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作文网 > 范文大全 > 导航

新课程教学反思简短

发表时间:2023-10-20

新课程教学反思简短精选。

何师何许人,何用与世绝,老师们时不时会被检查教案的内容整理。教案能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本文将聚焦于“新课程教学反思简短”的研究和应用领域,为保留重要信息请务必收藏此页!

新课程教学反思简短 篇1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加强对教学情节的回顾、反思和分析,总结教学得失,改进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教学实践更趋合理。

1、深入、细致、全面、系统地解读课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

课程标准是学科教学的依据,教材是教学的参考,教材不限于课本,还包括各种其它的教学资源。教师要改变以往过分依赖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习惯,在深入钻研课本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教材,整合各种课程资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在教学目标设计中,目标分析,能力目标的第一点应该放在知识目标中。情感目标要具体落实到具体章节和事情,不能泛泛而谈大的目标,应该提及通过什么方式达到这个目标。在一节课中,并不是每一项三维目标都要重视,而应该结合具体内容有所偏重。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以免目标过高不能实现或目标过低不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或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效率低下,达不到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在教学中要逐渐加深,不能在某一节课,使知识一步到位,超越应学的内容,由于“难”既吓跑了学生又完不成教学任务。

2、教师应具备课堂的研究能力。

教师应少讲精讲,讲慢一点,不要只顾自己讲个不停,多留些时间给学生思考,讲时注意复习旧知识。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进行了讨论,方法值得提倡,但要注意讨论的有效性。第一,讨论的问题要值得讨论,第二,要关注小组的讨论活动,要让讨论活动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一个过程。课堂上适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是一种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也是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在学生获得大量感性材料尚未得出结论时组织学生讨论,互相启发,分析综合,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发展。有效的主体参与能提高学生自主活动的质量,充分发挥其自学能力,从而发展

3、生物教师要加强对自身各种素养的提高。

大家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要提高自身的一种自主意识。教师应该出去看看,体会一下自然和人文环境。生物教师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素质,多关注周围的生物和生命现象,为教学不断积累素材。在教学中,才可以给予学生引入一些社会关注的生物学事件作为课堂拓展内容。教师的工作范围应扩大。要以自己的行为来争取自己的地位,学校评价一个教师不仅仅是高考考多少分,还有其他多方面的需求,比如优秀的研究性课程,辅导学生获奖等等。教师应该根据自己学生和学校的特点拓展自己的工作范围。

学校的教研组、备课组应该建立融洽的组内关系,构建一个友好和谐的教学集体。在个人方面,应虚心接受他人意见,总结自己不足。在组内交往要相互尊重,在业务讨论上则需要多相互切磋,不断相互促进大家的业务能力。如每位老师一个学期精心准备1-2节课,共全组教师共同学习和探讨。加强和外界的联系。多加强和上级部门和周围的联系,可以获得多方面信息,为发展提供契机,如各种创新大赛和竞赛的辅导平台。能以积极的心态参加各级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和讲座。要注意每次活动资料的记录和积累,对于个人及教研组的成长很有必要。

4、对教学过程,进行了课前和课后的反思。

人们常说教学是艺术,是成功及遗憾的艺术,再精彩的课,回头反思都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还应当认识到无论采取什么手段,着力点还是应该放在学生身上,平常关注不多,研究不够,认识不到位,遇到大场合,就会力不从心。重大场合下的公开课是否能上得好,取决于平时常态课的积累,为此。

新课程教学反思简短 篇2

农村高中实施新课程的现状、难点与对策邬培祥

作为一名农村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首先应该明白我们所处时代的教育使命、教育职责以及实施教改的重要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前言》中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这就指出了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而在农村中学进行语文课程改革尤为必要,因为我国80%的学生在农村,教育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渐突出。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农村高中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全国课程改革的成败。我校是一所办学规模较大的省级示范性农村高中,实施新课程标准,打破平庸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立足于新课程标准下农村高中语文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而真实的体会及看法。

一、如何定位新课程的“新”,或者说如何诠释新课程的本质含义。有关专家对新课标本质含义的科学诠释——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追求多元性、时代性、可操作性;强调课程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强调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倡导面向未来的、以发展为目的的评价观。接着,我们先回眸一下新课程标准诞生的背景。早在2006年,教育部就针对我国学校教育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节之弊,颁布了各科“课程标准实验版”的《考试大纲》,紧接着部分文化较发达省区也分别制订了本省(区)的新课程《考试说明》。2007年,首批进入新课程实验的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实行了新高考。经过2007、2008年的新课程高考命题实践,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对“课程标准实验版”的《考试大纲》做了修订。近年,贵州省也逐渐地尝试新课标教学,我校自2010年秋季开始采用了新课标(人教版)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学习宁夏、云南的经验,并广泛地吸纳“金太阳”教研集团等新课程精华,实质性地进入了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走在了全省示范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前列。2013年是我校参加新课程标准的第一次高考,语文取得了较好成绩:全级二十二个班1300多人,明显超过省的平均分和及格率标准。虽步履艰难,总算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为了再接再厉,迎接新课改的挑战,我们必须马不停蹄地进一步搞好新课

程背景下的农村高中语文教研。

二、如何客观地正确地看待和理解新课程改革与高考的关系。

全社会都很关注新课程标准与高考的联系,不少学生及其家长还担心新课程打乱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会影响高考。其实这种担心是一个误区,因为新课改与高考并不矛盾,它不是排斥考试的教育,而是倡导科学的合理的与时俱考试。那么,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标教材与高考具有怎样的内在联系?这里以2013年语文高考全国课标卷(以下简称“全国课标卷”)对新课标卷的试卷结构及赋分情况为例,看看新课标卷对学生的语文能力有哪些要求。

第i卷 阅读题(70分)

第一大题,现代文阅读(9分)

第二大题,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第三大题,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这里的二选一较新课改前凸显了灵活性,照顾了学生的兴趣差异)

第四大题,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第ii卷 表达题(80分)

第五大题,语言文字应用(20分)

第六大题,写作(60分)

从试卷结构看,全国课标卷既保持了语文高考30年多来的优良传统,也吸取了近几年课程改革的新精神新成果,在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稳中求改。考虑到高中语文新课程开设大量选修课的教学实际,试卷坚持能力立意的考查导向,无论从考试内容的选择,还是试卷结构的安排,都注重继承与创新兼顾,突出了语文学科与时俱进的特点。在必考与选考的安排上,较好地处理了选择性与基础性问题,把 “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列为必考,只把“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和“现代文(实用类文本)阅读”列为选考,优先保证语文高考的基础性,保护中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性。应该说,这样的安排,有利于高等学校的招生选拔,也有利于促进新课改的中学语文教育。

三、目前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明显存在的四大难点,并科学地合理地进行矫正。

一是如何解决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教育部制订的有关高中语文教学的两份指导性文件,一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过去叫“教学大纲”),二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大纲 语文》(简称“考试大纲”)。前者规定高中语文“教什么,怎么教”,着眼于“应需”,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后者规定高中语文“考什么,怎么考”,着眼于“应试”。因为这两份文

件都是教育部组织研究、制订并发布的,在某种意义上体现着国家意志,必须认真加以贯彻落实。从本质上来说,考试是我国高等学校统一选拔录取合格新生的主要手段,但在我国目前的人材选拔机制下,应试教育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学教学的“指挥棒”。它不但直接涉及到学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也涉及到教师的切身利益,在高考已成为我国当今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话题的大背景下,如果要求教师只顾课程标准而不顾《考试大纲》,既是不现实的,同时也是不负责任的。所以,我们认为,高中语文教学必须做到应试教育和语文素养应试教育“两手抓”,而且“两手都要硬”,前者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后者根据考试选拔的特点和要求,把“语文素养”具体化为几种基本的语文能力,即现代文阅读能力、古代诗文阅读能力、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写作能力。当然,书面考试总有局限性,有些语文素养,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就无法用试卷来分级分等。素质教育是塑造品质、培养能力的教育,而应试教育是一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二者的根本区别,前者是“以人为本”,后者却是“以考为本”。“以考为本”必然是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换取升学率,教学方式往往采取“满堂灌”+“题海战术”,结果难免有导致摧残情感、伤害心灵、剥夺自信、磨灭个性,扼杀创造性之嫌,应当逐步得到矫正。二是如何解决新课标教学与平庸教学明显差距的矛盾。

平庸的教学方式与新课标创意的教学方式究竟有何差异,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那么又怎样辨析这种差异呢?英国教育家威廉·亚瑟曾把教师的教学分为四个层次:平庸的教师只会叙述,照本宣科;较好的教师,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学生讲解;优秀的教师只给学生做示范,即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伟大的教师则是启发,即“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良好习惯,使他们自能阅读与写作。新课程提出了一个新的“教材观”,就是“用教材教语文,不是教语文教材”。教材不再像过去那样是“圣旨”,不能越雷池半步,而只是教学中的一种凭借、一个线索。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增删或整合。今天我们有不少教师教师还不具备这种能力,那就只好仍用“教语文教材”的方法——离开了教参书就底气不足,讲课和判定学生答题都习惯于依赖“标准答案”,不但自己钻进了“套子”,还要强行把学生关进“套子”。我们当然也可以借鉴教参书和答案,但不是生搬硬套,而是二者兼顾,灵活运用,做到“三个吃透”:一是吃透新课程和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二是吃透教科书的基本内容,三是吃透语文《考试大纲》的考查范围。这样,才能做到教学中有的放矢。从另一个逻辑切合点来看,新课标是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而传统教育则是以应试教育为基础的。素质教育是塑造品质、培养能力的教育,而应试教育是一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二者的根本区别,前者是“以人为本”,后者却是“以考为本”。“以考为本”必然是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换取升学率,教学方式往往采取“满堂灌”+“题海战术”,结果必然导致摧残情感、伤害心灵、剥夺自信、磨灭

个性,扼杀创造性。显然,素质教育虽然不以考试为目的,但并不排斥考试。相反,素质教育是能够包容并且需要有考试的教育。

三是新课标与高中学生语文基础知识链断层的矛盾。

新课程《考试大纲》依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设计了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内容”包括“现代文阅读(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古诗文阅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语言文字运用(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和“写作(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选考内容”包括“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等实用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可以说这是一个系统的知识链,对于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系统地学习过上述各章节并打下较为坚实基础的城市高中生来说,应该具有比较系统而坚实基础知识,但对于条件较差的农村高中生来说,情况就不容乐观了,因为农村的办学条件和学习氛围都无法与城市相提并论,他们大多数在九年制义务阶段是被强行“赶”上高中来的,农村初中阶段的语文课基本上没有重视过语法教学,这些学校为了应考,成天围着现成的“标准化试题”转,导致大部分学生进入高中后普遍存在这样的情况:不习惯使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有的还根本不会使用,认不全汉语拼音大写字母、声母、韵母的绝不是少数;对标点符号模模糊糊,使用标点符号不规范,甚至书写一点到底的现象极为普遍;普遍不懂词性、短语、单句和复句的概念;不懂句式为何物,更不要说从语气上和结构上区分;文体概念模糊,“四不像”文章屡见不鲜等。现在的语文教师都有一个共同感触,高一学生学新课标语文,如果不补课,不链接上述基础知识,就如坠云里梦里。所以农村高中语文教学欲基本达到新课标要求,就必须得花一定的时间补上这些基础知识,让学生逐步掌握,达到先规矩而后巧的效果。

四是怎样解决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质”与“量”的矛盾问题。

新课标教材的数量与旧教材相比,几乎增加了一倍,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上法,仅依靠每星期的五、六节课,是根本无法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就连跑马观花地作完“量”的工作都不可能。那么又怎样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呢?方法只有一个,就是从课堂文本为主的学习向以语文实践为主的学习转化,彻底改变以往把内容分解成多个知识点、能力点,围绕知识点、能力点设计大量练习题,让学生反复机械地做练习的上法,那样仍然会造成了语文课程的繁、难、深、多却事倍功半。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新课标的科学上法应从三方面进行突破。一是强调实践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把多读多写提到重要位置,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

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要求通过朗读、默读、背诵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通过整体感知、感悟、积累和熏陶,培养良好的语感,增加文化的底蕴。为加强阅读,尤其是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的背诵篇数和课外阅读量要认真完成,达到“其义自见”的目的。二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比如《论语》里面描述孔子与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讲课”与“听课”的民主场面,课堂里没有“威严呆板的氛围”也没有正襟危坐的“主题内容”定调,先生只是引导性地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各自畅所欲言,没有任何限制和束缚,各讲各的治国方略,各谈各的理想抱负。师生平起平坐,孔子不是“权威”,学生不是“填鸭”。实在是最早的自主语文课堂。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提出关于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六大解放”主张:即解放头脑、解放双手、解放眼睛、解放嘴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他说“我们要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的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我们现在已经生活在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现代化、高科技手段给我们今天的语文学习注人了新的活力,给学习高中语文带来了更多更快的便捷,学生通过电子阅读物、网络、电视等媒体获取的语文信息量,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在某些知识层面和领域里,或许我们还比不上高中学生,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我们为什么要以“权威”自居呢?三是注重规律性。虽然说语文知识范围包罗万象,但无论是知识本身还是教材的要求都是具有一定规律性可寻的。比如古代诗歌阅读赏析中关于“寓情于景”的把握,如果不归类,似觉漫无边际,但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就有如下规律可寻。

1、尽情描绘山川美景,抒发由衷热爱祖国河山之情。

2、借幽静之景抒发厌弃官场黑暗,闲适恬淡之情调,表达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3、借凄凉之景抒发孤寂愁苦之情。

4、借残破之景抒发昔盛今衰的感伤之情。

5、以景(境)渲染、烘托,抒发送别时不舍或劝勉之情。

5、以景(境)渲染、烘托,表达羁旅之愁,怀友思亲的感情。

6、以景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等感伤之情。

7、以景表达宏伟抱负,凌云壮志等等。

总之,新课改下的农村高中语文教学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前景光明,要走出农村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困境,并非易事,需要全体农村高中师生的共同努力。只要我们大胆创新,努力探索,博采众长,不断总结,农村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必定会与时俱进,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合格的语文人才。

新课程教学反思简短 篇3

新课程标准及教材实施后,新旧课程有很大差别。旧课程功能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单纯追求学生认知的发展,而新课程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主体性,重视个性的发展。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面对新教材,我们应该怎样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呢?下面分享一篇教学反思:

一、教师引导学生自学

现代历史学习方式的运作以学习者的主动参与为先决条件。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学习历史不再是负担而是享受。课堂学习已不能满足学习的需要,课外自主安排学习。视历史老师为良师益友,产生了主动与之对话的强烈愿望。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我思考、自由探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创新立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尊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给予适当讲解和点拨,适时解疑释疑。

例如,在学习世界近代最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的时候,我要学生自己了解:贝多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让学生找到贝多芬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学

二、讨论相互交流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灵活的组织方式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当阐明一个问题需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时,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各抒已见,共同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

例如:学习七年级上册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的设计中就运用了“问题探究性”教学策略。

①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的政策有什么不同?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②汉初和亲与汉元帝时期的和亲效果有何不同,原因何在?

③如何评价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和亲的历史作用?如果你是王昭君,面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的和亲请求,你是否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如果你是汉元帝呢?

学生通过激烈讨论,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彼此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锻炼了学生雄辩的口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三、分组活动彼此合作

课堂是学堂,学生要学会学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当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后,合作学习更成为一种需要,通过课堂内互动,让不同思维在合作中碰撞,让他们发现问题,激励他们去探索,去创新。

例如,述说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人类进程中的影响。

把全班分成小组,每组任务明确,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收集信息,最后每个小组把各自的经历、报告向全班介绍交流。因每个人会有各自体会,这许多体会的汇合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这里,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既重视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又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交流分享,让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当然,不能把自主学习等同于放任自流的自学,为保证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教师要创建积极的、宽松的课堂环境,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把更多的课堂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同时,由于学生的发展极不平衡,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差异,相互学习。自主合作的课堂教学流程:“个人独立探索———小组研讨———集体交流——师生总结———质量控制———小组奖励”。

四、生自己动手动脑实践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的过程。课堂教学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为方向。在课堂上应充分解放学生的眼、口、手、脑,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实践的空间。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空洞抽象的讲解,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而一次成功地实践活动将使人终生难忘。

在古代世界历史教材中,讲述古埃及象形文字和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有什么区别?此问题若按书本讲解让学生死记硬背,难理解难掌握。我们不妨让学生先分别动手书写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再比较二者异同。这样,课堂上学生自然会细心观察,用心雕塑,兴趣盎然,记忆深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体性也得到体现。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个从教会(接受)、学会(理解)到会学(举一反三)的过程。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体验、感受,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使学习过程成为培养兴趣、提高能力、展示个性、积累知识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并从探究中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课堂上是帮助学生解决疑难。教师应该信任学生,解放学生,调动学生,促进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自己探索,自己创新。

新课程教学反思简短 篇4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换,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教研观念和方式,更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精神风貌。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想迅速成长,须合理、有效地对我们教学进行反思,才能达到“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数学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颁布,为新一轮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作为教师的我们,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教育理论,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上升到理性思考,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这中间重要的一点就是找到适应我们教学对象(学生)的教学方法,走出认识的误区。新课程改革只是一种指导思想,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避免用某种教法作为新课改的唯一方法。只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的方法,都应该是合理的。

一、改变教学观念

课改,首先更新教学观念,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懂得还不等于己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更牢固的知识,还必须思考。”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长期以来已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也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传承作用,思想上把学生看做消极的知识容器,单纯地填鸭式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结果事倍功半。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经过猜疑、尝试、探索、失败,进而体会成功的喜悦,达到真正的学!所以,现在教师角色的定位需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基于对学生的观察和谈话,“适时”地点拨思维受阻迷茫的学生,“适度”地根据不同心理特点及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思考问题,“适法”地针对不同类型知识选择引导的方法和技巧。

二、重视初高中知识衔接

初教高一时,深感高中教材跨度大,知识难度、广度、深度的要求大幅高,这种巨大的差异,使刚从初中升到高中的学生一下子无从适应,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总感数学难学,信心不足。由于大部分学生不适应这样的变化,又没有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仍然按照初中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数学知识,不能适应高中的数学教学,于是在学习能力有差异的情况下而出现了成绩分化,学习情绪急降。作为教师应特别关注此时的衔接,要充分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了哪些内容?要求到什么程度?哪些内容在高中阶段还要继续学习等等,注意初高中数学学习方式的衔接,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适应性能力,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动机,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阅读、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善于思考、勇于钻研的意识。

三、改变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又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教学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一起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

课堂上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在一堂课中,教师要做到精讲,尽量少讲,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刚毕业那会,每次上课,看到学生一道题目往往要思考很久才能得出答案,我就有点心急,每次都忍不住在他们即将做出答案的时候将方法告诉他们。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新方法的形成。学生的思维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库,学生往往会想出我意想不到的好方法来。

四、学生学习方法

就上面讲到的初高中数学存在巨大差异,高中无论是知识的深度、难度和广度,还是能力的要求,都有一次大飞跃。学生有会学的,有不会学的,会学习的学生因学习得法而成绩好,成绩好又可以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更加想学,成绩越拔尖,能力越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环。不会学习的学生开始学习不得法而成绩不好,如能及时总结教训,改变学法,变不会学习为会学习,经过一番努力能赶上去;如不思改进,不作努力,成绩就会越来越差,当差距拉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不容易赶上去了,成绩一差会对学习丧失兴趣,不想学习,越不想学成绩越降,继而在思想上产生一种厌恶,害怕,对自我怀疑,对学习完全失去了信心,甚至拒绝学习。由此可见,会不会学习,也就是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是学生能否学好数学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当前高中生数学学习方法还处在比较被动的状态,存在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

1、学习懒散,不肯动脑;

2、不订计划,惯性运转;

3、忽视预习,坐等上课,寄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依赖性较强,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不会听课,如像个速记员,边听边记,笔记是记了一大本,但问题也有一大堆;有的则一字不记,只顾听讲;有的学生只当听老师讲故事时来精神等等;

5、死记硬背,机械模仿,教师讲的听得懂,例题看得懂,就是书上的作业做不起;

6、不懂不问,一知半解;

7、不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而对那些偏、难、怪题感兴趣,好高骛远,影响基础学习;

8、不重总结,轻视复习。

对于学习居于中等及以下的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差,思维能力、运算能力较低,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实践和创新意识能力更无须谈说。上面所谈到的学生问题表现尤为突出,因此教师需多花时间了解学生具体情况、学习状态,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凭借着良好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五、小组合作学习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有个性地学习,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现“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新课标理念下的一项重要教学组织形式,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存在着误区:(1)小组合作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质的合作。教师为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2)合作人员搭配不合理,责任扩散和“搭车”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势互补、相互促进。(3)学生社交技能欠缺,之间缺乏沟通和深层次的交流,合作效率低下,结果是优等生的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差生成了陪衬。(4)教师课前对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认真设计,也有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只是按照预定的设计,把学生往教学框架里赶。(5)合作时间给予不足。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是教师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几分钟就叫“合作学习停止”。这时,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小组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下次开展合作活动学生也懒得配合了。(6)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课堂秩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听不清究竟谁的思维不严密,谁的思维缺少条理性。教师对小组学习缺乏必要的计划、调控等组织技能,指导作用没有跟上,当学生和小组面临问题时,教师无法对一些问题进行辨别、分析并对学生们进行帮助。(7)评价体系没有跟上,三重三轻突出,小组合作名存实亡。小组代表或个别优等生的发言多数一听就知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代表个人意见。合作学习结果变为:重个体评价轻小组评价;重学习成果评价轻合作意识、合作方法、合作技能评价;重课堂随机评价轻定期评价等。

我们应明确,合作学习这只是有效学习方式中的一种,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合理的选择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要避免“课堂合作学习太多”。这样只能适应个别尖子生而忽略了大部分学生。教师需关注学情,安排适当的内容让学生来完成。建立合理完善的评价体系,挖掘合作点,恰如其分的引导,使学生会合作,合作内容应该少而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在的学习能力。

六.加强自身学习,紧跟时代步伐:

俗话说得好,”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与时俱进,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另外新课改更要求教师要有团体,合作的精神。我们新教师应该多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取经,博采百家之长为己所用。

在数学教学中需要反思的地方很多,没有反思,专业能力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提高,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不断地更新观念、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的学识和身心修养,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勤分析,善反思,不断总结,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才能与时俱进,全面开展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奠宙

《数学教育学导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丘成桐 《数学与教育》

高等教育出版社

3、崔允漷

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广州市第十二届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会《学习材料汇编》2006、8

4、张雅君

教师的教学反思《课程教材教法》2006、2

5、章水云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中学数学研究》

2006、8

新课程教学反思简短 篇5

新课程标准及教材实施后,新旧课程有很大差别。旧课程功能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单纯追求学生认知的发展,而新课程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主体性,重视个性的发展。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面对新教材,我们应该怎样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呢?下面分享一篇教学反思:

一、教师引导学生自学

现代历史学习方式的运作以学习者的主动参与为先决条件。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学习历史不再是负担而是享受。课堂学习已不能满足学习的需要,课外自主安排学习。视历史老师为良师益友,产生了主动与之对话的强烈愿望。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我思考、自由探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创新立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尊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给予适当讲解和点拨,适时解疑释疑。

例如,在学习世界近代最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的时候,我要学生自己了解:贝多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让学生找到贝多芬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学

二、讨论相互交流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灵活的组织方式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当阐明一个问题需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时,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各抒已见,共同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

例如:学习七年级上册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的设计中就运用了“问题探究性”教学策略。

①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的政策有什么不同?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②汉初和亲与汉元帝时期的和亲效果有何不同,原因何在?

③如何评价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和亲的历史作用?如果你是王昭君,面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的和亲请求,你是否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如果你是汉元帝呢?

学生通过激烈讨论,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彼此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锻炼了学生雄辩的口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三、分组活动彼此合作

课堂是学堂,学生要学会学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当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后,合作学习更成为一种需要,通过课堂内互动,让不同思维在合作中碰撞,让他们发现问题,激励他们去探索,去创新。

例如,述说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人类进程中的影响。

把全班分成小组,每组任务明确,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收集信息,最后每个小组把各自的经历、报告向全班介绍交流。因每个人会有各自体会,这许多体会的汇合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这里,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既重视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又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交流分享,让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当然,不能把自主学习等同于放任自流的自学,为保证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教师要创建积极的、宽松的课堂环境,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把更多的课堂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同时,由于学生的发展极不平衡,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差异,相互学习。自主合作的课堂教学流程:“个人独立探索———小组研讨———集体交流——师生总结———质量控制———小组奖励”。

四、生自己动手动脑实践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的过程。课堂教学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为方向。在课堂上应充分解放学生的眼、口、手、脑,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实践的空间。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空洞抽象的讲解,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而一次成功地实践活动将使人终生难忘。

在古代世界历史教材中,讲述古埃及象形文字和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有什么区别?此问题若按书本讲解让学生死记硬背,难理解难掌握。我们不妨让学生先分别动手书写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再比较二者异同。这样,课堂上学生自然会细心观察,用心雕塑,兴趣盎然,记忆深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体性也得到体现。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个从教会(接受)、学会(理解)到会学(举一反三)的过程。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体验、感受,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使学习过程成为培养兴趣、提高能力、展示个性、积累知识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并从探究中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课堂上是帮助学生解决疑难。教师应该信任学生,解放学生,调动学生,促进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自己探索,自己创新。

新课程教学反思简短 篇6

教学展示活动反思

本学期自开学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我校组织了多次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我教研组全体成员积极参与,认真观摩并在课后进行了相关教研活动。针对教学展示活动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反思:

古语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本学期教学展示活动中,大批教师展示了他们的优质课堂,展现了他们出色的教学能力,其中有一些突出的共性是值得肯定、借鉴和推广:

1.在教学中,都凸显了学科的特点。如政治教学,以新春佳节之游为线索,表现了衣食住行的价格随市场波动而变化的情况,凸显了政治学科的时效性及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特点;又如历史教学中,凸显了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贯彻了历史学科实事求是的态度及论丛史出的思想。

2.在教学中,都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新课程理念要求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变教师“一言堂”为师生共同探究。本学期的展示课都体现出新课程的理念,教师教学手段丰富,在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工具的基础上开展众多教学活动,如小组合作探究、角色扮演、模仿秀、话剧表演及视频观看等。这些丰富的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及学生的主体地位。

3.在教学中,都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展示课中,教师所设计的活动都关注到学生的能力培养,包括动手能力、表演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在教学中,都注意价值观的培养。教育要培养的是人理性的思考和人性的光辉。在展示课中,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理性的判断能力,并在与学生的合作探究中,适时启发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通过本学期展示课的观摩及我教研组教学活动的研讨,我教研组认真审视和分析了一下目前的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现对教学活动中某些教学行为进行分析:

1.在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知识”目标

新课程改革反对那种不顾学生感受、体验和需要以及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的观念。但是,它并不排斥知识本身。相反,改革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老师们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学形式多样、方法灵活上,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体验与感悟,但是在完成知识目标的教学中常常蜻蜓点水,注重形式不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知识是基础,是载体,学生只有在掌握了基本的线索和具体的知识的同时,才能形成自主学习的初步能力,才能真正学会学习。因此,要真正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仅不能贬低知识的地位,反而应当进一步强化知识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通过师生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充实和丰富教科书所设计的基础知识的框架,使文字知识“活”起来,能否做到这一点直接关系到知识的质量和水平,进而关系到三维目标能否有效达成。

2.实现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不能走“形式”。

新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老师们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编演话剧、开展知识竞赛等都是老师们常用的教学形式。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但在教学中,有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只是一种点缀,似乎流于形式。比如:讨论几乎是老师们每节课都要采用的教学形式,但是有些问题根本就不具有讨论性。因此,课堂教

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需要出发,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追求表面的形式,会远离新课程的要求。

3.在基础知识教学中,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在新教学理念下,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对基础知识也采用不同的方法,个个击破,但是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有时会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使学生缺乏对知识的一个整体把握和清晰脉络的理解。因此,我们认为首先应把教材内容变成问题的“链接”,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尝试探索、合作等)一个个地进行问题求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随时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生成更多、更深层的问题。

其次将教材内容结构化,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学生的认识结构是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因此在教某部分知识时,要注意“瞻前顾后”和“左顾右盼”。要实现教材结构化,既可以提出教材内容的“纲要信息”,也可以指导学生自己结合相关知识构建知识框架,使学生学习完成后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

总之,“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社会在发展变化,教师也应具有改革意识与创新精神,做有较强的研究能力的学者型、科研型教师,不断地研究和反思教学,使教学设计更能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形式,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历史教研组

2014年3月18日

新课程教学反思简短 篇7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反思 聚集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我们欣喜地看到,“满堂讲”、“满堂问”,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的现象少了,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的现象多了;机械、单调的字、词、句、段的训练少了,丰富多彩的人文关怀多了;整齐划一的语文标准答案少了,珍视学生读书的独特感悟多了。然而,当我们在追寻语文教学的本真意义和核心价值时,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态”也出现了种种失调的现象。

一、识字写字中审美功能的缺失 眼下的语文课堂,“生命意义”、“动态生成”、“对话”、“互动”等词语出现的频率很高,这些新课程理念确实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新气象。但我们也发现,汉字的书写指导被大大地弱化,尤其是汉字特有的“形”和“意”的美感以及汉字教学的审美功能没有被挖掘出来,所以学生的写字能力越来越不如人意,甚至出现了年级愈高,字写得愈难看的怪现象。纵观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一般只能看到“读准生字的字音”这样的教学目标,“把生字写正确、美观”之类的教学目标少之又少,而从写字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就更是一种奢望了。 写字教学既有利于写字技能的提高,也有利于增进学识修养。《语文课程标准》也对写字的审美功能有明确要求,如一、二年级要求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五、六年级要求学生“能用毛笔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等等。因此,当前的语文教学要大力呼吁教师加强识字写字的教学,在书写指导中,既要促进学生写字技能的提高,更要注重发挥识字写字的审美功能。

二、“充分”朗读中情感体验的缺失 眼下的语文课堂书声琅琅。读,成了学生学教师教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是否“充分”读书成了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标准之一。于是,我们常常看到学生在课堂上“丰富多彩”地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挑战读、表演读、想象读等等,读了一遍又一遍,很是热闹;我们也常常听到“来,把这段话有感情地读一读”、“带着愉快的心情把这句读读”、“读出悲伤的语气”等之类的话。但是,学生没有感情的酝酿怎能“有感情地读”?在老师的指令下被动地读书,怎能“带着愉快的心情读”?学生没有与文本的深层次对话,没有与作者和主人公的心灵碰撞、情感共鸣,又怎能读出这语气那语气? 要真正达成读的目标与效果,除了要有读的层次、读的技巧等技术性因素外,还要有读的兴趣、充分的情感体验等非技术性因素。要让学生真正读出感情,读出预设目标中的效果,就要从激发学生的情感入手,让积极的情感成为学生读的内驱力。只有触及学生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样的读才会发挥最为有效的作用。

三、自读自悟中思维含量的缺失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然而,由于我们对这一理念不能正确理解,以致出现了一些误区:

一是教学目标缺失,学生没有真正走进语言文字的世界。整堂课学生自己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读书,然后是吵吵闹闹的讨论,接着汇报一些片言只语的读书感悟或问题。教师则谨小慎微,话语不多,甚至无所事事,教学效率很低。

二是学生的认识、理解、感悟都很肤浅,没有思维含量。学生交流或汇报时,教师始终不置可否,也不敢加以引导,分析、讲解,造成学生不着边际的感悟,甚至价值观有问题的都未及时进行引导。 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并不等于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不作为”。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立足文本,探究文本,在对文本有所感悟和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对话,该引导时适时引导,该深化时及时深化,该训练时有效训练。 新课程视野下,教育的内涵极为丰富。我们要致力于营造和谐的语文教学“生态”,教师要适时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放飞学生的心灵,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最终实现思维的发展与超越

新课程教学反思简短 篇8

新课程实验教材在我市一年级全面铺开,为了加强对新课程实施的指导,教研室小学数学科通过组织教材分析、理论讲座及教学观摩等活动,使新课程的实验老师在实施新理念方面有很大的进步,大部分老师明显地走出当初形式化倾向的误区,更加注重了教学的有效性、目的性、价值性、激励性,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一、利用一切有可能的条件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目前解决问题的教学,关注的是产生数学问题的情景。老师们采用生动有趣的情景,采用生动直观的“图画式”,让学生理解情景的情节与内容,通过联想和识别,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学生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数学知识的探究和发现过程。郭绮丽老师的认识人民币一节,老师就创设了三个情景:多媒体画面引出人民币的作用;出示真人民币的各种面值,让学生真实地了解人民币;“小商店”买东西环节,让学生懂得元与角的关系,一元能买什么。

二、特别注意小组合作的目的性、价值性和有效性

我们说小组活动、合作学习是否有效,一要看学习内容是否有价值;二要看全体成员是否人人投入;三要看是否有思维碰撞、情感交流。

老师们大多数都能保证学生充分的合作、交操作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活动非常充分,并且教师还能及时指导学生如何合作,合作的内容也有一定的目的性和价值性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交流、相互纠正、相互补充,因此许多的小组活动非常有效。学生的合作意识不断强化,合作的良好品质逐渐形成。

组织小组活动时,教师必须要对小组的合作学习引导好,否则就会缺乏平等的交流与沟通,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学习差一些的学生就会变成陪衬,更多的时候是听众。因此我倡导异质分组的同时,也采用同质分组的形式,让基础差的学生也有动手操作和发言的机会,成为合作学习中的主角。在教学在,我也曾惊讶过一些平时没有注意的的学生,偶然的一次“唱”主角,让我眼前一亮,重新认识了他们。

三、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意识,养成听课的好习惯

现在的孩子由于家庭等原因的影响,自我中心的意识很强,加上低年级学生有特别爱表现自己的心理特点,他们一听到老师的问题,就迫不及待地想发表意见,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让他们知道尊重别人,也尊重自己,每一个人在课堂上、在老师眼中都是平等的。“谁的耳朵最灵?”、“注意听,等她(他)说完,我要问你们有什么意见?”、“你能把听到的再说一遍吗?”、“让我们静静的听他(她)说完”。这些简单平实的语言在教研课中不时出现,表明我们的老师认识到了培养学生倾听意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有些老师还特别奖励认真倾听和倾听习惯有进步的学生。

四、能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很多课中,当学生没有答出来时,老师并没有急于请其他同学帮忙,而是说:“不要急,再想想,相信你能说出来。”而当这个学生答对时,其他学生由衷地送了他鼓励的掌声。在这里,教师给这个学生绝不仅仅是多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而是给了他进一步学习的自信。这充分反映了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而不是考虑自己的教学如何顺利的进行,这养的例子举不胜举。

五、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课程资源

教师要有课程意识,教师不应再是课本知识的解释者、课程忠实的执行者,而要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创造者。有的教师大胆地改革教材中数学知识的呈现方式,选择了与学生联系紧密的生活情景和问题情景,这样的情景创设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更加具有生活性实用性和挑战性,从而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第一册《用数学》一课中,有的教师认为南方的孩子不熟识院子图里的向日葵、石榴等,就干脆不要这个例题,把练习题的池塘图(有青蛙、鱼、鸭子)提上来作为例题来探究,这是我们江南孩子喜闻乐见的,孩子们特别爱看、爱说。这说明我们老师有了合理改变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意识和勇气,努力开发更加切合学生实际的课程资源。这是从服务于学生和发展的角度出发,是在用教材,而不是在教教材。

六、注意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要学好数学,就要用数学对具体情景进行思考和探索。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是综合数学能力和思维发展的过程,在课堂上,许多老师非常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完《分类》时,教师马上让学生收拾书包,看谁整理得最好;让部分学生站出来,对学生本身进行分类;有的老师还布置学生回家整理鞋架的鞋子、整理归柜子里的衣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如何面对新事物,如何逻辑地有创意地思考,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如何获得信息并有效地加以处理,如何与别人沟通等。在应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进一步产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在教学中,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1、注意教学语言的推敲和积累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操作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上使学生广泛参与、充分合作,这是非常好的,个别的课堂还出现大幅度超时现象,我们有些老师教学语言前后顺序的不同,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开展效果。比如,

师:现在我们用自己做的卡片和带来的物品进行买卖游戏,好吗?

生:好!

这时学生已经急不可待的开始行动起来,课堂上有些混乱,老师大声的喊着:同学们先不要动,听老师说清活动的要求……,老师的声音已经无济于事,然后老师采用拍掌“一二三”,等同学们安静,才能讲下去,这时学生虽然坐好了,可是心还在想着快点玩,这样的活动效率值得我们思考。

有一位老师就这样组织活动:“同学们,你们愿意和老师做个游戏吗?,看谁能听清楚老师的要求,然后告诉其他同学”。同学们竖起耳朵,生怕听漏一点。这位老师用自己的语言魅力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评价语言的有效性、丰富性,教学机智的闪现,是教师教学能力、教学经验积淀的结果,体现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听课中还有一些老师用简单的语言就能组织好课堂。比如课中学生在玩学具,师:不小心拿出学具来的同学,请悄悄的把学具放会抽屉里。又如:请各小组帮忙,把物品轻轻放回盒子里,交回老师手中。这就使课堂秩序井然有序。

2、为学生的思维碰撞搭好擂台

记得有一位教授讲过:凡是学生能探索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我们的课堂教学处于开放状态,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学生有话敢说,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表述不同的解题

思路,当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时,到底谁是谁非,怎样让学生的认识催于正确统一,是高高在上马上给出答案?还是适时地为学生们的思维碰撞搭个擂台?

3、确认学生已经做好本节课知识的准备

部分老师在探究的关键环节,学生启而不发,问完一个马上坐下,又问一个,一心想着学生走进自己设计的答案,而不会利用学生的回答,找切入点。既浪费时间,又没有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其实出现这种现象除了老师的引导语言外,很多时候是学生没有做好知识的准备。比如在广州听的一节《估一估,猜一猜》,老师虽然引导得不错,还总结了猜估的方法:找范围——把范围一步步缩小——估出来,可是学生在实验猜估时,总想不出从几到几的数字到底有哪些,总是猜估不出来,学生对这种方法产生怀疑,兴趣不浓。其实关键就是前面一节课的100以内数的顺序学生没有学好,阻碍了学生的思维。

4、让记录数学活动,成为数学课的一部分

走进新课程,实施新理念,学生的合作活动几乎每一节课都出现,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的小朋友参与数学活动,很少是因为知识上的需要,而只是对数学活动本身感兴趣。当学生合作得非常愉快并能达到目标时,老师很想学生保证这些活动在整个学习进程中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由于他们的愉快,相信他们都乐于去记录活动过程,这样可以加强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增进对数学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引发学生对知识的需要。我曾经在《分类》和《认识人民币》等活动中让学生写数学日记,因为是他们亲身经历而且很有乐趣,结果他们写得比语文老师布置的日记写得还要长还要好。我在堂上当是数学课的一部分来读他们的日记,表扬和鼓励他们,他们觉得我在关注他们,个个竖起耳朵,静静得听想不到,在以后的活动中,部分学生会主动叫我布置写数学日记的作业。学生在写数学日记,其实是在记录他们的成长历程,所以我建议老师们不要小看一年级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让他们写数学日记是完全有可能的事,并把它作为数学学习的一部分。

课标提出我们的教学要“有助于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习惯”。如果每个学科都以此为目标,这个目标就不会落空。数学教育中如何把这件事情做好,我想首先是数学课程应该能使学生对数学喜欢和好奇。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要善积累、勤反思,总结教学中的成功以及遗憾,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到改进、完善和提高的方法和策略,唤发新课程的魅力,在新课程改革中找到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