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作文网 > 教案 > 导航

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乘法教案

发表时间:2023-04-29

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乘法教案6篇。

教案课件是我们老师的部分工作,只要我们老师在写的时候认真负责就可以了。写好教案课件,可以防止老师漏报重点内容,好的教案课件是怎么写成的?根据您的要求,经典范文网小编为您搜索整理了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乘法教案,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乘法教案 篇1

一、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乘法知识体系的起点,也是整数四则运算系列中的一个重点概念。学生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可以帮助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为解决相关乘法的实际问题提供依据,也是以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具有统领全局的作用。

2、编排特点

乘法的初步认识包括游乐园主题图、例1和练习九的第1~4题。教材的编排分两个层次:第一,以学生活动情境提供同数相加的式题,进而引出乘法运算。第二,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说明乘法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材结合具体活动情境,从让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开始,结合具体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这样编排由学生活动中同数相加的计算引出乘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

3、学情分析

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学生已学习了加法的相关知识,并且也学习了找规律、分类等一些数学认知策略,具备了一些知识经验。学生在生活中有一组一组数的经验,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奠定基础。有些学生在生活中听说过乘法,有的学生甚至还会背乘法口诀,但不知其所以然,教师若能很好地把学生带入学习乘法的数学园地,一定能激发学生探究乘法的欲望。

《课标》在第一学段具体目标中指出: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能够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根据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学生的学习状况,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2、在经历乘法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等多种感官能力和合作意识。

3、通过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是突破难点的关键。

二、教法和学法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造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针对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教师主要采取操作感知,抽象概括的方法,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主动探究乘法的意义。努力实现概念教学成为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这一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结构是: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探究体验,经历乘法——应用拓展,巩固乘法——课末总结,梳理乘法。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新,让学生亲近数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概念的引入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接受。小学生学习概念一般是以感知具体事物,获得感性认识开始的。教师在开课时,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学生喜闻乐见的游乐园场景。“看,游乐园多热闹!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交流:我看见摩天轮有5节吊厢,每节吊厢坐4人;过山车有6排座位,每排坐2人;有3个桌子,每个桌子摆了5把椅子……这样设计,学生感知生活中按一组一组数的现象,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到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教师接着说:“看来,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同数相加的例子.不仅生活中是这样的,其实在同学们摆小棒的游戏中也有这样的问题.”出示例1主题图,“看小朋友们摆了几个什么图形?每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学生有了前面的经验,马上就说:左边男孩摆了4把小伞,每把小伞用了5根小棒;右边男孩摆了3个五角星,每个五角星用了10根小棒……教师接着说:“你们会像他们这样摆一组漂亮的图形吗?要记住每个图形的小棒根数相同哟!”从而激发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新知的欲望。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起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效果。

二、探究体验,让学生经历乘法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低年级学生一般以“概念形成”作为建立概念的主要形式。形成概念是概念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步,这个过程应该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去完成,用自己的头脑亲自去发现事物新的本质属性和规律,进而获得新概念。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为,正确的说,发现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

第一步:感知具体形象。思维始于操作,操作促进思维。学生用小棒摆一组图形,算一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有的是几个三角形,就是几个3相加;有的是几棵树,就是几个4相加……教师板书同数相加的算式。从而让学生通过直觉思维,将主体感知与动作直接联系,获得关于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感性认识,教师接着问:6个3相加可以写出来,那60个3相加、600个3相加呢?写起来非常麻烦,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脑思考:怎样表示更简便?通过巧设书写障碍,使学生在写和读同数相加的算式的活动中,亲身感受相同加数相加用加法算式表述确实很麻烦,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究怎样表示更简便的欲望。

第二步:形成乘法表象。在体验理解乘法意义的过程中,教师应开展直观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概念。教师组织学生观察黑板上的一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发现同一个加法算式的加数是一样的,紧接着教师用精炼的数学语言概括:“像这样的加法,还可以用一种新的运算方法——乘法表示。”再以6个3相加为例,“这道算式中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3?”教师用有几个相同加数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体会乘法算式的意义,然后列乘法算式。6个3相加用乘法算式表示是:6×3,读作6乘3,还可以表示3×6,读作3乘6,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认识乘号。学生自由读、齐读算式,进一步梳理乘法算式的意义。学生把另外几道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通过观察算式,发现同数相加的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之间的对应关系。教师反问:“有了加法算式,为什么还要用乘法算式呢?”学生结合直观图形和算式的视觉支撑,进行观察比较初步体会到:乘法算式是由几个相同加数相加演变过来的,是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简便形式,从而初步体会了乘法的意义。这样的设计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理念。

第三步:抽象概括乘法。概念形成之后,应及时让学生用语言表述出来,以加深对概念的印象。教师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像这样的加法算式,你们还有吗?请写成乘法算式。学生根据前面的学习,迁移内化推出其它几道加法算式对应的乘法算式。学生分析加法算式的意义,改写成乘法算式,说改写的思路,初步概括出乘法的含义。接着学生再一次回到游乐园提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乘法的具体含义。

通过以上三步学习活动,学生经历了由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到乘法运算的过程,学生的思维由直观动作操作到具体形象思维,最后形成初步抽象思维,并把两种思维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感知了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规律,较好地理解了乘法的意义。

(三)应用拓展,巩固乘法的意义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概念一旦获得,如果不及时巩固,就会被遗忘。概念抽象概括了,此时须有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促使学生的知识在发展中飞跃,学生的能力在巩固中得到发展。本节课在这一环节主要采取直观反馈、推理判断等形式,巩固乘法意义。

1、基础练习。提供生活情境,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给学生提供各种感性素材,使每一道加法算式的意义是唯一的,那么对应的两道乘法算式的意义也是具体的、唯一的,学生容易理解。如做一做:荡秋千。练习九的第1、4题。学生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说一说怎样想的,巩固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图和算式的对照,可以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体会。

2、变式练习。让学生通过推理判断,巩固乘法概念。教师将练习九第3题改编成下题:把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的写出来。学生先仔细观察算式表示的意义,再紧扣乘法的意义来判断是否可以改写,再去写乘法算式。学生开展辨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在肯定或否定的思维训练中,进一步感受、理解乘法的意义,形成乘法的初步认识。

(四)课末总结,梳理乘法

课末小结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求知欲望。教师小结时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像什么样的问题用乘法?只要同学们仔细观察生活,善于思考,虚心学习,会有更多的收获!让学生回忆所学知识的内容,并帮助学生加以梳理,辨清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对乘法意义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最后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头脑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继续探究乘法的欲望。

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乘法教案 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2: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会读写乘法算式。

(3)口述乘法算式的意义。

3: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正确写出乘法算式是本节课的重点;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其中识别相同加数是本节课的关键。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学这一节课,我从四个方面入手: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2、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3、合理练习,强化新知

4、指导总结,巩固新知

三、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

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因此在本节课一开始,我就给学生呈现教科书第44页的游乐场情景挂图,目的是想通过这张图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我让学生观察图中每种游乐活动的人数,并算出小火车、过山车、观览车上各有多少人?学生看见这张图后兴致很高一下子就完成了老师交代的任务,回答出:小火车有3+3+3+3=12人,过山车上有2+2+2+2+2+2=12人,观览车上有4+4+4+4+4=20人。(教师同时板书)

2: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这是本节课教学的主要环节。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当教师像是帮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根据这个宗旨我分四个层次进行教学:

1、分小组摆图形游戏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棒摆出几个相同的图形,喜欢什么就摆什么,如小松树,小伞、三角形、五角星,小房子等。

2、小组交流:

(1)让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说一说你摆了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并把算式写在纸上。

(2)讨论后,老师把一些有代表性的图形展示出来,要求学生看图写出加法算式,然后叫学生进行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学生进行观察后,得出结论他们的加数都相同。图形的展示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观察以上三个加法算式的特点。从而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3、认识乘法

这是本课的重、难点所在,

(1)首先我讲解“乘法的含义”,出示一个加法算式,让学生说一说这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由于有了刚才观察的结果做铺垫,学生很快说出这个加法算式的加数相同。

通过观看加法算式演变成乘法算式的过程,教师稍加指导,使学生知道了几个相同加数相加还有加一种表示方式,从而引出“乘法”并把“乘法”板书在黑板上,同时指出5×4表示4个5,读作:5乘4。此时教师向学生提问:加法算式中只有5,为什么到乘法中却多了一个4,并让学生再仔细观察一遍演变过程,学生立刻得出结论,乘法算式中的5是原来加法算式中相同的加数,这里的4就是相同加数的个数。接着演示另外两个例子来巩固学生得出的结论,经过这样一番演示,本课的难点就轻而易举地被攻破了。

(2)刚才我们知道了几个相同加数相加除了用加法算式表示,还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乘法算式的读写。通过这样的过渡,以3+3+3+3+3+3=18为例学习乘法算式的读写。我先让学生说一说3×6的含义(学生回答:表示6个3),那6个3连加的和等于多少(18)。既然3×6是由加法算式3+3+3+3+3+3改写成的,那么3×6应该等于多少呢?学生很自然地说出18,接着教师立刻教学生这个算式读作:3乘6等于18。同时告诉学生这个算式还有另一种表示方法,就是把前后两个数互换,写作6×3=18,读作6乘3等于18。并通过动画演示认识乘法算式中第一个数叫做因数,中间的符号叫做乘号,第二个数也叫因数,以及最后的结果叫做积。利用这个动画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很快地就掌握了乘法的读写。

4、改写算式,巩固新知

A:首先我叫学生把黑板上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B:接着我板书几个练习,让学生分别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学生马上发现乘法算式比加法算式更简便,并告诉学生以后遇到这类题目都可以用乘法表示。

四:运用新知,巩固拓展

1、教师引导学生看图,发现图上每一群跳绳的人数是一样的。

2、要求学生用刚才学过的知识列出乘法算式。(图上生动有趣的画面,吸引住了学生的目光,调动起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计算中去。通过这个练习巩固和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逐步形成技能技巧。)

五:引导学生总结,提炼升华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能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提炼升华的作用,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乘法教案 篇3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说教学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第二册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中的“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节,是一节新授课。

(二)教材简析:

在座的数学老师都很清楚,“表内乘法”是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而“乘法的初步认识”又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弱,建立“乘法”概念较为困难。所以教材结合具体活动情境,从让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开始,并结合具体的事例,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探究等学习活动,使他们逐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从而帮助学生牢固扎实地建立“乘法”的概念,为以后学习多位数乘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重点和难点:

我们都知道,新概念的建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对于六、七岁的孩子来说,就更为困难。因此,我针对他们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把“使学生知道乘法的意义”作为教学重点,把“使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作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我们教育学生的目的无非是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点被大家所共识。因此,我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情、能、知三方面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在各种情境中的学习,进一步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从而更加热爱数学。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并理解乘法的含义,初步建立“乘法”概念。

三、说教法、学法

因为乘法的意义是最重要的数学基础知识,而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就要特别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参与学习。基于这一点,本节课我准备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并运用大量的观察、操作、交流等形式辅助教学。同时,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各种情境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学习数学。

根据学生与教材的特点,本节课我准备指导学生用“发现探究”的方法开展学习活动。在探究发现中,学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参与学习过程,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学有成功、学的愉快,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说教具、学具准备

根据教学的需要与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节课我准备的教具、学具有:多媒体课件一套,每个学生50根小棒。

五、说教学过程

(一)说整体设计。

在长期的教学中,大家都能体会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善于记忆具体事物。所以,我将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诱导学生按照直观感知——表象认识——概念形成——拓展运用的规律组织教学。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有四个层次。

第一层:创设情境,激发情意(约7分钟)

第二层:引导探究,概念形成(约15分钟)

第三层:巩固练习,促进同化(约8分钟)

第四层:迁移运用,深化新知(约10分钟)

(二)说局部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意。

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如果课一开始就能够为学生设计一个有趣的、有用的、可探索的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因此,我一上课,准备为学生创设这样一个情境。

师:小朋友,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里,你们的爸爸妈妈都带你们出去玩了吗?都到什么地方玩了呀?

这简单的两句话,就会把小孩子的表现欲望充分地激发出来,肯定个个都想把自己的“不平常”经历炫耀给其他同学。正在他们的兴奋中我会趁势话锋一转,说: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公园,你们肯定没去过,想去吗?现在老师就带你们这些聪明的孩子去逛一逛。(课件演示教科书p44的情境图,p45的情境图也被浓缩成一个极微小又不易看清的图像,置于情境图中的一棵大树下)。

听完这句话,看到这幅图,孩子们可能都会“哇”的一声瞪大双眼,不由自主地投入到特定的学习情境之中。正当他们惊叹这美丽的画面时,我将提出问题:

“在公园里,你们都发现了什么?”

“小火车上的人是怎么坐的呢?”

引导他们说小火车上每节车厢坐着3个人,摩天飞轮的每个吊厢里坐着4个人等等,使他们初步体会“相同加数”,为引入乘法做准备。

由于p45的情境图被浓缩的非常小,可能不容易被观察事物只会直观地看表面的小学生发现,所以我就会继续引导他们观察:“仔细看看,你还发现了什么?”

这时可能就会有学生提出“还有些人好像在远处下棋”,或者可能会说“看不清楚他们在干什么?”

抓住这一时机,我说:“他们究竟在干什么呢?咱们一起过去看看”。(课件把p45的情境图放大演示)

当学生看清是在拼摆图形之后,我将激励学生:你们带小棒了吗?想不想试一试?请用小棒摆出一种你最喜欢的图形,并照着这一种学摆几个,给你们两分钟的时间,看谁摆得又好、又多。(在学生摆的同时,我会巡视一圈)

我这样设计的让学生在“看中学、说中学、做中学”,不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通过他们自己亲眼看一看、亲口说一说、亲手做一做,获得了真切、可信的感性认识,同时,又满足了小孩子强烈的表现欲、求知欲,学习兴趣也就油然而生。自然地进入教学的第二个环节。

2、引导探究,概念形成。

在这一环节,我准备先让学生在小组里(同桌两人为一组)互相说说自己都摆了几个什么样的图形?每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然后在全班交流时,我将找有代表性的几个同学说一说,根据他们的回答我将板书几个有同数连加的和没有同数连加的等式,以便于下边的比较学习。由于二年级小学生的生活经验非常少,空间观念还很弱,他们头脑中再现的一般都是他所见过的或学过的一些简单的图形,可能会摆一些三角形、正方形或者简单的房子、树、鱼、船等等。所以就可能出现以下算式。例如:像这样的

3+3+3+3=12(三角形)

7+9+4=20(一座房子、一条鱼、一棵树)

7+7+7=21(小船)

5+5+5=15(三座小房子)

现在新课标倡导要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学习。因此,我说:“老师刚才巡视了一圈,看到你们的作品都很优秀,看着你们这些优秀的作品,我也想露一手,所以我也摆了一种图形,请看大屏幕”(课件展示)。

为了从小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我准备先让他们看这些图形像什么,然后说出每个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并说出加法算式。

4+4+4+4+4+4=24

接着,我将为学生出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如果老师摆了50个这样的图形,要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看谁能很快地把算式写出来。

这时学生肯定会个个眼疾手快、大显身手,半分钟后我提问:

“写完了吗?没有一个人写完呀!为什么?”

学生可能会议论纷纷,抓住这一契机,我再说:

“老师有一种方法可以在5秒钟之内就可以把这50个4连加用算式表示出来,信不信?”

由于学生通过刚才的亲目验证,他们肯定大多数都认为不可能,所以会不相信,这时,我会趁势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之后引出“乘号”教学,我将这样提问学生:

“乘法既然是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它肯定就有一种新的运算符号,大家猜一猜,它可能叫什么?”

我这样设计主要是让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所以大多数学生可能都会猜到叫“乘号”。然后我边说边写乘号,并让他们观察乘号的样子像什么?

因为低年级儿童的想像都是以具体形象的事物为基础,所以他们的想像富于模仿性、再现性,也因此他们可能会说出:像风车、、像雪花、像错号、像拼音X等等,我都将给予肯定。在学生认识乘号的基础上,我再开始教学乘法算式的改写。

我准备以6个4连加这道算式为例,先让他们观察这个算式显著的特点,由此认识相同加数4(板书相同加数)然后让他们看一看、数一数有几个4。(板书个数)

在此基础上,我会说:“像这样6个4连加,我们就把相同加数4写在乘号的一边(板书4×),把4的个数6写在乘号的另一边(4×6=24)”。在完成乘法算式之后,让学生对照加法算式说说4和6分别表示的是什么?然后再告诉学生6个4连加还可以用6×4=24来表示。最后教学乘法算式的读法。

由于乘法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所以我把乘法概念的建立置入学生喜欢的拼图活动之中,并通过实物图,同数相加的算式与乘法算式对照,让学生完成对乘法的初步认识。这样,使概念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又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都能体会到,小时候学东西学得快忘得也快。所以,针对小孩子的认知特点,及时地进行反馈练习就是一种帮助学生掌握新知的好方法。因此,我准备让他们进行以下练习,课件演示:

2+2+2+2+2+2=()×()或()×()

4+4+4=()×()或()×()

6+6+6+6=()×()或()×()

在完成练习后,我将提出问题:

“通过刚才的改写,谁能说说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呢?它必须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通过教师的适量启发与学生的亲身体验,使他们进一步体会并理解了“乘法”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我让他们用手势来判断辅板书上的算式,哪此算式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哪些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说出为什么,然后让他们挑一道自己喜欢的算式,把它改写成乘法算式。

这样,乘法概念轻轻松松地就被建立在学生的脑海中,又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其实就这么简单”,重难点也迎刃而解。教学效果不言而喻,同时学生的个性也得到张扬。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在生活中、游戏中,还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新技能的掌握和发挥会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感,而重复使用新技能会使儿童有可能构筑或重新构筑情感图式。这就像我们小时候刚学会骑自行车,我们会洋洋得意地一趟一趟地来回骑一样。对于他们来说,展示新学到的技能就是一种乐趣,因此,我设计了第三个教学环节。

3、巩固练习,促进同化。(课件展示)(先用小黑板)

(1)看图填空:

()个()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或()

()个()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或()

(2)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1、2+2+2()×()

2、3+3+3+3()×()

3、4+4+4+4+4()×()

4、5+5+5+5()×()

5、6+6+6+6+6()×()

我这样安排,主要是给他们及时提供了“用武之地”,并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成功的欢乐又可以转化为一种巨大的力量,成为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

在座的老师都知道,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使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这是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因此,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体会知识价值,还可以从深层上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基于此,我设计了第四个环节。

4、迁移运用,深化新知

我准备让学生重新观察风景秀丽的公园这幅情境图,之后,我先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乘法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内容,内容的编排分两个层次:第一,以学生活动情境提供同数相加的式题,进而引出乘法运算。第二,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知道乘法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并理解乘法的含义,初步建立“乘法”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在各种情境中的学习,进一步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从而更加热爱数学。

教学重点:

建立一个新概念对六七岁的孩子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把“使学生知道乘法的意义”作为教学重点,把“使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作为教学难点。-吧

教法学法:

乘法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基础知识,为了突出这个重点,突出这个难点,我采用分散知识点,渗透于各个教学环节,层层深入的方法进行教学,运用操作、交流游戏等形式辅助教学。21教育网

根据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弱这个特点,我准备指导学生用“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探究”的方法开展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具体设计的。

一、创设情境,回顾旧知。

在游戏中复习用加法求和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复习“少一点枯燥,多些乐趣。

二、引导探究,形成概念。

首先,通过“摆一摆”最喜欢的图形,“算一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发现都是“几个相同加数相加”这个特征。然后引导学生利用1分钟写出一个长长的相同加数的算式,当学生对自己写出的长算式充满成就感时,“老师说出能在1秒钟内把这种长长的算式写出来”,这种说法充分唤醒了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这样我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将“加号”一歪变成了“乘号”,将相同的加数合并成一个变成乘法算式中的一个因数,将相同加数的个数变成乘法算式中的另一个因数。在变化中完成了加法到乘法的过渡,并清楚地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到乘法的简便。这样教学重点得以体现,教学难点得以突破。

三、巩固练习

我设计了一些充满童趣的情境让学生去练习,及时给学生提供“用武之地”,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拓展应用、全课总结。

以游戏结束,前后呼应,在游戏中发现能用今天学的乘法知识应用到生活的很多地方。数学知识能为我们的生活服务,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乘法教案 篇5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阐述。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乘法教学的第一节课,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的基础。教材首先为学生安排了他们熟悉的反映校园环境和校园生活的情境图,一方面使学生有亲切感,更重要的是这幅图为学生提供了素材,显示出生活中有许多那样一组一组出现的数量,并且每一组的数量是相同的,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同时也蕴涵了相同加数的因数。教材例1的情境图是排列有序的树苗,问题是一共植了多少棵树?让学生在教师的教学引导之下,逐步明白乘法的含义,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帮助学生建立乘法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和儿童的认知特点,我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个方面制订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同一情境同一数学问题的不同的解决方法,使学生初步接触到乘法,建立乘法的概念。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认识乘号,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

3、情感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能解决类似的生活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乘法概念的导入。通过相同加数连加和乘法在结果上的一致实现加法和乘法的对接。

2乘法算式中乘号的认识,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难点:

乘法概念的导入。

三、说教法、学法。

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新课改的要求,我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同时注重运用观察法、讨论法等进行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我让学生采用观察法、探究法、总结法、模仿法来学习。

教具准备:依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我制作了多媒休课件一套

四、教学程序:

在教学过程中我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体现新课标精神,按照直观感知—表象认识—概念形成—拓展运用的规律组织教学。因此我安排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2、情境导入,探究引新。

3、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4、巩固练习,开智培能。

5、及时总结,深化新知。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应用的过程。所以我打算用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探究乘法产生的过程。学生理解了乘法含义后,安排形式多样,灵活有趣的巩固练习,巩固练习要用15分钟。剩下大约5分钟时间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对乘法的认识。下面我详细说一下每一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低年级学生对直观的图片非常感兴趣。教育和心理学巨匠皮亚杰认为,儿童在理解乘法过程中,其数学思维发生了重要变化,教科书应该提供合乎儿童认知特点的知识和丰富的学习情境。

因此一上课我就引入教材第一页上的的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并抽学生说说画面上的内容。只要学生能将自己看到的讲出来(如有小朋友在玩滚铁环、接力赛跑等),老师都要给予鼓励。

学生在观察图画时,教师要有意识的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图中三个小朋友提出的问题上去,并让他们采用有利于引出乘法的方法来数数。如:图中上面小男孩说:“每层楼有9扇窗户,3层楼有多少扇窗户”的问题,引导学生一层一层的数,即有1个9,2个9,3个9。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数教学楼左右两边树的棵树、荡秋千的人数、赛跑的人数等。在这里要特别注意让学生体验数数的过程,充分尊重学生对解决问题方法的选择,不必强求一致。无论学生是通过一个一个地数来解决问题,还是用连加计算来解决问题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他们用的方法比较麻烦,并由此产生新的学习需求。

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有部分学生可能会列出连加算式来解决情境图中的问题,这时教师可乘机说明除了这种方法外,还可以用别的更简单的方法来解决同样的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引出例1的教学。

2、情境导入,探究引新。

建构主义认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学习者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

出示教材第2页例1植树的情境图(幻灯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提问:你们怎么来解决图画中的问题呢?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已有的经验,学生可能采用数数的方法算出共植了多少棵树。数的方法也可能是多样的,如一棵一棵地数,两棵两棵地数,一行一行地数,一列一列地数等,不管学生怎么数,老师都应给予肯定。如学生没有出现1个8,2个8,3个8……,1个4,2个4,3个4……,这两种数法,老师应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启发。

接着提出如何算的要求,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并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将学生的各种算法用算式表达出来(可能会有如下情况)并板书:

8+8+8+8=32(棵)

4+4+4+4+4+4+4+4=32(棵)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启发引导学生说出:这两个算式都是连加法,每个算式中的加数都相同,结果相同等等。

然问向学生提问:“这两个算式分别表示几个几相加?”

启发学生说出:4个8相加和8个4相加。老师引导:“像这样几个几相加的连加算式,在书写上十分不方便,有没有更简单一点的方法呢?”让学生产生学习新知识的需要。

在这里,教科书采取了让学生进行接受学习的方式,老师指出:“像这样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并板书。

揭示课题板书:乘法的初步认识。

3、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这个时候,老师问4个8相加和8个4相加用乘法怎么样表示呢?请同学们看黑板老师教乘法算式的写法:4个8相加可以在4和8之间写一个乘号,8个4相加,可以在8和4之间写一个乘号,在这里,我把书本上安排的做了一个下调整,把4×8=32(棵)写在了前面,以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

板书:

4×8=32(棵)

8×4=32(棵)

告诉学生:“×”叫做“乘号”,并板书。然后让学生观察乘号像什么,可能学生会说像错号,像汉语拼音字母里的x等等。这样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深理解,加深学生对乘号的记忆。

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一下,用加法算和用乘法算有什么不同?使学生认识到从书写形式上看,乘法比连加更简便,同时乘法也是实际生活数学应用必须的。

下面老师教学乘法算式的读法。对照乘法算式教读:

4×8=32读作4乘8等于32

8×4=32读作8乘4等于32

4、巩固练习,开智培能。

叶圣陶先生曾说:“当老师像是帮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手”。学生对乘法算式有初步的认识后,为了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我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首先我用幻灯片的形式出示4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让学生填空是几个几相加,然后再让学生根据加法算式写出乘法算式并且能读出来。最后,老师把教材第一页的校园图画展示出来,作为第三个层次的练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要求能用乘法计算,这样让学生感觉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真正把数学回归于生活。

5、及时总结,深化新知。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乘法的理解,练习之后,老师提问:孩子们,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知识,,你是怎样理解的?教师不要急于把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学生,而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他对乘法的认识,也许语言不是那么准确,表达不是那么完整,只要孩子能正确说出他对乘法的理解,教师都要给予肯定。我的教学过程已全部结束,下面说一下板书设计。

五、板书设计

简洁而又提纲领的板书不仅是本节教学内容的精缩,而且也会使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一目了然,因此,在板书设计上我颇费了一番心思。我把课题写在主板书的最上面,它告诉了孩子们本节课的中心内容,下面是连加算式跟乘法算式对照,不仅美观,而且有层次的呈现了知识产生的过程。这样的板书简洁、明了。

各位老师,以上所说的,只是我预设的一种方案,但是课堂是千变万化的,会随着学生和教师的灵性发挥而随机生成的。预设效果如何,最终还要和学生、课堂结合。

说课不足之处还请多多指导。谢谢大家。

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乘法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4)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摆小棒游戏引入,参与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

1、先看老师用小棒摆成了什么?(出示小伞,指生回答。)

用了几根小棒?(指生回答。)

看这像什么?(出示小房子,指生回答。)

用了几根小棒?(指生回答。)

这个呢?出示(五角星)用了几根小棒?

2、师:谁来说一下你最喜欢哪种图案?谁还喜欢别的图案?(指几个生说)

师:你们想摆一摆吗?你们能用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案吗?

先听老师要求:摆一种你最喜欢的图案,看看你在规定的时间里能摆出几个这样的相同的图案。赶快开始吧。 (学生摆小棒,师巡视,及时纠正没按要求操作的同学。)

师:时间到。不要弄乱了摆好的.图案。

师:你们的动手能力真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用小棒摆出了这么多美丽的图案,真了不起。

3、汇报:

(1)谁来说一说你摆了什么?摆了几个?(一生回答)

你知道怎样求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吗?(用加法)

你会列式吗?(板书算式)

(2)谁还摆了其他的图案?

你摆了什么?摆了几个?你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你会列式吗?(板书算式)

(3)哪些同学摆了五角星?摆了几个?你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你会列式吗?(板书算式)

提示学生把小棒收起来。强调纪律。

4、老师也喜欢摆小棒,想不想看一看老师摆了什么图案?

屏幕出示三角形图,问:看我摆的什么?一个三角形是用几根小棒摆成的?我一共摆了几个几?

生1:你摆的是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用了3根小棒,一共摆了6个3。

你知道我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吗?谁来列个式子?(板书算式)

二、发现问题,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1、“比一比谁的眼睛最明亮:

师:刚才你们通过摆小棒列出了这么多加法算式,我们再来比一比谁的眼睛最明亮,好不好?

问: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指生回答:都是一样的数相加)。

评价:真是火眼金睛。

这是几个几相加?(指生回答:6个3相加)(板书:6个3相加)

逐一指生说出黑板上的加法算式是几个几相加?(板书)

师:以前我们学的加法最多只有三个数相加,今天你们能列出这么长的加法算式,真了不起。如果老师给你足够的小棒让你继续摆,如果你摆到100个,你还能列出加法算式吗?(学生:能!)那你想像一下你列的算式会怎么样啊?

生:算式很长。

……

师:是啊,太麻烦了。那你们能不能变个魔术,让这些很长的连加算式变得短一点呢?

2、“变魔术”:(探究简单的表示方法)

以黑板上6个3相加的算式为例,谁来当小魔术师?(指生回答)

生……

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

生:……

生:可以用乘法,写3乘6。因为有6个3。

师:哇!你的魔术真精彩!看来你已经了解到了有关乘法的一些知识。

3、引出乘法(新知)

师:数学家发明了另外一种方法算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乘法”。(板书:乘法)

“6个3相加”用乘法可以这样表示:6×3。(板书:6×3)数学家用这样的符号“×”把两个数连接起来,这个符号我们把它叫做“乘号”(板书:“乘号”),读作:乘。谁来读一读这个算式?(几生:6乘3)齐读。

介绍乘号的写法:先写“/”,再写“”。

大家看,乘号像什么?(歪着的加号)

因为乘法是由加法得来的,它表示“有几个相同的数相加”,所以数学家就把加号一歪,创作出了一个新的符号——乘号。

乘号读的时候怎么读?(“乘”)谁再来读一读这个算式?(6乘3)齐读。

用乘法算6个3相加得多少,也可以这样写:3×6(板书:3×6)

这个算式怎样读?指生读。(3乘6)齐读。

3和6是怎么得来的?3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指生回答)

师小结:6×3和3×6都表示6个3相加,那你们看,用乘法表示这样的加法,感觉怎么样?

生:比原来简单了、快了。

师:对,许多相同的数加在一起,用乘法表示更简便。

师:现在你能把黑板上的其他连加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吗?(生:能。)写在练习本上,看谁写得又对又快。

指生回答乘法算式,师板书算式。(先说加法算式再说乘法算式。师引导:说加法算式时可以说成几个几相加,注意纠正乘号的读法)

那100个3相加用乘法可以怎么写?(100×3或3×100)

师:你会把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变成乘法算式了吗?

课件出示练习。指生回答。(课本48页第3题)

三、应用新知,自主练习,解决生活问题

1、师:刚才我们一起玩了一个摆小棒的游戏,大家不仅列出了加法算式,还认识了一种更简便的表示方法──乘法。

你们还想做游戏吗?

课件出示“荡秋千”图片(课本48页做一做)。

师:(看屏幕图)大家看,这些小朋友在玩什么?(荡秋千)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谁来解答?

指生回答。集体订正。写在课本46上。

2、师:看下一个问题谁能回答得更好。

屏幕出示课本48页第4题。指生回答。写在课本48页第4题上。

3、游戏不仅好玩,而且里面还藏着许多数学知识呢!我们再去热闹的游乐园看看吧! (课件出示公园中儿童乐园的场景。)

师:大家看,这里有什么好玩的呀?(学生观察回答,有摩天轮、有过山车、有小火车……)

谁愿意告诉我你最喜欢玩什么?指生回答。

例如:我最喜欢摩天轮。(及时出示摩天轮图片)

问:仔细观察,你还发现了什么?(例如:摩天轮里几个人一组?一共有几组,有几个几?)指生回答。

你能提一个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生:摩天轮上一共有多少人)

这个问题你们会解决吗?在练习本上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指生回答。(4+4+4+4+4,即5个4相加;4×5;5×4)

把自己写的算式给同桌说一遍。

师:谁还喜欢玩别的项目?指生回答。(过山车)

生:我喜欢过山车。(出示过山车图片)

问:从图中你还发现了什么?(例如:过山车里几个人一组,一共有几组。有几个几)指生回答。

你能提一个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生:过山车上一共有多少人)

怎样列式?(6个2相加,6乘2,2乘6)

师:谁喜欢小火车?

过程同上。

3、解决问题:

师:“你们这么快就学会乘法了,那你们愿意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吗?那我们就来比比谁是老师的好帮手?”

大家知道我们一天上几节课吗?(7节)

请大家帮我算一算:我们一个星期上几节课?

(独立思考,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指生回答。

四、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很愉快,你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生:……

师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我们知道许多相同的数加在一起可以用乘法计算,而且用乘法表示特别的简便。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请同学们课后到生活中找一找,你身边还有哪些用乘法解决的问题,下节课,我们再继续交流。下课!

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3+3+3+3+3+3+3+3+3+3=

10个3相加10×3= 3×10=

乘号

4+4+4+4= 4×3 3×4

10+10+10= 10×3 3×10

6+6+6+6= 6×4 4×6

延伸阅读

关于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


经典范文网主题阅读推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

为满足你的需求,经典范文网的编辑特地编辑了“关于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但老师也要清楚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行的。要知道教案课件写的越是充分,老师的教学质量相对也会提高。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

关于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筝、鼠”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折、纸”等8个生字,会写“纸船、松果”等9个词语。

2、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认字,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

3、继续学习默读,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对如何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所感悟。

教学重点:

1、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认字,读懂故事内容。

2、继续学习默读,对如何交朋友有所感悟。

教学准备:课件、房子、风筝、纸船

教学过程

一、猜读生字,导入新课

1、Ppt出示图片:纸船,猜一猜,读什么?指导书写:纸

2、ppt出示图片:风筝,猜一猜,读什么?你怎么猜出来的?“筝”读轻声,怎么记住筝?

3、出示课文图片:风筝高高飘扬在蓝天上,纸船悠闲地漂流在水中,多么美的一幅画面呀!他们之间还发生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呢!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3、纸船和风筝,一起书写题目,齐读题目。

二、初步感知,识记生字

1、第一遍默读:试着不出声,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第二遍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一边画出,松鼠和小熊分别住在哪儿?他们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三、随文识字,感悟体会

(一)学习第一段

1、小朋友们刚才读得非常认真,故事中的主人公小熊和松鼠也为大家感到高兴。(松鼠和小熊)出示图片。简笔画:老师边板画边描述:松鼠和小熊住在这美丽的山林里,这里有蓝蓝的天,高高的山,清清的水,茂密的树林,绿绿的小草,还有美丽的花儿,这是松鼠和小熊的家,谁愿意上来把他们的家贴在合适的位置?

2、贴房子。你是怎么知道的?(课文第一段)

3、你真会读书。你来读读第一段:松鼠和小熊住在一座山上。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山上的小溪往下流,正好从小熊的家门口流过。

4、看图猜读“鼠”,并组词。

(二)学习第二至六自然段。

1、(教师手指板画)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虽然距离很遥远,但是他们却成了好朋友,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默读二至六自然段,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2、谁知道他们俩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生:纸船和风筝让他们成了好朋友(你说得真简洁,那纸船和风筝是怎样让他们成为好朋友的呢?)

3、出示句子:

A、松鼠折了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B、小熊也想折一只纸船送给松鼠,可是纸船不能漂到山上去。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风筝乘着风,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4、漂、飘的教学。出示句子:A、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B、风筝乘着风,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1)都是piao,什么地方不一样呢?生答:漂是三点水,飘是风字旁。

(2)谁能把他们贴到黑板上合适的地方。为什么这么贴?(这个“漂”是三点水旁,和水有关,而这个“飘”是风字旁,和风有关)

(3)小结:原来,这两个字读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却不一样,这个“漂”是三点水旁,和水有关,表示在水上漂;而这个“飘”是风字旁,和风有关,表示在风中飘。大家都观察得很仔细。比一比,谁能把这两个飘字送回家。

(4)出示选字填空。

飘漂

(1)天空中()来几朵白云,挡住了太阳公公。

(2)美丽的花瓣落在水中,顺水()走了。

5、纸船和风筝是友谊的使者,将松鼠和小熊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当小熊收到纸船这份礼物时,乐成啥样子了?(出示图画,观察小熊的眼睛、动作、神态等,很开心,很高兴。)课文里有一个词语形容了小熊现在的样子,就是——乐坏了。

6、你来找一找课文里说小熊乐坏了的这一段,自己来读一读。出示第三段: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纸船里放着一个小松果,松果上挂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祝你快乐!”识记:祝

(1)自读,想想:小熊为什么乐坏了?(生:小熊收到了纸船。生:小熊收到了松果、纸条。生:小熊收到纸条,上面写着:祝你快乐。)

(2)这可不是一般的礼物。这纸船是松鼠自己折的;松果是他亲自摘的,还是他最爱吃的;纸条上的话是他自己想的;“祝你快乐!”这句祝福的话还是小松鼠亲自写的,难怪会让小熊乐坏呢!

(3)朗读指导:你能不能读出小熊乐坏了?注:重读“乐坏了”;收到别人祝福是很开心的事,我们要大声读出祝福语,再来试试看!男生读。让我们快乐地再来读读这一段。

7、小熊收到礼物和祝福乐坏了,那松鼠呢?(也乐坏了)出示第五自然段: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识记生字:抓、幸

(1)他为什么也乐坏了呢?交流:生:松鼠收到风筝生:收到草莓生:收到了祝福语。生:松鼠送给小熊礼物,小熊也回送给他礼物,他也乐坏了。生:松鼠的付出有了回报,交到了朋友,他也乐坏了。

(2)是啊,松鼠在送出礼物和祝福的同时也收到了礼物和祝福,还交到了小熊这个好朋友,他得到的快乐比小熊还要多呢!

(3)指导朗读:那你能读出松鼠“也乐坏了”的心情吗?男女生分段读。

(三)学习7——11自然段

过渡:是呀,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为了好朋友。给他们带来多少快乐呀。(忧伤的音乐响起,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第七自然段)出示句子: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1、小熊和松鼠此刻的心情怎么样?(难过)

2、出示8、9自然段,让我们带着难过的心情读这两个自然段:

小熊很难过。他还是每天扎一只风筝,但是不好意思把风筝放起来,就把风筝挂在高高的树枝上。

松鼠也很难过。他还是每天折一只纸船,他也不好意思把纸船放进小溪,就把纸船放到屋顶上。

3、可是读了这两段我不明白,明明他们吵架了,谁也不理谁了,他们还是每天扎风筝、折纸船,这是怎么回事呢?

4、原来是这样啊,虽然他们吵架了,但心里还是想着对方,还想和对方做朋友。出示10段: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他在一只折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他把这只纸船放进了小溪里。读句子,识记:愿

5、最后,他们和好了吗?齐读11自然段:傍晚,松鼠看见一只美丽的风筝朝他飞来,高兴得哭了。他连忙爬上屋顶,取下纸船,把一只只纸船放到了小溪里。识记:哭、取

四、拓展阅读,延伸升华

1、就这样纸船和风筝在山顶和山脚又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松鼠和小熊又成为了好朋友。可是,有这么一对好朋友,他们因为不真诚的相待,最后他们的友谊告吹了,他们是谁呢?请打开主题丛书二118页,快读一读《狐狸和鹤》吧。

2、出示自读提示,学生自读。

A、练习默读,试着不出声。

B、猜一猜文中生字的读音,说说你怎么猜到的?

C、读了这个小故事,结合刚才学习的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宽容,互相谅解,要互相谦让。)

2、说得真好。所以我们与人交往一定要真诚、宽容、友善,这样才能换取真挚的友谊。

板书设计:

纸船和风筝

小熊收到纸船、松果、友谊

松鼠收到风筝、草莓、友谊

关于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看图,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难点:感受和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板书内容的表格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看图初步感受黄山石的奇妙。2、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你去过黄山吗?知道黄山有哪四绝?

2、黄山在我过安徽省南部,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为四绝。读了这个课题,你认为课文中可能要写什么呢?

二、观察图画。

1、出示多媒体课件或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上的三块石头象什么。

2、过渡。课文怎样向我们介绍这些石头呢?读一读就知道了。

三、读文识字。

1、第一遍,要求读正确、读流利。不会读的字可通过“桃子”、“树叶”上的拼音来解决。

2、第二遍,要求边读边想想课文介绍了几种黄山奇石,用横线画出来。

3、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14个生字,让学生认读。

4、找一找这些生字在文中组成了什么词语。

即:风景区尤其仙桃石石盘山峰胳膊,巨石每当脖子著名形状

5、课件出示以上词语,开火车认读。注意“膊”在“胳膊”一词中读轻声。

6、巩固识字。

(1)、猜字谜:横山上面三根草(当);一个人,在山边(仙);学者头上带草帽(著)。

(2)、读新组的词语:山区其它仙人盘子巨人当然著作图形形态

7、指名读,分组读,全班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观察“尤、其、区、巨、它、安“六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先描一描,发现字的特点,说说怎样写。

3、比较字形。区——巨,都是半包围结构。笔顺分别为:区巨

尤——其,都是独体字。它——安,都有宝盖儿。

4、师范写生字,请学生认真观看。

5、学生练习写字,师巡视指导。写好后组织学生评议、参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图文结合,感悟课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目标

1、图文结合,感悟课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想一想,读懂了什么?

2、理解“闻名中外”和“尤其”。

(闻名中外:国内国外都有名。尤其:特别、更加。)

3、指导读,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一幅图。认真观察,图上的石头是什么样子?看到石头你会想到什么?

2、找出写这幅图的段落读一读。

3、比较句子:

它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它好像从天山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4、小结:这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依次写了“仙桃石”的名字、样子、地点。)板书:

先写再写然后写第二段名字样子地点

5、比一比谁读得好,背得快。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课件出示:“猴子观海”图。观察那石头的样子,看到石头让你想到什么?

2、找出图中对应的段落读一读。

3、想一想这段写黄山奇石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试着补充板书。

板书:

先写再写然后写

第二段名字样子地点

第三段地点样子名字

4、比一比,第二、三自然段的两种石头的写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写好不好?(写的方式有变化,读起来更有趣。

5、指导朗读。

6、比一比谁背得快。

四、小组合作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每四人一小组,每组发一张卡片(内容同板书),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想怎样补充表格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填写。

2、评议。

3、指导朗读、背诵。

4、对比表格中各段的不同写法,讨论:如果各段写法相同,好吗?

(写法有变化,文章才生动)

5、自选一段,试着变换顺序说一说。(如:在山顶的石盘上,有一块巨石好像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这就是有名的“仙桃石”。)

五、学习第六自然段。

1、自由读,读懂了什么?

2、想一想,“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块奇石的样子,挑一块像第2、3、4、5自然段那样说一说。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如:就说“天狗望月”吧,它瞪着眼睛,伸着舌头望着圆圆的月儿,就像要一口吞掉月儿似的。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几只可爱的狮子像是你追我赶,抢一个圆溜溜的石球。

六、指导写字。

1、复习“尤、其、区、巨、它、安”六个字的写法。

2、指导写“块、站”。

块:第四笔是横折。

站:第五笔是提。

3、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

板书设计:

2黄山奇石

仙桃石

猴子观海闻名中外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关于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二、教学重点:

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之情

三、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之情。2、初步认识生字。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让我们乘着快乐号列车一起游览一番美丽的黄山吧!

2、在上车之前,谁能简单介绍一下黄山?(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风景秀丽,主峰光明顶,最高点是莲花峰。那里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名。有“天下第一名山”的美誉。)

3、是我们今天要去的地方。出示地图黄山的位置。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提出要求,自读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多读几遍课文。(2)读后标出自然段。(3)让生字朋友回家去。

谁想跟生字交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词语。

3、这一课一共讲了几处景点?分段接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指导朗读。

1、谁来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这里有个“尤其”谁能换个词?(特别、尤为注意)这句话该怎么读呢?自己先练习练习吧!(自读)谁能大声的、自信的读给大家听呢?(指名读)

2、过渡:这么多景点,我们先游览哪里呢?(学生自己选择景点学习)板书:猴子观海“猴子观海”是什么样子?谁能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不会的同学自己读一下第三自然段。看图从哪里看出“猴子观海”很神奇?(复述猴子观海的动作)这句话都用了一些什么词?(表示动作的词:抱、蹲、望)板书关键词语谁能抓住这几个词读出“猴子观海”的神奇?指名读、生生比赛读,师生比赛读。

3、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仙人指路”吧!板书:仙人指路你们想用什么方式来游览这部分景点呢?(自读、小组读、表演读、同位接读)如果你是这位仙人你会对我们这些小游客说点什么呢?生1:欢迎你到黄山来。生2:前面还有个更美的景点呢!……

4、顺着仙人的指引,下一站我们去哪里呢?板书:金鸡叫天都让我们看看金鸡叫天都是什么样子!(自读)谁有问题?(什么叫天都?)多美呀!谁来读读?(指名读)换一种方式读读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5、还有哪里我们没有去看?板书:仙桃石自己读,体会仙桃石神奇在哪里,并说给同位听听。(指导朗读:好像、飞、大、落)那么大个的桃子从天上飞下来,正好落在石盘里多神奇!谁能读得更神奇一些?

课文里还提到了这几块奇石。出示第五自然段。你想用什么方式来学习?(读一读、画一画、演一演)四、小组交流,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指导朗读。2、学习生字。

一、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用优美的朗读再次感受“黄山奇石”的神奇、美丽。

2、背诵竞赛: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背诵相应段落。

二、复习生字。

1、开火车读字组词。

2、读儿歌,巩固识字。

三、指导书写。

1、教师、学生一同分析字型。

2、教师示范书写重点字。

3、学生描红,临写。

组词练习,小组内开展组词竞赛,看谁组的词最多。

四、想想说说。

想一想“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块奇石的样子,再挑一块说一说,画一画。

布置作业。1、书写生字、词语。2、朗读背诵课文(自己喜欢的部分)朗读背诵。

相关练习。

见《素质教育新学案》第6页的游乐园。

板书设计

2、黄山奇石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

神奇美丽

关于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 篇4

一、说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黄山奇石》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所设计出来的一次由“书本知识”走向“综合性学习”的典型课例力求体现综合性学习的四大特点!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可充分借助网络,让学生参与收集资料、发现问题、主动学习和思考、独立判断,养成主动性地、创造性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二、说教材、学生分析

《黄山奇石》一课是冀教版教材小学语列二年级上册利一篇课文,课文向读者介绍了景色奇特的黄山奇石。文章思路清晰,语言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一篇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的教育,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习惯的好教材。

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望较强,喜欢展示自己。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已经能够自主学习,能够与他人合作学习。但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对课文理解有一定难度。

三、说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明

根据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十八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通过观察图画与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力。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及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赏析优美词句,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

四、说教法、学法说明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让学生在读、悟、演、画这种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学习。作为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参与其中,推动学生去深入地感受。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

课堂上应紧紧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依据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质疑为主线,运用反馈教学法进行调节反馈,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归疑、悟疑、解疑的教学,并且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初读质疑,明确目标

开课质疑,课件出示课题“黄山奇石”,教师解释什么是奇?并问学生:“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哪些疑问?”在学生充分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然后,请学生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同时观看课件播放介绍黄山的风光短片,让学生通过欣赏、领略黄山美景,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在本环节中学生通过质疑,对黄山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使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质量提高。多媒体在这个环节中突出其直观性、形象性,把黄山奇景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眼看着黄山秀丽神奇的风景,耳听着教师饱含激情的范读,仿佛走进了仙境般

的神话世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细读解疑,突破重难点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围绕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悟疑、解疑,突破重难点,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这个环节中,由于课文中介绍了许多怪石,因此采用选读探究的教学方式,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将自己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问题提出来,鼓励学生们质疑问难。在师生的共同梳理下,归纳出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和仙女弹琴几个探究主题,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教师相机引导。

这正体现了新课标指出的: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在学生选读探究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读,体会,并发动学生通过相互评议、补充、演演、画画,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因此,我设计如下环节:

1、读。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读,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把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

2、悟。读中感悟,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在读书时联系已有生活经历,体会感悟,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如通过“飞”和“落”使学生感受到那么大的巨石却像小鸟一样轻盈地落在山上,大自然真是神奇得妙不可言哪!

3、议。即教师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讨论交流,让学生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允许有不同意见,并鼓励创新,围绕“哪些景象最吸引你,你认为奇在什么地方,并把体会到的读出来”这一问题,在小组内交流。“议”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老师搭设的学习舞台上发挥、表演。

4、赏。再次展现黄山的奇特情景,在体会文中描绘的情景的基础上再次直观感受到奇石的与众不同。

5、再读。在学生深入体会感受后,把自己体会到的朗读出来。使学生在读中欣赏品味,既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提高品味词句的能力,又再一次为黄山的奇特所折服。

6、想。如果你就在观石的人群中,看到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报晓等奇特景观,你的心情又如何昵?又会说些什么呢?黄山奇石还有哪些奇特的石头呢?“想”既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再现黄山的奇,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全员参与,体验创新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性,为学生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有朗读、当导游、讲故事、画画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喜欢的活动方式,分组同时进行,教师从旁指导。喜欢朗读的学生可以一个人或几个人一组,把课文美美地读一读,尽量读得有感情,还可以配上动作;喜欢表演的学生可以在小组内扮演导游,把自己喜欢的部分介绍给大家,带领大家游黄山;喜欢讲故事的学生可以挑选课文中的一处奇石,发挥想象,编一个有趣的故事讲一讲,比比谁讲的故事最精彩,最能吸引人;喜欢画画的学生t赶快拿起手中的画笔,通过自己的想象,在纸上画出“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为了再发展思维,还可让学生画自己想象中的怪石并起上名字。最后,每组推选同学在全班展不才艺,汇报学习成果。

只有学生主动、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他们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得以体现。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锻炼了自身的能力,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创造性和实践性。

六、说效果

通过看图,了解文章大意到质疑、解疑,直至突破重难点,学生明确了自己的主体地位,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多媒体课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了形象性、直观性,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展示空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情投入到学习中来,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读中感悟,议中深入”学生不仅读懂了课文,而且体会到祖国河山的壮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关于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在人与人之间,信用高于一切个人利益。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读写结合有机交融,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明白李丹为什么没有去看马戏而是去了敬老院。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不能失信于人。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李丹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我必须去》这篇课文。上课之前,我想考考大家,这些字宝宝、词语宝宝你们还认识吗? 学生以开火车形式读。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去看马戏表演和去敬老院表演节目 两件事情之间的选择,最终她选择了必须去敬老院表演节目 这一件事。)

3.说到看马戏啊,我想问问同学们。

A.你们喜欢看马戏吗? (喜欢)

B.谁来说说看,你看过哪些马戏 ?(学生说)

C.我的眼前涌现出了许多精彩的马戏!

D.课件播放马戏表演图片。

4.刚才同学们观看了精彩的马戏表演图片。下面我们来进一步学习这篇课文。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过渡:之前我们已经对课文有所了解,李丹犹豫了,是因为她正准备去敬老院,你从哪一个自然段知道的?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段,边读边想: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李丹穿上了漂亮的花裙子,小辫子上扎起了蝴蝶结,从这可以看出什么?可以看出李丹对去敬老院表演很重视。)

2.指导读。

她做这些准备工作时,心情如何 ?请你把这种好心情读出来。(边读边做动作)学生自由朗读。 找个别学生来朗读。

(二)学习第3—9自然段

1.李丹准备完毕,刚要出家门,爸爸打来了电话。

那么,爸爸和李丹说了些什么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3—9自然段,思考:你从爸爸与李丹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爸爸买到了马戏表演的门票)

自读爸爸与李丹的对话。

小组交流:从爸爸与李丹的对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结合汇报出示

"丹丹,你快点出门,坐三路汽车到中山路下,我在车站等你。"

要读出爸爸的着急。

同桌分角色练读爸爸与李丹的对话。

谁愿意和我合作读对话吗? (师生合作)

2.辩论。

师:是啊!这么精彩的马戏,李丹天天盼夜夜想。如果不去,太遗憾了!还犹豫什么呢?

同学们,你认为李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她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师:可老师觉得这样的选择对李丹来说多少有点遗憾,聪明的你能为她想一个既能看马戏又能为爷爷奶奶表演的办法吗?先别急着回答,想好后再琢磨一下语言,想想怎么说就能让大家听明白你的好办法。”

师:大家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伴听,看看谁的主意好? 互相交流自己的办法。

师:咱们一起谈谈,看看谁的主意好,注意听同学的发言,你有不同意见也可以反驳。

生:我认为李丹可以推迟表演,跟爷爷奶奶请假。

生:我不同意他的办法,我认为这样做爷爷奶奶会伤心的。

生:我想可以把爷爷奶奶也请到马戏团和李丹一起看节目。

师:那李丹得跟爸爸商量一下,多买些看马戏的票。(笑)

生:还可以找个人替李丹去表演,她自己去看马戏。

生:不行,这样李丹就是欺骗了爷爷奶奶。

生:我有个好办法,就是让爸爸用录相机把马戏拍下来,等表演完回家看,这样又能看上马戏,又不失信。

师:好主意,我得替李丹谢谢你。

哪种办法是最合适的?面对选择,要想不影响和伤害信任、爱护你的人,我们必须放弃自己的利益,做个讲信用的人。

三、学习第10自然段。

1.李丹放弃了看马戏的机会,而决定去敬老院,李丹是怎么想的 请同学们默读第十自然段,用"——"划出来.

出示 : 李丹想起敬老院那些慈祥的爷爷奶奶,想起他们每次看表演时笑脸,想起同学们在集合地点正(焦急地) 等着自己,他(坚定地)对爸爸说"是啊,我必须去!"

看图理解"慈祥".

指导读.谁能把这种坚定的语气读出来 指名读全班齐读:"是啊,我必须去!"体会语气的坚定.

2."必须"还可以怎么说?(肯定) 你能用"必须"说一句话吗? (五)学习第11自然段

过渡:李丹决定去敬老院得到了爸爸的赞扬.(出示第11段) 1.谈谈你对"失信"一词的理解.(失:失去;信:信用.失信就是指失去信用.)

师小结:拆字再组合理解词语的意思也是个学习的好办法! 2.议一议:那你认为"失信"的做法好吗?

3.那你认为文中的李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生说,师板书:讲信用)请同学们再齐读第十一自然段,我们一起来赞美她吧!

4.李丹是个守信用的孩子.她没有因为一场自己盼了很久的马戏而失信于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以及同学们,而是如约前往,表演了精彩的节目.我们想像一下,敬老院的爷爷奶奶看着他们的精彩表演会怎么样?

5.看到敬老院的爷爷奶奶这样开心,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李丹他们的心情吗? (高兴,愉快,兴高采烈,激动,喜上眉梢)

6.是啊,讲信用不但能给别人获得快乐,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 李丹为什么说我必须去 小组交流想法.

7.小结:是啊,讲信用不但能使别人活的快乐,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鞭策自己,做个守信用的人.在我国古代,人们就想出了一些简洁的句子来鞭策自己铬守诺言,诚实守信.比如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必信、行必果、你还知道这样的一些句子吗 把你喜欢的一条写在你书的第一页,时刻警示自己、一言九鼎。

8. 齐读全篇旁白,分角色读

四、延伸拓展。

1.请小朋友们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你遇到过这种事吗 你怎样做的 (学生交流.)

2.创设情境.

冬冬向丁丁借了一本书,答应过一个星期还,但是,她一个星期后还没有看完……

请小朋友们讨论:冬冬应该怎么做

请小朋友把自己的建议写下来,并互相交换阅读,注意帮助同学改正错别字.

五、名言积累。

1,在我国古代,人们就想出了一些简洁的句子来鞭策自己恪守诺言,诚实守信.下面老师送两句给大家,与大家共勉。

出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话说出去,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上.意思是:有德行的人,说话算数,答应的事一定做到.)

言必信,行必果.(说话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善始善终。

六、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和学习中能把诚实守信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做一个守信用的好孩子!这样不但能使自己快乐,也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让我们为自己而努力!

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教案(合集9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编写是教育教学改革重要的一环,你是否在寻找合适的教案课件呢?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教案是经典范文网花时间整理的内容,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

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教案【篇1】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青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65-66页例1、例2及练习二十第1-3题。

教学目的:

1.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余数的意义。

2.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懂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教具准备:卡片,例1复式投影片等。

学具准备:10个小圈片,7个梨子图,3个盘子图,11根小棒,红、绿牌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卡片出示,口答:()里最大能填几:

3()244()377()59

()211()640()538

2.竖式计算(指名板演和齐练)

二、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拿出10个小圆片。

①把10个圆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几个

②把10个圆片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几个

(学生说法不一:有的说不能分,有的说分不出来,板书:103)

2.导入:这样的问题究竟应该怎样解决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三、学习新课

1.教学例l

第一层次(1)教师出示例1左图,说明图意:把6个梨平均放到3个盘子里,应该怎样分(学生口述,教师在投影仪上演示)

(2)你是怎样分的(学生口述,教师在投影仪上演示)2

(3)怎样列式计算(板书:63=2)

(4)在竖式上怎样表示呢边提问边板书:

有6个梨,平均放到3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2个)所以商2分掉了几个(6个),所以在被除数6的下面写6。分完了没有(刚好分完)所以在横线下面写0。

(5)小结导入:把6个梨平均放到3个盘子里,我们已经会分了,如果添上1个梨你会分吗

第二层次(1)出示例1右图,说明:把7个梨平均放到3个盘子,请你实际分一分。

(2)你是怎样分的(学生口述,教师演示)

启发:剩下的1个梨,如果继续分,每个盘子里还能分到一个梨吗最后分的结果是什么(每盘放2个,还剩1个)

板书:73=

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教案【篇2】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正确迅速的求积求商。

教学重点:

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迅速的求积求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1-9的乘法口诀。

2、视算

6脳312梅435梅74脳45梅51脳714梅21脳16梅342梅62脳68梅23脳36脳47脳41脳230梅549梅76梅121梅34梅24梅47脳73脳1

3、用语言表达计算过程42梅6=?15梅5=?

二、练习:做练习十一5~12题

第5题:说说可以怎样想?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第6题:理解题意,分析解题步骤,先算出结果,再把除法算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第7题:引导学生认真看插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第9、11题:(1)读题,分析条件和问题,

(2)找出并分析关键句,

(3)列式计算。

第8、10、12题:计算题,学生可以独立完成。

三、总结。

教学反思:

注重数学说理的训练,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正确运用。

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教案【篇3】

教学内容:

课本P59~61页,例4,练习十三第1~5题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相应的书写格式。

3、进一步发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相应的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

运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学会分析思考的方法,思维更加富有条理性。

教学准备:主题图、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引入

投影出示主题图。

春光明媚的星期天,很多小朋友来到公园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在玩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公园游玩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数学的问题与生活实际更加贴近。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依次出示两幅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观察第一幅图。得到他们在划船。每条船上有4人,一共有6条船。还有5条船空着。岸边有2个人。

(2)观察第二幅图。得出碰碰车每辆可以坐3个人。问题是这么多人要坐几辆碰碰车?

2、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尝试解答。

(2)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小结算法,板书算法。

从刚才大家的讨论中我们知道要解决图上的问题必须要先算出一共有多少人?板书:64=24

然后用243=8(板书)

(4)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

你们能将这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算式吗?自己试一试。

(5)讲解综合算式的递等格式。讲清书写过程与完整的格式。

【设计意图】:1、明确问题和条件为正确地解答问题做好准备。2、通过交流解答,掌握该类题目的结构特征。

三、巩固练习

1、引导学生完成书本第60页率1、2、题。

(1)让学生先独立完成。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3)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纠正错误。

2、引导学生完成第3、4、5题。

【设计意图】:尽可能让学生独立解答,要引导学生说出其中的思考过程。

四、课堂总结

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余数的意义,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理解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2.使学生在操作、计算和比较等活动中,发现并初步理解余数比除数小,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3.使学生感受探索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媒体出示情境图:45个编成号码的彩球,按红、黄、蓝的顺序排列。

谈话:同学们,屏幕上有很多彩球,每个球上都有一个号码。老师不看屏幕,只要告诉我球的号码,我马上就能说出它是什么颜色的,信不信?谁来考考老师?(学生出题,教师回答)

激趣:老师为什么能很快地猜出彩球的颜色呢?想知道吗?学习了今天的知识,你也一定能像老师那样,很快地猜出彩球的颜色。(提示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说明:用猜彩球颜色的情境导入新课,既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巧妙地照应了本课的教学内容,轻松自然,直奔主题。]

二、借助直观,理解算理

1.自主探索算法。

出示例题的情境图:7个桃,每盘放3个,放了()盘,还剩()个。

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结果,并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学生操作,在小组里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小组活动,选择有代表性的算法在全班交流。

学生中可能出现以下的方法:

(1)摆一摆。用7个圆片代替桃分一分,每份3个,分成2份,还剩1个。

(2)画一画。

(3)估一估。如果放1盘,就分掉了3个;如果放2盘,就分掉了6个;如果放3盘,需要9个桃。现在只有7个桃,不够放3盘,只能放2盘,还剩1个。

(4)用口诀。想7里面最多有几个3。二三得六,7里面最多有2个3,商是2,可以分2盘,还剩1个。

比较:上面的几种算法,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注意引导学生用口诀试商,算出结果)

[说明: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进行探索、交流、展示算法,调动了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优化算法,使课堂教学做到了扶放结合。]

2.用竖式进行计算。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分桃的活动知道了73的结果,那么用竖式怎样计算73呢?请同桌议一议,也可以试着做一做。

学生试做后,组织交流,并作如下引导:

(1)73商是几?怎样很快找到商2的?(想7里面最多有几个3)

(2)7的下面应该写几?为什么?6表示什么?

(3)余数是几?你是怎么算出来的?1表示什么?

[说明:学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是本节课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设问,再结合学生的操作,帮助学生明确有余数除法计算的算理,也为今后学习多位数除法的笔算提供基本的数学模型。]

三、发挥想象,探索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

1.出示试一试:13个气球,有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提问:怎样列式计算平均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呢?

再问:你能用竖式算出结果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竖式,并组织交流。(结合学生交流板书竖式)

2.提问:如果增加1个气球,想一想,现在平均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根据学生回答,得出结果:144=32(个)。

提问:再增加1个气球,平均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根据学生回答,得出结果:154=33(个)。

3.引导:13个气球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3个,余1个;14个气球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3个,余2个;15个气球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3个,余3个。(语速加快)那么16个气球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几个?余几个?(学生会脱口而出,每人分3个,余4个,但一些学生会想到16个气球,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4个,正好分完)

讨论:余数到底是几?为什么余数不能是4?(剩下的4个气球每人还可以再分1个)

4.提问:如果把这些气球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你认为余数最大是几?为什么?

小结并板书:余数要比除数小。

[说明:利用学生的认知差异和思维惯性,艺术地处理学生认识和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教学过程,诱导学生上当,并让学生在上当的过程中产生顿悟和反思,使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呼之欲出,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四、联系情境,掌握除法试商的方法

1.改错。

出示题目:哪只小动物算得对?为什么?

(1)同桌同学讨论哪个小动物算得对?为什么?哪个小动物算错了?错在哪儿?

学生一一指出小狗、小猫、小猴的计算错误,并说明正确的算法。

(2)小熊是怎样想到商是6的?如果商5行吗?为什么?如果商是7呢?

通过交流,明确:利用乘法口诀,可以想37里面最多有几个6。

2.利用乘法口诀直接说出下面各题的商。

[说明:呈现学生平时作业中的一些错误,让学生进行判断,加强了对学生试商策略的正确引导,强化了余数比除数小的认识。]

五、解决问题,体会有余数除法的价值

1.完成想想做做第3、4题。(略)

2.解决课始情境中的问题。

谈话:现在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彩球的颜色吗?(引导学生体会这些彩球按红、黄、蓝3种颜色为一组排列,我们只要将彩球的号码除以3,余数是几,就是一组中的第几种颜色)

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进行猜彩球颜色的游戏。

提问:如果彩球的颜色再增加一种橙色,同学们会猜吗?试一试。

[说明: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猜彩球的颜色既做到了首尾呼应,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教案【篇5】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有余数除法和余数的含义,懂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学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重点: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有余数除法的方法,而且还要让学生总结出“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这条规律。

教学难点:

有余数的除法,不能根据乘法口诀直接找到商,因而试商是关键,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准备题第1题,问:填5行不行?添3行不行?

2、第2题,让学生独立计算。

二、教学例1。

1、把6只苹果分给2人。分得怎么样了?(每人3只,

分完了。)

2、把7只苹果平均分给2人,分得怎么样了?(每人3

只,但没分完,还有余。)

3、平均分后的余下的1,我们把这个数叫做余数。

三、教学例2。

1、写出算式。

2、这个算式不能正好用乘法求商,我们想:5*()

里最大能填的数就是商。所以商是7,余数是38-7*5=3。

3、“试一试”让学生字动手做,并说出为什么。

四、巩固练习。

1、第1题,可让学生实际操作一下,加深对余数的认识。

2、第2题,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3、第3题,练习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五、板书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教案【篇6】

教学内容:

课本P63页第2题,练习十四第7~10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转化的数学方法。

2、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观察生活中现象,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倍的概念。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教学难点:

利用混合运算并进行逆向推理的练习,并用多种解决方案。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瞧!这是小明他们班上的体育课的情景图,这个数学问题,同学们会解决吗?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1、教学第63页主题图

师:你看懂了什么?

生:一个班的学生在上体育课,先玩跳绳,6人一组,可以分成6组;再玩丢手绢,9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师:刚才,你们通过同桌互相说,明白了主题图的意思,知道了所要求的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1)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步骤,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解决步骤。

(2)小组合作交流不同的解题策略。

生:1、分步解答:6ⅹ6=36(人)369=4(组)

生:2、用综合算式解答:6ⅹ69=4(组)

师:用乘除法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要想好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2、学生自我搜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出示第66页第8题的主题图)

(1)师:夏天到了,同学们可喜欢游泳了,瞧!游泳池里真热闹!你看到了什么?

要求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学生小组合作提问题

(3)小组汇报提问题的情况

(4)教师把学生提的问题板书出来,并组织学生解决以上问题。解决问题时,让学生说一说其中的数量关系。

【设计意图】:利用情景图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知识应用,体验成功

1、学生做第64页的第3题

(1)先让学生读懂题意,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题意,议一仪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让学生各自独立进行解答。

(3)组织学生互相进行交流、评价等活动,再次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让学生掌握此类问题的解法。

(4)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

(5)看着这一幅情景图,你还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第65页第7题

3、第66页的第9题

让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同桌的两人进行猜数活动。

4、做第66页中第10题

(1)先让学生自主探索,自己填上合适的数。

(2)组织学生交流,说一说填数的策略。

(3)师生共同归纳填数的一般思路:与混合运算的顺序正好相反。(如下图)

【设计意图】:用多种形式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对表内除法计算的理解与熟练。同时引导学生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整理和复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请告诉你的同桌,我们一起来分享!

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教案【篇7】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

2.使学生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8个圆和12根小棒;学生每桌准备8个圆片、12根小棒和12个三角形.

一、复习引入

1.激趣.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好吧?老师讲故事了哦,有一天呀,一只小白兔和一只小灰兔到森林里去采蘑菇,它们呀采到了8只大蘑菇,后来小白兔和小灰兔要回家了。它们决定把这8只大蘑菇分成两份,每人带一份回家。可是它们不会分,怎么办呢?小朋友们,我们给小白兔和小灰兔帮帮忙,帮助它们分一分好吗?(好)请小朋友们用圆代替大蘑菇,帮它们分一分。(学生操作)

你是怎么帮它们分的?学生汇报,师板书。

提问:这几种分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2动手实践,分圆.

①提出要求:把12个圆分成4份,每份要分的同样多。会分吗分分看。

②学生动手摆一摆,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摆的情况.

③请学生在黑板上演示分的过程,并说一说是怎样摆的。(只要是每分分得同样多,允许有多种分法。).分成了4份,每份同样多吗?

像这样把每份分的同样多,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板书.)

巩固平均分。看黑板判断哪些是平均分的。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出示8个梨和4只盘子,示题:把8个梨平均分在4只盘子里,每盘是()个。

(2)提问:一共要分多少个梨?(8个)平均分在几只盘子里?(4只)要平均分在4只盘子里,就是每盘要分得同样多,该怎样分呢

(3)让学生用圆片代替梨,动手分分看。分后4人小组说说你们是怎么分的。

(4)请学生口述分的过程,师演示平均分的过程:

要平均分在4只盘子里,老师先拿4个梨,每盘放1个,

问:分完了吗?还剩下4个梨,再每盘放1个。

问:分完了吗?

问:每盘是几个?(填空)

问:是不是每盘分得同样多?

每盘分得同样多,这样分东西的方法叫怎样分?(平均分)

2.揭示课题.

归纳:把12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8个梨平均分在4只盘子里,都是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像这些问题,在数学里我们要用到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

出示课题:除法的初步认识

3.教学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1)认识除号.

加法里的运算符号叫加号,减法的运算符号叫减号,乘法的运算符号叫乘号。除法的运算符号就叫做除号(板书:)这个就叫除号,写的时候,先画一横线,要画得平直,上下各写一个小圆点,两点要对齐.一条横线划得平,两个圆点平均分。除号就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2)除法算式的读写法.

①把8个梨平均分在4只盘子里,每盘是()个。这除法算式怎么列呢?(边谈话边写)要分的总数是几个?把8写在除号前面(板书:8);把8平均分成几份?(4份)平均分分的份数写在除号后面;每份是几?(2),分得的结果写在等号后面.

②教师指着84=2说明:这就是除法算式,读做8除以4等于2,(生跟读)

(3)8表示--,4表示--,2表示--,

整个算式表示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学生互相说说63=2这个算式的意义.

三、尝试练习

看黑板上的图列算式,说意义。最后一题独立列出算式。

四、巩固练习

1、卡片出示除法算式63=2186=3102=5123=4读算式,说意义。

同桌或4人小组互说。

2、P76第三题看图写出算式,做在书本上。

3、根据题意,判断小猴和小猪谁做得对,谁做错了,为什么?

(1)把12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小猴123=4

(2)把12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小猴123=4

五、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法的初步认识。我们知道了平均分的方法,就是把每份分得同样多。知道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和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六、机动题

老师这里还有两道题目,要请小朋友们回家去动动小脑筋,好好想一想。

(1)妈妈买来6个苹果。平均分给爷爷和奶奶,每人分到几个?

(2)把12朵花平均分成几份,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教学设计说明: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本节课是除法概念的第一课时,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因此,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

2.使学生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含义.

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学顺序是:分实物--同样多--平均分--认识除法--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及表示的含义.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把8个圆分成2份,从学生分的结果中找出同样多的一种,再把8个圆分成同样多的4份,从而引入平均分的概念.这样及时引出新课,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对将要学的内容产生印象,进人角色.

新课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让学生摆学具、互相交流分的方法,看演示分的过程等活动,充分感知平均分,使学生在头脑中产生平均分的印象,这样学生才会对平均分有较深的感知,然后抓住最佳教学时机,从生活中分实物的问题中及时抽象出除法,真正把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落到实处.

第二层次是结合例2教学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和除法算式的含义.

第三层次指导学生看教科书,一方面可以巩固所学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对下面的操作练习做了示范.

组织练习时,采用操作和说理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在课内逐步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减轻学生课外负担.

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教案【篇8】

课题一:乘、除法及两步计算式题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期初复习第1~8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有关概念和熟记乘法口诀,更加正确地、熟练地进行表内乘除法的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已经学过两步计算式题的顺序,进一步熟悉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为学习新知作一定的准备。

3、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长度的观念和单位长度的表象,巩固米、分米、厘米之间的进率,进一步掌握量线段和画线段的方法。

4、教具准备:乘法口诀表、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复习乘、除法的有关知识

1、复习乘法口诀。

(1)小朋友还记得乘法口诀吗?(指名背乘法口诀)

(2)请小朋友一起背一遍。

(3)抽背。

(4)对口令。

(5)出示口诀表,让学生说出得数相同的几句口诀。

2、复习乘、除法的一些概念。

请小朋友看第2题,根据题目说出算式和得数。

问:为什么列成95或59?为什么用除法算?

3、复习乘、除法计算。

请大家算第1页的第3题。第一个表里是要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第二个表呢?学生做在书上,集体校对。

三、复习两步式题和加、减计算

1、完成第4题。(用小黑板出示)

(1)请小朋友口算第一组:乘加和乘减的算是要先算哪一步?

(2)请大家来算第二组:乘、除两步计算的题要按怎样的顺序算?

(3)让学生口算第三组,学生说出口算过程。

2、完成第5题。

(1)请小朋友看第5题后两组题,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什么不同的地方?上面一道题先算什么?下面一道题呢?

(2)学生分两组计算在练习本上,指名四人板演。要求能口算的用口算,不必列竖式。

(3)检查订正。提问:用竖式是怎样算的?

四、复习长度单位极其进率

1、复习长度和长度单位。

(1)请小朋友说说教室的地面的长,黑板两条不同边的长,书本面两条不同边的长。

(2)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1米是多少厘米?师完成板书:

1010

米分米厘米

100

(3)口答第6题。问:70分米为什么等于7米?

2、完成第7题。

先让学生量一量,然后填数,再集体订正。

五、课堂小结

六、课堂作业:教材第1页第5题第一组题,第2页第8题。

教学随笔:

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教案【篇9】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两步计算的问题的结构特征,掌握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能正确的解答这类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每个同学有3本书,有8个同学,一共有多少本书?

2、有12个梨,每3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二、新授

(一)教学例4

1、出示第一幅图,观察图,说出图意。

(1)有几条船?

(2)每条船上有几人?

2、出示第二幅图,提问:碰碰车每辆可坐3人,我们这么多人,要坐几辆车?

3、讨论解决问题。

4、读题,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5、引导分析,(1)要求要坐几辆车,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

(2)这两个条件在题里都告诉我们了吗?

(3)必须先算什么?怎么计算?

(4)第2步算什么?

6、让学生交流说出自己的不同的解题方法。

7、小结:先求出这群小朋友的人数,(6脳4=24),再求所需碰碰车的辆数(24梅3=8)

8、引导列出综合算式,6脳4梅3,说明:这是乘除混合运算,计算顺序按从左到右依次进行计算。教师强调书写格式,特别是等号的位置。

(二)比较

1、让学生把例4与前面的例题进行比较。

2、使学生体会,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往往需要经过多次计算才能得到合理的答案。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三

四、总结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例4、有6条船,每条船坐4人,每辆碰碰车坐3人,这么多人要坐几辆?

(1)6脳24(人)(2)6脳4梅3

24梅3=8(人)=24梅3

=8(人)

教学反思:

学生对表内除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并能在熟记口诀的基础上,准确计算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


怎样的老师造就了怎样的学生。准备好适合的教案可以让老师讲课更加流畅顺利。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如何写出很专业的教案呢?有请驻留片刻,小编为你推荐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 篇1

《我是什么》本课是一篇主要用拟人手法写作而成的科学短文,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并结合谜语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了水的不同形态和对人类的利弊关系。

一、成功之处

1。谜语导课激发兴趣。采用了有关天气的谜语进行导课,迅速引出对新知的学习。

2。字词教学自主扎实。识字教学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因此,在完成初读课文圈画生字,带拼音拼读,去拼音指名读的基础上,我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上,只在重点处点拨,帮助学生深入体会字形特点。

3。整体感知方法得当。采用关键词填空的方法引导学生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使他们跳一跳就能够着桃子,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4。细读文本灵活多样。第一、二自然段时,我选取三个表现水的形态变化的重点语句,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辨析形近字。这些做法能够巧妙地化解本节课教学难点。

5。创设情境组织教学。本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贴近儿童的语言,不断的创设情境,使学生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的情境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了新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不足之处

1。识字环节漏掉了“躁”的教学,导致在开火车读字卡时进行补充,占用不必要的时间,影响后面教学。

2。朗读指导时,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还需再凝练。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 篇2

教学目标:

1、能准确认记文中生字,读准蒙蒙亮、蔓儿、冲等难读的字词。

2、体会小鸟生病的心情及牵牛花努力帮助的艰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牵牛花、凤仙花及小草等几种植物的生长特点,体会朋友之间互相关心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品析一动不动、缠等词语,挖掘内涵,读出情感。

2、体会牵牛花为关心小鸟做出的牺牲,感受友情的伟大。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二(3)班的小朋友们,还认识我吗?真高兴,你们还记得王老师!今天,王老师可不是一个人来给大家上课,我还带来了一位小伙伴:请竖起你们灵敏的小耳朵,听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谁?(播放小鸟的叫声)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写它的名字。(板书:小鸟)

2、今天,小鸟也不是一个人来的,它还带来了它的好朋友,大家瞧瞧它是谁?(课件出示牵牛花)我们一起也来写写它的名字吧。(板书:牵牛花)

3、它们俩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呢?(板书:和)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个感人的童话故事

小小牵牛花啊,使劲爬呀爬呀,缠在榆树上啊,爬到鸟窝旁吹起小喇叭。吹得小鸟心里乐呀,吹得院子好热闹啊,嗒嘀嗒,嗒嘀嗒,嗒嘀嗒,嗒嘀嗒,吹得大家笑哈哈!

跟老师拍手念起立加上动作念

(四)点明主题

1、是啊,朋友之间的关心和帮助就像滴滴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窝;更像缕缕阳光,照亮我们的生活,让世界变得更加温暖,更加美好。

2、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赞颂友情的名言:

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太阳。古罗马西塞罗

一起读一读,把它摘抄在课题下。

(五)拓展延伸

有了牵牛花的关心,小鸟的病很快就好啦,院子里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小朋友们课后先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再与他们一起往下编一编,好吗?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 篇3

【教学过程】

课前放歌曲《歌声与微笑》,师生拍手跟着吟唱,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同时为感悟课文内容做铺垫。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微笑,共同学习吧!

师:你看到了什么?(多媒体显示出一幅窗前飘着一个画着可爱小脸的红气球图。)

生:我看到窗户外面有一个红气球。

师:仔细观察,这个气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1:我看到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

生2:我看到气球上画的小脸是笑眯眯的。

师:看到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这个气球是哪儿来的?

生2:我想知道为什么要把这个气球放飞在窗户前?

生3:我想知道气球上为什么要画一张笑眯眯的小脸?

师:真会提问。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师手指课题,生齐读课题:22窗前的气球。)

点评:观图质疑,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强烈愿望。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来自由地读课文。读课文前,哪个同学来给小伙伴们提个要求呢?

生:我希望同学们把生字字音读准,不认识的字请教下面的树叶,并多读几遍?

生:我希望同学们做到不添字,不加字,把句子读通顺。(生认真地自由地读课文,认生字。)

点评:通过学生自己提读书要求,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

师:谁来展示一下你的学习成果(课件出示带音节生字,学生个体展示读,生生挑战读、生生互评、师生互评)。

点评:通过自读、评价读、挑战读,激发情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轻松达到读准字音,突出重难点字音的目的。

师:看看这些生字朋友,想想你有哪些好办法记住它们。

生1:我会记猜,情的忄换成犭就是猜。

生2:科利亚的科就是科学的科。

生3:我给大家出个字谜:一个女孩在舞台旁边跳舞,大家猜猜我说的是哪个字?

生4:我会记拴,拴要用手,所以有个扌。

生5:我会记逗,那个辶像一匹马,马驮着豆角,就是逗人的逗。

师:你们真能干,会用这么多方法来记生字,下面我们来玩识字游戏。(学生开火车读生字,闯迷宫读词语。)

师:祝贺你们,送你们一份特殊的礼物。(课件出示写有我会写的智慧花。)

点评:注重情趣化识字,并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突出学生富有个性化的识字方法,并利用有趣的游戏及时巩固识字效果,并以趣来激发、保持学生持续学习的热情。

师:怎样才能把这两个字写得又正确,又美观呢?

(学生自己观察生字的特点,找出写好生字的关键所在,由学生自己来认识如何写好字,取代老师一笔一画的分析。师故意误写,让学生来纠正。生认真描红、临写,师巡视指点。)

师:写完了对照田字格中的字,自己评一评,写得好的,奖自己一颗☆,再和同桌看看、评评。

点评:注重学生的自评与师生、生生间的互评,使评价多样化,实现课堂上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

三、朗读感悟

师:认识了生字,再读课文,相信你们会把课文读得更加流利,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生选喜欢的方式:自己读、同桌读、小组读、和好伙伴一起读课文。)

师:你们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科利亚得了传染病住进了医院,同学们不能去看他,放了一个气球去问候他。

师:什么是传染病?

生1:像非典这样的病就是传染病。

生2:会传染给别人的病。

师:同学们,科利亚病了,住进了医院。

(课件出示科利亚一个人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着窗户的情景图,并配上让人感到孤独寂寞的低调音乐,教师入情地范读,生看图听读,引生入境。)

师: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觉得很难过。

生2:我感到科利亚好孤独啊!(很难受的样子。)

生3:我有点想哭(眼圈红着)。

生4:我也想哭(泪珠滚动)。

生5:我觉得科利亚好寂寞,好孤单啊!

生6:老师,他哭了。

师:你们都是情感十分丰富的孩子,能通过朗读来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吗?请自己练一练。(生在音乐声中,入情入境地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

生:(含着眼泪)很入情地朗读。

师:都想用朗读来表达你的感受吗?让我们一起在音乐声中读读1~2自然段吧。(生齐读。)

点评:用CAI、音乐、教师的范读,充分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并通过多次不同层次地读,让学生自己接触语言材料,用他们自己对课文的感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和分析。

师:科利亚一个人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他不能和爸爸妈妈去逛公园,也不能和同学们一起游戏,他只能呆呆地望着窗外那一角天空,他觉得真没意思(板书真没意思)。(音乐停。)

师:此时此刻,科利亚呆呆地望着窗外在想什么?

生1:他好想爸爸妈妈来看他。

生2:他好想自己的病快点好呀。

生3:他好想和同学们一起玩耍,一起学习,一起做游戏。

生4:他好希望同学们来看他,和他讲故事,讲学校发生的事。

点评:换位体验,让学生融入课文情境中,激发学生内心情感。

师:正在这时,科利亚突然看到了什么?

(课件演示,一个气球摇摇摆摆地飘上来,在窗前停了一会,开始一上一下地动起来的情景图。)

生1:他看到一个红气球在窗前停了一会,还一上一下地动起来。

生2:他看到气球上画着一张笑眯眯的小脸。

出示句子:

①气球上画着一张小脸。

②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

师:读读这两个句子,你喜欢哪句话,为什么?

生自由读句子。

生:我喜欢第二句,因为第二句写出了这张小脸的样子很可爱。

师: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体会到这张小脸的可爱吗?(生有感情朗读这句话。)

师:读得多好啊,你们想读吗?

生:想。

师:一起读读吧。(生齐读。)

师:我看到了教室里有40张可爱的小脸。谁能用可爱的说一个句子?

生1: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可爱的洋娃娃,可逗人喜爱了。

生2:我的妹妹长着一张可爱的小脸。

师:当科利亚看到这个画着可爱小脸的气球,他怎么样了?(出示科利亚高兴地笑了的画面和句子:科利亚望着窗外那逗人的笑脸,高兴地笑了。)

生齐:他高兴地笑了。

师:我看到你高兴地笑了?看到他也高兴地笑了。谁来读读这句话,让大家都体会到科利亚高兴的心情?(生练习朗读。)

生:有感情而且带着表情朗读。

师: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吧。(生齐带着感情有表情地朗读。)

师:读了这句话,想想你能给大家提出一个什么问题?

生:他为什么高兴地笑了?

师:是呀,他为什么高兴地笑了,快和同桌认真读读4、5自然段,边读边想,想好了互相说一说。

点评:培养学生读中质疑和合作释疑的能力。

(学生同桌边读边议。)

生1:因为他看到气球上的小脸看上去很好玩、很逗人,所以高兴地笑了。

生2:因为他看到气球,知道同学们来看他了,所以高兴地笑了。

师:现在你们就是科利亚的同学,想一想你们在窗下是怎样把这个气球放上来的?想好后,在四人小组里商量商量,并试着演一演。(生分小组自由排练,师巡视并点拨。请一组同学合作表演。)

师:同学们,你们想通过这个气球对科利亚说些什么呢?

生1:科利亚,你好了吗?

生2:科利亚,祝你早日康复。

生3:科利亚,安心养病,听医生的话,快点出院和我们一起玩吧。

生4:科利亚,你看到这个气球,高兴吗?

点评:让学生把自己当作科利亚的同学,入情入境,成为剧中人,在角色体验中通过阅读、思考把自己的理解用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同时用创造性的语言回答,体现了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四、拓展

师:除了这个办法,你还有什么办法去问候科利亚?

生1:我放一只风筝,上面写着:科利亚祝你早日康复。

生2:我给他打电话,和他聊天。

生3:我给他写信,告诉他学校里的趣事。

生4:我折一架纸飞机,飞上去。

生5:我给他发手机短信。

师:有同学们关心他,想着他,想想没过多久科利亚怎么样了?

课件出示:想想说说:没过多久,科利亚

生1:没过多久,科利亚的病好了,出院了。

生2:没过多久,科利亚出院了,和我们一起上课、一起学习。

生3:没过多久,科利亚回到了学校,和我们一起打篮球,踢足球。

师:科利亚得了传染病很不幸,可是他又是多么的幸福,因为有这么多同学关心他,让我们一起再把这个故事读一读吧。(生齐读课文。)

点评:延伸课文内容,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五、深化主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手指课题,生齐读课题)。

你喜欢这个气球吗,为什么?

生1:喜欢,因为这个气球很可爱。

生2:喜欢,因为这个气球给科利亚带去了欢乐。

生3:喜欢,因为这个气球让科利亚忘掉了病房的孤单。

生4:喜欢,因为这个气球给科利亚带去了同学们的问候。

生5:喜欢,因为这个气球带去了同学们对科利亚的关心。

生6:喜欢,因为这个气球传递着同学们之间的友谊。

点评:尊重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以巧妙的提问,让学生明白这个气球的重要意义,体会同学们的独特用心,从而深刻领悟同学间的真挚友情。

六、小结

师:说得好!这个红气球传递着同学之间纯真的友谊、衷心的祝福,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小伙伴听,让他们也喜欢上这个窗前的气球。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 篇4

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的第一课时:读熟课文,学习生字。第二课时:读好课文,体会人物的情感。

我觉得,这堂课有这么些比较好的地方:

1、谈话导课,畅谈感受,渲染了与课文相对应的气氛,成了一个心理场,直接作用于学生心理,让学生去感受,促使学生进入具体的课文情境。

2、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深入学习课文。

3、以”望了又望”闻了又闻”为切入点让学生从文章的多方面、多角度感受到父亲望了又望,闻了又闻的原因后引领学生逐步感悟父亲知鸟爱鸟。又引导学生继续与文本对话,抓重点词句朗读,深入感受父亲的知鸟爱鸟。

4、通过“父亲会是猎人吗?――我会是猎人吗?――你会是猎人吗?”一系列问题的引导,学生迫切意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此处没有生硬的说教,通过老师的追问,“爱鸟――爱身边所有的生灵”可谓是水到渠成。

5、最后引导学生给课文改题,提炼出本课的主题“父亲爱鸟”,使学生对课文的把握更进一步。

在这堂课的教学上,还存在很多不足:

教学时准备得不够充分,课堂上出现了离不开讲稿的现象。总感觉课堂还有牵着学生走的痕迹,仍然放不开。如果换一种思路,又怕自己把握不住。比如:这样设计:通过读文,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你还有哪些疑问?合作探究父亲爱鸟表现在哪些方面,让学生自己通过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词句,从而解决重点、难点:父亲“知鸟―爱鸟―惜鸟”的情感变化,引领学生感知课文,体味父亲与鸟的深厚情感。这样课堂的思路会更清晰,学生的对课文的理解会更自然、对课堂的参与可能会更积极。但这种设计开放性较大,对老师的课堂掌控能力的要求较高,所以我有点不敢如此尝试。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 篇5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段写话的目标之一描述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这个阶段目标的提出实质是要求低年级写话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为主。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时,力求创设良好的说话、写话情境。通过创设摸摸、猜猜、说说三个活动让学生拥有了宽松而又富有高涨热情的说话、写话的愉悦氛围,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一、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

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关键所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创设和谐融洽的氛围,可以激发他们说话写话的欲望。因此教师要从培养兴趣、情感的激活入手,扫除障碍,培养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敢于、乐于说和写。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我从激趣入手,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以及学生乐于猜谜活动的心理特点,采用摸一摸,猜一猜导入,通过猜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愉悦、宽松的课堂氛围,引起学生说的欲望。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立即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了起来。

二、增强导练力度

示范引领是低年级写话教学的另一重要方面。因此我以桔子为例,指导学生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说一说、练一练,先引导学生观察桔子的形状、颜色,在感受其香味、滋味,并逐项交流,通过一个个句式训练,从句到段、从点到面,水到渠成。在这个过程中,我还采用了随机板书的形式为学生说话写话提供了基本框架,让学生知道写话的题目是我最爱吃的水果,要从形状、颜色、味道几方面有顺序地描述。学生通过看板书就知道了要写什么,怎么写。通过层层引导后,在让学生有顺序地说一说。这样学生就有话可说,有格式可参。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发挥了主导的作用,又体现了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较好的体现了辅导学生说话能力的过程性训练。

三、补充资料拓展写话

最后我安排了阅读有关水果的好处的知识的教学环节,由课内拓展到课外。通过让学生通过阅读有关自己最爱吃水果的资料,将爱吃水果的好处写在自己的习作之中,这样不仅注重了写话积累,同时有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总之,我在本节课教学时,丰富了说写的形式及内容,始终让学生保持热情,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使他们体会到了做课堂主人的自豪和快乐。在日后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不断探索,争取在习作教学上创造出独特的教学风格。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 篇6

《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1

教学目标:

1.会认炉、庐、瀑、疑4个字,会写炉、银、流、柳4个字。

2.能借助课件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的意境。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感受瀑布飞流直泻的壮观景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庐山瀑布录像)、幻灯片(词语、古诗《早发白帝城》)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瀑布是自然界中一种壮观的景象,你们想欣赏吗今天,我们就同李白一起去欣赏庐山的瀑布。

二、借助媒体,感受瀑布景美

1、各位,我们的行程开始了,现在我们来到江西庐山,观看香炉峰顶流下的瀑布,看完谈谈你的印象。

2、放视频,学生观看。

3、学生各抒己见:你感受到的庐山瀑布什么样?

4、面对如此美景,李白情不自禁吟诵起日照香炉生紫烟(诵读后板书《望庐山瀑布》)

5、诗中描绘的景美吗?你也打开书来自由读几次吧!

个别读、齐读、指名读

(大部分学生从没看见过瀑布,播放瀑布的录像,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发表见解、阅读古诗的兴趣。)

三、赏析古诗

1、自由读古诗,观看插图和回忆录像中的情景,说说诗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内交流,先提出疑问互相解答,再说说诗的意思。

3、学生为录像配解说词。先练习再指名说。

(直观形象的画面,将抽象变为形象,减缓了学生体会古诗意境的坡度,加深了对诗人情感的体验。)

四、朗读、背诵古诗

1、同桌互助,练习朗读古诗,读出李白惊奇、赞叹的情感。

2、指名读,评议。

3、齐读古诗。

4、看录像练习背诵古诗。

五、拓展延伸

1、播放幻灯片《早发白帝城》。

2、学生朗读,课外积累背诵。

(扩展李白的另一首诗,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课外积累。)

六、指导识记、书写生字

1、播放写有词语的幻灯片,自由读,指读,齐读。

2、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3、指导书写生字。

(生字在不同词语中出现,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字义、积累丰富的词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飞流三千尺

银河落九天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 篇7

这篇习作要求学生写研究报告,但对三年级刚学习写作文的学生来说,未免有较大的难度,怎样写出一篇合格的习作来,确伤脑筋。不仅是学生,连我也觉得不知该如何指导了。说穿了就是让学生赏析古诗词名句,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凭借他们的仅限的一点生活阅历和经验,及知识储备能写好这种赏析作文吗

没办法,我只好让学生先去找资料,为了找到的资料能为写作有用,我让学生划好了表格,这样才不会无的放矢。学生的积极性倒是很高的,回家去都完成好了。可是检查时发现的问题还是不少。比如,我让他们找的写诗背景几乎无人知晓,而让他们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也几乎是抄的,根本没有自己的想法。对于这些没有学过的诗句,他们会自己想到什么呢?真是太强人所难了。到第二堂课写自己的习作时,也差不多和书上的例文没什么两样,唯一不同的是,学生选的诗句不一样罢了。

怎样让学生在完成这篇研究报告中学到一些东西,真的是太少了。学生抄了,就是让学生学会赏析古诗词名句了吗?不是!他们还是不理解这些诗句,最多是囫囵吞枣罢了。更何况这篇习作美其名曰研究报告,总要有些自己的想法吧,我是想在他们找资料的同时,通过参考能给自己有所启发,能写出一些什么来。但,对于他们来讲,太难了,发现他们的理解力,研究力还远远达不到这样的高度,虽然他们个个都完成了,但都是资料的堆积,于研究报告的目的相去甚远了。或许这样的习作给六年级学生来做,也不一定能写出自己对诗句字词句的理解,感想,别说是三年级的学生了。

若真要说这篇习作带给学生怎样的作用的话,那么学生初步学会了在大量的资料中选择有用的记下来,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或许是有益的吧。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 篇8

一、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黄山奇石》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描绘了黄山奇石之神奇,景色之秀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文章构思清晰,意境优美,想象丰富,情趣横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熏陶。我在教学时播放了黄山“四绝”的几个镜头,使学生感受到了黄山奇石所具有的独特的美,明白了黄山奇石尤其吸引中外游客的原因,同时也使产生了进一步了解与欣赏奇石的强烈愿望,带着浓厚的兴趣步入对新知识的探索。因此,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再创设好一定的活动情境,就会使课堂教学处于和谐、融洽、兴趣盎然的气氛中。

二、让学生自主选择,激发其自主探究的兴趣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发现的学习。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创造性问题情境中,学生个体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从不同地视角,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它最终表现为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权利,追求人性化、个性化,尽可能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在这节课上,我首先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内容,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奇石研读,然后根据学生的爱好,如有的同学喜欢朗读,有的同学喜欢抓重点句体会句子蕴涵的意思,等等。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这节课中,学生用感情朗读、画、抓重点词、动作表演等形式来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他们的兴趣很浓,产生的效果也非常好。

三、注意学生的诵读

我在课上首先让学生范读,然后用“谁能比他读得好”引起学生比一比的兴趣,激发读的动力,我还用配乐读以及齐读等的方式,以优美的旋律感染学生,以悦耳的声音打动学生,以动人的感情激励学生,使他们跃跃欲试,急于参与,急于体验,急于模仿,达到了我让学生“想读”的目的。

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在教学中,老师应当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进行交流讨论以及表达自己的意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这节课上我就是这么做的,学生有了足够的时间来进行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学习以及把自己独到的意见、理解在全体学生面前表达出来,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也能让每一位学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激励。虽然这节课我晚了几分钟下课,但看到学生在课堂上能有所收获,我觉得很值得。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更加深深地体会到:要让学生重感悟。重感悟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去想象。不要把学生的思维圈在一个固定的范围里。相信学生,讲学生不懂的,教学生困惑的,但要尊重、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可别小瞧了这些孩子!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思考留给孩子。如果我们给孩子们一根杠杆,说不定他们真的能撬起地球!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 篇9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对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交流能力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在课堂上体现课标精神,我坚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巧设情境,努力在课堂上体现充分的自主学习,有效的合作学习和适当的探究学习。

课堂上,我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开发学生学习资源,注重阅读个性化感悟,设计自主、合作的阅读过程。以朗读为主线,以实践为活动为辅助,引导学生联系教材,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读读、想想、说说、议议、演演。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实践,通过朗读、想象、思考,力求对文本有所感悟。

一、朗读个性化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用、最重要的手段,要把他用活,用巧,以达到促使学生理解、积累、发展语言、激发情感的作用。在这课中,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个别读、齐读、表演读,把这些方式有机地融合起来,相互渗透。除此外,我还注重朗读的评价,尊重学生意见,读评结合,从而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所蕴含的内容。

二、注重体验与感悟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且这篇文章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体验一词前后共出现了15次,运用频率之高,次数之多,确为罕见,由此足见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积极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和时空,让学生在自主参与阅读实践活动中,深入课文与阅读材料形成对话,从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议论纷纷叫苦连天这两个词时,我并没有让学生以词解词,而是注重让学生先想想:听了猫头鹰的命令后你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接着让他们在小组里说一说,让学生在想、说、议中感悟到这就是议论纷纷和叫苦连天。显然,在我们的引导下,学生与文本进行了心灵对话,走入了课文情境,与动物同命运共呼吸,急动物之所急,想动物之所想。最后有感于心、化而言之,实现了自我超越。

三、创设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情景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创设各种活泼、有趣的教学情境。如:角色扮演,通过活动让学生去表达、感受、体悟,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课堂上,我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读一读、演一演,自主汇报交流,使学生真正拥有尝试、合作、享受成功的实践和机会。在小组汇报展示中,其他学生做到了很好的评议、补充,形成了生生互动积极学习的氛围。我作为一名参与者也启发、评价,在与生互动中真正成为小学生的学习伙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导向

在阅读目标方面,我们第一个要关注的问题是阅读中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使德育目标、智育目标和美育目标能够得到综合的体现。本课蕴含着深刻的道理,通过读一读、演一演、想一想、说一说等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懂得尊重别人、让被人按自己习惯的方式生活,这些都体现了阅读教学中主体情感的投入,以及正确的价值导向。

当然本课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遗憾的地方,如:时间允许的话,在教学袋鼠那段时,应增加多种读的方式;在最后讲评生字时,应让学生自己挑选、推荐。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案精选


教案课件也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所以在写的时候老师们就要花点时间咯。要知道学生课堂反应也会在老师教案课件里体现出来。下面由经典范文网小编给您带来的“小学二年级体育教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案(篇1)

一、指导思想:

根据《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水平一)和小学生的生理特点,以情知教学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通过教师组织引导,创设各种情景和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力求达到身,心,知,智同育,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快速奔跑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二、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取水平一阶段跑部分的内容,通过跑的系列练习,发展学生自然奔跑的基本活动能力,同时安排一些个人与集体的练习,让学生体验个人与他人合作的区别,增强合作意识

2、教学对象分析:

二年级的小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较差,采用情境教学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集中注意力。教学中,教师可以让他们积极模仿、主动练习、开动脑筋,从而达到学会知识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

1、知道趣味接力跑和两人合作跑的动作方法与要求。

2、通过趣味跑“植树造林”等系列活动的游戏,发展学生自然奔跑的基本活动能力,力求跑得轻松、自然。

3、在活动中能体验个人游戏与他人游戏的区别,增强合作意识。

四、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自然地迈开步子向前快跑;难点:跑得轻松自然。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法:情境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激励法等;学法:观察法、尝试法、游戏法、合作法、竞赛法等。

六、教学思路:

1、开始部分

加强学生常规意识,知道本课主题。

2、准备部分

通过热身,让身体充分活动开,防止运动损伤。通过小游戏熟悉器材,了解变换器材的方法

3、基本部分

通过跑的练习――“植树造林”系列活动,发展学生自然奔跑的基本活动能力,同时安排一些个人与集体的练习,让学生体验个人与他人合作的区别,增强合作意识。通过游戏:趣味跑――建设家园,发展跑的能力,培养同伴之间相互配合的品质。

4、结束部分

通过放松练习,让学生身心都得到放松,针对教师点评,学生对本课表现及掌握情况进行自评。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案(篇2)

教学目标

根据体育课程标准的学习领域目标,以及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初步预设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快乐锻炼,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2、知识与技能:发展协调、灵敏的素质,促进智力开发。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各种跳绳游戏的体验活动掌握一定的技能。

难点:在练习中,能够掌握跳绳活动方法,做到自主学练和合。

场地器材:一块篮球场地、学生每人一条跳绳、录音机一台。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有趣的游戏情景最能吸引他们进入课堂角色。整节课,我将以“跳绳王国”为主情景,去激趣。一入课就在情景中带领学生去旅游参观,学生的活动热情自然而然地被激发和调动出来。

(二)旅游第一站――“过关”

通过创设“王国门岗”,指导学生两人一组,用脚玩“石头剪子布”游戏进行热身活动。

(三)旅游第二站――“踩蛇尾”

我设计踩蛇尾活动,通过“甩、踩”游戏,让学生进一步开展热身活动,发展学生的迅速反应、灵敏运动能力。

(四)旅游第三站――“抓尾巴”

教师通过“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到了小动物园,瞧!里面有很多的小动物,还有尾巴呢,我们来比赛一下,谁抓到的尾巴最多?”的谈话引导,指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体活动,要求学生通过两人一组,一人把绳子绑在腰间,露出两端“尾巴”,想方设法保护好“尾巴”;另一人使劲去抓它;并轮流活动。教师边指导,要求注意动作规范和安全,边参与学生活动。活动中,学生兴致盎然,奔跑、躲闪,循环反复,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达到了一定的锻炼强度。

(五)旅游第四站――“拼图”

本站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整合学科间的知识,以体育小组合作活动形式,促其思,启其智,炼其身。首先,让各小组在讨论用绳拼图创编的基础上,先进行展示和交流。然后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拼图,组成新小组进行有序跑跳练习、展示,让全体学生沉浸在愉快地学、练氛围中,享受体育活动的快乐,陶冶身心。

(六)旅游结束――放松总结

播放歌曲《小白船》组织放松活动,恢复学生生理和心理状态,进行课堂小结,评价,颁奖,渗透德育美育教育。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案(篇3)

一、按《体育课程标准》和学生情况,制定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备好课,写好教案,做到课前布置和检查场地器材。

二、每一堂课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按常规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各项工作,认真钻研教材,以学生创新学习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操作、主动评价,运用启发学习、尝试学习、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等方法,在教学中求创新,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训练和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得到全面的锻炼,发展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

三、讲解动作要领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和保护方法,示范动作正确,每堂课分组练习,既有秩序,又有队形。

四、体育代表队训练比赛工作:体育代表训练比赛工作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中,我们体育组在认真完成体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利用每天早晨(7:50――8:30)组织学生进行训练,每位老师都有训练和带队比赛等任务,通过各项比赛,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全校学生进行各项锻炼的热情,同时,学校的排球、篮球、田径等运动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五、坚持以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为基本点;首先,在开学初参加学校的各种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从理论课到专业课;从课改理念、目标到具体操作性实践;从师德、敬业精神到公开课。使我的素质得到多层次和全方位的提高。其次,在教学上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备课、上课,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案(篇4)

学习目标:能够在集体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表现自己发扬勇顽强的作风。

学习内容:加速跑

学习步骤:

一、自主活动、活跃情绪

教师活动:

1、各组长带领学生进行自然地跑的练习,比比看哪组的组长带领的,哪组小朋友跑的最轻松自然。

2、组织学生散开自由活动,可以做各种各样的动作游戏,也可以发出各种声音(如模仿动物的声音),但当听到老师的哨音后,要以最快的速度集合,同时做到整齐、快速、安静。

学生活动:

1、各组学生积极随组长进行自然走和跑的练习,发挥团队的集体精神,团结一致充分展示的团队面貌。

2、在自由活动中,充分体现自由,可以尽情的奔跑,高歌,做多种多样的动作。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点:两臂前后摆动,前脚掌着地,逐渐加快跑的速度,并跑成直线。

难点:前后摆臂,脚步向前,能跑成直线。

教师活动:

1、讲解示范并带领学生进行原地摆臂练习。

2、组织学生进行原地小步跑和高抬腿跑练习,同时要配合摆臂练习一起进行。

3、进行站立式起跑和加速跑练习。

4、接力比拼,看看哪组跑的追神气。

学生活动:

1、认真观察模仿老师的动作,在两人的相互练习中,能够相互帮助,发扬团结合作的良好作风。

2、积极进行起跑和加速跑练习,对自己在练习中的表现和老师的评价满意,并有成功的感觉。

3、果敢积极进行接力比赛,发扬坚忍不拔的好作风,努力与同伴进行良好的配合。

教师活动:老师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及时的讲评,对好的同学进行积极的评价,不好的给予及时的纠正和帮助。

学生活动:细心聆听老师的讲解评价,思考自己在这堂课上的表现,并能对自己在这堂课上的表现进行客观平定,并能够知道下次课中应当如何来要求自己。

组织:四列横队(左右间隔两臂,前后左右各两臂距离)

场地器材:田径场一片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案(篇5)

教学目标:

通过跳长绳比赛的工作练习,让更多的朋友们都体会和认识到了比赛过程的重要性。帮助孩子们在比赛阶段对于运动更为热爱和喜欢,同时对于集体荣誉感以及团结互助的精神,得到更好地实践和发挥,相信这是很多老师和家长都希望看到的结果。

教学准备:

准备两条到三条的长绳,可以将男女进行混合玩乐,这对于相互之间的默契配合有很大的帮助。另外绳子的质量可以选用牛筋材料,尽量不要选择塑料的以免发生磨损破裂的状况发生,影响比赛的顺利进程。

教学过程:

1、老师可以在前方进行示范教学,并且将跳长绳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表述,要确保孩子们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游戏的娱乐活动安排,从而帮助大家体会到体育游戏的快乐。

2、采用轮流摇绳子的规则确保比赛过程中的公平性得到应用,尤其身为男生老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担当起摇绳子的工作,这对于一个男子汉的责任心培养是很有帮助的。

3、当全部的比赛进程都已经熟悉之后,老师可以组织一场跳长绳的比赛,对于比赛的最终获胜者大家进行掌声鼓励,达到激励孩子们对于体育课的兴趣。

结束:

跳长绳是很多人都喜欢的游戏工作,在这款游戏活动里面朋友们会体会到比赛的快乐,相信会为学生们在对待体育课的态度上得到适当的改变与提高。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案(篇6)

掷轻物(纸飞机)

学习目标:能掌握投掷的基本动作及方法;学会互相尊重以及如何在活动中避免危险。

学习步骤:

一、基本常规

教师活动:

1、加强学生的队列队形练习及广播操,注意抓住学生的

注意力。

2、发现问题当场解决,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

3、通过比赛的方式和相互指导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

4、及时评比,让学生有榜样学习。

学生活动:

1、乐于反复练习,动作基本规范到位,练习时思想集中。

2、学会提出问题,把自己的想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或者肢

体语言表达。

3、积极参与活动,主动交流,相互学习指导。

4、注意观察,及时交流。

组织:四列横队(体操队形)四路纵队

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

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让90%以上的学生学会各种小游戏的基本动作和规则。

2、通过小游戏练习来培养学生遵守游戏规则。

3、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集体合作意识。

教材内容:

游戏。

重点:游戏方法

难点:游戏规则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体育委员整队集合。

2、师生相互问好。

3、老师宣布课的内容。

4、检查人数安排见习生。

5、队列队形练习:

向右看齐、哨息、立正、散开、原地踏步、立定、左右转、散开、靠龙。

转动作方法:略。

二、准备部分。

1、原地活动手脚踝腕。

2、前踢腿、前踢腿跑、侧踢腿、侧踢腿跑,两脚交换踢。

3、徒手操:伸展、体前屈、双臂绕环。

组织:各路纵队行进间进行。老师领做。

要求:认真做好各种动作。

三、基本部分。

小游戏:

1、双人拔河。

2、双人拍手。

3、双人炒大豆。

4、双人背人。

5、三人织布机。

6、双人推掌。

7、双人背人。

8、双人猜拳。

9、双人碰脚。

动作方法:双人推掌:两人面对面一腿前一腿后弓步站好,两手五指交叉,两人同时用力推一只手,另一只手缓慢向后让开,两手交替进行推手。

双人拔诃:两人异方向脚外侧相对,后腿弯曲,同时用力向后拔,看谁的力量大。

组织:各路纵队,1、3、排的学生向后转跟2、4、排的学生相对应。老师领做。

教法:老师每个动作先进行讲解和示范后学生原地进行练习。

要求:按指定场地进行,注意安全。

10、自创游戏进行。

组织:自由结合进行练习。

要求: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想出自己喜欢的、安全的有意义的游戏进行练习。按指定场地进行,注意安全。

四、结束部分。

1、全体集中。

2、小结。

3、放松:在游戏的欢乐过后,深呼吸微笑。

4、下课。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案(篇8)

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前后的动作方法,掌握要领。

2、通过练习,可以发展身体的柔韧性,平衡感觉和协调灵敏等素质。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

顺序教学内容场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数时强

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二、准备活动:

1、队列:立正、稍息、集合、解散、。

2、广播操。

3、专项准备活动。组织:

同上队列四列横队。

1、教师语言要清晰。

2、教师讲解课堂要求和任务。

3、讲解队列练习的要求。

4、师生一同练习。

1、学生站四列横队。

2、学生认真听讲,注意关查。

3、听从指挥注意力集中。

4、学生充分活动各关节。

基本部分

一、技巧:

(前后滚动)

重点:滚动要圆滑;

难点:团身紧;组织:

1、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和要领。

2、教师做分解和完整动作示范。

3、教师给学生个别指导。

1、学生认真听讲动作方法和要领。

2、学生集体练习。

3、学生分组练习。

顺序教学内容场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数时强

基本部分

二、游戏:

(障碍赛跑)

规则:

1、游戏者应在比赛中完成所规定的动作。

2、由小裁判评定动作正确与否。

3、每个队员的比赛次数相等。

组织:

4、找学生表演。

1、教师讲解游戏要求和规则。

2、学生练习比赛。

3、教师做正确评定胜负。4神饱满动作轻松整齐一致

1、学生认真听讲游戏规则。

2、学生练习比赛。

3、分组比赛。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案(篇9)

学习目标:

较准确掌握初生的太阳前四节操的动作方法。

学习内容:

1、复习广播操。

2、游戏活动。

学习步骤:

一、统一规章、身体力行。

教师活动:

1、集合队伍,进行课堂常规等方面的教育,使得学生明了在体育课中,应该做些什么和应该怎样做。

2、简单的队列练习(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精神饱满,充满生机和力量)。

学生活动:

1、快速安静地集合队伍,和老师一起总结这学期我们要如何来上体育课。

2、在自己定好规章后,身体力行,积极进行队列练习。

组织:四列横队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点:前四节操的动作名称和方法路线。

难点:手脚间配合协调,不僵硬,动作较熟练。

教师活动:

1、讲解做好操的意义,示范动作方法,并带领学生集体复习,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2、播放音乐,利用同伴间相互比试和比赛的方法进行巩固提高练习,达到较熟练的程度。

学生活动:

1、学生认真观察老师的讲解示范,按老师节拍反复认真练习。

2、对自己充满信心,积极参与比评活动。

教师活动:

1、分发红绳,提示红绳的作用,组织学生自行体验,并启发学生思考应该如何来用这根红绳。

2、红绳飘飘,健儿飞驰,组织学生进行接力游戏。

学生活动:

1、积极思考,利用红绳想出各种活动的方法。

2、全力投入到活动中去,各个小组的成员出没划策,为自己队伍的胜利而奋斗。

3、集体总结成功和失败的原因,然后集体讨论。

组织:四列横队(左右间隔两臂,前后一臂距离)——四路纵队

三、创新延伸、展示技能。

教师活动:带领学生进行柔韧性练习。

学生活动:充分展示自己,积极进行练习。

组织:四列横队。

场地器材:田径场一片录音机一台。

二年级《风》教案范文(精选8篇)


教案课件是我们老师工作的一部分,因此老师会仔细规划每份教案课件重点难点。设计教案需要注重课堂气氛的营造和调动。我认真制作了这份“二年级《风》教案范文”请您品尝一下,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二年级《风》教案范文【篇1】

一、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北京》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一篇写景记叙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将北京描绘成一幅多彩的图画,从这幅画里我们能读到庄严美丽的天安门,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和壮观的立交桥,还有许多名胜古迹、高楼大厦和风景优美的公园。这又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为学生学习有关爱国情感的文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特制定如下三位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 会写"坛、城、国、图"4个字

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

情感目标: 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增强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以上对教材及教学目标的分析,并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讲本科的教学重难点设立如下: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祖国首都的情感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首都的情感。

二、说学情

以上就是我对教材的分析,接下来我开始分析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和好奇心强,处于抽象思维阶段, 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大多数孩子还没到过北京, 对北京缺乏具体形象的感知,因而对课文中展现出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很难理解,尤其不易激发学生对祖国首都的热爱之情,这些都讲成为我组织教学过程中的考虑因素。

三、说教法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新课改的要求,我讲本课的教法确定如下:

朗读体会法即在朗读课文中,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文章的重点句段,感受对北京的热爱之情。

四、说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法和学法是相辅相成的,基于对教法的分析,下面我开始分析学法。新课程改革理念告诉我们,学生不仅学到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学会怎样自主学习。为终身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所以在本课中,我讲本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原则,采取"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学习方式,读思议相结合, 用抓住重点词句的方式进行朗读,对重点内容进行感悟,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感悟语言,体验情感,并引导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五、说教学程序

以上就是我对教材、学情、教法及学法的分析,接下来我会从导入、新授、小结、布置作业这四环节阐述我的教学程序。

导入

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就告诉我们学习要做到温故才能知新。因此在本堂课的开始,我会采用温故导入法,利用多媒体出示相关图片,再现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相互展示手机有关北京的美丽风光图片并交流从而导入课题。

新授

以上的的情境导入已经激起了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因此在新授这一环节中,我是这样做的:

1、精读课文,突破重点词句,理解内容

在这个步骤中,我会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教学。

(1) 读议结合,突破重难点

首先我会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不熟悉或者喜欢的词语,再请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接着我会把我搜集的北京图片贴在黑板上,然后出示我喜欢的词语卡片,要求学生认读,最后小组充分讨论后,请学生看图贴词语,图文结合,积累词语,突破难点。

(2) 发挥想象,拓展延伸

通过提问"如果你有机会北京,你希望自己去北京的什么地方看看呢?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能力。

2、品读课文,激发情感

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会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自由朗读,并开展给北京风光片配音的朗读比赛,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1) 揣摩重点词语,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敏感度。

我会引导学生找到"庄严,矗立"等词语,体会北京天安门的庄重严肃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高耸,从而更好的朗读感悟,进一步体会北京的独特风光,激发对北京的热爱之情。

(2)探究重点句段

本课的二、三、四自然段,条理清晰,详略分明地介绍了天安门、立交桥;名胜古迹、公园和高楼大厦。特别是第四自然段,课文对所提到的名胜古迹、公园、新建的高楼大厦未做详细介绍

小结

新授内容结束以后,我会请学生对本堂课进行小结,这样做的目的是不仅体现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而且能够检测出学生对本堂课的掌握情况。

布置作业

一堂好课的结束是课外阅读的开始,所以在本堂课结束以后,我会结合课后习题,我会给学生布置一道开放性的作业,要求学生搜集反映北京新变化的资料,并交流感受,从而借此文本联系生活实际。

六、板书

最后我来说一下我的板书设计,根据本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我讲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主要是图文结合的形式,这样的板书设计不仅形象直观地概括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便于学生理解,而且能够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二年级《风》教案范文【篇2】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二》。下面,我就从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本节课的教材分析。

本课的十二个词语,描绘出一幅幅在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学校生活画面。学生通过读词语、想画面、识生字,一定会感到熟悉、亲切、有趣。

2、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验课余生活的多彩与乐趣。

3、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感知词句的意思,感悟动词的准确运用。

4、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二、说教学方法:

本人这节课以“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为主线,为体现这一模式,老师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自学、接着安排小组讨论。最后安排巩固练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感悟词句的意思。

三、说教学过程: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安排了六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谈话引入课题。

第二环节:学习课文。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

第四环节:玩游戏。

第五环节:总结。

第六环节:布置课外作业。

这个教学过程的安排,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突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构思,把时间、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活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下面我就从这六个环节具体说说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谈话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的课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哪些同学能够告诉老师,你在课余生活里最喜欢干什么?你们还想知道其他同学的课余生活吗?现在老师就带同学们去看看他们的课余生活是怎样的。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P22识字二(板课题)。

(这样通过谈话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课文。

1、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自学。

在学习课文时,教师先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自学课文。(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2、检查自学情况。

自学完后老师再来一个检测。在检测时先让学生说出每幅图的意思(谁在干什么),教师随后在图片下出示相应的词语。(这样图文并茂,既直观又可以帮助学生感悟词语的意思。)接着教师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生字。读时采用多种形式来读。如:个人、全班、同桌互读。读后教师又把卡片张贴在黑板上。(这样教师既可以大面积地检测学生的认读情况,又可以把整节课的重点一下子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一目了然。)

3、分析字形

在认读完生字后,就转入分析字形这一环节。在分析字形时,教师先跟学生复习识字方法,再让学生按所学的识字方法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完后小组派代表汇报。(这样既可以教给学生的识字方法,又可以让学生通过交流、合作,从而得到互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

4、学习词语。

在学习词语时,教师也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在认读词语后,教师问:“读了这些词语后,你有什么发现?”(这样设计,其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思考中找出答案。)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分别把表示动作的词和多音字显示出来。接着教师为了让学生感悟表示动作的词语的准确运用。又问:“二胡”为什么用“拉”而不用“弹”。(通过这样的质疑,让学生明确到运用表示动作的词时,一定要根据它所用的对象来定。)为了能更好地让学生准确地运用表示动作的词,教师又设计了一个小练习(词语搭配)。这样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知识方面得到延伸。

5、小结、质疑。

在学习完后,教师又来一个知识小结,再质疑。(这样让学生有一个知识反馈的空间,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四、巩固练习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字词,教师又设计一个复习巩固练习。在练习中,教师出示课件、词语卡片,让学生认读。(通过认读来巩固学生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这样使整节课的重点就更突出。)在复习、巩固后,为了扩大学生的词语积累,在此又安排一个扩词练习(其目的是让学生可以得到知识延伸)。

这节课,为了让学生读写相结合,教师又指导学生书写比较难记易错的字——“琴”。

五、游戏

在学习完后,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又来一个轻松环节“玩游戏、编儿歌”。在玩“快乐传真”的游戏时,教师让几名学生到讲台上做自己喜欢的运动,让台下的学生猜,猜对奖一颗☆。(这样除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又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悟出如何准确地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这样又一次帮助学生解决这节课的难点。

六、总结

教师总结时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先让学生说,教师再来归纳这节课的知识,这样就更好地明确到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接着再总结这节课的比赛结果,加以奖励。

七、课外作业

为了让学生课后去复习功课,教师布置了一个口头作业“认读生字和词语”。(这样让学生回家后有目的地复习功课。)

八、说板书

因为这节课的重点是:认读生字词、熟读课文,所以板书方面,教师把这节课要认的字,词语和识字方法全贴在黑板上,让学生一目了然。

板书:

1、部件分析法。棋、弹、钢、琴、胡、戏。识字方法。

2、熟字换偏旁。

喂、鸽、养、航、模

3、熟字加、减偏旁。

练书法、画图画、下象棋

弹钢琴、拉二胡、唱京戏

栽花草、喂鸽子、养金鱼

做航模、学电脑、观天气

二年级《风》教案范文【篇3】

一、教材分析: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推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丰富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和内容,为广大学生提供科学的锻炼手段,今年推出了第三套广播体操,这套操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健身性、科学性、艺术性。为了更快更好的在我校全面推广和深入开展,这节课我选用了教学广播操为主教材,然后辅以“春种秋收”为补充教材,以游戏的形式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及灵敏素质,并在有趣的游戏氛围中潜移默化渗透思想教育,让他们学会爱惜粮食,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较差,但只要是让他们感兴趣的活动(游戏),他们就乐意去做,乐意去学,去锻炼。只有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才能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

根据以上我对教材分析和学生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难点:

三、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

使学生积极参加到学习中,并大胆向同学展示自己的动作。相信我能行,告别我不行。

2、运动技能目标:

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游戏规则,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及快速奔跑的能力。

3、身体健康目标:

通过做操进一步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树立终身锻炼的好习惯。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

4、心理健康目标:

在学习中充分展现自我,增强自信心,得到成功的喜悦。

5、社会适应目标:

培养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不怕苦,不怕累,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

重点:会正确地模仿动作,舒展大方,节奏感明显。

难点: 能熟练自如地按口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四 、教学方法

教法: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了形象直观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和巩固提高原则。

学法:因为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解,集中时间短,易接受外界干扰等特点,课中采用“讲解示范法、直观法、练习法、游戏竞赛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

五、教学过程

1、准备部分:学生成四列横队站立,师生问好,教师检查服饰,宣布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然后由反义词很自然地引到反口令小游戏做热身运动及做模仿操。目的是使人体能够有准备地从相对安静状态逐步过渡到运动状态,提高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为后面的镜面示范奠下基础。

2、基本部分:

a、教学广播体操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正确的运用教学原则,我积极采用直观性原则,通过(正面、镜面、侧面)教师准确优美的完整示范首先给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动作表象和概念。辅以简明、生动的语言向学生说明动作名称、动作要领、学习方法及要求等,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学生的接受能力,协调能力个体差异很大,对差生要耐心的进行帮助,及时给予鼓励以达到统一的水平标准。难度大的动作要重点指导,把它简单化,通过不断的分解和完整练习,使全体学生逐渐巩固提高,最终达到动作规范、舒展大方这一要求。具体步骤是:师完整示范并讲解-------动作分解---------师生齐练---------动作展示---------反馈纠错--------集体表演

b、你们喜欢这连绵不断的春雨吗?(不喜欢)可“春雨贵如油”是怎么得来的?谁会喜欢它呢? 让人不得不想到农民伯伯是喜欢这场及时雨的,他们在忙着春种呢!由此而导出“春种秋收”这个游戏。给大家介绍了游戏规则和游戏方法后,各组小农民开始跃跃欲试。第一人持木块跑向本队目的地播种,把木块放在指定的盆内徒手返回与 第二人击掌,第二人迅速跑向目的地收回劳动成果,捡回木块交给第三人……以此类催,以先跑完的队为胜。对获胜队奖给劳动的果实,让他们体验到丰收的喜悦。在教学中,我适当的参加各组的练习,加深了师生的感情,融洽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通过游戏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合作能力。

3、结束部分: 学生与老师跳起轻松愉快、优美欢快的集体舞《找朋友》进行放松活动,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结束本课。 从而达到恢复学生生理和心理状态的目的,同时渗透美育,陶冶情操。

总之,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使学生学得活泼,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学得愉快,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最终在五个学习领域中完成水平一的教学目标,使每位学生在本节课中都有不同的收获和进步。

六、场地器材

木块四个 小盆四个奖品若干个

二年级《风》教案范文【篇4】

一、说教材:

《画风》是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第十五课,课文主要讲了三个小朋友在一起动脑筋,把无形的风生动展现在纸上的故事。课文内容浅显易懂,但人物对话较多,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观察,善于合作,多动脑筋,敢于创新。

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和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风与事物的关系,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动脑、敢于创新的精神。

本课的重点是:①会认丹、艺等6个生字②指导学生朗读。难点是:领悟三个小朋友画风的创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说教法、学法:

1、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2、创设情景,联系实际3、自主合作,让学生参与其中4、以读为本,加强读本实践。

三、说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直观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立足点和突破口,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长期主要任务,听说训练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源于文中,超越文本,充分利用文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课改的核心。因此本课应“以读为本”,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启发。

四、说教学过程:

㈠猜谜揭题

1、出示谜语:看不见它的身子,摸不着它的影子,有时它抖动树枝,有时它推倒房子。谜底是风。2、风看不见,摸不着,能画出来吗?这节课我们就学习15课《画风》3、板书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用猜谜语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质疑课题,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㈡初读识字

1、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标上自然段,给不认识的字注音。2、老师读后问老师读的怎么样?敢跟老师比一比吗?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3、老师把这课的生字宝宝请出来了,你们认识吗?4、出示宋、涛、陈、丹、赵、艺、显,我们班谁的名字里有这些字?

我先范读课文,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了读书的方法,让学生和老师赛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了宽松的学习氛围,本课的生字大多是人名。我问学生我们班谁的名字里有这些字?让学生联系实际识字,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识字的质量。

㈢精读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他们三人是怎么画风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我随机在黑板上画出简笔画。3、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你是从文中哪个地方看出来的?4、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读这句话?5、(不范读、赛读)想分角色读课文吗?

新课标要求二年级学生要喜欢阅读,学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本环节我克服了乏味的串讲,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在读中解决问题。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画出简笔画,这样图文并茂,再加上老师的鼓励,通过赛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㈣拓展延伸

三位爱动脑筋的小朋友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画出来,风能以诗的形式吟诵出来吗?大家背的古诗可真不少,如果让你来画风,你打算怎么画?展开想象的翅膀动手画吧!只要大家开动脑筋,敢于创新,一定能把想做的事做好。

此环节让学生背有关风的诗,让学生画风,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留给学生一个可以尽情想象的空间,发展了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动脑筋、训练学生表达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㈤板书设计:

这样板书图文并茂、直观有趣,让人一目了然,符合低年级的特点。

二年级《风》教案范文【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能规范书写。

2.认识“橱、盼”这2个生字。

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使同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4.指导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指导同学学会难字:湾商堆仗银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台湾省吗?你们对这个地方有哪些了解?(结合课前找的资料请你给大家介绍介绍,如:图片、媒体上了解到的、音像片、有关书籍等)

2.教师出示中国地图,让同学指一指台湾省的位置。

3.揭示学习内容: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学习新课,板书课题《看雪》,全班齐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同学自身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假如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学习完毕,同桌相互评议学习情况

3.教师检查同学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同学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湾商堆仗银讲毯景洁店省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和时提醒。(最好让同学发现问题,培养听的能力)

2)看投影,读词语:

台湾省商店洁白惊奇

情景打雪仗银装堆雪人

先让同学自身练习读,再指名读:

3结合同学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商:先写点、横、点、撇,再写同字框,最后写里面的两局部,里面是“八字头和口”不是“古”字,要写紧凑。

湾:左右结构,部首是三点水旁,右边是“弯”,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堆:左右结构,运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忆:熟字“难”去掉又字旁换上土字旁就是新字。注意右边是“隹”不是“住”字。

仗:左右结构,左边是单人旁,右边是个“丈”,笔顺是:横、撇、捺。

洁: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三点水旁,右边是两个熟字:士和口字在一起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让同学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提醒其他同学注意)

4)理解词意:(结合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同学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同学自身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同学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你谈一谈。

(台湾小朋友只见过橱窗里用棉花作的雪,没有亲眼看到过雪,老师给他们讲了自身童年在故乡北京玩雪的情景,激起了小朋友们想去北京看看雪的愿望。)

四、练习:

1.指导同学进行书写:

1)让同学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同学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2.读一读生字能进行一字组多词的练习

店:商店、店长、店铺、店规、饭店

景:景色、情景、雪景、景致、景象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安排作业:

1.誊写生字词。

2.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二年级《风》教案范文【篇6】

一、 说教材

这是一片情景交融的散文。全文生动地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外游玩的情景,表现了孩子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的欢快心情。

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简要叙述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外秋游。第二、第三自然段分别描写了秋天的天空和田野的美丽景象。作者按照从天上到地面的顺序,抓住秋天里天空、白云、稻子、高粱、棉花等形态和色彩上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气的秋景图。第四自然段叙述了同学们秋游时在草地上尽情玩耍的情景,充分展现了同学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享受的愉快心情。

课文具有以下特色:

(1)抓住特征,绘形绘色。作者抓住秋天里天空一望无边、白云变幻无穷的形态特点,以及稻子、高粱、棉花的色彩特点,绘形绘色。

(2)情景兼备,真切细腻。本文篇幅短小,但是情景兼备,真切细腻。写秋景处处关情,字里行间流淌着喜悦;写秋游处处涉景,由远而近,由景及人,丝丝入扣。插图与课文内容紧密配合,意境优美生动。

(3)句式整齐,富有节律。第二、第三、四自然段多有短句排列,句式整齐,简约灵动,富有节律,是朗读背诵的好文章。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掌握“郊”、“凉”两个生字,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3、背诵课文。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

如何在美读课文中让学生去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培养学生流利正确地说话。

二、说教法

1、直观教学法

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生活在四季如春的海南,对秋天这个季节的景物特征没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因而我在教学这一课时,运用了自制的大幅挂图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课文的空间距离,时空差异,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对秋天景物有一个深刻认识。

2、以读代讲法

新课标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本文语言文字生动优美,让学生通过多种读的方式(如:配乐朗读、表演朗读等。)反复诵读,熟读成诵,深入领会课文描写的意境,以受到美的熏陶。 3、情境教学法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力量,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迸发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我在本节课一开始就运用了师生拍手齐诵儿歌《秋天到》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我还让学生动手把秋天的美景画下来,这一环节的设计,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既培养了学生动手的能力,又让学生在画画中深刻感受到了秋天的美景。

4、游戏教学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我除了在以上环节中运用画画等多种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还设计了“摘苹果”竞赛游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并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三、说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采用“读读——画画——练练——说说“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眼口手脑并用,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理解课文,注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模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陶冶情操。

四、说教学程序

一、开门见山,揭示主题

这节课我们还是去郊外秋游。请大家打开课文。

课本上有一幅非常美丽的秋景图,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的同时,教师相机出示图画。)

二、进入情境,美读课文

(配乐)呀,这儿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师范读第一自然段)想和老师一起到郊外游玩的小朋友,请站起来和老师一起走吧!

请同学们继续自由地美美地把课文读一读,一会儿告诉老师你觉得哪个自然段写得最美?(生自由读课文)

(随机教学)

1、让学生在读、评、画、议中学习第二、第三自然段,感受秋天的美景。

读: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采用多种鼓励的方式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评: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发表自己的意见。

画:给学生一幅轮廓图,让学生给各种景物涂上颜色。抓住“颜色美”这一特点,更深入地感受秋天的美。

议:让学生自由走动交流、展示自己的画。

2、让让学生在玩、读、评中学习第四自然段,感受郊外秋游的快乐。

玩:让学生根据第四自然段的内容进行表演,在表演中切身体会快乐的感觉,激发学生用快乐的心情朗读课文。

(读、评的方式同上。)

三、做“摘苹果”的游戏,进行说话、识字训练。

1、小朋友们今天表现得可真棒,秋姑娘可高兴了,她给大家送来了一棵苹果树。呀!满树的苹果又大又红,你们想摘吗?可是,秋姑娘说了,你们要回答出她的问题才能摘。

2、 出示问题:

①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有时像……。

②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③“郊”怎样读?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你会写吗?

④“凉”怎样读?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你会写吗?

四、整体感知,深化主题

1、再读课文。

2、秋天的景色美吗?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美一下秋天吗?

(学生思考,发言。)

二年级《风》教案范文【篇7】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册语文书共分八组编排,其中第四组的专题是培养学生的用心思考、勇于创造。《画风》是第四组的第三篇课文,本课是一篇充满丰富想象力的文章,讲的是陈丹、赵小艺、宋涛用不同景物描绘风的故事。这是一篇创新教育的好教材。它起到了激发学生养成观察生活、开动脑筋、合作创新的作用。

为此,依据教材内容和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这样的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重难点:会认7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生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已形成一定的认知水平,会初步形成问题,并运用查字典及交流讨论的方法解决问题。但有些客观事物看不见摸不着,还确实存在着——对于这种抽象概念,他们还不能明确、理性地理解和接受。所以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通过多次读文,让他们感知风的特点,从而理解风并能用多种方法表现风。

三、教学理念

1、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因此本节课根据“主体参与,主动求知”的课堂教学模式,我采用了以情景教学法,讲读法、自学辅导法、交流讨论法为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生生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使整节课呈现了民主和谐的气氛。

2、教学手段:

我运用了多媒体、生字卡片、图片。

四、教学流程:

下面我将从以下4个方面谈具体的教学流程。

1、激趣启思导入新课

二年级学生对风这种抽象概念,还不能明确、理性地理解和接受。所以,上课伊始,我由谜语导入:看不见,摸不着;树儿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随机板书谜底:风。为了让学生觉得语文与生活实际有密切的联系,我让学生说一说你知道的风都有哪几种,然后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他们唱有关风的歌、背有关风的诗、听一听风声(课件)以此感受风的特点。这时,我将总结:风能唱、能背、能听、能说,风能画吗?随机板书画,以此引出新课:画风。这样既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又很好地理解风这一抽象事物。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引入新课后,为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用课件出示原文三个小朋友插图,让学生叫出他们的名字并与他们交朋友。通过看拼音、去掉拼音认识6个生字,其中“宋、赵、陈”可结合学生姓名识记,继续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其它生字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认记,注意学习多音字“杆、”。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难点,为此,我创设多种方式,加强已认汉字的复现巩固,如:在词语中复现,在课文中复现。本课的“艺”是既要认又要写的字。顺承识字教学,课件出示都是上下结构的“艺、丝”两字,让学生观察分析两字的异同和写时应注意的问题。我注重写字教学的指导,在板书范写“艺、丝”时,重点指导“横折弯构”和“撇折撇折”的写法。随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本课另外两个上下结构的“显、忽”。在学生练写时,要重视写字习惯的养成。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在一节课中写字不宜不多,要注意总结写字的规律,要把字写端正、写美观,所以本节课只安排学生练写上下结构的字。

3、读文探究深层感悟

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在学完生字之后,这一环节我紧紧围绕“读”来展开,以不同形式的6次读文层层推进,让学生逐步体会文中小朋友画风的创意。

(1)初读课文,把字音读准;

(2)自由读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3)指名读文,感知全文内容;

(4)带着“他们到底是怎样画风”的问题默读课文,体会文中三个小朋友的创意;

(5)图文结合,赏读文中三个小朋友画风的段落;

(6)分角色展示读文。这个环节,先是小组内练读、展示读,最后全班展示读。在练习分角色朗读时,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怎样读出文中孩子画风的“聪明劲”,引导学生在小组里互相揣摩时,要进行合作学习的培养。此时,我也注重了启发性的示范朗读。通过让学生充分地读书,让他们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熏陶情感。

4、拓展应用设计作业

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我提出“你喜欢文中的三个小朋友吗?为什么?”整合文本,深化主题。在得到学生肯定答复后,我会提出“你有其它更好的画风的方法吗?”由小组到全班进行交流、讨论。

这时,我会播放动听的背景音乐,给学生创设轻松、联想的学习空间。在布置作业时,设计了“用你喜欢的方法表现风。可以画一画,写一写,演一演”我没有设置统一表现风的方式,以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体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二年级《风》教案范文【篇8】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6个字。

2.学习课文过程中自主积累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初步培养学生乐于查找资料的兴趣。

5.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敬业精神。

二、教学重点

1.会写6个字,并且做到端正、整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整体会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体会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敬业精神。

四、教学准备

1.课前请学生了解:大禹是什么时代的人?他是谁?

2.生字卡片。

3.教学课件。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板书:大禹)同学们,你们知道大禹是谁吗?(学生介绍自己找到的资料,教师可以适当补充并进行概括提炼。)

2.(板书:治水)“治水”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2课,看看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书(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和小伙伴读),有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助你。读完课文把生字画下来,再读一读。

2.小组同学在一起读生字卡片,互相帮助读准字音。

3.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可指读、开火车读、分组读)。

4.自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和同桌交流。

5.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要治水?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为什么要治水?(第一自然段)

(1)播放录像资料:洪水泛滥的景象。

看完这段录像你的心情怎样?读一读“无家可归”这个词。

(2)如果你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你最渴望的是什么?

(3)朗读第一自然段。

2.大家都渴望安定的生活。开山挖河,治理洪水,参加治理洪水的人多不多?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体会“成千上万”的意思,读一读这个词。

3.课件出示句子:“他们不辞辛劳,日夜苦干。”

你有什么感受?

4.大禹就是这成千上万人的首领,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词句做出标记。

5.集体交流,读中体会大禹的敬业精神:

学生读自己找到的句子,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朗读。

(1)“……听见儿子在家里啼哭,他的心被牵动了。……”

他的心里在想什么?读一读“牵动”这个词。身边的人见到这种情景会对他说什么?他又会怎样回答?

(2)“他毅然转过身……”

请学生做一做“毅然转过身”的动作,说一说这个词的意思,读一读这个词语,再读句子。

(3)学生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进行表演。

教师可以给出一些重点词语:牵动、望了望、毅然,帮助学生体会大禹的心情。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自读,指名读。

(5)“大禹在外治水十三年,三次路过家门,但一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他的儿子十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的模样。”

①第二次路过家门,大禹心情怎么样?为什么不进去?

②第三次路过家门,身边的人又会说什么?大禹怎样做?

③孩子从小到大都没有见过父亲,他会怎样问妈妈?

妈妈又会怎样回答他?(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

(从孩子的角度进一步体会大禹的敬业精神)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自读,指名读。

6.经过十三年的苦干,河道疏通了,河水被制伏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整体感知。

大禹的时代离我们已经太久远了,但是他治水的故事为什么能流传下来?你们最想对大禹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大禹的精神是人们所敬佩的,这是一个民族的精神)

(五)作业设计。

1.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你还知道上古时代哪些部落首领的事迹?可以讲给同学听。

板书设计

大禹治水

无家可归安定

不辞辛劳

日夜苦干

三过家门而不入敬业世代相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做猜字游戏。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做到有感情。

(二)词语积累。

学习课文后,你喜欢文中的哪些词语或句子?读或背给大家听。本课四个字的词语较多,要注意积累。

(三)自主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抢读生字。

2.独立识记。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忆。

(四)指导书写。

1.本课六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可以重点指导。

2.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字:

左窄右宽:治洪淹但代

左宽右窄:引

3.教师范写。

4.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五)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词。

2.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在“采蜜集”本上。

[课件]苏教二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


要求教学计划要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做到目的明确,要求恰当。身为人民教师,常常需要精心设计教案,上课时,教师依据教案有序而行,从宏观上把握全局,确保教学目标的完成。好的教案模板是什么样的?为满足你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课件]苏教二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师每一堂课都需要一份完整教学课件,就需要我们老师要认认真真对待。要知道一份优秀的教案课件,是能让老师课堂教学氛围大大不同,如何写优质课的教案?根据您的需求我们为您整理了以下相关信息:[课件]苏教二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教学目标:

1、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通过估计,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数字卡片、

学生:100以内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同桌用100以内的数字卡片,每次每人抽出一张,谁先说出大数,谁就赢。

2、交流判断大数的经验。

二、新授

1、教学“比一比”

(1)出示1084、982说说谁大,谁小?

(2)学生说:三位数比四位数小,所以1084>982

(3)教师出示另一些数,学生进行比较。

(4) 总结规律:

数的比较:

(1)数位比较多的一个数比较大

(2)从位比起,位的数大的大(数位相同)

(3)如果数位和位都相同,我们比较下一位。

2、练一练

(1)学生完成P36在O里填上、=

(2)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填

3、试一试

(1)教师指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说说怎样能比较快地比出大小?

(3)教师总结:

先将这些数按数位多少分一分,再将相同数位的数进行比较。

99

4、想一想

(1)指导读题,理解题意

(2)最小的四位数1000,的四位数9999

5、数学游戏:

(1)告诉同桌你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数,……

(2)请一个学生上台示范,全班再分组做。

6、练一练

完成练习题1、2两道题

三、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1、学会了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2、四位数与三位数怎样比

3、都是同数位的数怎样比

4、如果很多数在一起比较大小,该怎样做

四、作业

1、最小的四位数是( ),的四位数是( )

2、最小的三位数是( ),的三位数是( )

3、在287、7650、80、285、1651、79这几个数中,二位数的有( ),三位数的有( ),四位数的有( )

4、427 O 527 1620 O 620 888 O 988

29 O110 99 O 999 6080 O 3090