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作文网 > 教案 > 导航

物理教案密度

发表时间:2023-04-23

物理教案密度5篇。

老师会根据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成教案课件,而课件内容需要老师自己去设计完善。一份精心制作的教案是教师教育教学正确方法的反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物理教案密度”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希望本文能给您提供借鉴!

物理教案密度 篇1

]

优秀领先

飞翔梦想

]

优秀领先

飞翔梦想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2)让学生通过观察,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出示:①一个牙膏皮。

提问:(a)将它卷起来,形状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

(b)将它从南京带到北京,位置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

②装有冰块的带盖玻璃杯。

提问:容器内的冰全部熔化成水,状态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只要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变,它的质量就不变,可见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而改变。

2.质量的单位

(1)复习小学学过的重量的单位

提问:小学数学在表示物体重量时,常用哪些单位?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符号:kg。为了方便,还有比千克大的单位吨,比千克小的单位克、毫克。板书

单位:吨(t)、千克(Kg)、克(g)、毫克(mg)。

出示:1分米3的纯水。介绍它的质量是1千克。请学生看课本图7-4国际千克原器”。

(2)学生练习一些质量单位的换算

提问:质量的单位由大到小怎样换算? 板书

1吨=103千克、1千克=103克、1克=103毫克)

请学生观察课本图7-5 单位换算及某些物体的质量,了解某些物体的质量大小,并将单位换算练习完成,请学生回答换算结果,教师纠正。

利用课本中给出的信息窗”,课进一步使学生对质量的单位形成具体观念,此处可用幻灯片投影或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各种物体的质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测量质量的工具

(1)介绍常用测质量的器具

讲解:日常生活中买粮、买菜,称出的都是货物的质量。

提问:谁能说出每种工具的主要优点?

台秤、案秤使用方便;杆秤携带方便;电子秤能自动显示质量的价格。教师出示: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介绍学校实验室室常用天平称质量。

(2)托盘天平的构造

讲解:由于托盘天平使用较简便,先认识托盘天平的构造。

(a)托盘天平的构造

让学生将课桌上的托盘天平与课本图对照,认识托盘天平主要部件的名称。请一位学生上讲台利用托盘天平的实物说明托盘天平各主要部件的名称。板书

托盘天平的构造:底座、横梁、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游码、标尺

(b)天平标尺的零刻线、最大称量值、最小刻度值

]

优秀领先

飞翔梦想讲解:使用有刻度的工具,要先观察①零刻线在哪里?②量程多大?③最小刻度值多大?

让学生观察课桌上的托盘天平,然后汇报上述三个问题的结果。

学生汇报,教师指出:由于标尺上零刻线在左边,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时,是游码的左边与“0”对齐,因此游码读数时以左边的线为准;天平的量程即最大秤量值就是这台天平配套砝码盒内砝码的总数加游码最大的读数所表示的质量;最小刻度值就是标尺上每小格表示的质量数。

指出: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我们到下一节课继续学习。课堂归纳小结

这节课主要内容讲完了,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什么体会? 板书设计

物理教案密度 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①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液体体积和测小块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②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体会占据空间等量替代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

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②通过了解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紧密结合,使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服务社会。

二、教学重点:学习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三、教学难点:从实验原理、仪器使用、实验步骤安排、记录数据到根据数据得出结果对学生进行全面实验能力的训练

四、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1、教师出示一块长方体铁块,要测量这个铁块的密度,需要测量哪些量?怎样测量?

2、出示任意形状的小石块和装在杯中的盐水,能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和盐水的密度呢?

合作探究:

量筒的使用:

①观察量筒回答课本第12页“信息快递”中的问题;

②学生交流使用方法。

3、如何测固体(石块)体积的方法(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一块总结使用量筒测固体的方法)

4、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方法: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以待测体积的物体放入量筒后能完全浸没,且量筒中的水上升的高度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为准),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1;将不规则形状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被测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5、尝试测量一个塑料块的体积。

6、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且无法浸入量筒之内的固体的体积。可采用“溢杯法”测量其体积。所谓“溢杯法”即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内,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但现有量筒一次不能盛取石块溢出的水量,可用较大容器盛接溢出的水,再分若干次用量筒测量所接到的水,多次读取数据,最后相加得到石块的体积。

7、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①压入法:用一根细而长的铁丝将蜡块压入水中。蜡块投进量筒和压入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对的刻度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

②沉锤法:用细线将一个钩码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着蜡块和钩码放入量筒,钩码先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然后钩码和蜡块一起浸入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

学生分组实验并交流结果。

物理教案密度 篇3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2、知道密度是物质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同种物质密度是一定的;

3、初步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概括、归纳物理概念的能力;

重难点:

1、理解密度的概念;

2、密度单位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辨认物质,在现实生活中,如根据颜色辨别红色墨水和水,根据气味辨别水和酒精,此中颜色和气味是物体所具有的特性,可以据以区分不同物质。

如何区分外观上相同的不同物质:

如:体积一样的铁块和铜块;

质量一样的水和酒精。

提出:有时仅仅根据物质的形态、颜色、气味和外部特征,很难鉴别不同物质,需要找出物质的其他特征——密度。

二、实验(密度概念的建立)

取体积为10立方厘米的铁块和铝块各三块,用天平分别称出它们的质量,其结果如下:

分析实验数据可得:

1、对同一种物质,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即两块铁的体积是一块铁的体积的2倍;二块铁的质量是一块铁质量的2倍;两块铁和一块铁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2、对不同物资,体积相同时,它们的质量不等,即它们的m/v值不同;

3、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同种类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体的特性。

三、密度

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密度的公式:

知道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由密度定义可得到计算密度的公式:

密度=通常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公式变为:ρ=

辨析:

a、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物质的密度跟它的体积成正比;

c、物质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

d、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体积无关,物理教案《物理教案-密度》。

4、物理意义:铝的密度2.7×103kg/m3物理意义:表示每立方米的铝的质量是2.7×103千克。

练习题:质量为3千克,密度为8.8×103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将它截去一半,剩余的密度是______;如果再截0.5千克,则密度为_______________。

5、密度的单位

密度的单位四由质量单位和体积单位组成;

在国际单位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符号:kg/m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常用单位:克/厘米3,符号:g/cm3。

6、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单位换算依先换后算的原则

例:铜的密度是8.9×103千克/米3,等于多少克/厘米3?

解:8.9×103千克/米3=8.9×103× =8.9克/厘米3

练习题:ρ金=19.3×103kg/m3=_________g/dm3;

ρ银=10.5×103kg/m3=_________g/cm3。

四、总结

1、对同一种物质,质量和体积成正比;

2、密度是表示物体特性的物理量,和质量、体积无关;

3、密度是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4、密度=;

5、密度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

五、布置作业。

物理教案密度 篇4

雅酉镇九年一贯制学校优质课教案设计

课题:第一节质量

设 计 人:设计时间: 2013年11月25日 教学内容:教材第108页——112页。

1、质量的定义和单位;

2、质量的测量与天平的使用;

3、实验——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4、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物态和位置而改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2.了解天平的构造,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3、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和温度而变的物理量。

二、过程与方法:1.体验一些物体的质量,对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有估测的能力;2.通过用天平测量常见的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3.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和温度而变的物理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2.通过对物质质量的测量,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质量的单位和用天平来测质量。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教法学法:实验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学生天平(带砝码),小石块,水、烧杯,矿泉水瓶子一个。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问:自行车是用哪些材料制成?

答:钢、铁、橡胶等材料制成的,教师接着说明:一般我们把自行车称为物体,钢、铁、橡胶等称为物质。这样我们可以说:自行车这个物体是由钢、铁、橡胶等物质构成的,其它物体如:铁钉、铁锤、桌子、凳子等也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宇宙上的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二、新课教学

1、质量

(1)对实物的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

铁钉和铁锤含有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桌子和凳子含有木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物理学里为了表示物体的这个性质就引入了质量这个物理量。

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符号:“

物理教案密度 篇5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物理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一)教学目的

1、较熟练地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

2、学会用量筒(或量杯)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3、会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二)教具

教师演示用具:量筒、量杯、小黑板(抄有课本上的实验表格)。

学生实验用具:托盘天平(或物理天平)和砝码、量筒、石块、玻璃杯、水、盐水、细线。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物质的密度?

(2)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

(3)要求出物质的密度需要知道哪些量?

教师出示:小石块和1杯盐水。指出:用天平可以称出石块与盐水的质量,但用刻度尺却无法测出它的体积。本实验我们学习用量筒测它们的体积。

(板书:四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二、进行新课

1、引导学生看课本实验的.“目的”,对照实验的“器材”将桌上用具对照检查。

2、讲述量筒(或量杯)的使用方法。

教师出示:量筒和量杯实物,介绍量筒和量杯。

让学生观察桌上量筒的刻度。教师说明,mL是体积单位“毫升”的符号,1mL=1cm3。

提问:

(1)你所用的量筒的最大刻度(即量程)多大?

(2)它每小格(即最小刻度值)为多少厘米3?

让学生观察课本图7—6、图7—7。说出量筒和量杯使用时怎样放?怎样读出液体的体积?怎样测固体的体积?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

(1)测量时量筒或量杯应放平稳;

(2)读数时,视线要与筒内或杯内液体液面相平;(如测水的体积,由于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相平;如测水银的体积,由于水银面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凸面相平。)

(3)测固体体积的方法:

①在量筒内倒适量的水(以浸没待测固体为准)读出体积V1;

②用细线栓好固体慢慢放入到量筒内,读出这时水和待测固体的总体积V2;

③用V2—V1,得到待测固体的体积。

3、学生分组实验:测石块的密度

提问:测石块的密度合理的实验步骤是什么?

教师强调: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先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学生实际操作,将实验数据填在课前已画在作业本上的表中。教师请一学生将他的测量结果填在小黑板的表1中。

师生共同分析小黑板表1中的数据是否合理,纠正发生的错误。

4、学生分组实验:测盐水的密度

提问:测盐水的密度步骤是什么?

教师指出:

(1)该实验测盐水质量的方法与本章第二节测液体质量的方法不一样,采用该实验方法测液体的质量,在测体积时没有残留的液体在杯内,能减小测量的误差。

(2)为了计算方便,盐水的体积尽量取整数。

学生实际操作,将结果填在作业本上的实验表格中。教师请一学生将测量结果填入小黑板表2内。

师生共同分析小黑板表2的数据是否合理,及时纠正错误。

实验结束后,整理器材。

5、讨论课本“想想议议”

三、布置作业:课本上的小实验:“自制量筒”

编辑推荐

最新《玩沙》教案5篇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因此在写的时候就不要草草了事了。教案是课堂教学的基础设施。栏目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有关“最新《玩沙》教案”的内容,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最新《玩沙》教案 篇1

时间:

班级:泉州市机关幼儿园 大三班

执教者:许青青 指导者:李丽蓉

一、活动意图:

进入大班以来,幼儿对玩沙活动的兴趣日益升温,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智的发育,大班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更为丰富,动手能力、合作能力也更加增强;然而在计划性方面,大班幼儿仍处于萌芽阶段。因此,本次活动我们根据大班幼儿在心理发展及行为发展的特点,设计了以《开心游乐园》为主题的玩沙方案,旨在通过引导幼儿看简单的平面规划图,讨论如何按规划图有计划地进行合作性建构,并将讨论计划付诸于游戏实践的过程中,从而达到提升沙上游戏品质的目的。

二、游戏目的:

1、学习看简单的平面规划图进行计划性合作建构。

2、运用挖洞、堆高、拍实等技能完成沙上游乐园的建构。

3、体验玩沙的乐趣及与同伴共同完成计划成果的快乐。

三、游戏准备:

1、玩沙工具,花片、房子积塑等结构材料。

2、辅助材料:干树枝、可乐瓶、茶罐、月饼盒、奶瓶等。

3、对中心区域进行初步划分。

四、游戏过程:

1、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指导语:请去过游乐园的小朋友把小手举起来!你在游乐园玩过什么?

2、幼儿讨论,互别交流在游乐园看过及玩过的项目。

3、观察规划图,引发建构兴趣。

指导语:这是老师前几天和小朋友一起画的一张游乐园规划图,你能看出来上面画的是些什么吗?师结合规划图重点启发幼儿用不同技能、材料建构各种场所。

4、分组讨论,规划建构。

指导语:今天我们分成四个组在沙上建游乐园!我邀请了五个组长负责……现在请你们先想想,你想参加哪个游乐设施的建构?就参加哪一组的讨论。

5、提出要求

① 讨论要求:用什么材料建构本组的游乐设施?建构任务如何分配?

② 建构要求:

A. 合作建构的物体要牢固。

B. 使用工具要蹲下,不用手揉眼睛。

C. 想想可以用哪些辅助材料把游乐园建得更美。

D. 外面的模型“小工厂”,要把做好的建筑模型送到各组,让他们选择需要的东西 “装扮”游乐园。各组也可以到“小工厂”去订做模型。

6、幼儿分组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重点观察幼儿完成计划的情况;及使用辅助材料扮靓游乐园的情况。必要时提供适时的帮助。

7、评价与小结:你觉得游乐园里什么地方最美?为什么?

8、组织幼儿收拾玩具,做好清洁工作。

9、带幼儿到活动室整理仪表、洗手、喝水。

最新《玩沙》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亲身体验、观察、了解沙子的特征。

2、通过实验,观察比较干沙和湿沙的不同。

3、乐意玩沙,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充分体验探索活动的快乐。

1、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外面去上一节课,我们要一起去玩沙,但是到了玩沙的地方,小朋友先不要玩沙,老师会问小朋友一些问题哦,等你们回答了老师的问题之后,老师才请小朋友去玩。

2、带幼儿进入玩沙场地.

二、请幼儿观察、了解沙子的特征。

1、这里面有好多好多的沙子,请你们仔细看一看,并且摸一摸它,这些沙子都是什么样子的呢?

2、教师总结:这些沙是细细的,软软的,黄黄的,一粒一粒的。

3、你们看看,沙子里面是不是还藏了很多的小石子呢:请幼儿想想应该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把沙子和石子分开呢?

4、教师示范:用沙漏将石子与沙分开,并请幼儿观察。让幼儿说说为什么石子可以和沙分开。

1、你们知道怎么样可以把沙子变湿吗?

2、给沙子加水,观察湿沙与干沙的不同,请幼儿观察加了水的`湿沙与干沙有什么不一样。

3、拿湿沙与干沙分别在手上捏一捏,请小朋友观察后说一说。

4、小结:干沙抓在手上会一粒粒游流下来,像流水一样,但湿沙放在手里捏一捏可以捏出不一样的形状。

1、教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一起来玩一玩这些沙吧!但是在玩的时候小朋友要注意些什么呢?

2、注意不要把沙弄到了自己和别人的身上,在玩沙的时候也不能上扬,这样容易伤到眼睛。

3、请幼儿用各种模型按沙,看看干沙和湿沙按出来的模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4、用手给沙做各种造型,感受干沙和湿沙的不同,并提问:哪一种沙子更好做造型?用干沙和湿沙做造型的时候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最新《玩沙》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让幼儿感知沙子的特性,比较干沙与湿沙的不同,学习用沙土造型,充分享受玩沙的乐趣。

活动准备:小铲、小桶、筛子、模子、水等。 活动过程:

一、干沙游戏

1、让幼儿在沙地里自由自在地玩沙子。可以光着脚在沙子上走一走、跳一跳;可以用手摸一摸、抓一抓;可以用铲子、小桶、筛子等玩具玩沙子。

教师启发幼儿:在沙子上跳一跳,有什么感觉?用脚踩过干沙子后,看看留下的脚印什么样?用手捏一把干沙子,试试能不能捏成一个球?用铲子挖洞、挖井、造房子,试一试能不能成功?用筛子筛过的沙子什么样?摸一摸这些沙子有什么感觉?

二、湿沙游戏

1、在沙箱或沙池中喷洒适量的水,放上一些玩具和模型。让幼儿自由地玩沙。教师可以引导幼儿: 用脚踩一踩,看看湿沙子上留下的脚印什么样?用手捏一捏,试试湿沙子能捏成球吗?用容器、模子扣一扣,看看湿沙子能变成什么样? 用筛子筛一筛,仔细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用小棍或手指在沙子上画画、按手印、按各种图型印,比一比,谁的图案最美?用湿沙子筑长城、建城堡……比一比谁建的最牢固?谁造的最有趣?

2、讨论:干沙子与湿沙子有什么不同?(附着图片让幼儿比较)

三、小实验

让幼儿比较沙子和泥土的含水量。

让他们感知了解泥土的特征,通过摸、压等方法,区别不同的土质,观察他们的颜色,感知柔软度。拓展孩子的探索空间,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1.看一看、摸一摸、抓一抓。(沙子粗粗的,有点磨手。泥土软软的,黏黏的)。

2.同样多的水倒进去试试看。(沙子里的水多,泥土里的水少)。

3.让幼儿自己说哪个是沙子哪个是泥土。

活动延伸:

让幼儿去公园沙堆上玩耍,用沙子盖小房子等.

最新《玩沙》教案 篇4

2、初步了解沙的用途,引起幼儿对周围自然物的关注,教育幼儿保护周围自然物。

3、通过玩沙活动激发幼儿的愉快情绪,培养初步的探索尝试精神。

幼儿人手一套玩沙工具(铲、箩筐、小桶)、搅拌棒、水、玻璃杯、用来自制沙球的矿泉水瓶等物品,场地周围贴有若干有关沙的功能图片。

小朋友喜欢玩沙吗?今天老师小朋友一块来玩沙。玩时,要把袖子卷起来,不要用手揉眼睛。

(1)  让幼儿感知沙的粗细特点,并结合相关的卫生教育。

请小朋友每人拿一个筐,比一比谁先把筐装满。老师边看边问:“你们用筐装沙时发现了什么问题?

教师归纳沙的第一个特点:有的沙比较细,有的沙比较粗,一般人们称它为细沙或粗沙。教育幼儿懂得一点细沙和风的关系。平时玩沙是要注意不扬沙,保护自己和同伴的眼睛、鼻子等器官。

(2) 让幼儿感知沙是一粒一粒的。

请幼儿摸一摸沙,有什么感觉?用眼睛仔细看一看,沙是什么样子的?

(3) 让幼儿感知沙是松散的。

小朋友有用橡皮泥团过“汤圆”,那用沙能团“汤圆”吗?(小朋友自己做实验)让幼儿思考,这是为什么?

(4) 让幼儿感知沙是不溶于水的一种自然物。

小朋友,平时我们吃的糖和盐,放进水里有什么变化?(教师做一个糖、盐溶于水的实验证实幼儿的回答)②沙放进水里有什么变化呢?(幼儿自己做实验,把水到进桶里,用小棒搅拌并观察)

提供建筑—沙,启发幼儿进一步思考沙的其他特点。

师:我们刚才认识了沙,谁来把沙的特点完整地说给大家听听。(个别说和集体说结合)沙除了有这些特点,它还有什么特点?(运用已有知识说出:软软的,踩在上面很舒服等)

师:小朋友知道了沙的特点,那么沙有什么用处?它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你们可以根据平时生活中看到的,想一想,说一说。教师有目的地复述,帮助幼儿记忆,并浅显地介绍沙与人们地关系。

请幼儿每人拿一只空矿泉水瓶在教师指导下装进少量的沙,摇动已装沙的瓶子为歌曲“大公鸡”伴奏,结束活动。

幼儿对自然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对好玩的沙子更是有着浓厚的兴趣,每次玩沙总是乐此不疲。于是我们便抓住这一幼儿感兴趣的课题设计并组织了此次科学活动――“好玩的沙子”。让幼儿在玩沙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感知、比较、交流获取对沙子基本特征的了解,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体验玩沙的乐趣。

1、探索并感知沙子的基本特性。

2、了解沙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沙土游戏的快乐。

3、通过了解沙尘暴的有关知识,培养环保意识。

1、沙漠和海滨的录像、几种颜色的沙子标本、水泥少许。

2、每桌一盘沙子、五个沙箱,每个幼儿一杯沙子、一罐土。

3、冰糕棍、抹布、盛清水的杯子(每组必备)、废旧物品制作的漏斗。

4、铲子、小水桶、印模、吸铁石、网眼大小不同的筛子、废旧纸杯、玩沙工具等。

5、沙尘暴录像带、一盘沙、用报纸卷好的纸简。

3、小结:沙子的颜色很多,最常见的有白色、黄色,还有黑色、红色和紫色。(逐一出示红色、黑色、紫色沙子标本给幼儿看)

自评:幼儿仅仅对常见的黄沙熟悉,通过观看录像片,丰富了幼儿对沙子的认识。

1、请幼儿随意玩沙,通过看、摸、吹、闻来感知沙子的基本特征。

(幼儿:点点的、小豆豆、粒粒的,经老师引导后说出是颗粒状的)。

2、两个幼儿为一组进行装沙游戏,用筛子、水桶、铲子、漏斗等工具,想办法使沙子流动起来,感知沙子流动的特性。

3、引导幼儿在盛水的杯子里放人沙子,然后用冰糕棒搅一搅并观察,有什么变化。(水变得有些浑浊,沙子沉到杯底、沙子变湿了,且不溶于水)

4、请幼儿分别用两个同样的矿泉水瓶(瓶底打孔)装等量的沙、土,再请幼儿分别向两个瓶子倒入同样的水,说说看到了什么现象(盛土的瓶只有少量的水流出,大部分水被上吸收;沙子中的大部分水较快地从瓶底流出,只有很少一部分被吸收)。

自评:幼儿以往有过玩水的活动经验,知道盐、糖溶于水的道理,所以在这个环节中幼儿通过简单操作就很快得出了结论:沙子不溶于水,但是有吸水性,其吸水性比土要差。但要注意提醒幼儿倒入沙子和土中的水要一样多,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5、为幼儿提供铲子、水桶、印模等,幼儿分组用沙子造型,其中一组幼儿的沙盘装有干沙子,另一组装有湿沙子,观察比较二者的不同:湿沙子能抱成团,干沙子不容易抱成团。提问:谁有办法使干沙子容易做造型?(幼儿自己动手加工湿沙子)

6、请幼儿将吸铁石放入沙盘中自由拖动,看一看有什么现象发生:沙土中含的一些铁屑能被吸铁石吸上来。

7、每人一盘沙,将适量颜料倒入盘中,请幼儿用手揉捏均匀,感知沙子有吸附性,能够着色。(将彩沙晾干后待用,可制作沙画)

1、请幼儿讨论沙子的作用。

2、自制水泥沙:沙子是建筑材料的一种,必须和水泥混合使用才更坚固。

请每组幼儿取一杯沙子,半杯水泥,自制成水泥沙。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有什么感觉。(是软还是硬)

3、把糊状水泥沙晾干后再请幼儿观察。

活动延伸:引导幼儿玩建构游戏一一把积木当砖块砌墙,分别用沙子、水泥、自制水泥沙、盖房子,感知水泥沙的粘和力强。

最新《玩沙》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孩子们沉浸在节日的快乐中。他们谈论着有关节日的许多开心事……“欢乐自助游”是孩子最近谈论的热点,玩沙、玩水又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活动,但对于玩沙的规则有的孩子只是纸上谈兵。这次玩沙,我们预设了两个奖,怎样才能获得“心灵手巧”和“文明礼貌”奖呢?我们请孩子们自己来当小评委,让他们自己来设计、制定这两个奖项的要求。通过这个活动不仅能使孩子们进一步理解玩沙的要求,同时能体验到集体合作力量大……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分工合作,尝试小组交流,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继续分享“六一”来临的喜悦,懂得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游园会的经验、纸、笔;“心灵手巧”和“文明礼貌”奖券

活动过程:

一、语言导入:

◇马上,我们将迎来什么节日?

◇“六一儿童节”大家有些什么开心的事啊?

◇去年小(二)班的时候,(欢乐游园会)我们开展了哪2个活动?

◇今年的欢乐游园会我们班负责“玩沙玩水乐哈哈”。

◇一听名字你们就知道这是……

二、讨论“心灵手巧”奖的要求:

◇现在啊,我们遇到了问题(出示奖券),这是什么?

◇奖券有什么用呢?

◇老师正在想:怎样才能得到这两种奖券呢?

◇现在请你们一起来帮忙想想好吗?

讨论“心灵手巧”奖:

☉这是什么奖?

☉谁知道“心灵手巧”是什么意思吗?

☉那怎样才能得到这个奖券呢?

A、自由交流(两分钟)

B、集体交流

好的,那么就像你们说的那样,能做到这几点的,我们就给他“心灵手巧”奖。

三、分组交流“文明礼貌”奖

◇那还有这个“文明礼貌”奖呢?

◇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了,请你们一起来设计,怎样才能得到这个“文明礼貌”奖?

1、分组交流,教师指导

要求:

请一个记录员把你们小组每个小朋友的好方法都清清楚楚地记录下来。别忘了在记录纸上留下你们小组的名称。

请大家抓紧时间!

指导:

会安静地商量、讨论。能很快地分工。

2、交流、小结

☉请每组选一名孩子介绍,其他孩子可以补充。

☉引导孩子大胆、自信地表达。

☉比较记录方式。

你们觉得哪个好?

活动延伸:把大家制定的规则贴到宣传版面上!

活动反思:

◇“欢乐自助游”是孩子最近谈论的热点,玩沙、玩水又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所以这个活动来自孩子生活经验,是他们熟悉的,关心的,所以孩子们在活动中有话说,能把自己的体会与同伴分享,能将个人的经验转化成集体的经验。

◇当孩子在同一个问题上执着时,教师可以用语言强调来提醒幼儿。在今天的活动中,当一些孩子将“心灵手巧”的规则定义在不扬沙、不扔沙等情况时,教师可以用语言提示幼儿“请大家想想心灵手巧奖应该遵守怎样的规则?”并加重语气,突出“心灵手巧”、还可以重复说一遍“心灵手巧”。这样孩子就会把注意点集中到“心灵手巧”上了,避免更多的幼儿导入误区。

◇孩子记录前,向他们说清楚要求。今天的活动中,我觉得忽略了一个时间的要求。由于客观原因,想把时间的要求省略了,但事实告诉我,可以向中班的孩子提出时间的要求了。有的孩子时间观念不是很强,所以一开始,出现有的幼儿很笃定地,而且记录的要求是清楚,明白就可以了,并不是要画得好看,有的幼儿注重了图画,而忽略了简单地记、快速地记。

◇对一些情况教师及时解决:如安静地讨论,很快地分工等。

买东西大班教案5篇


通常老师在上课之前会带上教案课件,每天老师要有责任写好每份教案课件。教案是有效科学的教学方法之一,如何才算是写好一份教案课件呢?经典范文网的编辑为大家准备了一篇涉及“买东西大班教案”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买东西大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从图中初步体验小美第一次上街买东西的感受。

2、理解故事内容,讲述小美第一次上街买东西的经历。

教学准备:大图书、每人一本小图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引导语:小朋友,你去买东西过东西吗?(请幼儿自由讲述)

2、有个小女孩叫小美,她今年5岁,比你们还小哦!今天她第一次上街买东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会发生什么事情?

二、出示大图书,教师讲述故事前半部分

1、指导语:妈妈叫小美买什么?小美愿意吗?从哪里看出来?

2、出示第二和第三幅图1)语:小美在买牛奶的路上遇到了什么事?她为什么要躲在墙脚?

2)师:小美摔了一跤,买牛奶的钱还掉了,小美会坚持去买牛奶还是回家找妈妈呢?

三、幼儿自由阅读,教师适当引导。

1、提问:小美有买到牛奶吗?她是怎样买到牛奶的?

2、提要求:安静地看书,从第5页看到第13页,仔细看看每一页在讲什么?

四、理解阅读

1、小美有买到牛奶吗?她是怎样买到牛奶的?

2、刚开始的时候,为什么小美没有买到牛奶?女主人向小美道歉以后,为什么小美还会掉眼泪?

3、小美买到牛奶后是是回家的?她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四、教师完整朗读,幼儿欣赏。

小美在买牛奶过程中说过什么话?两次说的话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

五、情感教育指导语:

小朋友还小,以后也会遇到很多第一次,比如第一次参加比赛,第一次离开家,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但只要勇敢去面对,就会获得成功。

买东西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1元、2元、5元、10元的人民币(纸币),并会运用。

2、比较10元以内钱币数量的多少。

3、初步掌握人民币的兑换。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钱币、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智慧老人开了一个非常大的超市,想要进去呀必须闯过三关。

二、 基本过程。

1、 第一关:认一认(认识1元、2元、5元、10 元)

出示课件,问:这是什么呀?(钱)分别来认识1元、2元、5元、10元

小结:小朋友真棒!认识了智慧老人准备的人民币闯关成功。

2、 第二关:比一比(能比较钱币数量的多少)

出示课件,智慧老人准备了几样商品,价钱不一样,一起看看都是什么?价格多少?

出示两样东西提问:"哪个需要的钱多?"

依次比较,10元内钱币数量的多少?

小结:小朋友太厉害了,知道2元多1元少、5元多2元少、10元多5元少,闯关成功。

3、第三关:买一买(会用钱买东西)

智慧老人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钱币,能正确的用钱买东西就能闯过关。

小结:在这一关,小朋友都正确的用钱币买到东西,闯关成功。

4、玩一玩。

幼儿去超市买一样东西,要用老师准备的钱去买。(要求:所付的钱和物品的价钱要一样多)

三、结束活动。

今天小朋友真能干,认识了人民币,也学会了买东西。在生活中,有时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你就可以做妈妈的小助手,帮妈妈付钱,这样你的本领就会更大。

买东西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想象,大胆表述。

2、体验小美第一次买东西时由害怕到成功内心情感的变化。

3、知道遇到困难不能害怕,勇敢面对就能成功。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独自买东西的经历

2、物质准备:大图书或PPT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是不是有过第一次买东西的经历吗?你们第一次买的是什么东西,为谁买的,买东西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呢?

师:那我们第一次去买东西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师:哦,我们去买东西的时候要防止小偷,不然钱掉了就不能买东西了;我们不能跟陌生人讲话,防止被骗;我们要看红绿灯,注意交通安全。原来,第一次去买东西要注意这么多问题。哇,我有点紧张哎。

师: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一个关于买东西的故事。(出示封面,和幼儿一起认识故事的名称"第一次买东西")

二、分段讲述故事

师:这里也讲了第一次买东西的故事,那是谁在买东西呢?她叫小美。我们看看她第一次去买东西的时候顺不顺利,她会经历什么事呢?

1、(教师讲述故事第一、二段。)

师:小美在买东西的路上遇到了什么事?(幼儿回答,小美摔倒了)

师:她为什么会摔倒?(幼儿猜测原因)

师:小美摔了一跤,买牛奶的钱还掉了,这时候小美的心情怎么样?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是继续去小店还是回家?为什么(幼儿回答并讲述原因)

师:你们真是勇敢的孩子,我们来看看小美是不是也跟你们一样勇敢,她是怎么做的?

2、(教师讲述故事第三段。)师:到了小店,小美有没有买到东西?为什么?

师:那你们有什么办法来帮帮小美?(幼儿说出一个方法后,请幼儿上来扮演小美,教师做女主人进行角色表演。)

师:小美接受了你们的帮助,我们来看看她有没有变得勇敢了。

3、(教师讲述故事第四、五段。)师:最后,小美是怎么买到牛奶的?

师:说到这里,老师有一个问题,之前,小美摔倒了,被挤出店了,她都没有哭。可是当女主人向小美道歉以后,为什么小美还会掉眼泪?(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哦,这是激动的、喜悦的眼泪,因为小美克服了胆怯的心理,战胜了困难,她终于成功的买到了牛奶,她为自己取得的胜利感到高兴。老师也看到过类似的事情,奥运会上,那些获得奖牌的哥哥姐姐他们在领奖台上的时候也会留下眼泪,因为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所以他们留下了激动的泪水。那小朋友们,你们自己有没有做过或者看到过什么事情,让你也留下了这样激动、喜悦的眼泪呢?(幼儿回答讲述自己的经历)

小结:第一次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是只要勇敢地去尝试,都会有一个小小的收获。就像故事中的小美,通过这次买牛奶的经历,小美得到了锻炼,她变得大胆、勇敢、自信了,遇到困难她也不那么害怕了。我们一起给她鼓鼓掌。

三、完整地欣赏故事

师:让我们来完整地欣赏一遍这个好听的故事吧。

小结:小朋友会慢慢长大,会经历无数的第一次,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滑雪,第一次上台演出,你们会经历许许多多五彩缤纷的第一次。你们都会变得越来越能干,会独立做很多的事情。从现在开始,你们要大胆地勇敢地面对生活,做一个勇敢、自信的孩子,好吗?

买东西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在结对购物游戏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大班:感受6以内数的组成,。小班:6以内数数)

2、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 数学》

2、足够数量的购物单:上面写上述的组成题目;手机废旧纸盒,上面画上圆点表示价格。

3、将制作好的纸盒成列,布置成超市。

活动过程:

1、 大小幼儿结对共同参观“超市”

熟悉环境,观察了解商品特点。

认识商品上的特殊价格标签:点子标签。

2、 玩游戏“大小幼儿合作购物”。

游戏玩法与规则:大班幼儿根据购物单上的数的组成计算出所够商品的价格,小班幼儿根据大班幼儿告知的组成答案进入超市。

大班幼儿的任务是用数的组成的知识算出商品的价格,但不能走入超市。小班幼儿的任务是根据大班幼儿提供的答案,进入超市拿相应价格的商品。

教师以收银员的身份及时检查核对。游戏可多次进行。

3、使用《小朋友的书 数学》第6页“逛超市”,先数一数每一层货架有几件物品。可请小班小朋友数,大班小朋友记录。然后,大家一起数每个货架上供有多少物品,大班小朋友记录。

买东西大班教案 篇5

设计背景

孩子们最喜欢买吃的的东西,喜欢逛这里的巴扎。在教室里我准备了实物,准备了教学用具,废旧物制作。摆放归类,设计了一个小超市。如水果区、蔬菜区、食品区、学习用品。都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物品,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小朋友们都已认知过这些物。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各类物品,还能用汉语口语说出来。

2、知道用礼貌用语,知道买东西要付钱。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重要的是让幼儿积极用汉语表达出来,不完整的句子老师引导孩子完成,多说几遍都可以,弱点的孩子只能说出词语也没关系。让幼儿们在此情景中乐于参与活动

2、难点:能灵活运用句子说出自己想买的、自己想要的。通过老师的指导使得幼儿大胆用句式表达清楚含义。难在老师用灵活多样、前后有序的方法掌控调节教学氛围。

活动准备

1、小超市模型

2、自制纸币,5毛钱,1块钱若干张

3、实物:泡泡糖、巧克力,方便面,小饼干,棒棒糖等。

4、水果教具,蔬菜教具。

5、小布袋子6—8个。

6、分六小组,每组6人

活动过程

1、老师与两名幼儿示范,其它幼儿仔细听,认真看。

2、选一组幼儿为大家示范表演,老师鼓励并指导幼儿用汉语口语表达。其它小组依次完成买东西的过程。老师为幼儿做辅助工作。对每小组表现好的幼儿给予表扬。

3、对有些不善于说话的、或口语差的小孩,老师再组织一次表演,耐心引导并开启孩子的小嘴巴,用一块真的食物来奖励孩子。

4、结束活动,小朋友们一起回想这个小超市里用什么水果?有什么食品?有哪些蔬菜?还有什么学习用品。

5、延伸:把物品摆放在区角,便小朋友们自由进行玩耍。

教学反思

1、我自己备课理论太多,对幼儿学习方法掌握有点生硬呆板。

2、上课过程中,虽然孩子很热情积极参与,我有点掌控不住了,在引导他们认真听或多说几遍口语,幼儿只顾那吃的物品

3、我在整个过程中也不断观察幼儿的个体变动,但及时调整心态并坦然解决小问题还是有写慌张。

4、给孩子们鼓励时,语气眼神还欠缺理解和接纳的态度

5、我对幼儿的学习特征和个性化发展都有所理解和学习,就是在实施活动时,没能及时调整。

6、老师当时评价有几点:说话声音有点儿大,不太轻柔;表情有些直板,不自然;鼓励方式太单一;给幼儿自主表现的机会少,自由空间也太小。

作文讲评课教案5篇


发现您关心的内容经典范文网为您整理了以下相关信息:作文讲评课教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老师都需要为每堂课准备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案来适应学生的学习进步。

作文讲评课教案【篇1】

试卷讲评课要避免两种做法:一是从头到尾逐题讲解,没有重点;二是对、抄答案,就题论题,浅尝辄止。要做到有的放矢,把试卷讲深讲透,首先必须广泛收集试卷信息,仔细分析答题情况。因此,讲评课前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

1、数据统计。

为了做到对成绩、对学生、对试卷心中有数,我们构建了《xx界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分析表》。每次月考、模考后都要要求教师做好烦琐而准确的统计工作。除了要统计整套试卷的平均分,班级的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之外,还要统计每题得分率及每一知识板块,往往要具体到36分、33分、30分、27分及27分以下的不同得分情况的统计。

分析即教师根据每题出现的典型错误揣摩学生的答题思路,归纳造成学生答题错误的主要原因(或审题意识,或知识积累,或语言表达,等等)以明确学生在各个板块复习中的总体优势和劣势。比较是为了充分利用试卷的检测功能,发现教学中的进步和薄弱环节,发现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更好地指导以后的教学。比较可以是同类班级的横向比较,也可以是本次考试与近几次考试情况的纵向比较;可以将同一试卷中不同题型、不同板块的得分情况作比较分析;还可以从优等生与后进生进行比较,找出优等生之所以优秀,后进生之所以落后的原因。

3、确定重点。

数据统计及分析比较的根本目的,在于站在命题思想和备考策略的高度,对得分率低的试题认真查找失分原因,发现教学中的漏洞和不足,并确定讲评的知识重点和板块重点,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知识的讲评,一般要达到以下目的:

(1)认知试卷。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对试卷的整体结构、基础题型以及测试要达到的目标和已经达成的目标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和把握。

(2)纠正错误。纠正学生答题中各种错误的同时,对错误率高达50%以上的试题要重锤敲打,重点讲透,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

(3)提要钩玄。教师对每一道题涉及的知识考点应有一个基本方法的归纳。如对大、小阅读题(自然科学类文章、文言文、文学作品)文本的整体把握,不同的文本类型应有不同的基本方法的指导;对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不同类型或不同文体的作文命题,也应有不同的基本审题方法或构思方法的指引。

我们常常抱怨学生喜欢把眼睛盯在分数上,不重反思,太过功利。其实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是试卷讲评和结果反馈相对滞后。学生做完一份语文呢模拟试卷需要两个半小时,经理从识记、理解到鉴赏、评价、表达的复杂的思维过程,因此,他们对自己的劳动成效如何非常重视,这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教学中,由于我们备课任务繁重、批改试卷难度大,往往把试卷发放和讲评工作搁置太久;此时,学生做题目是产生的思维火花已经消失,能够刺激他们思维的只剩下分数。因此,及时将考试结果和答案反馈给学生,是取得良好讲评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份试卷中总有一些错误率高、迷惑性大的试题,还有一些能体现本阶段专题教学重点的试题。教师应选择这些试题作为讲评的重点,而不应面面俱到。根据学生答题情况,教师对某道题或某个板块试题的常见干扰陷阱设置讲清、讲明,以增强学生敏锐的识别意识;对某道或某个板块能体现本阶段教学内容的试题,应讲好其基本解题思路、答题策略,最好采用专题式讲评模式。

试卷讲评从一定程度上讲是一个重新整理知识的过程。讲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借题发挥,类比延伸,调动已有的知识积累,理清相关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形成一个经纬交织、融会贯通的知识网络。讲成语运用,讲语病辨析,讲语言连贯等,应将相关考点的思维方法适当归类,力争讲活一题学生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试卷虽然相同,但学生分数高低不一,答题思路方法也各有差异,知识缺陷和错误情况也不尽相同。讲评试卷时可安排几道题由学生讲述答题思路,还原考试情境,甚至让他们提问、质疑,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使讲评更贴近学生心理。通过学生自己的讲解,教师会发现学生得了分的题目未必是因为知识学得扎实,有时属于歪打正着。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讲评课取得最佳效果。

充分发挥试卷讲评课的激励性功能是讲评课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动机常常表现为希望得到好的分数,取得好成绩后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但是,每次分数下来,总是几人欢乐几人愁。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情绪高涨,喜悦;成绩差的则情绪低落,甚至自卑、自弃。因此,每次考试成绩下来,笔者总是会强调,语文学习没有常胜将军,一马当先不必沾沾自喜,马失前蹄不必妄自菲薄,语文学习关键在于细、实、慢、活,坚持不懈。特别是对于考试成绩较差的学生,不仅没有过多的指责,而且在讲评时,特别关注帮助他们恢复信心,使其保持和强化学好语文的心理动机。

要求学生根据答案,针对答错的题目写出对题目的正确理解,解答过程等。教师要做好个别辅导和答疑工作。

要求学生做好每次考试小结。小结的内容包括本次考试的准备情况、答题情况、得分情况、出错原因,认清自己是识记不牢还是理解不到位,是表达不规范还是题干隐含意义挖掘不清,是教材知识迁移不够还是阅读思维方法欠缺,是思想上不够重视还是心理上过度紧张导致的临场发挥不佳,所得分是实力分还是运气分,等。

要求学生针对答题时出现的错误,查找相关资料,自主选择相关试题进行巩固练习,以检测自己是否真的明白了,掌握了。若又出错,仍要继续查找原因。我们应让学生永远记住:语文能力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同错误进行斗争并战胜错误的螺旋式上升的渐进过程。

作文讲评课教案【篇2】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试卷讲评课教案

● 教学目标

1.能客观准确分析试卷的得失情况。2.对共性的难点问题有突破性收获。3.学会知识的举一反三,灵活变通。4.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借鉴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分析诊断试卷的得失。2.同类文的比较与拓展。

3.结合生活体验,理解句子含义。● 教学难点

1.句子在文中的作用。2.精准地组织答题的语言。● 教学策略

1.采用自我分析的方式查找病因。2.采用专题讲解的方式突破难点。3.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总结规律。4.采用知识链接的方式拓展知识。5.利用诗歌朗读的方式提高兴趣。

●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激活课堂(5分)1.出示古诗,学生朗读。

2.教师解读,引入课堂。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都要经过人生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即高瞻远瞩,确定目标;第二种境界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即执着追求,坚持奋斗;第三境界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即豁然领悟,功到事成。而我们的考试也经过了这样三个过程: 1.考前准备,确定目标。2.考中答题,冥思苦想。3.考后评析,豁然领悟。

希望今天通过对试卷的评析和诊断能带给大家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恍然大悟。

附:课件出示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考前准备,确定目标)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考中答题,冥思苦想)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考后评析,恍然大悟)

二、望闻问切,分析诊断。(37分)教师过渡语

《黄帝内经》第三十三章说道:“中医四诊为望、闻、问、切。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问症状;切,指摸脉象。”今天我们就采用中医的望闻问切法诊断一下我们手中的这份试卷。

1、环节之一:望。(6分)课件出示※看题目。(试卷的布局及相关考点)※看卷面。(卷面书写及得分情况)※看得失。(评断答题的优势及劣势)

课堂活动

(1)学生观察分析自己的试卷。

(2)请学生说说自己观察思考的结果。

教师赠言一:看的不是分数,是得失。

2、环节之二:闻。(6分)课件出示 ※听数据。(关于本次考试的数据分析)※听分析。(学生分析考前准备、思维过程、答题困惑、考后反思)

※听重点。(确定本课时重点:

1、句子理解。

2、同类文的比较)

课堂活动

(1)数据呈现。考试数据分析: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闪光点、失误点。

(2)自我分析。不同层次的3名学生谈试卷反思。

(3)确定重点。根据学生的自我反馈信息,确定本课时突破的两大重点。(句子理解及同类文比较)

教师赠言二:听的不是数据,是反思。

3、环节之三:问。(5分)课件出示 ※问课本。(拼音题、古诗题、文言题参照课本解决)※问同学。(排序题、语病题、简答题由组长讲解)※问老师。(共性的难点问题,教师适时点拨)

课堂活动

(1)分小组活动。先依照课本订正拼音题及古诗默写题。(2)组长为本组成员讲解错题。(3)教师巡视,随机点拨。

教师赠言三:不要过于追寻答案,答案只是一个结果。

4、环节之四:切。(20分)课件出示 ※教师把脉。(突破句子理解题)※小组诊断。(突破同类文的比较)※共开药方。(总结答题规律)

课堂活动

1.教师把脉,突破重点。(关于句子理解题的突破)

※中考命题趋向及习题特征解析深圳市09年考试说明要求学生能理解和推敲重要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08年中考第13题(请联系本文,谈谈你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话的看法)、09年中考第11题(对词语“错误”一词的理解分析)都考过类似题目。

试卷的第18题题目为:文章倒数第三自然段说“家园就是家园”,而文章最后又说“那才是我的太阳啊”。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如何理解句子在具体环境中的含义,及其对自我的认识和解读。

※解题步骤回顾

(1)审清题目:抓住得分的关键信息。(生活体验,两句话,理解)(2)解读句子:“就是”所传达的语气,太阳的比喻义。(3)组织语言:分层次、有顺序、有文采的进行表达。

※正确答案公布

“家园就是家园”用肯定的语气说明对家园的热爱、依恋是一种与生俱来、生死如

一、永难割舍的情感,是无法也不需要用生硬的道理说清楚的。(1分)家园就是“我”心中的太阳,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热爱的强烈的思想感情。(1分)也许我们身在家园,也许我们远离故土。(1分)无论怎样,对家乡的热爱不会因为时空的转化而淡漠。(1分)

※典型错误展示

答例1:说明了作者对生死都是一样的,不在乎生与死,只在乎自己的太阳,只有这样才能活得精彩。

答例2:对于每个人来说,家园只有一个,是无法替代的,所以家园落日能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

答例3:在自己的故乡里,想起了许多事情,说明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师生评分

教师和学生给答案评分。

※原因剖析

(1)答非所问。启示:要紧扣问题来答题,不要偏离左右。(2)答题不全。启示:要顾及题目中的所有信息,不能有漏点。(3)表达含混。启示:要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4)秩序混乱。启示:要有层次有条理的组织语言。

(5)语言枯燥。启示:要调动丰富的情感运用丰富的词汇表达。

※口诀歌:句子理解有规律,审清题意是关键,语言解读要深刻,联系自我悟情感,文采飞扬来表达,满分轻松拿到手。

2、分组讨论,诊断归纳。(文言文意的比较和拓展)※例题呈现

原题题目:甲乙两文都体现了对在位统治者的劝谏的主题。请你结合文意简要说说两者劝谏的目的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甲文作者通过阐述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来劝谏统治者应该善于发现人才、赏识并重用人才(2分);乙文邹忌通过家事国事类比,形象设喻,来劝谏统治者应该广开言路,除蔽纳谏,修明政治。(2分)

※答例呈现

答例1:前者目的在于批评,后者在于建议。

答例2:甲文与乙文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先举例后论主题;不同的是甲文语言直接,直奔主题,乙文用比较委婉的方法来劝谏,后者更容易让人接受。

答例3:甲文是劝谏统治者要发现人才,赏识人才,重用人才;而乙文是规劝齐威王广开言路,采纳谏言,修明政治。

※分组讨论

请分析上面几组答例,为什么这些答案不能得满分?从中可得到哪些启示?

※表明观点

(1)表述要具体。没有抓准重要信息回答。

(2)审题要准。抓住关键信息,找准题目中的 “有何不同”、“劝谏的目的”等关键词。

(3)答题要全。只是回答了劝谏的目的,但是却没有结合文意。

※口诀歌:同类比较求异同,把握内容是关键,主题拓展不可少,分点表述思路清,轻松答题志必得。

※同题拓展 题例展示:(09年中考题《论语》和《公输》的比较)甲文体现儒家重视“修身”、乙文反映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请先简要解释“兼爱”、“非攻”的意思,然后简答:重视“修身”和主张“兼爱”、“非攻”对建设和谐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兼爱就是兼相爱,也就是爱他人,博爱的意思。非攻就是不发动战争,不攻伐侵略。既要重视个人修养,又要关爱他人。只有内外兼修,才能提高全民道德标准,消除对立,和睦共处,这两者对建设和谐社会都有重要意义。

教师赠言四:试卷只是一个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悲剧)、洗具(喜剧),餐具(惨剧)。老师希望,握在你们手中的都是喜剧。

三、朗读古诗,结束课堂。(3分)教师结束语

当经过登楼远眺确定目标,衣带渐宽冥思苦想之后,我相信通过今天的试卷评析,我们有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恍然大悟。当经过知识的积累,思维的历练之后,我也衷心祝愿我们试卷的茶几上摆满令人满意的喜剧!

考试三境界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评析四境界

1.看的不是分数,是得失。2.听的不是数据,是反思。

3.不要过于追寻答案,答案只是一个结果。4.试卷只是一个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悲剧)、洗具(喜剧),餐具(惨剧)。

握在我们手中的终将是喜剧!

——————————————————————————————————————————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试卷讲评课实录

师:记得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都要经过人生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为?

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师:即高瞻远瞩,确定目标;第二种境界为?

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师:即执着追求,坚持奋斗;第三境界为?

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师:即豁然领悟,功到事成。而我们的考试也经过了这样三个过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即考前准备,确定目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即考中答题,冥思苦想;“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即考后评析,豁然领悟。希望今天的这堂试卷讲评课能带给大家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恍然大悟。

师:《黄帝内经》第三十三章说道:“中医四诊为望、闻、问、切。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问症状;切,指摸脉象。”今天我们就采用中医的望闻问切法诊断一下我们手中的这份试卷。请大家回望试卷,从试卷的布局、相关考点、卷面书写、得分情况、优势劣势等方面进行反思。

生:我认为这次试卷的难度不是很大,对自己的分数也特别满意。因为自己的惰性,导致自己在古诗文的默写上有扣分现象;也因为作文底子较薄弱,考试的时间较紧张,所以作文分数不是很满意。但在阅读理解者上却有较大进步。总的说来,我还需继续努力。克服自己思想上的惰性,并在作文上多读美文时文。

师:你的发言很全面,也很深入。不仅能找出考试中存在的优势和劣势,还能发现问题的根源所在,并为自己的后期学习提出了一定的设想,很不简单。老师欣赏你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有了这种精神,你的语文还会有长足的进步。加油!

生:我对自己这次的考试分数比较满意,尤其是基础题做得非常棒!语段阅读也是我最得意的,记得当时下笔的时候有一种行云流水的感觉。而且每做完一题,我都会回过头来再看一下,联想老师以前讲题的一些方法。我认为自己的语文还有很大的拔高空间,因为作文还可以再写好一点,寒假期间我就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收获。这次语文中考,我是志在必得!

师:太精彩了!我听到了三个关键词:拔高空间,行云流水,志在必得。在你的发言中,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信心。相信火红的六月,胜利一定属于我们!邓鹏是这次考试的冠军,对于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进行清醒的分析,冷静的估计。在你的身上,我看到了思想家的深邃和艺术家的激情!谢谢你,让老师也对未来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生:我对自己的分数不满意,因为有两个题目因为时间关系,我没有写。

师:老师改你试卷的时候,一直在为你叹息和遗憾。你的语文水平很好,但在考场上却因自己的过于细心而导致时间不够。她带给我们的启示是:考场就是战场!不仅要做好充分的战前准备,考场上的临场发挥也至关重要,例如心理的调节,时间的非配等。

师:很多同学在反思的时候都特别看重自己的分数,师想送给大家一句话:看的不是分数,是得失。下面让我们进入第二环节:闻。试卷改完之后,我对这次的分数做了一个详细的数据分析。下面请大家认真观察几组数据,思考:从这些数据中了发现了什么信息?对我们后期的语文学习提出什么样的建议?

生:全班同学的均分指数,80—90分数段的人数较为可观。遗憾的是,依然有三个同学不及格,严重影响了班级的及格率,而且高分不是很高。我认为,90分以上的学生还有提高的空间,不及格的同学要加强学习。

生:我认为当务之急是消灭不及格的人数,他们很容易为班级拉分。

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一对一互帮互助。

生:家长在家多监督。

生:要有班级荣誉感和责任感,思想上要高度重视。

师:做你们的老师真的很幸福!有这么多的军师为班级出谋划策,有这么多的将士甘于冲锋陷阵,每个人都能做班级的主人,承担着一份荣誉,肩负着一份责任,老师由衷的谢谢你们!下面还有一组更为详细的数据分析,关于每一小题的难度系数及得分率的分析,看我们有哪些新的发现?

生:前面的基础题整体得分较高,而阅读题的得分普遍较低。

生:通过记忆的方法拿到的分数较高,而关于理解变通的得分就较低。给我的启示是,在灵活运用及方法的变通上我们还要努力。

生:得分率最低的集中在两道题上,第8题的文言比较与拓展题,第18题的结合生活体验理解句子题。这两题有共性:难度偏大,较为灵活,分值偏高。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在遇到分值较大,难度偏高的题目时,下笔要细心,思考要全面。

师:听了你们的分析,我也受到很多的启发,看来集体的力量还是巨大的。同时,也让我感叹,简单的数据到了你们的眼中就不再是数据,而变成了对成绩的肯定,对问题的分析,对未来的展望。老师送给你们的第二句话是:听的不是数据,是反思。

师:下面让我们进入环节之三:问。一张试卷上,每个人的错误点都不一样。为了高效的解决我们试卷中存在的问题,现在我们采用小组活动的方式订正并理解错题。我给大家提点建议:拼音题、古诗题、文言题参照课本解决;排序题、语病题、简答题由组长讲解;共性的难点问题,我为大家适时点拨。现在小组活动开始,们比一比,谁的速度最快,法更合理。

师:你们这个小组的速度很快,能告诉我们用的什么方法吗?

生:组长先做统筹安排,简单的题目二人相互解答,难一点的集中研讨。

师:这个方法不错,先集中再分散再集中,紧张有序。

生:我们采用集体提问个人解答的方法,也比较省时。

生:简单的题目我们都能快速解决,但小组内还存在着共同的问题,如第8题和18题。

师:看大家畅所欲言,老师很高兴。再送给大家第三句话:不要过于追寻答案,答案只是一个结果。看来大家的焦点都集中在两道难题上,既然大家有需求,现在就让我们来集体研讨这两个题目。让我们进入第四环节:切。我们采用三步法:即教师把脉,突破句子理解题;小组诊断,突破同类文的比较;共开药方,总结答题规律。

师:首先让我们分析中考命题趋向,深圳市09年考试说明要求学生能理解和推敲重要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08年中考第13题(请联系本文,谈谈你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话的看法)、09年中考第11题(对词语“错误”一词的理解分析)都考过类似题目。本次试卷的第18题题目为:文章倒数第三自然段说“家园就是家园”,而文章最后又说“那才是我的太阳啊”。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如何理解句子在具体环境中的含义,及其对自我的认识和解读。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当时的思维过程。

生:我很意外这题得了满分。因为当时做题的时候我完全凭感觉,没有多大的解题技巧。

师:听你的发言我也很意外。我在思考,是不是每个人对文字的感悟能力都不一样?是不是有少数的同学不需要将题目肢解为技巧,也能通过感悟寻求到答案,这真是一个新的课题。

生:我也得了满分,但是有方法可循。先读文,再读题,还要带入自己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再用比较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师:你的思路较为清晰,有自己独到的方法。还有没有更切实可行可供操作的办法?

生:先认真审题,找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再将关键信息与答案中的分值一一对应。有顺序有文采的组织语言。

师:三个满分有三种不同的方法,大家觉得哪一种方法更实用?

生:当然是最后一种方法啦,很容易操作。

师:其实做简答题有时就像解数学题,要一步一步条理清晰的进行思考和表达。我们再把这个方法梳理一下:(1)审清题目:抓住得分的关键信息(A、解释“家园就是家园”。B、解释“那才是我的太阳啊”。C、谈生活体验。D、谈理解。);(2)解读句子:抓住“就是”所传达的语气,解读“太阳”的比喻义,理解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3).组织语言:分层次、有顺序、有文采的进行表达。

师:下面让我们看一下正确答案:“家园就是家园”用肯定的语气说明对家园的热爱、依恋是一种与生俱来、生死如

一、永难割舍的情感,是无法也不需要用生硬的道理说清楚的。(1分)家园就是“我”心中的太阳,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热爱的强烈的思想感情。(1分)也许我们身在家园,也许我们远离故土。(1分)无论怎样,对家乡的热爱不会因为时空的转化而淡漠。(1分)

师:我们再看一下几组错误答例:答例1:说明了作者对生死都是一样的,不在乎生与死,只在乎自己的太阳,只有这样才能活得精彩。答例2:对于每个人来说,家园只有一个,是无法替代的,表达作者对家乡的热爱。答例3:在家园度过的岁月中,有太多的回忆。在家园中,有家的幸福和味道,所以家园是无可替代的,家园的太阳才是自己真正的太阳。我们一起来给他们评一下分。

生:第一例给0分,完全是答非所问;第二例可以给1分,答出了对家园的理解;第三例给2分,答出了对两句话的理解,但是表意太模糊。

师:很公正啊,也有老师的风范。从这些错误答例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呢?

生:答非所问的要紧扣问题来答题,不要偏离左右;答题不全的要顾及题目中的所有信息,不能有漏点;表达含混的要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秩序混乱的要有层次有条理的组织语言;语言枯燥的要调动丰富的情感运用丰富的词汇表达。不同的问题应该有不同的方法去解决。

师:你的思维很有条理性,表达也非常准确,谢谢你给我们这么多启发和建议。让给我们来一起记住这首口诀歌:句子理解有规律,审清题意是关键,语言解读要深刻,联系语境想大意,结合自我悟情感,文采飞扬来表达,满分轻松拿到手。

师:下面让我们运用集体的智慧攻破第二个难关:文言文意的比较和拓展。先让我们看题目:甲乙两文都体现了对在位统治者的劝谏的主题。请你结合文意简要说说两者劝谏的目的有何不同。再看答案:甲文作者通过阐述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来劝谏统治者应该善于发现人才、赏识并重用人才;乙文邹忌通过家事国事类比,形象设喻,来劝谏统治者应该广开言路,除蔽纳谏,修明政治。查找一下自己丢分在哪里?

生:我没有结合文意来答题,主要是因为自己审题不细心。

生:我得答案跟参考答案比较接近,但在用词上还不是很标准。

师:很好!高目标才会有高要求,然后会有高分数。下面请大家看一下这组答例:

1、前者目的在于批评,后者在于建议。

2、甲文与乙文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先举例后论主题;不同的是甲文语言直接,直奔主题,乙文用比较委婉的方法来劝谏,后者更容易让人接受。

3、甲文是劝谏统治者要发现人才,赏识人才,重用人才;而乙文是规劝齐威王广开言路,采纳谏言,修明政治。小组讨论一下为什么这些答案不能得满分?从中可得到哪些启示?

生:之所以不能得满分,是因为以下原因:答案过于简单,未读懂题意,未结合文意,答题片面。我想最关键的是审题,还要读懂文章的意思,表达时语言要准确而具体。

师:你真善于归纳。让我们一起记住这首口诀歌:同类比较求异同,把握内容是关键,主题拓展不可少,分点表述思路清,轻松答题志必得。

师:既然大家能总结这么多有效地经验,让我们一起来完成去年的一道中考题:甲文体现儒家重视“修身”、乙文反映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请先简要解释“兼爱”、“非攻”的意思,然后简答:重视“修身”和主张“兼爱”、“非攻”对建设和谐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先请大家解读一下题目中的重要信息。

生:先解释“兼爱”,再解释“非攻”,再谈修身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最后谈兼爱非攻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我想这样就比较完整了。

师:真能活学活用啊。题目解读得很好,到底如何表达呢?请大家将答案写在学案上,并与参考答案核对,给自己打个分。参考答案为:兼爱就是兼相爱,也就是爱他人,博爱的意思。非攻就是不发动战争,不攻伐侵略。既要重视个人修养,又要关爱他人。只有内外兼修,才能提高全民道德标准,消除对立,和睦共处,这两者对建设和谐社会都有重要意义。

师:看了大家的准确表述,老师由衷的高兴。在难点问题的突破上,我们树立了信心,找准了方向,总结了方法,进行了实地演练。相信大多同学都有了默然回首的恍然大悟了。送给大家最后一句话:试卷只是一个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悲剧)、洗具(喜剧),餐具(惨剧)。老师希望,握在你们手中的都是喜剧。

师:当经过登楼远眺确定目标,衣带渐宽冥思苦想之后,我相信通过今天的试卷评析,我们有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恍然大悟。当经过知识的积累,思维的历练之后,我也衷心祝愿我们试卷的茶几上摆满令人满意的喜剧!让我们在朗读声中结束今天的课堂!生:考试三境界: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评析四境界:1.看的不是分数,是得失。2.听的不是数据,是反思。3.不要过于追寻答案,答案只是一个结果。4.试卷只是一个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悲剧)、洗具(喜剧),餐具(惨剧)握在我们手中的终将是喜剧!

作文讲评课教案【篇3】

这篇习作是我们在学习魏巍写的《我的老师》的基础上而进行的一次同题作文训练,大家都以曾经教过自己的老师为写作对象,写了《我的老师》。在写作之前,我给大家提示几点要求,也就是本次作文的训练重点,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了?(学生回答)

1.要交代清楚记叙的要素。

2.选材要真实,能突出老师的特点或精神品质。

3.叙事要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4.在叙事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议论和抒情。

三、总体情况:

关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尤其是写老师的,同学们不知练过多少遍了,题材并不新颖。但同学们却倾注了全部热情用心去搜集材料,用心去思考、组织、用心去书写。这种精神值得表扬。

②书写工整、美观。

平时写字比较草的同学,这次都有明显改变。

徐可 王睿 郭晶怡 孙洋 金兴麟 冯光宇 董威 赵志威 屈美特 姜美娜 李文博

以上习作达到或基本达到了本次作文训练的要求,其中还有需要改进之处。接下来我们着重研究一下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改正提高。

1.关于六要素:

大部分同学都能熟练运用,只有4名学生有要素交代不清的问题:

写作之前就要想好,你要表现老师的什么特点和品质,然后再从你的材料中查阅找一下哪几个事件能表现这一中心,两者要一致。有六名同学所选事件与主题不符。

实际上,主题是人物在事件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我们要从事件中去寻求,而不能凭空捏造。改正的办法是重新分析事件,从事件中挖掘提炼,能表现人物的什么精神品质,就写什么样的精神品质,要实事求是。

A.你选的材料别人没有(材料新)。这次有一半以上的同学写了老师对我的关心爱护:背我上医院、帮我补课,父母不在家照顾我,这样的材料可不可以写,可以,但缺乏新意。

在写作过程中,有的同学就跟我说,老师没啥写的呀,真的没啥写吗?我问问大家:有哪些人跟郑老师玩过篮球?元旦是郑老师领着大家过的吧?郑老师经常住在男生宿舍,对吧?对这些事大家连一点感受也没有吗?有的同学说:“他是来管我们的。”你可以换个角度想一想,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材料吗?可是有几个人抓住了呢?只有徐可和王茜,当然我不是让大家都写郑老师,那样材料又不新了。

要从平凡的小事中提炼出不平凡的'意义来。

读:例如:徐树卿的习作,也是写老师辅导我数学,材料不新,但是如果你想一想辅导徐树卿的是裴老师,她是数学老师吗?不是。她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个时间她休息一下或是组织大家玩一会,谁又能说她什么呢?这样一想,事件的意义就出来了,体现了一名教师强烈的责任心,在裴教师的心里,寄寓着父母般的殷切希望——可惜的是一些同学对自己的材料没有感受,或是感受肤浅。

可惜的是作者没有提炼出来,这些提炼出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去就是议论、抒情,我们放在后面讲。

3.关于叙事:

事情是人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做出来的。为了给读者以真实的、身临其境的感受,我们不仅要把事件的过程叙述出来,而且要把能表现人物特点和精神品质的语言、动作、神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样的事件才能生动感人,令人信服。不然只说老师怎么怎么好,谁会相信呢?

4.关于议论抒情。

在具体,真切的事件中,读者会获得强列的形象感受,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议论和抒情,不仅会加深读者对事件意义的认识,而且会产生强烈的震撼力。

①什么是议论和抒情?

③议论抒情必须恰到好处。

小结:这节我们讲评了本次作文中存在的四个问题,课下大家要认真思考,根据老师评语的要求加以修改。

作文讲评课教案【篇4】

地理试卷讲评课教案

【讲评课任务】:

1、知识与技能:通过试卷分析,进行地理相关知识点的复习与整理。以地理新课标要求为指导,培养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讲评试卷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各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注意相关知识点的迁移与一些相近知识点的区分,做到纵向与横向的比较,做到举一反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试卷的评讲,首先使学生对地理学习有信心,然后能发现地理学习上的不足。尤其是引导学生如何提高地理解题能力。

【学习重点】:通过出错率较高题目的讲解与分析,把握做题规律 【学习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来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课

型】讲评课 【导学方法】:自查纠错,合作释疑,评讲练相结合 【讲评过程】

一、分析考试情况

二、自主学习纠错释疑:

查找错题答案和相关的知识点

三、小组互助,质疑问难:对自己还不明白的问题小组合作来解决

本环节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带领下,学生展开自查与他查,互相交流学习、探讨改正错误。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组长作好记录,上交给老师或其他小组解决。

四、质疑问难 重点讲评

先请答错的同学回顾解题思路,当时为什么这样做?再请答对的同学说明自己的解题思路,做到生生交流,取长补短。根据同学交流的情况,教师精讲点拨,做适当的补充和讲解

五、对得分率较低的问题进行分析

六、强化训练 巩固提高(补偿练习)

将已准备好的练习题目分发给学生,做变式练习,以提高知识迁移能力,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

七、本节收获

八、教(学)反思

作文讲评课教案【篇5】

**县第三中学的文科“三思教学法”是思读——思究——思展三个环节构成。“思读”就是教师通过激情导入,向学生展示教学目标后,让学生在思考状态下,带着问题自主学习,完成基础知识的梳理,对教学内容总体把握;“思究”是在“思读”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教师设计1至3个问题,由学生在独立思考后,再由小组展开讨论、交流,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思展”包括自主展示、探究展示,延拓展示和教师解惑、结评、练测。“三思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在思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生成新知识,运用下来教学效果还不错。

试卷的讲评是教学工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是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评讲试卷也是查缺补漏的重要环节,它是考试的延伸,是学生再次调整、强化认知结构的过程,所以又不得不讲。但讲试卷却是老师头疼,学生讨厌的一件事,通常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为了让试卷讲析的效果得到提升,我尝试把我校的“三思教学法”运用到试卷讲评中。

考试后及时阅卷,阅卷后对考卷认真分析总结。一方面对班级考试总体情况进行分析,最高分、平均分、及格率等,更重要的还要发现哪些学生取得进步,哪些学生发挥失常,对症下药;另一方面,找出做得好的题目,了解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再汇总做错题目,做好记录,分析原因,是学生对知识记忆出错、易混知识混淆、审题错误、历史材料理解错误等原因导致,还是教师上课时遗漏知识点引起学生错误等。做了精心准备,才能在讲评试卷中目标明确,有的放矢。我按照以下流程讲评试卷:

第一、发卷。

鉴于班级人数较多,一般由学生发卷,但对于成绩特别优秀、进步较大,或因为不认真而考得大失水准的,应由教师发试卷,给以表扬或提醒。不过要注意,对于那些认真学习,仍没考好的学困生,即使分数不高,也要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帮他们重塑学习信心。通过不同发卷方式让学生对本次测试中的情况作一个大致评价。

第二、教师对本次测试的情况进行简要总结。

向学生介绍本次测试的班级的总体情况:班级总体成绩、试卷的结构、答题情况全班存在的共性问题等基本情况。但要注意积极引导学生,让他们客观对待考试成绩。

第三、教师明确讲评试卷要求和纠错方法。

我市初中历史现在一般只有选择题和材料题两种题型。选择题要让学生知道这个题考哪个知识点,该选哪个答案?为什么要选这个答案?其它三个选项为什么错?为什么命题者要把这几个选项放到一起,它们间有什么内在联系;材料题要求学生先看问题,然后再带着问题认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意思,尝试在材料的提示下解答问题,如果材料较少,也可以先读材料再看问题。但答题前要反复读材料,理解材料含义,找出材料中的关键字,进而找出挖掘出材料相关联的所学知识,然后再作答。所有题目绝不能以知道选哪个答案为目的,而是要搞清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试卷讲析把学过的知识通过试卷的讲解进行再次融会贯通,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学生自我纠错。

当学生拿到试卷后,老师切记马上就讲,一定要留15分钟左右让学生自己认真检查自己的试卷,把做错的题目找出来,认真思考,自行纠错。因为有相当一部分题是因为粗心、审题失误或记忆不准确等原因导致的错误,现在发现做错了,很多都会做。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效果比我们老师讲好得多,印象也深刻得多。这时老师一方面要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另一方面要督促不认真的同学认真纠错,维护课堂秩序。

第五、小组交流,互帮互助,共同解答疑难。

经过学生自我纠错,做错的题大部分一般都能解决,剩下部分较难的题,再给学生6分钟左右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共同释疑;或者由组内会做的同学给不会的同学讲解,一个个小老师帮我们老师给同学们讲,不仅其他同学会做了,自己也在给别人讲解过程中掌握的更牢靠,也克服了老师一个人无法顾及全班同学的局面。至此,学生已经有点疲倦了,让小组交流,部分学生会趁机讲话,老师要加强监督,同时给同学解答疑问。

第六、师生一起共同讲评试卷。

在学生独学、对学、群学基础上,一套试卷的`疑难已基本解决,但为了检查学生的纠错、改错情况,了解学生掌握程度,就让学生对其纠错成果进行展示,师生一起共同讲评试卷。

选择题,我会先请一个组推举一位同学把他们组的答案写在黑板上,然后5个题一组开始讲,让学生们看有没有还不理解,需要讲解的题目,如有就由其他同学解答,或者由我根据题目难易程度,随意指定一个同学回答;材料题首先我会请同学阅读、解释材料,找出关键字、找到问题的真正落脚点,然后再来做题。简单的题请一个成绩稍差一点的回答,较难的叫成绩好的,让他们答都能获得一种成就感,树立学习的信心;也可以叫不专心听的同学,既提醒他注意听讲,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学生解释不清楚的,再由老师讲解,并把相关联知识点一起进行比较分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维习惯。试卷讲评结束后还可以让学生建立错题库,便于以后复习。

试卷讲评我个人认为不一定只局限于一节课,根据学生存在问题的多少,可以一节课,也可以两节课,但千万不要为赶时间而剥夺学生自主纠错和小组共同学习、交流释疑的时间,一定要让学生有足够时间反思、纠错,交流讨论,师生共同释疑,才能帮助学生查缺补漏,教师也能从中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师生共同反思,共同进步,才能达到真正提高试卷评讲课教学效率的目的。

满江红优秀教案5篇


老师提前规划好每节课教学课件是少不了的,因此我们老师需要认认真真去写。只有写好教案课件,才能充分实现教学意图,好的教案课件怎么写?以下是由经典范文网的编辑收集整理的《满江红优秀教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满江红优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够在理解作品的同时,有感情吟颂《满江红》。

2、体会岳飞的英雄气概,感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

3、在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重点:

从历史背景理解体会词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以读促学,赏析词的意境。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查找关于岳飞的故事,并查找有关本词的相关背景。

一、导入

(背景音乐为屠洪纲的《精忠报国》,营造氛围)豪迈动听的歌曲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到学习《满江红》的氛围中。

(投影歌词)“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师朗读或学生齐读《发现》(投影):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呕出一颗心来,你在我心里!

闻一多的这首诗,热情澎湃,抒发着满腔的爱国热情,犹如隆隆的地火在运行,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在闻一多迸着血泪,呼唤祖国自强时,让我们把时光往前推800多年,也有一位民族英雄为了国家的兴衰而“怒发冲冠”,他是谁?(岳飞!)

二、新授

1、介绍作者以及相关背景

(1)请学生讲述岳飞的故事,并对岳飞做概括性的描述。(展示图片)

(2)教师总结

岳飞(1103—1141),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1103年,岳飞生于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一个农家,出生之时有大鸟飞鸣掠过屋顶,故取名飞、字鹏举。少时家贫,日间耕田割草,晚上以柴照明念书习字,尤喜读兵书。岳飞体魄强健、寡言淳厚、刚直义气且勇力过人,十几岁已能拉300斤硬弓、960斤腰弩,能左右开弓射箭,枪法“一县无敌”。1135年夏,岳飞率军镇压洞庭湖地区起义,被朝廷封为开国公。岳家军由于收编起义军人数猛增。次年,岳家军第二次北上出击,收复洛阳西南险要之地,夺取烧毁伪齐粮秣,逼近黄河。因朝廷不供军粮,功败垂成。虽升职太尉,壮志难酬,填《满江红》抒怀。1142年1月,岳飞被以“莫须有”(即或许有)罪赐死,岳飞手书:“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后,将毒酒一饮而尽,时年39岁。岳飞死后,全家被抄,五子中除岳霖被人收养,余皆或充军岭南,或逃往湖广。甚至下属也被株连罢免或处死。直至高宗退位,孝宗为鼓士气,平民愤。才追复岳飞官职,将其遗骸依礼迁葬于西湖栖霞岭下。宁宗时,追封岳飞为“鄂王”;立岳庙。岳飞一生俭朴,不置田产,不积私财,不为后代钻营利禄。岳飞治军严谨,纪律严明。人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打仗时他身先士卒,与土兵共甘苦,从不居功自傲,赢得了历代人民崇敬和同情。人们在杭州岳飞墓前铸造了秦桧夫妇等四个铁人,造象为双手反剪面,向岳坟跪着,墓阙上悬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今天我们读岳飞,就是读人的傲然脊梁,读民族的浩然正气,读历史的巍然丰碑。

岳飞没有专门的军事著作遗留,但其军事思想、治军方略,散见于奏章、诗词等。后人将岳飞的文章、诗词编成《岳武穆遗文》,又名《岳忠武王文集》。(摘要向学生介绍,以上学生介绍过了,就不重复了)

(岳飞事迹具见附后)

由此可见,岳飞不仅是武将,文采也非常好,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品读欣赏一下他的《满江红》。

2、整体感知课文

(1)提问一下词的知识(词牌名,题目等)

(2)学生放声自由朗读――培养语感(个人自由朗读)

(3)学生读后的感悟描述:你的第一感觉怎样?

(上阕稍慢,下阕稍快。或上阕的悲痛,下阕的激昂。)

初步归纳:《满江红》为词牌名,风格古朴、激昂、大气,全词分上阕和下阕,上阕速度稍慢,抒发悲愤之情;下阕速度稍快,情绪高亢激昂。

(4)齐声吟诵

思考:岳飞一生的追求可以用哪四个字来概括?

明确:“还我河山”可概括岳飞一生的追求。(板书)

3、学习上阙

(1)请学生根据注释,翻译(可让学生课前完成此预习,课上就不用花时间讲了)

译文:愤怒得头发直竖冲开高冠,倚着高楼上的栏杆,潇潇的雨声刚好停歇。抬头朝着远方放眼,仰起首来对着天空大声呼啸,奋发图强的志气激动剧烈。年已三十,虽建立了一些功业却象尘土,八千里路的行军战斗有如披云戴月。一定不要轻意地让少年的头发花白,换来白白的悲伤凄切。

(2)朗读赏析

A、请学生齐读

B、指名学生朗读,说说每句应该重读的地方,为什么?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此句学生齐读,个别读后由师再范读)

分析:重读“怒”,“潇潇雨歇”舒缓一点,因为是景色描写。“怒发冲冠”是艺术夸张,是说由于异常愤怒,以致头发竖起,把帽子也顶起来了。

提问1:为什么愤怒?(用原文回答)

明确:“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提问2:这是一个特写镜头,描绘了一个怎么样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明确:忧愤国事,痛恨敌人的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

引:“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八声甘州》

风景自是宜人,在这种情况下登楼远眺,自有一番郁结在心头。

B、“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分析:重读“抬”,因为是动词以及“长啸”“激烈”,一般武侠小说中,才有长啸,英雄感叹,表壮怀之激烈。“啸”是感情激动大时发出的声音,要读得相对来说缓一点。“壮怀”,奋发图强的志向。

C、“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分析:重读:“尘与土”“云和月”“三十”“八千”。请学生看一下注释,理解什么意思。

上句表现了他蔑视功名,唯以报国为念的高风亮节,下句则展现了披星戴月、转战南北的漫长征程,又体现了任重道远、不可懈怠的自励之意。两句话把作者的爱与恨,追求与厌恶,说得清清楚楚。岳飞在这里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尘与土”;“云和月”。表白了自己的观点,既形象又很有诗意。

引:虚怀若谷,严以律己,身先士卒。补充小故事二、九。

D、“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此句学生齐读,个别读后由师再范读)

分析:重读:“白”“莫”“空”,劝诫人要惜时。

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这两句话很好理解,可作用很大,接着上面表达出的壮烈胸怀,急切期望早日为国家收复山河,不能等待了!到了白了少年头,那悲伤都来不及了。它有力地结束词的上片所表达的作者心情。既是激励自己,也是鞭策部下:珍惜时光,借加奋勉,以早日实现匡复大业。

提问:这句和我们学过的哪首古诗的意思相同呢?

明确: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引:花儿还有重开日,人生没有再少年。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趱少年。(元高明)

(以上每句分析完,都指导学生再齐声朗读,再个别读,或者师范读,以达到更好的朗读训练的效果。下阙同。)

(3)小结

上阕写作者要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急切心情。

(4)配乐齐读,让学生尝试背诵

4、学习下阙

(1)请学生根据注释,翻译(可让学生课前完成此预习,课上就不用花时间讲了)

译文:靖康二年北宋的大辱奇耻,还未洗雪,为人臣的愤恨,何时才能熄灭!驾驶战车,冲破阻拦像踏破贺兰山的空缺。英雄的志气要像饥饿一样狠狠吃掉敌人的肉,要在说说笑笑之间口渴了喝尽敌人的血,等待着从头收拾整理旧时的山河,然后朝拜皇帝的宫阙。

(3)朗读赏析

下阕写了三层意思:对金掠夺者的深仇大恨;统一祖国的殷切愿望;忠于朝廷即忠于祖国的赤诚之心。

请找出相对应的诗句朗读分析。

A、请学生齐读

B、请学生逐句说说朗读体验

C、指导朗诵:这四句,句式短促,音韵铿锵。语速稍快,要把急切的期望读出来。

(以下同)

D、对金掠夺者的深仇大恨:“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此句学生齐读,个别读后由师再范读)

分析:重读“恨”。“靖康”是宋钦宗赵桓的年号。“靖康耻”,指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京城汴京和中原地区沦陷,徽宗、钦宗两个皇帝被金人俘虏北去的奇耻大辱。“犹未雪”,指还没有报仇雪恨。由于没有雪“靖康”之耻,所以,岳飞发出了心中的恨何时才能消除(“臣子恨,何时灭”)的感慨。用反诘句吐露其一腔民族义愤,情感强烈。这也是他要“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原因。古代的战车叫“长车。

把全诗的中心突出来,为什么急切地期望,胸怀壮志,就因为靖康之耻,几句话很抽象,但是守渡得很好,又把“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具体化了。

山河破碎,生民涂炭,使岳飞怒指匈奴胡虏,转入第二层:“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分析:重读“驾”,要读出自豪感和豪壮的气势;“踏破”读出必胜的信念。后两句要把恨、乐观读出来。

提问: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都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凶残敌人的切齿痛恨,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愤激之语,同时又把收复山河的宏愿、征战的艰苦,以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

指导朗诵:要读出豪迈的气势来。

C、收拾金瓯,重扶社稷,又使岳飞顿生凌云之志——第三层:“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此句学生齐读,个别读后由师再范读)

指导朗诵:要读出必胜的信心,高亢的语调。

分析:重读:“待”“收拾”(“朝天阙”,学生可能读不好,一定要让学生放开读)。收拾,平时我们用在哪儿?桌子,对,这里像收桌子一样,以收拾金瓯的决胜气概镇住全词,与发端的力量悉称。既表达要胜利的信心,也说了对朝庭和皇帝的忠诚。岳飞在这里不直接说凯旋、胜利等,而用了“收拾旧山河”,显得有诗意又形象。

(4)小结

下阙节奏稍快有变动,其情感更为高亢激越,表现岳飞收复中原、报国雪耻的英雄气概。

三、课堂小结

1、这是一首气壮山河、激励人心的爱国词。本词的内容充满了对敌寇的痛恨,对国家的热爱。全词风格粗犷,音调激越,感情奔放,气势恢宏。它表达的是作者的豪情壮志,同时也是当时人民奋起杀敌的愤怒的吼声。

从艺术上看,本词感情激荡,气势磅礴,风格豪放,结构严谨,一气呵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2、指名学生有感情朗读全词。

3、师范读。

4、让我们用这四个字结束今天的课。一起高呼:“还我河山”。(《精忠报国》音乐响起)

四、拓展延伸(有时间课内做,没时间课外完成)

将军佳作世争传,三十功名路八千。一种壮怀能蕴籍,诸君细读《小重山》。

小重山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1、请学生齐读,然后自由读,品一下此词与《满江红》有何不同。(风格上此为婉约)

2、赏析:

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词,壮怀激烈,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小重山》词,是用另一种艺术手法表达他抗金报国的壮怀。岳飞的抗金之志,不但受各奸臣的忌恨迫害,还受到其他将军如:张浚,刘光世等的阻挠,故岳飞有曲高和寡,知音难遇之叹。《小重山》就是抒写了这种心情,上半阙写忧深思远之情,下半阙“白首”2句,表面似乎情绪消极,实际上是壮志难酬的孤愤。“欲将”三句则用比兴含蓄的手法点出“知音”难遇的一种凄怆情怀,甚为沉郁。

深秋寒夜,梦回沙场,蟋蟀不住的悲鸣惊破了这壮怀激烈的梦。醒来独徘徊,月色朦胧心寂寂。瑶琴声声,恨无知音,一腔心事难尽……通读全词,作者“还我河山”的血脉贲张的斗志,面对的却是“议和”声浪甚嚣尘上,寂寥憾恨的心境跃然纸上。梦再热烈,终究要醒来,将军白头,面对着惨淡的家国现实,谁是这声裂弦索的真正知音?此刻充斥词境的,便只有朦胧月光下蟋蟀的凄苦悲吟……

上阙寓情于景,写作者思念中原、忧虑国事的心情。前三句写作者梦见自己率部转战千里,收复故土,胜利挺进,实现“还我河山”的伟大抱负,兴奋不已。后三句梦醒后的失望和徘徊,反映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以景物描写来烘托内心的孤寂,显得曲折委婉,寄寓壮志未酬的忧愤。

下阙抒写收复失地受阻、心事无人理解的苦闷。前三句感叹岁月流逝,归乡无望。“阻归程”表面指山高水深,道路阻隔,难以归去,实际暗喻着对赵构、秦桧等屈辱求和、阻挠抗金斗争的不满和谴责。后三句用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表达自己处境孤危,缺少知音,深感寂寞的心情。

全词表现了作者不满“和议”,反对投降,以及受掣肘时惆怅。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五、布置作业

熟读成诵

六、板书设计

满江红

上阕:为国家杀敌的豪情

建功立业的急切心情还我

对金掠夺者的深仇大恨;

下阕:统一祖国的殷切愿望;河山

忠于祖国的赤诚之心。

或者:

还我河山

上阙:怒→莫等闲

下阙:耻未雪,恨灭?→踏破贺兰餐肉饮血——收拾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优秀教案 篇2

《满江红》是一首词。作者秋瑾在词作中颇有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教读本文,即以词的文体特点入手,以声律、物象、意格作为读词的根本,以吟词调、读画面、品心怀为活动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以声律为窍,学习吟调

(二)以物象为骨,感受画面

(三)以意格为髓,品味心怀

教学重点

1.吟诵词作,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的复杂心怀。

教学难点

1.朗诵课文,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的复杂心怀。

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析法

教学思路

大致上分为三个教学板块:

(一)以声律为窍,学习吟调

(二)以物象为骨,感受画面

(三)以意格为髓,品味心怀

预习要求

1、读标题,读课文,读注释。

2、朗读课文。

时间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铺垫(5分钟)

1、由《满江红》词导入:岳飞的《满江红》脍炙人口,古今许多人都写过《满江红》,很少有岳飞这种气吞牛斗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只有鉴湖女侠的一首《满江红》词,颇有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秋瑾的词作《满江红》。

2、同学们都知道秋瑾是个女英雄,为革命献身。针对这首词,我们再做一下补充。

知识卡片1:

(1)秋瑾(1875—1907),字璿卿,别号鉴湖女侠,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人。出身诗书之家。

(2)秋瑾18岁时,嫁给湖南人王子芳。王是一个暴发户的浮荡子弟。

(3)1898年前后王子芳用钱捐了个户部主事的小京官,秋瑾跟随丈夫到了北京,在寓京期间她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并在当时的革命形势影响下,立志要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要求妇女独立与解放。

(4)1903年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子芳发生冲突,从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写下《满江红》这首词抒怀。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

(5)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3、词是诗的特殊形式,是可以唱的有音乐性的诗。《满江红》是词牌名,词牌名规定了词的格律,就是词的调。各个词调都是“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满江红》这个词牌名又有什么样的格律特点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知识卡片2:满江红,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唐人小说《冥音录》记载曲名《上江虹》,后更名《满江红》。宋以来始填此词调。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韵;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韵。格调沉郁激昂,前人用以抒发怀抱,佳作颇多。

活动一以声律为窍,学习“吟调”(10分钟左右)

1、初读,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教师指导读准字音,提示学生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为强

2、再读,词分上下阕,就像我们平常学习文章的段落,读整首词的时候,要注意其间的停顿。词又称长短句,长长短短的句子之间,停顿由长到短,分别是阙、韵、句、读。上下阕之间停顿最长,韵脚其次,“句”在词中是语意完整的停顿,“读”在词中用顿号表示,是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更小停顿。请同学们试着读起来,注意停顿。

3、老师根据自己的语感,试着吟诵一下。(学生听教师吟诵)

满江红

(清)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师:谁来大胆试一试,用自己的调,吟起来。(学生们纷纷练习吟诵。)

师:同学们都沉醉在自己的腔调之中了。不用学别人的,就找自己的调。诗词之窍就是我们通过吟诵去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蕴藏的情。

活动二以物象为骨,感受画面(15分钟左右)

1.学习诗词,不仅要注意平仄腔调,更要化为形象方能理解,感受到词的风貌,带着感受吟诵,才有味道。读诗词的“第二本”是——“以物象为骨”(出示课件)。我们再一次走进词中,感受一番。说说这首词中,哪些诗句让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这些画面又带给你什么感受呢?

(1)“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这句诗在我眼前出现了一座小花园,四周围着低矮的篱笆,篱笆下开满了一朵朵的黄色的小菊花,香气扑鼻,满园芬芳。天朗气清,秋天明净的容颜好像被擦洗过。陶渊明的《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中就有过这样的风景,秋瑾化用诗句,带给我冲破家庭的牢笼怡然自得的感受。

师:你尝试着用自己的声音读出“篱下”这个地点和“黄花”的芬芳。

(2)从“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一句中,我看到了月圆之夜,本应家人团聚的日子,在远离家乡的北京城,作者却寓居客栈,寄人篱下,有一种孤独失落的感受。

师:温暖的家庭和孤独的自己之间距离越大,这种感受就越强烈。接着来。

(3)我还从“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中看到了作者在广阔的红尘中,不知到何处寻找和自己志同道合的知音,于是潸然泪下。

(4)有种知音难觅的悲伤。“青衫湿”同样化用白居易“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一红一青,把这种鲜明的色彩对比读出来,也就读出来红尘空间的广阔与知音的稀少之间的距离。

(5)“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这位同学看到了秋瑾默默地回想的画面。她想到了《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在四面楚歌的危急时刻最终破楚的故事,也回想到了自己结婚八年来曾在浙江时过的貌似贵妇的生活,实则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一方面写出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的国之仇,一方面来写自己终将冲破家庭牢笼。是虚实结合的手法。

师:这里的“四面”“八年”,一个以方位写情势之紧迫,一个写苦闷时间之长,我们来读出这种感受吧。

师:一幅幅画面中将眼前所见之景与内心所想之情结合在一起。在诗词的朗读之中,体察与触动关于时间、地点、方位、色彩、动作、声音、味道等等词语,往往能带给我们带给我们丰富的内心感受。

活动三以意格为髓,品味心怀(10分钟左右)

1、不断推敲、品味诗词,才能理解诗词的精髓。让我们再次走进词中,品味秋瑾在词中用独特的语言形式来表达独特的心怀的诗句。

(1)“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一句被誉为本词的神来之笔。对仗工整,三字式短句,节奏急速,简洁有力。把一幅巾帼英雄的形象,生动地在我们眼前呈现出来。读来节奏急促有力。

(2)“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意义不同,表达了秋瑾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身是现实,心是理想,身与心的距离,就是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3)“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对国家和人民有热情一颗与真诚的心,却不为世俗所了解的距离。

(4)“英雄末路当磨折”,能离家出走,冲破家庭牢笼,对一个女子来说是英雄的壮举。但因不被人理解解,因此生活中常受折磨。今天的行动与未来的不可知之间的距离。

师:距离越大,文字的张力越大,也越能读出秋瑾不同于普通女子的精神气概。

2、升华《满江红》

师:诗词上阙写景叙事,下阙议论抒情,请同学们结合词上下阙的内容,恰当使用词中的语句来为这首词加个题目。

《满江红小住京华》《满江红苦将侬》《满江红平生肝胆》《满江红英雄觅知音》《满江红何处觅知音》《满江红英雄抒怀》《满江红男儿烈》《满江红青衫湿》《满江红观篱下黄花有怀》《满江红京华思浙有怀》

教师小结:“英雄肝胆无人识,红尘知音无处觅”,感时伤时的愤慨,报国无路的感叹,上阙女性的柔情和下阙战士的豪情交织在她心灵的深处,和谐地组成了这一曲既深沉忧郁而又豪放跌宕的灵魂的悲歌。让我们用自己的调子唱出《满江红》。

满江红优秀教案 篇3

满江红:词牌名。唐朝名《上江虹》,后改今名。

小住京华:到京不久。小住,暂时居住。京华,京城的美称,这里指北京。

秋容如拭: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

四面歌残终破楚:列强逼近,中国前途危殆。此处用《史记·项羽本纪》“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故事。

八年风味徒思浙:八年来空想着故乡浙江的风味。八年,作者光绪二十二年(1896)在湖南结婚,到作词时恰好八年。徒,空,徒然。

苦将侬:苦苦地让我。

蛾眉:美女的代称,这里指女子。

殊未屑:仍然不放在心上。殊,还,仍然。未,不。屑,顾惜,介意。

烈:刚正,不轻易屈服。

因人常热:为别人而屡屡激动。热,激动。

末路:路途的终点,比喻失意潦倒或没有前途的境地。

莽(mǎng):广大。

青衫湿:失意伤心。用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义。青衫,唐代文官八品、九品服以青,为官职最低的服色。

满江红优秀教案 篇4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四句是深入浅出的鉴湖女侠的自我写照,一幅巾帼英雄的形象,生动地在我们眼前展开,她运用“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她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正是上接“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这两句进一步的思想发展。紧接着表明她是一个“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的富有感情的人,但不幸偏遇着这么一个庸夫俗子的丈夫,她为了穿着男装独自去看了一次戏,竟遭丈夫的辱打,不由她不发出“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这样的浩叹!本来她还想得到丈夫的谅解,志同道合,做一番事业的。但这一打,却打醒了她的痴梦,她再也忍受不住这种封建囚笼的生活,于是她下决心于1904年春,离开了共同生活8年的丈夫,把儿女送回绍兴她娘家母亲照养,她自己只身独自东渡日本,在日本她结识了陈天华等进步人士,并参加了同盟会,得到孙中山的器重,后来派她回国策动推翻满清封建王朝的革命工作。她和安庆徐锡林等人共谋行动,不幸失败,惨遭满清政府的逮捕杀害,死时年仅33岁,她是我国辛亥革命最杰出的一位女革命家。

满江红优秀教案 篇5

这首词是言志之作,表达了作者匡国济世的凌云志向。1903年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子芳发生冲突,从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

词的上片写与王子芳结婚八年,表面上过着富贵人的生活,实际上是“奴仆不如”的生活,如今与其决裂,突破家庭束缚,实现了“求自立”的愿望。“苦将侬,强派作蛾眉”进一步说明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奴仆不如的`“八年风味”。“殊未屑”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上片主要表达了作者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

词的下片写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巾。作者虽是女子,但“心却比,男儿烈”,所以能冲破家庭牢笼。平日她虽以肝胆相照,真诚恳切,但不为世俗所了解,因此生活中常受折磨。现在离家以后,在大千世界中,何处去找知音?如果找不到知音,又将会受到怎样的折磨?想到这一点,不觉伤心落泪,也是很自然的。这种担心和忧虑,真实地反映了一个革命者刚踏上革命征途的思想状况。

这首词的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真切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