间跨度较长(1958年—20),然而,真理的实效性,不受时空跨越的制约;凡是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训练理念和业务观点,只会不断发展,不会过时失效。”袁伟民希望干排球工作的人,认真读一读收录进张然书里的这些文章。

袁伟民对老师的评价如此之高,是因为当年他受益匪浅。运动员时期,袁伟民学习模仿老师的二传技术;教练员时期,袁伟民除了学习日本的大松博文,其执教之道亦深受张然影响。

当教练时,张然总是对队员说:“训练艰苦,比赛从容;训练轻松,赢球困难”。时至今日,他仍然反对“快乐排球”,甚至认为“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在《我的执教之道》这本书中,袁伟民说,“一般的苦,一般人都能忍受;超人的苦,只有战胜自己才能忍受。要想成功,只有吃苦这一条路!”正是靠着这种刻苦训练和拼博精神,中国女排才登上了世界最高领奖台。

年10月26日,袁伟民将毕生所藏3000余件资料物品捐献给家乡苏州体育博物馆。在博物馆前言中,袁伟民再次深情表达对恩师的谢意:“我一生永远不会忘怀两位教练,其中一位是张然。”

观看感动中国年度观后感心得(篇7)

“当年在湖南郴州女排训练基地,在简陋竹棚里带刺的自制地板上,我们每天要进行上万次的翻滚救球,身上磨出一道道血痕,经常从上午七八点钟练到下午两三点,然后吃几口饭继续训练。人练到极限,走路要扶墙,两条腿直哆嗦。”“五连冠”时期的老女排队员张洁云向记者回忆当年苦练情景,依然刻骨铭心。她记得袁导总是和她们说,遇到困难要克服它,战胜它,才能赢得最终胜利。

1976年,袁伟民出任重新组建的中国女排主教练。经过三年多训练,1979年,袁伟民和他所执掌的中国女排只剩下“华山一条道”——这支队伍如果再不能冲出亚洲,就可能面临被解散的命运。当年,中国女排在香港战胜日本女排,拿到亚洲杯冠军。1981年,中国女排在世界杯赛上接连战胜苏联、美国、日本等劲旅,拿到首个世界冠军。

1981年11月17日,《人民日报》刊文首次提出向女排姑娘学习,发扬女排精神,振兴中华。从那一天开始,中国女排和“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就紧紧连在一起,激励了几代国人!

1982年秘鲁世锦赛,中国女排再获冠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女排实现了“三连冠”!袁伟民卸任后,由他的助理教练邓若曾担任主教练,拿到了1985年世界杯冠军。1986年,又由袁伟民的弟子张蓉芳率队,拿到世锦赛冠军。至此,老女排取得“五连冠”,成为世界上第一支5次获得世界三大赛冠军的女排队伍。

接下来,女排陷入过低谷,也有过新的辉煌,中间经历了不少教练。陈忠和执教,中国女排拿到过世界杯冠军和奥运会冠军。郎平执教,中国女排又拿到了、世界杯冠军以及20奥运会冠军,让中国女排的世界三大赛冠军数量达到了10个。

细心的人会发现,陈忠和曾是袁伟民执教时的陪打教练,郎平是袁伟民弟子。他们都得到袁伟民的真传,可谓一脉相承。

陈忠和带队,训练方法和袁伟民惊人相似,以高强度训练打磨队员技术,锤炼她们的意志。和袁导一样,陈忠和也是选择在偏僻艰苦的郴州集训,也是每天练到下午3点多才吃午饭,也说能给予队员的最大武器仅有刻苦。

20,郎平率队拿到她执教后第一个世界冠军,面对镜头哽咽失声,最感谢的人是恩师袁伟民:“是袁导在我备战最困难的时候给我鼓励,他说作为强者,你就要面对任何困难,勇敢地战胜它。”

“没有袁伟民就没有中国女排的今天。”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全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袁伟民将中国女排带到了世界排坛的顶峰,更重要的是,他带队缔造了女排精神,培养出陈忠和、郎平这样世界级的教练,”

长津湖水门观后感心得感悟集锦


对于“长津湖水门观后感心得感悟”这个话题我们会为您详细讲解相关内容,在我们经历了非常震撼人心的事情时。我们都会针对当时的情况发表一下自己的感受,感言让每一次回忆都更加甜蜜,你是否在考虑写一篇优秀的感言呢?相信您在本文中有所收获。

长津湖水门观后感心得感悟 篇1

在《长津湖》中,志愿军第九兵团七连战士伍千里、伍万里、雷公、梅生、余从戎、平河,以及他们的亲密战友谈子为在毫无重武器火力支援的情况下,以肉身为炮弹,取得了惨烈的胜利。雷公还因为转移敌军的信号弹而壮烈牺牲,影院观众无不动容。

但显然,影片《长津湖》并不是七连的终局之战,七连、谈子为的战斗还远未结束。实际上,他们接下来就要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更加险峻的战场——《 水门桥》,它是真正 最艰苦的一段戏,是冰与火的煎熬。让大家深刻体会到这场战斗到底有多凶险,感受到志愿军战士们冲上冰与火交融的战场,直面枪林弹雨,用生命与热血诠释中国军人的荣耀、守护家国的意义。

“这一仗我们必须打赢,如果我们不打,那我们下一代就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让我们的下一代过上一个没有硝烟的年代。”

吴京说,在更寒冷、更热血、更残酷也更火爆的故事里, “你会记得七连的每个战士,他们是无数保家卫国的志愿军战士的缩影,他们值得被记住。”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的1950年正是虎年,在又一轮虎年阖家团圆的日子走进影院观看这部影片、致敬为我们拼来家国无恙的英雄,可谓一种特殊的过年仪式感。

长津湖水门观后感心得感悟 篇2

电影全片都很震撼人心,情结环环相扣,结束的时候,我以为就我哭了,没想到原来大家都和我一样都落泪了。这或许就是作为一名中国人,能产生的共鸣吧。

电影给我最直接的震撼就是志愿军和美军的装备相差悬殊简直太大了,美军喝咖啡,大鱼大肉,穿的又厚又暖,而我们的志愿军只能啃土豆,还被冻起来了,没有棉衣,挨饿受冻,只有顽强的毅力,英勇无畏的精神,没有飞机大炮,在长津湖也没有小米加步枪,打仗的时候前仆后继的往上冲,多少生命就在这里牺牲了,实在太让人难过了。

还有雷公,他是七连的第17名战士,大家都叫他“雷爹”剧中的伍百里、伍千里都是他带出来的,雷爹作为长辈,他都不知道牺牲了多少人,见证了战友一个又一个的离开,这无疑是最痛苦的,雷爹经验比较多,在战场上也是非常的勇猛,是七连战士好多人的榜样。

尤其是易烊千玺演的伍万里,表演可圈可点。恐惧、纠结、害怕、万里的成长都被他刻画的入木三分。他还是一个19岁的少年,这个年纪本来应该在家学习,玩乐,因为战争让他走上了战场,这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的,万里也想成为英雄,战争是残酷的,他的哥哥又想保护好他。

看完《长津湖》真的让我很震撼,先辈们英勇的付出,勇猛的杀敌,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尤其易烊千玺饰演的伍万里说的那一句台词“第六百七十七名——伍万里”从这一个数字大家可以看出不知道在前面牺牲了多少的先烈,实在惋惜。冰雕连”的荣誉称号,他们实至名归。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看完我几次落泪,让我联想到今天的美好生活来地太不容易了,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好好活着……你以为战士他们不怕死嘛?他们也是人,不是铁打的,他们也有家人,也有父母,也有小孩,可是生不由已,为的只是中国,为的只是一个更美好的明天。让他们希望祖国越来越强大,让大家都过上幸福的生活,再也没有战争、再也没有剥削。

长津湖水门观后感心得感悟 篇3

_战争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创造了世界战争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这一伟大胜利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巩固和捍卫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极大地提振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_的伟大胜利证明:中国人民受欺侮、受凌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中华民族有能力、有资格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严寒笼罩下的“长津湖”战役中,不得不提“冰雕连”的故事。美军在南撤途中不断遭到我志愿军的阻击,为了听从命令不暴露目标,很多战士紧握钢枪,静静埋伏在路边或山头阵地。可是严寒零下近五十度的低温天气,渐渐地夺走了他们身上的温度,但他们直到冻死前仍旧保持着射击姿势,如冰雕一般。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

我边看电影边想,今天的安逸,全是先辈以血肉铸成。所以,我们不光要把“珍惜和平”刻印在骨血里,还要真的把“珍惜”二字付出实践,从小事做起,好好学习,不辱先辈之忠烈!

长津湖水门观后感心得感悟 篇4

出了放映厅,站在小马影城二楼出口,看眼前的白鹭湖在夜幕下闪着磷光,恍惚间好像看见了当年的长津湖。冷风迎面吹来,我禁不住打了个寒战。

晚场《长津湖之水门桥》,迟到2分钟。坐定后,立即被电影残酷但是精彩的情节吸引,至电影结束,竟没有机会分神。

影片中,许多解放军战士不畏死生,勇敢的用生命去冲锋,他们有的是战死,也有的是冻死。“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听到这句话,我差点落泪,虽然我是个成年男人。

七连奉命穿插炸桥,救援九连。讨论炸桥战术时,“哪一场战争不难打?”九连战士补了一句,“越是难打越要打!”

这就是志愿军!

在零下几十度的冰天雪地,面对四周白皑皑的寒冷,面对如刀的寒风,面对随时可能飞来的敌机,七连要完成地狱级难度的任务——炸水门桥,阻止美军王牌第一师的撤逃。

炮兵连带着寥寥可数的大炮行军,没走几步,就被美军飞机炸毁。悲剧感、那种被命运捉弄的感觉瞬间充满我的脑海。七连及时赶回,“没有炮怎么办?”“去抢啊,之前的几门炮就是抢的!”

没有基本的保暖衣物,没有基本的物资保障,甚至连普通的武器都没有的解放军在面对拥有最先进的坦克、飞机和枪炮并且武装到牙齿的美军时,依然保持着无惧无畏的姿态。这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解放军战士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以及那场战争的残酷与不忍直视的真实。有时,仿佛打游戏出现了BUG,一群原始人与现代人在战争。然而真实的战争不是游戏,艰苦恶劣的境状让解放军士兵更加勇敢,他们奋不顾身的把战争的天平一点点向我倾斜。

在美军现代化战争装备上的碾压下,志愿军战士们只能以命相搏,用巨大的、连续不断的牺牲换取一次一次“微小”的胜利。桥炸毁了,敌人用先进的装备很快就修好了,然后再炸再修,直至战争结束。

战士余从戎舍身跑上雪山顶峰,用生命引开敌机的燃烧弹。在燃烧弹的耀眼的火光里,我的眼泪再一次盈满眼眶。终究还是久经人事的成年人,新年的眼泪,终未挣脱眼眶的束缚。

上战场前,与妻子分别,妻子一路相送,不忍分别。最后说了一句“活着回来!”

多么简单的要求,然而他没有做到,因为他是一名解放军战士。

战争结束了,一名美国士兵拉起包裹美国士兵遗体的布袋“该回家了,兄弟!”

看到此,我忽然很愤怒,很不平,也有点不甘,有点庆幸……五味杂陈的感觉涌在我的喉咙,我点想说点什么,又说不出来。战争的燃料是战士的生命!我们当珍惜无数解放军战士用青春、鲜血乃至生命换的和平!

我们终于占领了港口,尽管敌人已经乘着先进的战舰离开,但是看到数以千计的解放军战士如潮水般奔向港口,看无数胜利的红旗在战士们手中飘荡,看到战士们伤痕累累的面容上,坚毅又兴奋的双眼,我的眼泪再一次充满双眼。

冰雪覆盖的战场上,许多战士分享仅有的一盒从敌军那里缴获的黄豆罐头。连长使劲的用手指扣开已经冻硬的黄豆,哈了口热气,送到伤员嘴里,让伤员先吃,“这是命令!”连长说。我忽然很感动。每次看到这种不按级别分配的镜头似乎都是在电影里。但是身边的军人告诉我,在战场上,确实如此。

“第七穿插连,应到157人,实到1人”!听到伍万里坚定的回答,看到一个铁骨铮铮的汗子的双眼噙满泪水仍不失坚定,波涛汹涌眼泪终于突破我最后防线。

《长津湖》系列两部电影,给了我很多感慨,里面丰富残酷的故事情节让我数次不忍直视,形象逼真感人的战士形象让我几度潸然泪下,对抗美援朝这一真实历史事件深入独特的解剖让我看后意犹未尽。

军人并不陌生,英雄也不遥远。我的身边就有许许多多的军人。有的是同事,有的是长辈,有的是同学好友。他们有的已经退役多年,有的正在服役。单位的好多同事,都是先穿军服,再穿警服,战争年代卫国杀敌,和平年代护民擒贼。同事老闻就是一名军人,有战功的军人。他平易近人但嫉恶如仇,性情耿直且不讲“套路”。我记得很多人说过,他说话与他这么高级别的身份有点“不符”。但是我不这么认为。因为他本就不是政治家,不是权术家,他是一名耿直的军人!他是一名解放军战士!

我能走进警营,成为一名警察,其实也是受一位老战士的影响。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在我幼小的心中播下正直善良的种子。后来的成长中,我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为一名军人,成了一名警察。在每一个值班的深夜,窗前守望万家璀璨灯光的温馨成了我的最大爱好。在岁月静好的时刻,我的脑海中总是闪出战士们英勇杀敌的场景。

今天我们的生活幸福而美好,出有车入有空调暖气。当我们享受这个温暖的冬天时,享受这个温馨的春节时,当不能忘记那些为我们岁月静好默默负重的人。

忘记就是背叛,因为我还知道真实的历史比电影更加残酷。

关于兄弟

伍百里,伍千里,伍万里…一门三兄弟,两代连长。前赴后继,老大老二相继为国捐躯。伍万里是兄弟中唯一活下来的,也是七连唯一幸存的战士,在伍万里心中,他与其余人都是“亲兄弟”!

伍万里的大哥为掩护战友而牺牲。伍万里知道情况后说“七连的战友都是我哥哥!”听到这句话,我异常的感动,感动于这种如钢铁般经历战火炙烤锤炼的战友之情。

不是所有的兄弟感情都如战友之情,但是很多的战友之情胜过兄弟感情!我们很多时候也会说与某某有“过命之情”,如果你没有经历过战场之生死考验,又如何谈得上“过命之情”?

影片里,伍千里身负重伤,无法移动。仍然吹响了胜利撤退的口哨。他是要其他兄弟们安全撤退。然而伍万里没有走,“下面是我哥!”,后来,他们历经艰险伍千里一起撤出战场。这是电影,如果是现实,很可能是大家都回不去了。

人生四大铁: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扛过枪必须是第一位,因为没有其它任何一种感情是用真实性命来考验的。

我从警的第三年,我的哥哥也成为一名警察,我们成了“兄弟警”。然而警队中,我并不是只有一个亲兄弟。从警廿余年,在一线部门工作过近十年,与许多同志一起出过警,一起办过案,一起彻夜无眠,通宵达旦,共同面对过各种尴尬与危险,共同吞下过许多只能我们自己品尝,无法外道的“苦水”,共同狼狈或辉煌的爬沟过坎。在这样共同“战斗”中,我们戮力同心,结下了兄弟般的情谊。今天我们又奋楫笃行,在各自的岗位上守望相助。

我们没有经历过水门桥这样的九死一生的战役考验,我们只是平凡的生活里相濡以沫的相互搀扶,但我仍然对我们这些普通的兄弟情满怀信心。

因为我知道,无论多么深厚的兄弟之情,当它置身血与火的考验,当它与祖国命运相关联,与人民平安喜乐的生活相关联时,定会变得熠熠生辉,定会产生出恒久且伟大的光芒。

长津湖水门观后感心得感悟 篇5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在全国各大影院热映,毫无意外地成为了今年春节黄金档的票房王者。电影讲述了第九兵团的第七穿插连执行截断美军第一师后路的任务,其惨烈的战况、艰苦的环境和拼搏的精神一次次震撼着观众的心灵。广大党员干部当用心聆听《水门桥》唱响的“英雄赞歌”,从中感受信仰的温度、汲取精神的伟力、培铸斗争的本领,真正擦亮先锋模范之本色,续写新时代的奋斗篇章。

听“青山有幸埋忠骨”的信仰强音,点燃“许党报国”的忠诚之心。“第七穿插连,应到157人,实到1人”,这是电影《水门桥》的片尾,在经历了残酷战役之后,唯一生还的战士伍万里在集结时大声报数,一瞬间泪水充盈了眼眶,心中百感交集、久久不能平复。在这一段刻骨铭心的真实历史中,无数革命英雄舍生取义、顽强抗争,用生命筑起保卫家国的城墙、用鲜血点亮了风霜不改的信仰,用前仆后继的“一炸、二炸、三炸”打击了美军的嚣张气焰,真正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许党报国的铮铮誓言。广大党员干部当聆听“青山有幸埋忠骨”的信仰强音,不断砥砺革命初心、赓续红色血脉,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豁得出去,以满腔热血捍卫理想信念、以一辈子的执着守护忠诚之心,勇做“矢志不渝跟党走”的坚定者和拥护者。

听“粉身碎骨全不怕”的奋斗旋律,提振“百折不挠”的民族之气。“把该打的仗都打了,留给后辈们一个和平的新中国。”面对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面对困兽犹斗的凶悍狠绝,拥有优势装备的美军让志愿军的每一次前进都付出着巨大的代价和牺牲;面对零下四十几度的极端环境、面对一把炒面一把雪的艰苦条件,中国军队的每一步都走得如此不易和艰难。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危急关头体现使命担当,志愿军战士们用精神伟力托举未来的希望,在敢拼敢闯中点亮了奇迹的光芒。广大党员干部当用心感受“粉身碎骨全不怕”的奋斗旋律,真正读懂志愿军战士们“使命必达”的决心和魄力,努力提振“百折不挠”的民族之气,以更强决心、更强斗志面对前进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在新时代赢得新胜利。

听“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必胜呐喊,增强“气势恢宏”的赶考之力。“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特级英雄杨根思用三个“不相信”展现了必胜信心、解锁了成功密钥,正是因为志愿军战士们保持着“逢敌亮剑”的斗争精神、“愈挫愈勇”的革命意志和“毫不退缩”的拼搏定力,才克服了重重困难、突破了道道难关。守卫上甘岭、鏖战长津湖、决战金刚川……一处处地标成为了中华儿女深刻的地理记忆,这里时时回荡着英雄们的生死呐喊和铿锵誓言。广大党员干部当体悟“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必胜呐喊,切实增强“气势恢宏”的赶考之力,以一往无前的奋斗之姿立于时代潮头、以舍我其谁的壮志豪情勇挑重担,主动担负起新征程的伟大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阔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